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立德樹人”視角下的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023-05-31 16:45許娜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課文閱讀教學

許娜

摘要:“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小學階段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更應該做好“立德樹人”教育工作。語文學科是傳承中國經典文化的重要載體,閱讀教學更能以文化人,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要在不斷創新中提升質量,在“立德樹人”教育氛圍中,讓學生喜歡語文、熱愛閱讀,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教育最關注的就是人的成長,在不同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課程都是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所設計的。特別是低段學生,教師不僅要對他們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更要幫助他們提高綜合素養。在教學中,加強思維、表達、寫作能力的鍛煉,感知文章蘊含的美,能使學生思想情操得到一定的升華,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一、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新課標“課程總目標”中,第5條體現了“能力立意”的特征,這里的能力具體表現為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不難看出,其閱讀教學都指向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課程標準以“應需”為價值取向,核心要義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往能力和溝通水平,更加凸顯了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地位。

由此可見,我們的閱讀教學從低段開始,更注重的是提升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積累語言,進行實用性交流。低段學生正處于兒童到少年的成長時期,這一學段學生年齡小,對未知領域興趣濃厚,記憶與模仿能力強,但思考問題單純,極易產生語言表達能力欠佳、詞匯貧乏、語言組織不合邏輯、思維混亂等問題。閱讀是表達的前提和基礎,低段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借鑒課文的語用實踐,以文學文,提升交流能力;引導學生增強語言文字的實用意識,學會根據不同語境適當調整表達方式與表達策略,這才是語文學科應培養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是最重要的學科素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二、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實踐方法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正處于個人素養建立的基礎時期,他們思維邏輯簡單稚嫩。筆者認為,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環境中,可從以下幾方面做好低段閱讀教學工作。

(一)重視課文細節閱讀

由于小學低段學生識字量有限,還不具備完全的漢字閱讀能力,簡單的文字配上有趣的插圖能讓這階段的學生對文字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對降低閱讀難度起到積極效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課文插圖進行分析和聯想說話,提升其感知與領悟能力。大多數文章插圖繪畫都直擊主題,能讓讀者從感官上對整個閱讀內容有大概了解。學生觀察封面上的文字和圖畫,有助于他們閱讀。如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內容拼音與漢字并列呈現,在課文下面,依據課文內容構成的四幅串聯圖,能直觀地展示小蝌蚪從出生到找媽媽的經過。這四幅圖畫配合小學生閱讀整篇課文內容,將小學生自己對小蝌蚪、媽媽、小魚的印象進行融合,閱讀內容通俗易懂,過程很有沉浸感。四幅構圖也將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景完美呈現,與課文內容呼應。小學生閱讀起來不僅毫無壓力,而且從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懂得了小蝌蚪逐漸長大變成青蛙的過程。

小學低段語文插圖中的色彩也能表現畫面主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閱讀課文圖畫顏色,告訴學生很多閱讀內容插圖顏色與故事情景相映襯,紅色表達快樂、高興的情感,灰暗色代表心情差、悲傷、凄涼的心態。例如:二年級上冊《葡萄溝》一課內容插圖,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找出發現的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人物數量(很多),瓜果數量(很多),畫面都有哪些顏色搭配,代表著什么。在教師問題引導下,學生會認真看圖找出與課文主題相關的內容:插圖中人物較多,大家圍坐在葡萄架下品嘗各種新鮮瓜果,整個畫面顏色以綠色環繞,在藍天、綠色葡萄架襯托下,人們生活的富足和寫在臉上的高興都體現出吐魯番作為瓜果之鄉實至名歸。小學生通過認真看圖與文章內容相關聯,說出這篇課文表現了吐魯番盛產豐富的水果,最負盛名的是葡萄,是名副其實的瓜果之鄉,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到認真觀察和仔細閱讀帶來的好處。教師對課文的講解要引導學生跟隨圖畫與文字進行閱讀并思考,指導學生閱讀思考時要從故事整體角度看問題。除故事主角外,還要從周圍環境、人物動作、神態、衣著等方面考慮人物當時的狀態,學生換位思考,感受新疆吐魯番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狀態,感受吐魯番的美,增加對課文閱讀的領悟力和感染力。

(二)創新提問環節

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做好教學環節設定,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探究專注心理,通過循循善誘實現良性引導。為此,教師在教學環節上要體現教育創新性,如在提問環節就要有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問題設定。在教學《坐井觀天》一課時,教師用故事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用多媒體播放音樂故事:從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著一只青蛙……剛才的故事講的是青蛙坐在哪里?(井里)師出示一口井掛圖,讓學生把青蛙放到井里。小鳥飛來落到哪里?(井沿上)誰能把小鳥放到井沿上?生到前面把小鳥教具放到井沿上。教師鼓勵學生并引入這節課主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在教師提問引導下,學生探究興趣被激發,對課文閱讀也更積極主動,通過學習知道了青蛙為什么會有“天有井口那么大”的想法的原因。在教師的諄諄教導、循循善誘下,學生明白在學習上如果不努力上進,就像青蛙一樣永遠待在井里,只知道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看不到外面更大的世界。

