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策略研究

2023-05-31 00:11孫茂
中國市場 2023年15期
關鍵詞:碳中和碳達峰雙碳

摘?要:我國所提出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雙碳”政策,不但適應了全球范圍緩解溫室效應問題的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在雙碳政策背景下將會成為今后國內能源結構的主要內容。天然氣作為我國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雙碳”政策以及十四五規劃的背景下,需要利用數字化技術推進產業結構、業務體系的轉型發展,最終促進天然氣和其他新能源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碳達峰;碳中和;綠低碳

中圖分類號:F41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5-0000-00

雙碳政策不僅可以推動國內經濟社會的生態化發展,同時也是當下國際社會協同解決溫室效應問題的有效方式。天然氣作為綠低碳的清潔燃料,在我國雙碳政策的背景下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家十四五規劃同樣對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擁有廣闊市場以及政策支持的情形下,我國天然氣數字化創新發展必然會成為今后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文章通過研究探討我國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策略,以便為今后在適應雙碳政策和十四五規劃要求的前提下天然氣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參考。

1?基礎理論

1.1?“雙碳”

我國所提出的雙碳政策實際上可以分為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部分,碳達峰是我國在2030年之前承諾國內的二氧化碳排放數量不再增長,達到峰頂數值之后逐漸下降[1]。碳中和是在2060年前我國需要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憑借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措施進行抵消[2]。通過雙碳政策的核心概念也不難發現,我國所提出的雙碳政策是緩解全球范圍內嚴峻的溫室效應現象的有效方式,并且作為《巴黎協定》的協約國之一,我國雙碳政策的實施也是我國承擔國際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綠色經濟技術領導者的中國,國際社會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我國正是基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責任擔當的前提下,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并且雙碳政策已經與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進行了有機的融合,通過各種綠色低碳技術的融合發展,可以持續降低我國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數量,并最終形成一個綠色、高效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模式。1.2?數字化

從技術層面看來,數字化實際上是將一些復雜的信息轉變為能夠為度量的數據、數字之后,建立起完善的數字化模型,并將之轉化為二進制代碼在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的過程。但同樣也有人認為數字化是一種將任何連續變化的包括圖畫、聲音信號等在內的單元進行分離的一個過程,這也是數字化最初提出的技術層面的概念,實際上只是信號和數字信號之間的相互轉化[3]。這也是數字化誕生之初的概念。但在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出現后,這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關鍵要素是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數據。結合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看來,純粹技術層面的數字化概念不再適用,是一種將數字化技術綜合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環節中的一種全新經濟形態。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持續發展,與各行各業之間的融合也變得越發密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數字化技術并不在于企業擁有的資源,而是企業能夠憑借數字化技術連接的資源,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管理資源的全方位整合及利用,并且需要借助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將相關部門全部納入其中,實現各項管理數據的及時上傳和共享,并且能夠做到在線處理各項事務,可以幫助企業在透明的狀態實現管理能力持續提高的目標。數字化技術的引入能夠進一步拓寬企業之間的合作空間以及可能性,這對于我國企業群體的快速成長發展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同時數字化技術在與現實的工業生產進行結合之后,產生出了全新的工業形態?;ヂ摼W企業都在往產業轉移,企業的產業體系也在逐漸的實行數字化發展。企業的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最為基礎的發展途徑,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基本選擇。

2?在“雙碳”背景下和國家“十四五”期間,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

在“雙碳”政策實施的背景下,我國的十四五規劃中對天然氣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面臨形勢做出了精準判斷,即便在“十四五”期間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天然氣行業仍舊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習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際上為國內能源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航標。從我國現存的能源結構看來,要想持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不僅需要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也需要從“減煤、控油、增氣”入手,當下國內的天然氣每年產量都呈現出一種穩步增加的狀態,結合國家相關部門及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相關數據,整理出表1,反映了國內從2017年到2021年的天然氣產量變換。從能源安全層面看來,天然氣在靈活性、排放、供應穩定性上有著明顯優勢,能夠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從環保層面看來,天然氣能源的發展對降低碳排放峰值、實現清潔化、低碳化、促進“中和化”有著重要意義。從發展層面看來,到2030?年,20%左右的能源增量主要依賴天然氣能源。由此不難看出,未來二十年到三十年仍將是中國天然氣發展的黃金期。

