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信息技術,“妙”出故事教學

2023-05-31 12:49王婷孫啟紅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關鍵詞:小豬電子白板動畫

王婷 孫啟紅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行業迅速崛起,信息技術快速地進入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逐漸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推動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發展,幼兒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幼兒日常教學活動中,尤其是故事教學活動中,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更好地豐富課堂內容,使故事教學更加精彩。

關鍵詞:故事教學信息技術信息化時代

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不但可以實現不同領域教學活動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還可以讓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直觀有效地開展故事教學活動。在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中,只能通過教師講幼兒聽,引領幼兒學習故事、感悟故事、理解故事,而信息技術的利用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改革故事教學模式,更好地幫助幼兒感知故事、理解故事。

故事教學和一般的教學有異曲同工之處,故事教學主要是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傾聽故事,幫助幼兒感知故事、理解故事。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故事情境、故事線索圖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內容,從而更為直觀地進行故事教學。

一、信息技術對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的意義

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教育需求,以幼兒為中心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已被認可。信息技術與故事教學活動的有機融合,能讓幼兒從接受式學習轉變為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操作學習,從“要你學”變成“我要學”,同時提升師幼信息素養,促進幼兒身心協調發展。在故事教學中,電子白板的應用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同時有趣的游戲與豐富的視頻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與聯想,符合幼兒直觀和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為他們打開創造性想象世界的大門。本文以大班故事《小豬變形記》為例,淺析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故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傳統故事教學不靈活

故事《小豬變形記》講述的是一只無聊的小豬因為羨慕別的小動物的生活,想了很多辦法想變成別的動物,從而體驗別的小動物的快樂生活,獲得快樂,但每一次都失敗,直到和同伴掉泥坑里看到同伴非??鞓?,從中受到啟發,才發現原來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手拿繪本,一邊翻頁一邊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幼兒認真聆聽。在這過程中,教師只能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同時也盡量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引導幼兒完整講述。在活動的最后,引導幼兒續編故事內容,與生活相聯系,達到教學目標。雖然教學環節合理,但是整個教學活動仍然枯燥無趣,幼兒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信息技術讓教學變得靈活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中發展起來的,應給幼兒創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在第二次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一步步認識長頸鹿、斑馬、大象、袋鼠、鸚鵡的特征,并猜測小豬分別用哪些辦法把自己變成長頸鹿、斑馬、大象、袋鼠、鸚鵡。故事用巧妙的方法告訴幼兒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必羨慕別人,要找到自己的優點,做自己才是最開心、最幸福的。幼兒通過人機互動了解小豬分別想了哪些辦法變成長頸鹿、斑馬、大象、袋鼠、鸚鵡,并加深了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整個活動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動畫情境,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大膽猜測故事內容,故事線索圖、人機互動一步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小豬通過改變自己的外貌,變成別的小動物最后都失敗了且發現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在聲音、動畫的支持下,幼兒大膽猜測故事、理解故事、感知故事、講述故事,為幼兒創設了良好的語言環境。

信息技術的運用讓故事教學變得更靈活。傳統故事教學模式已被時代摒棄,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技術下的故事教學模式。傳統的故事教學輔助教具一般是手工制作,取放不靈活且沒有新穎之處,無法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且紙質教具一般用過后就扔掉了,費時、費力還浪費資源。信息技術的運用讓故事教學真正意義上“活”起來。例如,第二次教學《小豬變形記》時,教師運用希沃電子白板教學軟件中的動畫出現、消失、克隆等功能設置動畫效果,增加故事的情境性,運用放大鏡、蒙層、超鏈接等設置故事懸念。多媒體課件具有具體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充分利用各種生動形象的圖片和視頻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幫助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學會欣賞自己。人機互動環節幫助幼兒回憶故事,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語言環境中大膽講述故事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體會和理解做自己是最幸福的事?;顒幼詈筮\用微視頻呈現故事。在整個活動中人機互動方式正好符合學前兒童學習、認知的需求,通過動手操作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輕松愉悅地掌握故事內容。同時教師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教學,使之更適應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在故事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趣味性地組織故事教學活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使教學重難點得到突破。

三、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主要動力,幼兒的注意是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吸引幼兒有意注意,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傳統的故事教學采用圖片、聲音等輔助教學,無法呈現動態效果,無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是必然,巧用信息技術設置動畫效果,讓幼兒通過耳朵聽、眼睛看、嘴巴說、愿意玩、樂意學,五位一體展開教學活動,為幼兒呈現別具一格的視覺盛宴。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突破空間的局限,將聲音、圖像、文字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幼兒創設了視聽結合的語言情境,以此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更為直接地感知故事、理解故事、走進故事。