低段學生認知表達能力不足,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情感,通過表達交流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以《朱德的扁擔》一課為例,教師先向學生講述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特別要將當時井岡山上的艱苦歲月和強敵環伺介紹清楚。山上缺少糧食,朱德同志和戰士每天都去幾十里外去挑糧食,朱德作為當時紅軍主要領導人,他就是這樣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對于低段學生來說,他們對革命的艱苦沒有太多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幾遍課文,不斷挖掘發現故事中感動的閃光點,說出你讀到這里的所思所想。針對學生的大膽發言,教師要給予鼓勵鞭策,讓學生帶著自信和感動不斷從閱讀中學習革命家與戰士同甘苦共患難的革命精神,聯系到自身在學習與生活中也要克服困難努力上進。學生的感悟發言代表了學生的閱讀領悟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經常讓學生談閱讀感受,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用好角色扮演和意境引導

角色扮演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學生以角色人物進入文章情境,能夠更直觀地感受角色特點,對文章內容有更好的了解,提升學習效果。如小學二年級上冊課文《狐假虎威》,這是一則寓言課文,故事內容涉及多種動物,教師可為學生安排不同角色對白,再現文章故事情節。對學生來說,能親身參與故事角色扮演比單純聽故事講解更有趣。小學生更容易從體驗中感悟角色情感,更好地領悟文章所傳遞出“不能仰仗別人的權勢欺壓和恐嚇別人,如果離開這些欺騙手段,騙子自身實力反而不堪一擊”的內涵本質。學生在親歷角色扮演后,再聽老師講解課文內容會更輕松,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會對答如流,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自古以來,人們對讀書有著很高的定義和評價,“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對理解文章、提升自身修養的重要性,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能將書面意境和文字通過聲音傳遞出來,全方位感受到文字精華帶來的語言魅力?!锻麖]山瀑布》這首詩借助氣勢磅礴的生動景象,表達了詩人贊揚祖國山河的壯美,借以表現出詩人豪邁寬廣的胸襟。這首詩想象力豐富,意境深遠,教師在講授古詩時先深情朗讀示范,用多種朗讀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味等,很輕松地就能理解重要詞句的意思。學生讀懂了詩意,才能更好地學習這篇古詩,更容易理解詩詞的美感和意境。鼓勵學生利用教師教給的朗讀方法重復朗讀,逐漸感悟詩文意境,體會詩人李白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有感而發的豪邁之情,陶冶了學生的思想情操,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想象空間,更為愛上創作詩歌打下基礎。

(四)用生活物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點

學生對日常生活所見的事物更熟悉、更有親和感,也更容易融入我們新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導入生活情境,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引發學生閱讀興趣點。如在講解小學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曹沖稱象的原理,并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公斤秤帶入課堂,給同學們演示用秤稱重量和曹沖稱象原理一致,從生活日用品角度解決小學生對曹沖稱象原理的理解誤區。同時,要對曹沖的奇思妙想大加贊揚,希望學生也能像曹沖一樣遇事多動腦筋思考、敢于去嘗試,久而久之,就會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這篇課文通過了解曹沖稱象的原理特性,能更好地將學生思想帶入故事中,更積極閱讀并對相關物理現象產生興趣,達到良好閱讀效果。

(五)故事感悟推動整本書閱讀

部編版語文教材特別重視學生閱讀,并推薦整本書閱讀。低段語文教材中,敘事性文本很多,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定位此類書目的閱讀素材比較恰當。以二年級上冊《雪孩子》這篇課文為例,這個故事以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方式講述了友誼、奉獻與分離。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孩子們不僅懂得了一些科學常識,更被“雪孩子”這個角色感動,并且自悟出“我們要關心朋友、樂于助人”的啟示。由此,教師可以推薦作家孫幼軍的《小豬唏哩呼?!愤@部書,也可以提倡小組合作讀、親子共讀,每天讀書半個小時,每周一次分享課,孩子們的真實回應“小豬唏哩呼嚕善良、孝順、勤勞、樂觀、堅強……真是一只了不起的小豬”,詮釋了閱讀自然的溫度和柔情。家長感悟“希望你也可以像小豬唏哩呼嚕一樣……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保護了孩子們可愛純真的天性,又不乏教育意義。

結語

小學生心靈是純凈的,只有美的色彩,才能在其內心描繪最美的畫卷?!半p減”政策落地后,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要實效豐富。在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教師更要做好德行引導,從知識與德育兩方面培養,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達到“立德樹人”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貢如云.試論國際視野下閱讀評鑒能力的養成[J].教育視界,2016(6):17-21.

[2]韋欣言.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兒童形象教學分析[J].教育觀察,2021,10(35):57-60.

[3]魏亞斌.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對閱讀教學產生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半月),2021(9):100-101.

[4]薛志偉.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8):241-242.

[5]賀榮.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題概括能力[J].文學教育(下半月),2021(5):96-97.

責任編輯:趙瀟晗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課文閱讀教學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背課文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