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

2023-06-04 02:01潘彩霞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學核心素養

潘彩霞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本文將重點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的內涵,并進行了深入探索,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改變的教育觀念,從學生的年齡、身體、心理、語言等多角度入手,探索適用于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式,促進現代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全面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9-0177-03

小學語文的核心素質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促進學生語文交流能力的全面提升。第二部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引導,使他們能夠形成獨特的聯想和理解力。第三部分,通過對教材內容本身,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了解經典和藝術作品,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從語言中發現美、創造美。第四部分,加強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以傳統文化為載體,以詩詞歌賦等作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并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了解。而以上四個部分的內容就構成了小學語文的基本素質。為了真正達到上述教育效果,必須靈活把握時代的需求和目的,以樹立一個符合時代潮流、符合學生實際的教育理念。

1.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

(1)語言運用能力

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即在聽、說、讀、寫教學中,要引導他們建立交流系統,讓他們能用基本的語言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觀點。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教給學生一些生字、詞組等基礎知識,鼓勵他們運用所學詞匯造句,掌握詞匯的用法,加深人們對詞匯的認識。另外,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鼓勵他們更多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表達自己的情感,創造機會讓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使用自己的語言,從而真正提升他們的語言應用水平。

(2)創新思維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而言,學生要在現有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深入地領會詞匯的含義,并在閱讀中根據語境把握文章的主旨,通過不斷學習,鍛煉自己的思考和形成思考的習慣。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腦力思考,發散式思考,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審美鑒賞能力

依托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小學語文,具有特殊的文化情境和豐富的文化意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情感。例如,學習古代詩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情感地朗誦,通過不同的聲調,引導學生對詩歌中的情景進行想象,通過語言課堂的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審美和欣賞。

(4)學以致用能力

教師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特別是在寫作中,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限定,而是要讓他們在寫作中充分融入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作品更富有情感,內容更精彩,更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以致用的能力。

2.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存問題

(1)教學模式呆板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小學語文教學往往只會重復教材,讓學生死記硬背,缺乏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方式的發展。因此,在新課標改革后,應加強對教學模式的改革。

(2)學習興趣低迷

由于心理年齡的原因,學生無法長期專注于課堂學習。有些教師會忽略這一情況,依然進行死氣沉沉的教學。這就造成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下降,從而使他們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傳統的教育方式和觀念必須要改變,教師也要改變,并且在不斷的探索與經驗的積累過程中,更好地適應孩子們的心理年齡和時代的需要,才能讓他們順利地進行下去,從而促進小學語文的建設。

(3)教學效果較差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而學生在臺下被動學習,師生之間缺少一定的交流,因此教師無法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中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也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狀況,這就會對學生的語文教學產生很大的阻礙。

3.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提升策略

(1)明確核心素養目標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但大多數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單向地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造成學生的被動學習,很難完成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目標。為此,在核心素質的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生活中的各種學科知識。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大青樹下的小學》課程中,教師要根據“壩、漢”等生字的解釋,引導學生努力理解“早晨”“鮮艷”“打扮”等形容詞。同時,教師要引導同學們有情感地朗誦,并讓他們體會到作者所寫的那種自豪與快樂。教師也可以組織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將教室外的靜謐場景與小動物玩耍的場景進行比較,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

(2)采用多元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語言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先引導學生閱讀,再由學生背誦原文或部分段落,這種方式會使學生對語言產生抗拒乃至反感。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的小學語文教育,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的學習習慣、個性特點為基礎,進行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以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自主性。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有講授、練習、實驗法等,創新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實踐等。為了適應學生的語言學習需要,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習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規則”“排列”等詞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新單詞。接下來,教師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提出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描述秋天的風景是什么?作者運用了什么語言?”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閱讀中能感受到作者對秋日美景的欣賞和喜愛,并能熟練運用所使用的比喻。另外,教師可以運用情景模擬的方法,創造出一幅美麗的秋色,通過立體的視覺沖擊,激發學生的感官?;虿捎脤嶋H教學方法,引導同學們參與由班級或學校舉辦的秋游,以親身體驗秋季的美麗。

(3)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融入新媒體技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要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組織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語言交際的技能是要不斷訓練,所以在團隊里,學生們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語言交流系統,從而提高他們的交際水平。例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同學們創造一個溝通的環境,讓他們在交流中表達自己,積累經驗,加深對雷鋒的了解。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不能干擾學生的交流,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讓學生覺得自己說得不對。由此可見,通過小組交流和討論,使教師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課堂環境、教材、教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下,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而新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可以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眼界,將外界五顏六色的世界融入這個小小的教室中,既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開滿鮮花的小路》的課堂教學里,很難將文中所描述這條小路重現在學生面前。而現在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將這條小道展示出來,讓學生能體會到這條小路的美。利用新媒體技術,還可以拓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能夠把抽象的概念變成現實的情景,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語言的美,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審美意識。

(4)立足生活實際開展教學,開展全方位教學評價

雖然現在的學生經歷的事情不多,但也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教師面向現實,把生命的內涵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美學核心能力,使他們把對生活中美的感覺轉移到語言和文學的理解和審美上。而且,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的人生經歷和學習的過程結合起來,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觀。例如,《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中,教師可以把這個世界比作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的性格就像每個學生一樣,讓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去體驗這個世界的特點,去體驗這個時代的意義,讓他們把自己的人生和現實聯系起來。通過將生活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把生活中的美學價值轉化為對作品的審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我國傳統的語言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試圖使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獲得高分,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生,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而言,在上課之前,要對學生已經掌握的基本知識進行評價,以方便后續的課堂教學;在課堂上,要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形成性的評價,適時地對教學策略進行靈活的調整;最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并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習能力的形成進行了總結。在評價對象上,除了教師基本的評價,還應該鼓勵學生互評、家長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課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生字和單詞掌握情況,然后再講講自己對“青頭和紅頭之間的真誠友誼”的感受,并了解他們對這節課的重點和情緒的理解。在評價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編寫評價表格,將作業與課后作業相結合,通過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教師的評價,教師也可以充分運用同學間的互評,讓同學們圍繞“友情”這個話題,進行小組討論,使同學們在課堂上互相幫助,培養集體合作的精神。同時,要加強與父母的溝通,與父母一起對孩子進行評價,在家庭和學校之間建立起一種合力,使校內外的語言教學始終保持一致、連貫。

(5)注重學習興趣激發,提升自學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對新奇的東西充滿了興趣,而興趣是他們專注的主要原因。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缺乏興趣上的引導,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保證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現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在課堂上時刻保持好奇心,并引導他們專注于課堂上的知識。例如,學習《牛郎織女》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播放有關牛郎織女的動畫片,讓同學們對牛郎和織女之間的動人故事充滿興趣,并主動投入課程的學習中。以語文核心素養為指導,教師要結合課程內容,運用各種技術方法,創造學習環境,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應主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他們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間。例如,在《草船借箭》的課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讀,從而對文章的主旨、故事情節進行反思和總結。在閱讀、歸納、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會進行指導,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閱讀技能。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閑暇的時候,自行閱讀其他經典作品,久而久之,他們的語言綜合素質就會不斷提高。

4.結語

總而言之,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為此,現代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應該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與引導,并通過多角度的評價與分析,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科學習的自信心,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春生,王素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研究,2020(05).

[2]李濤輝.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0(A4).

[3]盧玉光.現代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和教學研究[J].中外交流,2020(29).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小學核心素養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