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時代高校影視教育模式變革的思考

2023-05-31 13:14雷曉艷鄧慕海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0期
關鍵詞:智慧課堂人工智能

雷曉艷 鄧慕海

[摘要]在人工智能日益介入影視生產的背景下,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當下高校影視教育變革的趨勢。文章從教學場景、教學技術、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四個維度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影視教育模式變革,認為智能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影視教育的教學場景正在從傳統的面授走向虛實結合,教學技術正在從傳統走向智慧,教學內容也正在從單一走向跨界融合,教學評價正在從粗放走向精準。

[關鍵詞]人工智能;影視教育;智慧課堂

人工智能的本質是一項計算機科學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搭建基礎設施層、算法層與技術層,對各類資源進行存儲、運算、控制,進而利用大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從而模仿人類的體能和智力,幫助人類更好地解決問題[1]。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深受人工智能影響的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對教育的影響也舉足輕重。隨著時代變化,教育不斷發展更迭。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依托各類智能設備及網絡,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范,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的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如今的高校影視教育仍需要努力適應智能時代影視生產創作變革,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影視人才。

一、人工智能時代高校影視教育模式變革的動因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影視教育提出了新理念、新標準、新要求,在反思傳統影視教育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影視教育的新方法,積極推動影視教育模式轉型升級,是高校教育改革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行業變革倒逼高校影視教育改革

人工智能賦能影視傳媒行業,推動影視傳媒行業變革升級。首先,人工智能與影視內容的生產制作流程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影視生產制作效率。傳統的影視內容生產全流程都是由人來完成的,當人工智能介入影視生產的選題、制作、評估等環節后,大量依靠人力完成的程序性工作會被替代。例如,基于智能技術、數據化預測分析,人們可進一步優化選題決策;人們運用人工智能進行圖像處理、聲音處理、動作抓取,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效果評估階段,人工智能被應用于市場調查、市場評估,能夠為影視宣傳推廣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其次,人們在影視內容審核中引入人工智能,可有效規避監管風險。影視內容審核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審核工作,它不僅包括文本識別、圖像識別、音頻識別,在直播場景下,還涉及在線實時視頻審核。人工審核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人工智能審核技術則可以縮短內容發布周期,減少人工審核的干預,并且可以更高效、準確地規避監管風險。最后,人工智能可以降低成本。在提升生產效率和規避監管風險的過程中,機器和算法降低了不少人力資源成本。人工智能既會重構影視傳媒行業的格局,也會對影視傳媒人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提出新的要求。

(二)傳統高校影視教育模式弊端凸顯

2011年,戲劇與影視學升級為一級學科,至今為止,我國的高校影視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有1408家高校開設戲劇與影視學類相關專業,其中開設動畫、播音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三個專業的院校數量最多[2]。與此同時,我國高校影視教育在諸多方面還是延續“一個投影儀” “一個電子顯示屏”的模式,這種模式存在無法承載過多的新型影視教育、資源難以共享、影視數據安全風險和運營成本較高、教學和管理模式相對落后等弊端[3]。

此外,傳統高校影視教育過程中的部分環節,如作業批改、考試,占據了教師大量時間,高校影視教育創新后勁及動力不足。在教學效果及反饋層面,傳統高校影視教育以布置作業和考試考查學習效果為主,教學反饋方面以學生評教為主,專家、同行評價為輔,這些方式總體上主觀性較強。此外,我國高校影視教育整體質量有待提高,高校影視人才培養有待發展。高校只有在對接社會需求的基礎上,以國家和業態的發展為導向,才能解決現有高校影視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問題[4]。

(三)人工智能重塑高校影視教育生態

人工智能的普及對高校影視教育產生深遠影響,它改變了傳統高校影視教學的師生角色、課堂形式、教學方法等,重塑了高校影視教育生態。人工智能對高校影視教育生態的重塑,主要體現在四個維度:一是人工智能將教師從煩瑣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更專注于創新性教學活動的開展;二是人工智能將教學評價從模糊的狀態上升至精準層面,如運用面部表情識別及語音情緒識別等技術感知學生上課時的情感變化,判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教師授課風格的喜好程度,為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提供依據;三是人工智能改變師生互動模式,如教師可借助人工智能、3D、AR等技術開展沉浸式教學,實現從傳統灌輸模式到即時交互模式的轉換;四是人工智能促成個性化教育的實現,傳統高校影視教學模式存在同一性,教師難以針對學生特征進行個性化指導,而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可以實現課堂的翻轉,將教學重心轉至學生,真正促成個性化教育[5]。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與影視傳媒行業的融合改變了影視創作與生產流程,對高校影視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構成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高校影視教育在理念、方法、技術等層面已滯后于智能技術的發展,其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從多維度重塑高校影視教育生態,為高校影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機與參照。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影視教育模式變革