教學故事《小豬變形記》時,教師在故事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軟件QQ影音的截圖功能,呈現一只靠在樹下,手拿道具,正無聊著的小豬,再配上背景配音“哎!好無聊??!”頓時讓幼兒覺得,這只無聊的小豬正在他們面前,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后面的故事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分段講述故事的環節中,教師充分利用希沃白板5的動畫設置功能,給各種小動物設計自定義路線,讓靜止的畫面動了起來,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在完整欣賞故事環節中,教師和幼兒共同合作,利用剪輯師軟件,給故事配上了動畫視頻和音頻,當幼兒看到自己配音的故事時,心情格外激動、興奮,開辟了幼兒對故事活動學習的新思路。信息技術在整個故事教學活動中的合理運用,使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二)運用信息技術有效解決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

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需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一些圖片的某個部位的情況。這時我們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是突顯某個文字或者圖形的某個局部。利用聚光燈可以創造出神秘的故事情境。放大鏡功能是對畫面的局部進行放大,讓幼兒更清楚地觀看畫面的某個部位。在局部被放大后,教師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移動,在頁面不同位置進行觀看。電子白板放大鏡的放大功能與以往教學軟件的放大功能有所不同,它可以關燈,使背景呈現黑色,便于幼兒觀察。

大班故事《小豬變形記》的第五個教學環節是讓幼兒借助故事線索圖,回憶、講述故事內容。講述活動能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一般用教學掛圖或者圖片這些靜態憑借物來幫助幼兒講述故事,現代信息技術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題。在這個環節里,教師利用希沃白板5的聚光燈、放大鏡等功能,突破教學重難點,按照故事線索圖呈現情境,幫助幼兒更為直觀地觀察畫面,幫助幼兒對故事內容進行鞏固、復習,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認知。

(三)運用信息技術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在幼兒園的故事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故事,幫助幼兒直觀地感受到故事中的語言美、意境美。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事物難以接受。傳統故事教育以圖片輔助和教師說教為主,顯而易見,傳統的故事教學已不能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將故事意境與動畫相結合,使故事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可以吸引幼兒的有意注意,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信息技術的應用會使整個教學活動童趣盎然,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選擇想要的畫面、情境、語言等。

貫穿大班故事教學活動始終的是“變”。在傳統的故事教學活動中,只能以掛圖或者圖片的形式呈現變化后的樣子,而無法呈現小豬從一個動物變成另一個動物的過程。且在《小豬變形記》故事中,出現了很多動物,傳統的圖片教學只能讓學生看到動物的外形,而結合希沃白板5的動畫功能和QQ影音的截圖功能,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讓幼兒直觀地看到小豬是怎么“變”的??吹叫∝i變化失敗,幼兒認識到發現自己的優點、做自己才是最開心的。加入了信息技術,故事中的動物就能“活”起來,讓幼兒看到了真切的故事畫面,有聲有色有動的故事內容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也讓故事教學“活”了起來,豐富了幼兒的情感體驗。

(四)運用信息技術,因人施教

眾所周知,一個班學生的性格、興趣、能力等各方面差異很大。教育部門以及幼兒園都要求教師因人施教,如何因人施教一直困擾著教師,而電子白板很好地為教師解決了這一困惑。電子白板可以為不同能力的幼兒創設不同難度的活動,給予不同水平的幼兒充分參與活動的機會。教師利用電子白板設置難易程度不同、故事內容層層遞進的游戲。

在教學大班故事《小豬變形記》中,教師利用動畫組合功能,呈現旋轉、消失淡出、出現淡入、動作心跳等功能的轉盤。通過添加幼兒照片,在“大轉盤”中隨機抽取幼兒參加表演,即讓每名幼兒都有參與故事表演的機會,公平地參與活動,又可以根據幼兒不同能力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指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在日新月異的信息社會中,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已融入我們日常故事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有其價值和運用策略,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不足之處。因此,在運用信息技術過程中,對于幼兒教學的方式來說,無論是故事教學活動還是其他教學活動,我們都需要進行實踐和探索,以期做得更好。

從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我們也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教學活動都適合運用信息技術,也不能為了用信息技術而運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輔助教學的手段,絕不可替代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永遠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參與者和制造者,我們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巧妙開發、運用信息技術,化難為易、化簡為繁,使信息技術真正服務于幼兒園的故事教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張倫.多媒體動畫在教學中的運用[J].學習月刊,2012(12):117.

[4]賈婷婷.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語言教學模式研究[J].名師在線,2021(19):89-90.

[5]王海霞.以信息技術優化幼兒教育[J].學周刊,2021,(24):177-178.

[6]朱鴿翔.學前教育新方略[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唐丹丹

猜你喜歡
小豬電子白板動畫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發展史
我的動畫夢
可愛的小豬
小豬家著火了
巧用電子白板 激活英語課堂
電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學教學改革
我是動畫迷
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閱讀教學中的巧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