從現階段我國的天然氣能源開發看來,中國可采資源量接近50萬億立方米,國內完成的天然氣主干管道建設長度已經達到11.2萬公里,建成LNG接收站22座,建成儲氣庫群14座,形成調峰能力近150?億方。從政策層面看來,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放開、國家管網公司的設立把改革引向深入。中國天然氣發展有需求、

有資源、有基礎、有政策,在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氣能夠承擔起基礎保障能源的責任,完全可以作為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能源。天然氣的發掘、開采需要在目前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仍舊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是一種十分典型的人力和資本密集型行業,為接下來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人才和資金層面的支持。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也明確提出了需要進一步推進能源革命,推動數字化發展的要求[4]。

在我國提出“雙碳”政策以及“十四五”規劃對于天然氣行業提出數字化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能夠在合理引進云計算、大數據、社交媒體等多種技術的前提下,有效解決天然氣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孤島狀態,能夠實時分析來源不同的結構和非結構化數據,保障天然氣行業能夠對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進行實時觀測以及預測,為接下來的經營方向和業務體系調整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同時我國天然氣行業數字化的轉型和發展,也是順應十四五規劃的必然要求。數字化技術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引領,天然氣行業與數字化技術的融合能夠在推動其業務經營體系、管理工作數字化發展的同時,降低管理和業務經營成本投入,進一步提高天然氣行業的盈利水平。

3?“雙碳”背景下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策略

3.1??圍繞核心能力制定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

我國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要求相關部門從頂層設計出發,圍繞核心能力進行優化設計。對于我國天然氣行業的轉型發展而言,其核心能力包括了天然氣智能化發展評價以及標準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智慧天然氣發展分級評價體系的建立,能夠明確今后我國智慧天然氣行業的發展階段及需要達成的基礎條件,智慧天然氣標準體系則是為我國今后天然氣行業數字化發展提供參考以及依據。有關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智能化設施的投入以及改造。針對目前燃氣站箱和用戶數據無法銜接的問題以及閥井缺乏防止侵入及閥位、液位監測的功能,需要在今后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由政府結合國內天然氣總體及各個地區的發展狀況,針對燃氣站箱和閥門等制定出數字化發展的標準,聯合智能化天然氣計量表的推廣應用,確保天然氣使用的數據能夠及時進行后臺上傳,為天然氣企業進行業務經營的轉型和調整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有關天然氣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數據庫建設和管理也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需要政府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持續強化對各項管網設施的實時監控,并建立完善的設備檔案,將相互關聯的數據集中在同一個系統中,從而形成完善的設備數據立體圖,配合用戶數據的統一化收錄,確保用戶和運營企業能夠憑借智能終端隨時隨地的進行數據的訪問。

3.2?明確業務分類優化數字化轉型路徑

數字化技術的出現及發展不但重組了被相互割裂的商業活動場景,還重構了各商業活動主體的互動過程。企業重新設計數字化的動態交互場景,設定復合的數字化角色,并通過數字化賦能與協同各商業活動主體,以多方互聯的價值網絡為目標,構建分類的業務數字化發展體系。我國天然氣行業在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以不同的業務分類對于數字化創新發展路徑進行優化。從業務系統的運營層面看來,我國今后天然氣行業中的各企業需要使用公有云服務開展各項重要業務的經營工作,確保能夠在持續提高資源平均使用效率的同時,解決之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孤島的問題,借助移動辦公提高用戶的服務滿意度,推動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和數字化轉型發展。

對于天然氣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零售業務發展而言,需要建立網格垂直電商智慧社區,以城鄉網格化管理作為出發點,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多種技術,進一步發展電商的新零售業務,將燃氣服務逐步拓展到居民的日常消費服務體系中。天然氣行業需要各企業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強化從采購到銷售管理的一體化,形成一個從工廠到用戶的智慧供應鏈管理,憑借各種智能手機APP以及電商扶貧館的建立,為城鄉用戶提供對應的零售業務。同時也可以借助平臺中的大數據搜集以及分析,幫助各企業在掌握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推動其零售業務的精準化發展。

從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智慧運營系統層面看來,天然氣行業需要在建設各種智慧云平臺的基礎上,對智慧能源系統的設計從技術、經濟等多個層面針對天然氣能源的供需兩側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以及優化,并通過LPG儲罐和供應技術應用對于燃氣供應業務范圍進行進一步的拓展,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的持續轉型升級,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質量。