教育模式是由課程觀念、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及其評價體系等構成的特定組合形式,即教育模式是在一定課程觀念指導下,由課程內容等構成的特定整體[6]。人工智能賦能高校影視教育,使傳統高校影視教育向智能化高校影視教育轉型成為可能?;谌斯ぶ悄艿母咝S耙暯逃J阶兏?,不僅基于人工智能的軟硬件升級,更為關鍵的是教學場景、教學技術、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的革新。

(一)教學場景:從傳統面授走向虛實結合

傳統高校影視教學的核心場景是面對面的教學活動,對物理空間、物理設備的依賴性較強,課堂交互感、體驗感的營造主要通過課題氣氛烘托、師生實時問答等方式實現。這使得傳統影視教學的生產效率較低,交互感和體驗感較弱?,F今越來越多的網絡學習平臺涌現,人們可以在線得到大量的知識信息和各方面的教學資源,學生也可以隨時隨地自學。一些在以前面對面傳授的知識,現在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渠道獲取,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學習自主性。與此同時,借助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高校影視教育可以打破物理空間的藩籬,教師通過沉浸式遠程教學、虛擬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的體驗度和參與度。

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其強大的數據運算能力和通信技術為高校影視教育提供多樣化的影視教學應用場景,大大簡化影視理論知識的學習?,F今影視傳媒行業在智能化生產變革方面也日新月異。影視傳媒行業利用大數據對影視市場進行精準分析,可以自動創作劇本、視頻和完成配音合成,實現人工智能協同虛擬拍攝等。因此,高校影視教育也應與時俱進,應用人工智能開展教學和建設智能教學設施。越來越多高校建立了智能化多功能實驗室、網絡學習空間、全媒體中心等新型教學場景,在此基礎上,VR等智能產品也被應用到影視教育場景中。這些都將使高校影視教育教學場景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實現教學場景的虛實結合??偠灾?,人工智能時代的高校影視教育會逐漸脫離傳統面授式、灌輸式和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教學模式,并以學生為中心,搭建多元化智能化教學場景。

(二)教學技術:從傳統走向智慧

在傳統高校影視教學中,教師主要借助黑板、電子課件、教材以及視頻等技術手段進行傳授式教學。教師是主動施教者,而教材是知識的唯一來源,課堂也成為學生學習的唯一場所。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高校影視教育教學資源單一、知識傳遞途徑單一等問題,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此同時,如今的影視傳媒行業要求學生具備過硬的實踐技能。因此,高校影視教育必須改進教學技術與手段。

人工智能能夠搭建智能化影視教育系統,如智能教學系統、遠程教學平臺、智能導學系統等,為高校影視教育提供強大的云服務和算法、通信、物聯能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智能平臺和工具更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通過人機協同進行更具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教師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使教學過程智能化,如在線上進行攝影技術的實踐操作,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電影拍攝的基本技能,大大減少影視設備的購入成本,或通過算法模擬、人機協同引導學生進行智能化劇本寫作訓練和剪輯創作,使高校影視教育的影視創作學習變得更為簡單,去除機械性學習內容。

智慧課堂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獲取多樣化的信息資源,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進行深度自學。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借助文字、圖表、動畫、音視頻、虛擬現實相結合的多媒體技術,以形助學,可以實現抽象問題形象化、表面問題深入化、單一回題統籌化、枯燥問題活潑化,簡化高校影視教育學科中的抽象概念、深奧理論、復雜流程。在課堂體驗層面,智慧課堂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系統,讓他們沉浸其中,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進而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此外,智慧教學使得個體學習實現個性化、自主化。這對消弭知識鴻溝、促進人們終身學習大有裨益。

