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預習單提高學習起點,為“1+X”閱讀提供可能

2023-05-31 11:39張曉久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關鍵詞:起點文本課文

張曉久

摘要:為了解決“1+X”閱讀教學中課時不足、文本吃不透、拓展不深入等問題,學生需要借助預習單充分自主預習,將學習前置,提高學習起點,為“1+X”拓展閱讀的實施提供可能。

關鍵詞:“1+X”起點預習單

1978年,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在一次會議上曾批評語文教學的“少慢費差”,效果不佳。他說:“十年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我們恐怕還認識不足?!薄皡问逑嬷畣枴币l了一輪又一輪的教學改革,近年來,不少中小學一線語文教師對“1+X”教學模式做了一些探索。

所謂“1+X”,是一種課的類型,是與傳統的單篇課文教學相對的“以一帶多”的授課方式。應該說,“1+X”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思維碰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也促進了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但是筆者在實施“1+X”的教學過程中卻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其中課堂研習時間不足、課本文本吃不透、拓展閱讀較粗淺等問題最為突出。

一、教學問題——林深不知處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對“1+X”拓展閱讀教學進行了積極的嘗試,根據確定的議題“1”搜集、匯編了大量的拓展閱讀材料,并將這些拓展閱讀材料融于課堂教學之中。

以《王戎不取道旁李》為例?!锻跞植蝗〉琅岳睢肥墙y編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教師將教學目標定為: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用自己的話講故事;理解“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體會王戎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特點;以本文為例,培養學生掌握、運用學習古文的方法。為了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教者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結合注釋理解句意;結合句意學會斷句;聚焦難點疏通文義;發揮想象講好故事;聯系文本感悟形象;舉一反三拓展閱讀。課堂上,教師一刻也不敢松懈,不住地問,不停地催;學生一刻也不得安寧,不住地想,不停地猜,課上老師一次次無可奈何地出示著預設好的答案,一直到下課鈴響起了,老師才急急地把拓展閱讀材料出示出來,作為家庭作業布置給了學生。就這樣,師生如走馬燈似的過完整個流程,整節課充滿了焦躁與尷尬,老師教得心力交瘁,學生學得身心疲憊??墒?,效果如何呢?學生連課本中的文本都沒學透,更別說拓展閱讀了。

這樣的情況不止在文言文教學中存在,在現代文的教學中也一樣存在,筆者在教學《貓》一課時也遇到了這樣的困惑?!敦垺肥墙y編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作者通過對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淘氣天真的描寫,突出貓可愛的特點,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而作者的這份情是藏在字里行間的。為了更好地落實讓學生“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這一語文要素,課堂上筆者以“小梅花”為例,引導學生抓住這個關鍵詞,聯系上下文了解“小梅花”其實指的是貓的腳印,再以“小梅花”打比方、和“貓腳印”做對比、用想象細體會等方法,讓學生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偨Y過學法之后,筆者讓學生找出文中像這樣偷偷藏著“愛”的句子進行批注,最后還想借助課后的閱讀鏈接進行拓展閱讀,在對比閱讀中體會不同作家表達“愛”的不同方式??上?,學生如入深林一般茫然無措,一節課連基本的教學目標都沒完成。

幾次失敗的教學課例,令人困惑、迷茫,課題組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研討。

二、問題根源——水往低處流

我們從教材內容的解讀、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學生聽課時的反應等方面進行反思,經過細致的分析和探討,我們發現是學生的學習起點太低了。

孫雙金老師曾在《語文教學的“五點”主張》中提出“起點高一點”的觀點,筆者深以為然。所謂“起點”,是指教師教的起點與學生學的起點。當教師對文本進行了充分的解讀、精心的備課之后,還準備了大量的拓展閱讀材料,那么,老師教的起點是比較高的。而我們忽視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學的起點是低的,甚至可以算是零起點。學生頂著白紙一般的腦袋坐在課堂,教師滿載知識的“星輝”進入課堂,彼此之間是有明顯落差的。

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就是在這樣的不對等情況下開展的。此時,教師的備課越充分,“水位”越高;學生準備越不足,“水位”越低?!八吞幜鳌笔亲匀滑F象,那么,我們的課堂呈現出的就只能是“灌輸”“填塞”,甚至會出現可怕的——“對牛彈琴”這樣的無奈之境!

仍以《王戎不取道旁李》為例,學生在零起點的情況下,從讀準、讀通文本再到理解詞語、把握大意,至少需要半節課的時間;接著展開想象、講述故事,結合內容、感悟形象,聯系生活、明白道理,這至少又需要半節課的時間。如果老師準備的學習材料太豐富,設計的教學環節太繁雜,那么教學過程勢必緊張局促。而一旦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鉆研文本、吃透文本、深入文本,那么最基本的學習目標也是實現不了的,更不必說拓展閱讀的目標了。

這樣的課堂當然是“少慢差費”,也必然是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久而久之,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只有被動接受、消極應付,語文能力的提升只能成為空談。

三、解決策略——人往高處走

怎樣讓學生學的起點高一點呢?課題組研討的結果是將學習前置,讓學生進行預習。

(一)從授課效果看預習單設計的必要性

從我們平時的授課情況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沒有與日俱增,相反,他們年齡越大越不想積極思考,更不敢舉手發言,課堂上常常是只有那幾個孩子回答老師的問題,其他人像木頭一樣呆坐在那里。這應該能說明很大一部分孩子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必要的語文學習方法,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是不可能得以提升的。老師們都知道要求學生預習,但怎么預習往往沒有明確的、細化的要求,常常只是口頭上泛泛而談,于是學生聽后也只是草草而學,馬虎的學生標個自然段應付了事,認真的學生抄個《課課通》,書上抄得密密麻麻,實則一點沒入心,連課文都讀得結結巴巴,更別提動腦思考了。應該說這樣的預習就是浪費時間,毫無意義。