3.3?整合資源推進業務轉型保障工作

在現代工業化時代,企業需要自己擁有資源和技術,并以此構建核心能力,確保實現企業戰略。數字化時代,通過“連接”與“共生”,企業可以借助外部資源、外部技術,快速匯聚實現企業戰略所需要的資源和能力,通過內外資源的整合推進業務體系的轉型發展。對于我國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而言,必須要通過資源的整合為其提供相應的業務經營保障,天然氣行業資源整合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便是企業之間的并購以及重組。在我國天然氣行業整合資源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國家相關部門需要建立全新的天然氣行業發展格局,并將壟斷和競爭環節進行分離,通過競爭機制的優化,更好地還原天然氣原油的商品屬性[5]。針對目前我國境內液化石油氣企業和管道燃氣企業注冊數量較多,且絕大部分企業存在發展規模相對較小及市場空間有限的問題,今后天然氣行業的轉型數字化發展必須要依賴于企業之間的并購以及重組,實現企業優勢資源的全面整合。比如,北京燃氣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單體城市燃氣企業,負責首都城市天然氣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同時在京外拓展城市燃氣項目。北京燃氣為突破自身發展區域和市場空間的限制,在“立足北京,內外并舉;專注能源,上下延伸”的發展戰略指引下,努力實現上游資源、中游長輸管線建設及下游燃氣應用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近年來,北京燃氣集團投資中石油陜京管線、西氣東輸管線、天津南港LNG接收站等項目,成功拓展黑龍江省網、河北唐山、雄安新區等燃氣項目。

3.4?超前謀劃促進天然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

在我國雙碳政策實施及十四五規劃出臺的背景下,相關部門需要通過超前謀劃推動天然氣和其他綠色能源的高質量融合發展。相關政府需要通過價格體制機制的創新,憑借建立的各種交易中心形成國內天然氣基準定價樞紐,最終建立推動天然氣和其他綠色健康能源協同發展的價格機制。同時,需要加快建設政府管理和監管中心,強化對于天然氣和其他綠色能源融合發展的監管。在始終遵循大部制原則的前提下,通過統一化政府監管中心的設立,將電、水、熱、氣等領域的審批和監管進行統籌,配合項目審批核準程序的簡化促進我國天然氣和其他清潔能源的融合發展。我國政府需要結合目前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的具體狀況,建立覆蓋天然氣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消費方面的法規以及標準,從而建立解決各種標準化問題的長效機制,并鼓勵國際化的標準組織在國內設置機構,借助國際范圍內的交流合作推動我國天然氣和綠色清潔能源的融合發展應用。

3.5?關注企業管理和行業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發展

在“雙碳”背景下,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要求建立企業級的管理平臺,推動經營業務、財務、項目建設和運營服務的一體化發展。天然氣企業需要使用統一標準以及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平臺,建立企業內部的管理平臺,打破之前ERP系統的隔離狀態,確保管理平臺能夠對企業營收數據進行全方位讀取,并保障工程設備與采購模塊有效結合。企業級管理平臺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促進呼叫中心、工單管理、維修安檢管理、物資管理等方面的運營一體化發展,企業可以通過物聯網平臺的建立,促進管道等基礎設施產業鏈的數據連通,并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保障管道運輸協同能力能夠不斷提高。天然氣企業需要將AI深度學習技術引入到企業管理平臺中,保障作業方案效率、質量能夠明顯提高,對于天然氣銷售企業這類資源生態平臺而言,不僅要在企業平臺中實現對資產和產品的管理,同時需要實現用戶在開戶費用結算以及工程改造流程申請等方面業務的線上化發展。

