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字化教育資源在幼兒園音樂中的巧妙運用

2023-05-31 12:49張麗萍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關鍵詞:數字化數字幼兒園

張麗萍

摘要: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可將數字教育資源與幼兒園的各類音樂活動巧妙融合,靈活運用圖片資源、動畫資源、視頻資源、音頻資源和APP資源等各種各樣的數字教育資源,去支持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數字教育資源幼兒園音樂活動巧妙融合

一、數字資源在幼兒園音樂歌唱活動及韻律活動中的運用

(一)利用數字化資源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數字化資源以多種豐富的活動為載體,多媒體課件畫面生動形象、音樂動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例如,在中班歌唱活動《豬八戒吃西瓜》中,老師利用各種圖片素材做了一段動畫,唱一句歌詞換一幅畫面,讓孩子們一下就領會了每一句歌詞的不同,并重點對豬八戒吃西瓜的各種形態做了特寫,為后面創編動作做了準備。

(二)利用數字化資源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音樂

韻律活動需要幼兒跟隨音樂身體有節奏地做動作,而音樂本身具有抽象性,需要幼兒去理解和感受。數字化資源的運用使得抽象的音樂變得更為具體、形象,便于幼兒去理解。例如:中班韻律活動《下雨啦》,教師首先播放下小雨、大雨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然后伴隨音樂鼓勵幼兒打節奏,組織幼兒思考:大雨、小雨哪個節奏要快一些?哪個節奏要慢一些?最后請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動作來表現。

例如,中班的韻律活動《母鴨帶小鴨》中,教師將原本的音樂利用音樂軟件調制成不同速度。這樣的變形讓幼兒聽到音樂的變化就知道故事情節發生了變化,自己的動作也要變化,并且原來的音樂節奏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有些復雜了,老師利用音樂軟件做了刪減,讓幼兒能更好地欣賞、掌握音樂。

(三)利用數字化資源突破音樂活動的重難點

掌握音樂的節奏是音樂活動的一個難點,也是幼兒音樂學習的重點部分之一。但如果只是讓幼兒一次次地反復練習,機械地掌握歌曲的節奏,不僅幼兒獲得不了其中的樂趣,而且學習效果也不理想。運用數字化資源可以讓節奏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也便于幼兒理解和掌握。例如,大班的歌唱活動《國旗紅紅的哩》,整首歌曲的難點在于將歌曲的休止唱準確,而很多孩子就是在幾處休止的地方控制不住,聲音收不住。為此老師利用課件做了動態圖,到了休止的地方就會有紅旗出現,給了孩子非常明確的生動提示,孩子一下就掌握了。

(四)利用數字化資源增強音樂活動的互動性

數字化資源還有利于培養幼兒積極探索、主動學習的意識。例如:大班歌唱活動《小魚的夢》,教師利用多媒體資源制作了不完整的圖譜,在幼兒逐句傾聽了歌曲之后,首先鼓勵幼兒想象空白的地方應該是什么,然后播放三處空白處的演唱,鼓勵幼兒嘗試用畫圖的方法把圖譜的空白部分填滿。這樣既幫助幼兒有效地理解、記憶了歌詞,又增添了歌唱活動的互動性,突出了幼兒在歌唱活動中的主體性。

二、數字資源在音樂教學打擊樂和欣賞活動中的運用

(一)利用數字資源讓欣賞活動變輕松

幼兒因為年齡小,注意力隨意性較大,極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干擾和自身情緒影響,表現出較不穩定的特性。而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它的形象生動,直觀鮮艷,猶如把幼兒帶入一個個夢幻般的童話王國,任憑幼兒在王國里徜徉、翱翔、想象。例如:中班欣賞活動《小黑豬》,教師將音樂作品用Flash做成動畫的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眼球,一群黑黝黝的小胖豬們個個翹著鼻子、扇著大耳朵,呼哧呼哧地扭著它們胖乎乎的屁股走出來,來到了新樓房里,唱歌又跳舞,又扭著屁股走出新樓房,快樂地玩游戲。憨態可掬的小豬形象引得幼兒哈哈大笑,直觀的畫面也讓幼兒很快就理解了作品表達的內容,為后面幼兒用動作表現音樂和歌詞做了有效的鋪墊。幼兒在表演小豬走路形象的時候也學著動畫片里小豬的形象一個個撅著屁股扭來扭去地走著。用動畫表現幼兒將要欣賞的音樂作品能給幼兒最為形象和直接的感受,幫助幼兒有效地理解作品內容,為后面的表演和創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數字資源幫助幼兒進行打擊樂譜的創編