(三)教學內容:從單一走向跨界

影視藝術是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對影視藝術、產業產生深刻影響。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參與甚至變革影視生產的各個環節,影視傳媒行業更需要兼備科學與人文素養的綜合性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影視教育進行知識系統的重組變革[6]。高校影視教育要重視自然與人文科學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知識系統和多元交互的教學格局,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知識系統的跨界意味著藝術、文學、歷史、哲學與經濟、法律、工學、理學的交叉,高校影視教育應將人工智能與影視學科教學相結合。目前,國內外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影視教育改革探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高校開展“計算機+藝術”跨學科研究,將計算機、人工智能與影視、傳媒專業結合進行教學;另一方面,高校影視學院、傳媒學院開展人工智能時代的影視傳媒教育探索。這兩種改革方式都顯現高校影視教育知識體系的轉變,兩者都注重跨學科教育課程的開發,將影視教育與新科學融合。這體現了高校影視教育改革的趨勢??梢灶A見,未來高校影視專業學生將具備更強的綜合性素質,擁有跨學科的知識體系,他們能夠利用各種信息化、數字化科技手段,結合自身的審美和個性進行創作,從而推動影視理論與實踐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人工智能不僅會進一步降低影視創作在操作層面的難度,也將淘汰大部分簡單、重復、機械的影視創作方式,人的創造力將是未來高校影視教育的核心和影視傳媒行業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四)教學評價:從粗放走向精準

傳統高校影視教育的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中心,存在“重過程、輕結果”的問題。傳統高校影視教育的教學評價體系以教師“教”為主,以學生“學”的評價為輔,這使得教師較難注意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感受。與此同時,傳統高校影視教育的教學反饋以主觀性、模糊性評價為主,因此,傳統高校影視教育的教學評價亟須從關注教師表現向關注學生表現轉變。

人工智能能夠幫助高校影視教育實現精準教學評價,形成一種“個人定制式”的評價系統。教師不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需求進行“個人定制式”教學,也能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自動化批改作業、教學測評,使得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全面。人工智能通過收集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數據,并進行分析整理,形成個人畫像式智能數據圖,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客觀精準,從而幫助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規劃正確的教學方向和目標,優化教學方法,在充分發揚學生個性和促進學生取長補短、全面發展的同時,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水平。人工智能除了能精準進行數據分析,還能精準把握時間周期,大大縮短教學評價周期和時間。這種精準的“個人定制式”教學評價方式能彌補傳統高校影視教育教學中的不足,提高教學評價的效率,優化評價效果。人工智能也能幫助學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便于其了解自身學習動態,調整學習計劃,進行自我評價。

三、結語

在智能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高校影視教育人才培養亟須抓住轉型當口,革故鼎新、與時俱進,培養具有科學素養、藝術綜合修養和符合新時代影視生產需求的復合型人才。高校影視教育模式的變革,是人工智能時代影視教育順利轉型升級的要求。人工智能能實現高校影視教育教學場景的虛實結合,使得教學課堂更具智慧性,知識系統更多元化,教學評價更精準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使得人們生活更便捷、智能化的同時,人們不能過分依賴技術。就像高校影視教育在打造虛擬課堂的同時不能脫離現實,教師利用人工智能使教學評價更精準的同時,也要明白其中的利弊,保持理性?;谌斯ぶ悄艿母咝S耙暯逃J阶兏锸墙虒W內容與現代化資源的有機結合,能營造新型的影視文化教育景觀。

[參考文獻]

[1]張平.人工智能時代數字媒體藝術創新發展研究[D].株洲:湖南工業大學,2022.

[2]胡智鋒,胡雨晨.“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的中國影視教育發展之思[J].電影藝術,2023(01):53-58.

[3]廖祥忠.未來傳媒:我們的思考與教育的責任[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9(03):1-7.

[4]周合強,闕鐳.技術驅動與范式創新:5G背景下高校影視教育教學與管理[J].傳播與版權,2021(09):38-41.

[5]世界智能大會.人工智能賦能重塑教育生態[EB/OL].(2022-07-04)[2023-01-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401200932510406&wfr=spider&for=pc.

[6]陳志明.定位、創新與特色教育:我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初探[J].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5(S1):29-32.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智能傳播時代視聽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研究”(項目編號:HNJG-2020-0592)。

[作者簡介]雷曉艷(1980—),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鄧慕海(2000—),女,湖南邵陽人,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智慧課堂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關于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構建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