?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意涵與時代意蘊

2023-05-30 10:48王璐穎于浩
學習與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總體國家安全觀

王璐穎 于浩

[摘要]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形成發展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戰略安全文化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安全戰略思想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發展的經驗基礎;時代發展的新趨勢新變化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發展的實踐基礎。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關鍵詞] 總體國家安全觀;? 理論邏輯;? 歷史邏輯;? 實踐邏輯

[中圖分類號] D035?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3)01-0035-0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并將其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傮w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提供了科學指南。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意涵和時代意蘊,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馬克思主義安全觀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瘪R克思、恩格斯等經典作家雖然沒有專門論述國家安全的著作,但他們的經典文本中卻蘊含著豐富的國家安全思想??傮w國家安全觀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思想為指導,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安全觀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

政治安全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所在。政治安全涉及國家主權、政權、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穩固,是一切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對此,馬克思、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中展開了深刻論述。馬克思、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教訓時,特別強調政治安全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維護政治安全展開了探究。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在奪取國家政權后,必然會遭受來自資產階級勢力的合圍,此時,維護政權的安全就必定成為首要任務,而要維護無產階級的政權安全,就必須加強無產階級專政的領導權。只有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對革命的領導權,才能將無產者的利益上升為國家利益,保證無產階級政權的性質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世情、國情、黨情出發,把握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宗旨要義、科學規律、使命擔當,明確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特別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碧貏e強調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所在,“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

意識形態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的現實基礎。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是保證國家政權正常運轉、政治制度不受破壞、政治活動有序開展的思想基礎。馬克思全面剖析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認為資產階級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對于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重要作用,并在這種批判性考察中發現了意識形態安全對于政權穩定的重要性。對此,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并要求無產階級政黨務必建立自己的意識形態體系,并以此對工人階級展開教育?!肮伯a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笨傮w國家安全觀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從戰略上對意識形態的地位和作用進行定位,強調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嚴防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滲透,時刻警惕掉入“顏色革命”陷阱。

國際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外部條件。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只有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共產主義,才能消滅剝削、消滅戰爭,最終讓世界實現永久的和平。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和平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應有之義。恩格斯指出:“要保障國際和平,首先就必須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總體國家安全觀著力促進國際安全,追求自身安全與國際安全的統一,倡導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這既反映了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實現共產主義目標的最高價值追求。

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自信

我國傳統安全戰略文化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形成的深厚根基。古人認為,“中國”與周邊部族或“國家”之間是一種共處于“天下”的文化關系。從華夏中央王朝與周邊部族的相互關系看,前者基本上遵循一種“恩威并行”和以“恩”為本的模式,而后者則基本上沿襲一條接受、學習并最終融入中華文明的道路。這種觀念和做法極大促進了民族融合,也體現了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按照古人的治理觀念,“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是以“禮”為紐帶的和睦相處關系;是依靠發達的“軟力量”,對周邊國家進行經濟利益吸引、政治制度示范和倫理文化影響;是一種“厚往薄來”的禮儀關系。天下和諧是古代安全戰略文化的思想精華??傮w國家安全觀體現了“和”文化的思想,倡導維護共同安全,為解決世界安全難題貢獻了中國方案。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百年奮斗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舊中國積貧積弱,民不聊生,“領土與主權的完整遭到嚴重破壞,司法和行政的統一不復存在”。中國共產黨把中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安全、主權安全和政治安全。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人民民主,保障了人民的生存安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政治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制度根基;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面臨現代化建設、道路探索、國家統一的挑戰,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了在落后的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奇跡。這一時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國作為和平友好的安全使者,堅定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尊嚴。改革開放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人民體會到了“富起來”的強烈自豪感。中國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系新格局,具備了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的底氣和資本。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升華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國家安全觀的基礎上形成的最新理論成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绷暯娇倳洀膽鹇愿叨葘κ裁词强傮w國家安全、為什么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如何落實總體國家安全等問題作出了系統回答。

實現什么樣的國家安全,是由一定時代背景、特定國情任務決定的,是在對客觀現實準確把握的基礎上的構建與設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范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明確指出了我們面臨的重大風險,即“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安全形勢決定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既要關照傳統領域安全,也要關照非傳統領域安全;既要關照具體領域具體安全,也要有對具體領域安全的超越??傮w國家安全觀揭示了總體國家安全的辯證關系。一方面,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系統觀念,將國家安全所有要素組成有機整體,而每個具體的安全都既有規定性內涵,又與其他的領域安全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另一方面,盡管國家安全涉及眾領域,但“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牢牢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迸發的實踐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為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證。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時,要求“構建國家安全體系”?!皣野踩w系”被正式納入黨和國家的安全總體布局。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條基本方略,要求“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同時在“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總體要求中,將過去的“構建國家安全體系”發展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2018年,在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立4年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初步構建了國家安全體系主體框架,形成了國家安全理論體系,完善了國家安全戰略體系,建立了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國家安全體系主體框架已初步構建,接下來的任務是“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即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國家安全理論體系、國家安全戰略體系、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等。近年來,我國國家安全的總體布局在理論、制度、戰略、法治等方面已逐步構筑起相應的體系。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堅定不移貫徹中央國安委主席負責制,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大力推進國家安全立法,形成了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法律體系,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綱要,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制度、國家安全危機管控機制、國家應急管理機制、國家安全綜合保障體系等一系列制度機制。

堅定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聚焦重點,抓綱帶目,著力防范各類風險挑戰內外聯動、累積疊加。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上,在涉及政權和制度安全的問題上,黨和國家以解決重點領域安全為著力點,確保核心利益不受任何風險因素的挑戰和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堅持以確保政治安全為首要,堅定維護政治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比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嚴密防范抵御“顏色革命”,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夯實經濟安全的基礎;開展涉港、涉臺、涉疆、涉藏等斗爭,深入打擊“三股勢力”,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筑牢國土安全的銅墻鐵壁;始終走共同安全道路,形成強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體系,切實維護海外利益安全。

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既重視提出防范風險的先手,又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強調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又堅決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決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同時,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深入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 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徑,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把公共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體系,推動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作者簡介:王璐穎,海軍軍醫大學政教室副教授;于浩,海軍軍醫大學政教室講師)

責任編輯 / 王煥宇

猜你喜歡
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總體國家安全觀
文化傳承視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發展的實踐邏輯
關于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思考
精神養老研究取向及其實踐邏輯分析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基于宅基地置換的新型集中社區建設類型及其實踐邏輯
政府雇員制歷史與理論邏輯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導向的高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
“總體國家安全觀”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