數字資源能夠將音樂的抽象化為形象,讓幼兒看得見,聽得見。它或將一段活潑的音樂變為一串串跳動的小豆豆,或將一段抒情的音樂變為悠長的波浪線,或將一段空靈的音樂變為一些奇怪的線條等。特別是在幼兒園的打擊樂和欣賞活動中更需要聲形并茂的形象,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作品。在打擊樂《突破封鎖線》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緊張時刻和解放軍時刻處于危險境地的氛圍,教師首先出示一張封鎖線的情境圖片,配上號角的聲音,然后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成一名解放軍在前線準備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教師又引導幼兒創編配器方案,在指揮幼兒演奏時,教師用一個可移動閃爍的紅星代替教師的指揮隨著音樂在圖譜上移動。這樣不僅代替了教師的指揮演示,也能結合圖譜讓幼兒更好地感知每一段不同的節奏。閃爍的五角星就像一個指揮棒,既和主題非常和諧,也替換了老師的角色,如果幼兒準確地拍出節拍,在音樂圖譜的最后白板屏幕還會出現一個大大的拇指并配上一個“太棒了”音頻,幼兒學習打擊樂活動的興趣越發高昂。

(三)利用數字資源突破欣賞活動和打擊樂活動的重難點

在音樂欣賞和打擊樂中,如何讓幼兒理解和感知抽象的音樂一直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如果教師生硬地說給幼兒聽,幼兒肯定無法理解,在課堂上可以有這樣的教學設計:優美抒情的歌曲背景下呈現的是小鳥自由地飛翔、小花慢慢地展開花瓣等畫面,而歡快活潑的歌曲背景下呈現的又是跳躍的小兔,嬉戲的孩子。幼兒在畫面的幫助下一下子就能分辨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和性質。

例如:在大班打擊樂《喜洋洋》活動中,教師首先引導幼兒一邊欣賞《喜洋洋》的音樂,一邊引導幼兒觀看過年時熱鬧的場景,傾聽人們放鞭炮的聲音,結合觀察廚師包餃子的過程和步驟,教師再運用圖像、錄音、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技術手段,讓孩子利用多種感官來體會《喜洋洋》這首音樂作品的風格和樂曲的段落變化。教師設計了動態圖譜,因為音樂作品是ABA的結構,第一段和第三段相同,曲調風格是活潑歡快的,表現了出示搟面皮和做面皮和最后用漏勺撈餃子的場景。第二段音樂舒緩優美地表現了廚師在每一個餃皮中放上餡料,小餃皮黏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個造型不同的小餃子。教師在圖譜的設計上在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別用黃色的小餃子造型表示。在第二段用藍色的波浪線表示,播放音樂的時候,小餃子圖案和波浪線會合拍地隨著音樂跳動。幼兒在這種直觀樂譜的指引下,充分理解樂曲的旋律、風格、結構、節奏,為接下來的動作創編做了有效的鋪墊。

三、數字資源在幼兒園游戲活動音樂中的應用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開展中,合理使用音樂數字資源,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也順應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數字資源集游戲性、生動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體,能最大限度地優化幼兒的游戲過程,促進幼兒能力的提升。

(一)在游戲中運用音樂數字化資源輔助游戲的開展

在游戲中運用音樂數字化資源,游戲性原則是首要考慮的。數字化資源能直觀展現游戲內容,增強趣味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教學內容的積極性。音樂數字資源的種類有很多種,我們常用的是網絡上下載的各種數字音樂,音樂通??梢暂o助游戲的開展。例如:在區域游戲時,選擇合適的樂曲作為游戲開始及結束的信號音樂,長此以往,幼兒不僅可以形成常規,也可以提升審美情趣。

巧用音樂,還可以讓游戲變得更為靈動。例如,幼兒戶外活動時,可以讓孩子們結合音樂節奏,進行拍球、跳躍等體育鍛煉。室內游戲時,我們往往會借助桌、椅等拼接成游戲障礙,讓孩子們根據教師所播放音樂的節奏進行接龍游戲,節奏快時可以選擇跨越障礙、拍球等的游戲,節奏慢時可以選擇鉆爬等游戲。這都是音樂資源讓游戲性更加突出的方法。

(二)音樂數字化資源讓游戲煥發新生機

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應當盡量使游戲內容趣味化。音樂資源使用方法的改變,可以延伸多種游戲形式,也可以讓游戲煥發新生機。例如:開展角色游戲時,老師發現“顧客”不多,日料店和面館生意冷清。老師聯想到,有的飯店為招攬客人會請廚師們在店門口跳《江南style》招攬生意。于是,老師找了一首符合幼兒年齡段的韻律歌曲,前期帶孩子們簡單練習,區域活動時提供《小蜜蜂》,幼兒自己商議是否需要表演韻律操。實踐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就算是顧客非常多,他們也愿意為顧客表演。顧客們看得都很起勁,也有加入他們一起表演的。所以,結合韻律操音樂將游戲規則做簡單的更改,就讓孩子們感到角色游戲變得更好玩兒了,也更加有趣味,這樣的游戲設置是很成功的。