有關天然氣行業在“雙碳”政策背景下的轉型發展,需要建立行業級的綜合服務平臺。天然氣行業可以將SAAS和PAAS雙輪驅動作為主要策略,實現天然氣交易、信息交互、金融服務、節能服務等方面的行業資源共享。對天然氣銷售企業這類資源生態平臺而言,以其中最為常見的工業用戶為例,鍋爐這類生產設備需要在電商平臺以團購的方式進行低價購買,有關能源的檢測和節能服務需要由天然氣或者合作企業提供,用戶的最終產品需要天然氣的合作企業接入第四方物流服務進行運輸。同時,部分產品也可以在生態平臺上尋找對應的買家。物流企業則可以從行業級的服務平臺建設中獲得資金支持,并且運輸車輛能夠在平臺所屬的線下加氣點進行加氣,也可以在生態平臺建設的過程中獲取物流訂單。在物流運輸途中,司機也可以在合作服務區得到車輛的維修、餐飲休息等服務,并可以通過加氣累計的積分進行日用百貨的兌換,最終形成一個包括氣源供應、金融服務方、信息平臺等在內的協同發展格局。對于居民用戶而言,可以從行業的綜合服務平臺中購買天然氣應用必需的燃氣灶、熱水器和保險等產品以及服務,工業用戶則可以結合自身在天然氣使用規模等方面的優勢,獲得低價的用能設備以及綜合節能服務,促進天然氣行業的共贏發展。

3.6?關注天然氣行業網絡平臺的安全建設

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我國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同樣需要維護網絡數字平臺的安全性。天然氣企業或者是行業協會需要建立專業的安全邊界防護,確保移動應用的流量訪問能夠包括互聯網和企業內網,企業需要借助身份認證體系,并綜合使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對移動終端和人員進行全方位的認證管理,并允許可信任的終端進行訪問。在強化天然氣行業網絡平臺數據安全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企業需要綜合使用落地數據加密、專用安全區域隔離等多種方法,保障移動終端的數據安全,同時天然氣企業可以使用專用的移動接入網絡或者是加密數據傳輸通道的建立,最終實現從互聯網到企業內網的數據加密傳輸。在我國計算機技術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天然氣行業也可以使用國產的加密算法維護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通信安全,配合多重防火墻、流量檢測、防御性檢測等多種方法建設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云安全環境。對于天然氣行業建設的統一綜合管理和服務平臺,需要從人員注冊、終端注冊、綁定管理、移動應用發布、部署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化信息管理,以便在提高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系統運維效率的同時,對于系統運營中的安全要素進行全方位管控。

3.7?天然氣經營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變革

天然氣行業在“雙碳”政策背景下的數字化轉型同樣需要針對內部的管理體系進行改變。天然氣企業需要將之前的單一部門管理轉變為多部門的協同管理工作模式,因為天然氣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新型能力策劃、打造具體包括了技術、數據、組織、流程等多個要素,分別隸屬不同的部門管理,需要將之前由信息技術歸口管理部門制定總體工作目標、規劃和能力體系的單一工作模式,轉變為多部門的協同管理機制,發揮業務部門、數據管理等各部門的主動和積極性,從新興能力的規劃、項目實施建設等方面入手,由業務部門牽頭進一步提高天然氣企業的組織協調性。天然氣行業在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樹立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最終建立完善的PDCA管理循環。天然氣企業需要建立有關制度的監督檢查機制,全方位的考核監督和管理制度的執行狀況,將之前信息化相關部門保姆式服務工作模式進行改變,借助激勵機制,全方位調動各級部門參與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

4?結論

雙碳政策的出臺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同步協調發展,天然氣必然會成為雙碳背景下的主要能源,我國十四五規劃對于天然氣行業發展也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相關部門以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核心能力作為出發點進行頂層設計,并由天然氣企業在明確業務分類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數字化的發展路徑,配合行業內部企業資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國家政府部門推動天然氣和綠色清潔能源融合發展的超前謀劃,為我國天然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 萬旸.地下天然氣儲氣庫數字化建設現狀[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1(10):216-217,220.

[2]張建平,何潤民,鄒曉琴,等.新格局下中國天然氣市場營銷業務的數字化轉型[J].天然氣工業,2021,41(9):169-177.

[3]姜晗,康楠,周津卉,等.基于全數字化協同設計的天然氣管道工程站場設計[J].油氣田地面工程,2021,40(9):45-50.

[4]張赴先,遲東輝,陳超,等.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數字化技術應用和構想[J].油氣田地面工程,2020,39(12):63-69.

[5]劉力升,毛學彬,羅佳,等.天然氣集輸工藝及數字化處理方案研究[J].石化技術,2019,26(10):237,236.

[作者簡介]孫茂(1978—),女,漢族,北京人,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猜你喜歡
碳中和碳達峰雙碳
碳中和·碳達峰
關于“碳達峰”和“碳中和”——2030碳達峰與2060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應當采用何種立法思路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旅游風景區碳估算與碳中和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