因此,老師們應該對學生的預習給予一定的方法指導,給他們一點自主思考的時間,讓他們提前做好一定的準備,增加他們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的可能,以及踴躍發言的底氣,而這種指導、準備內容的呈現形式就是預習單。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預習單的設計是很有必要的。

(二)從備課思路看預習單的設計要點

既然預習單的設計是很有必要的,那該怎么設計預習單呢?網上有很多的預習卡,淘寶上也有賣預習手冊的,但是,別人的東西真的可以拿來就用嗎?筆者認為,預習單可以有大概的模板,但把別人的東西拿來就用是不可取的。因為每個老師的授課思路是不同的,教授的學生是不同的,因此,預習單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個性化的。

那到底怎么設計?首先,教師要進行充分細致的備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清晰的重點難點,有完整的教學設計;然后,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認知水平、聽課思考的角度等方面進行幾大模塊的設計。

統編本四年級下冊第13課《貓》預習單:

統編本四年級下冊第13課《貓》的預習單可以設計“課文朗讀”“生字新詞”“內容感知”“搜集資料”“提出問題”這幾個版塊,這是根據老師的授課內容、備課思路而設計的?!敦垺肥且黄獱钗锸闱樯⑽?,需要學生達到的目標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積累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敘述大貓的古怪和小貓的淘氣的特點;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依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者在預習單第一版塊設置了“課文朗讀”的內容,要求學生默讀兩遍,以標注自然段序號、圈畫生字詞;再朗讀三遍,以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的目標。第二版塊設置了“生字新詞”的內容,結合學生圈畫的詞語及配套《補充習題》中需要重點練習的詞語,讓學生讀一讀、辨一辨、查一查、記一記,達到主動識字寫字、積累新鮮詞語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第三版塊“內容感知”依據課文主要內容及課后習題精編了幾項自主思考的題目,目的是給學生主動思考的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以此在課堂上共同討論、交流,突破重難點。第四版塊“搜集資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經歷及創作背景,為深入理解課文、感受語言特點做好鋪墊。最后設置了“提出問題”的版塊,讓學生記下自己難以理解的、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老師在課堂上就能依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答疑。

有了完整的教學設計思路,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使用的預習單。

(三)從教學流程看預習單的運用

預習單設計好后如何使用呢?首先,教師要在新課教學前一天發放,布置學生按預習單上的內容進行預習;然后,在第二天早自習時進行檢查,發現學生易錯處以及疑問處,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及課件;上課時,結合預習單內容進行檢查、交流、講授。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上新課前提前一天將預習單發放給學生,學生按照預習單上的提示循序漸進地進行自主預習。第二天早讀課時,教師要及時瀏覽、審閱,記下易錯處和學生有疑惑處,并依據這些內容適當調整本課課件。

在自讀課文環節,教師可以指名或多巡視預習單上任務完成得不夠細致的學生,這樣能夠督促他們利用自讀環節更認真地熟悉課文。檢查預習的環節,主要針對預習單中易錯的詞句進行講解、學習,這樣在課堂上能夠用最少的時間突破生字詞上的重難點。在初讀感知的環節,大部分學生經過預習,已經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在老舍心中貓的特點是可愛的,主要表現在大貓的古怪和小貓的淘氣這兩方面,從而在教學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感知的能力。精讀課文環節,教師應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如在這一課,有學生提出:“貓性格的古怪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貓的性格如此古怪、淘氣,作者真的是喜愛它們嗎?”“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他對貓的喜愛的?”……學生有所思,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皩W貴有疑”,有問題就進一步明晰了深入學習的方向,帶著問題走進文本才能漸入佳境,學會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結合自己課前預習時搜集的資料及自己做的批注,進行分享、交流、探討、爭辯,形成有效的合作學習氛圍,從中既有思維的碰撞,又有相互的補充,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借預習單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讓學生有目標、有步驟地進行自主學習;借預習單檢查反饋學生語文學習情況,讓我們有方向、有重點地調整教學過程,更好地提高課堂實效;借預習單交流分享學習成果,給學生全面展示自我的機會,贏得自我學習的成就感,收獲學習語文的快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部分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惫P者認為讓學生借助預習單,真實、扎實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學的起點高一點,他們才會有深刻、獨特的學習成果,學生才能真正帶著思考、帶著問題、帶著感悟走進課堂,課堂上才能和老師“平等對話”,各抒己見、百花齊放!

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才能為后續的“1+X”拓展閱讀教學留下了時間,給出了方法,提供了可能。

參考文獻:

[1]馬笑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呂叔湘先生語文教學思想一得[J].語文教學通訊,1993(12):1215.

[2]孫雙金.語文教學的“五點”主張[J].小學語文教學,2015(33):1.

[3]彭文明.讓對話在語文課堂中自由飛揚[J].科學咨詢,2014(8):66.

責任編輯:趙瀟晗

猜你喜歡
起點文本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弄清楚“起點”前面有多少
起點
我的“新”起點
背課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新年的起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