(三)音樂數字資源將游戲內容形象化、具體化

音樂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但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更喜歡將事物形象化、具體化。音樂數字資源就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例如:在我們開展的角色游戲《可樂照相館》中。原先的游戲形式是以選擇不同背景板照相為主,并在游戲時輔助播放各類樂曲。之后,我們發現有些軟件可以通過照相改變形象,深受孩子們喜愛,而且也可以錄制成短片。于是,我們也走在“時尚前沿”,在軟件中下載,在游戲時播放,幼兒裝扮后進行舞蹈創編,攝影師錄下幼兒自創的舞蹈。在游戲評價時,大家一起欣賞舞蹈。角色游戲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形式,同樣的主題,也可以有不同的游戲方式。之前的照相,側重于孩子們對于自己的裝扮和造型,巧妙變換游戲形式,讓孩子們對于游戲有了新的興趣。音樂和游戲相結合,孩子們玩得更加起勁,也讓游戲氛圍得到了升華。

(四)音樂數字資源可以創設更豐富的游戲情境

在運用音樂數字資源時,我們可以借助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等設備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的游戲形式更為豐富,并和幼兒產生互動及反饋,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班級語言游戲區,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創編講述故事,在平板電腦的音樂庫中,選取合適的配樂,可以讓講述活動更加生動。之前的講述活動,一直都是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時間長了,難免會覺得沒有新意。平時,我們看的動畫中都是有配樂的,于是,我們將游戲變得更為立體,結合現有的數字資源和電子設備,讓孩子們根據音樂進行打擊配樂,老師再錄下視頻,游戲評價時可以一起分享。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對于語言區的活動興趣大增,也能讓他們留意到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四、數字資源在幼兒生活活動音樂中的運用

將數字化音樂資源融入幼兒生活中,不僅能使活動內容更豐富、有趣味性,還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一)讓幼兒生活活動更有秩序、趣味性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之間如何過渡?處理不好這些環節,孩子就特別容易興奮躁動,整個班級的常規會很差,后續的活動很難組織,而且特別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所以教師可利用音樂軟件、音樂視頻、音樂串燒等,讓幼兒在有事可做的同時也增長了見識。

例如,戶外活動回來盥洗環節電腦播放《我叫輕輕》MP3音樂,每當播放《我叫輕輕》的時候,幼兒都能知道該去做什么,自覺排隊,一個接一個洗手。小朋友會排隊接水喝,值日生知道這時候要去檢查小朋友的盥洗情況,盥洗環節進行得有條不紊。知道什么音樂做什么事,這樣的班級常規不會差的,教師也會比較輕松。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

筆者所在班的少數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不注意衛生,有時會將番茄汁、西瓜汁、飯菜等撒到身上,流鼻涕的時候鼻涕拖到嘴巴那才去擦,物品亂放沒有及時放在自己的柜子里等,我們選擇了一首《勤儉節約》的兒童歌曲。在傾聽的過程中孩子們也逐漸知道要注意個人衛生,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等,寶寶勤儉節約才是最漂亮的。

(三)數字化音樂資源在幼兒生活中的運用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音樂素養

將數字化音樂資源運用于幼兒生活中,教師靈活采用多種手段,寓教于趣,讓孩子們獲得了快樂、收獲成長。孩子們在這些生活環節中通過切切實實的親身參與獲得音樂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創造力、想象力、觀察力等都會得到很大提高。如在雨天,室內早操結束,這時一半的小朋友進行盥洗,另外一半小朋友留下來玩《誰是國王》的音樂游戲,孩子們的觀察力和節奏感在活動中得到很大提高。

在浩瀚的互聯網資源中,有那么多優秀的素材可以拿來為我們所用,可以讓教育活動變得多姿多彩。在數字教育資源的輔助下,幼兒園的各類活動中音樂的使用變得生動、互動、機動,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的學習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柯清超,林健,馬秀芳,鮑婷婷.教育新基建時代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方向與發展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11):48-54.

[2]浦紅霞.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J].天津教育,2022(27):129-131.

[3]李向蘋.“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幼兒園科學角的巧妙融合[J].中國新通信,2022,24(14):223-225.

責任編輯:趙瀟晗

猜你喜歡
數字化數字幼兒園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愛“上”幼兒園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