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閱讀焦慮及對策研究

2023-06-05 16:03萬波李劍慧劉瀟靖
新閱讀 2023年5期
關鍵詞:讀書大學生活動

萬波 李劍慧 劉瀟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速,出現了個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投入了諸多努力卻無法獲得等價回報的現象,這一現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有體現。面對閱讀,大學生表現出了無所適從的焦慮狀態。本文以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了解其閱讀焦慮狀況,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緩解閱讀焦慮的措施及方法,旨在幫助大學生跳出固有思維,開拓眼界,重新認識閱讀的本質。

調查概述

通過文獻梳理發現,目前國內對閱讀焦慮的相關研究,多聚焦于廣義層面的信息焦慮、外語閱讀焦慮,而對其他類型的閱讀焦慮關注嚴重不足,其研究對象也多為微觀層面的個體性焦慮,社會性閱讀焦慮及其治理研究尚未受到重視。而閱讀作為一項文化實踐活動,是“發生于一定的‘場域之中”的。目前,該場域中的人、媒介、信息之間的關系,因為新媒介及其技術的變革而發生巨變。大學生作為這場巨變中的親歷者及參與者,無疑對這場巨變的反應更為突出和明顯。鑒于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大學生閱讀焦慮的總體狀況進行探查,以點窺面地對這一特定環境下大學生所產生的閱讀焦慮現狀進行整合分析,在此基礎上為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具有數據支撐的校園閱讀概況,以促進校園閱讀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同時,通過數據分析和調查研究探明當下社會環境對閱讀焦慮產生的影響,補充這一領域的研究空白。

本研究以線上問卷的形式進行抽樣調查,對象為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的全學段學生,共計238人,回收有效問卷238份。在所有調查對象中,大二學生占比最多,為總數的50.4%,大一學生占32.8%,大三學生占10.9%,大四學生占5.9%。其中,問卷主要問題包括“學生對于環境影響的認知程度”“影響并促成閱讀行為的直接因素”“焦慮對于學習效能的直接影響”等。

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調研結果的整理分析,有以下幾點發現。

大學生存在閱讀焦慮問題。通過對現行大學校園環境的考察,筆者將環境所帶來的部分表現劃分進四個情境:“A.明明很累,仍要不斷參加活動,為學分而奔波”“B.明明很累,但為提升成績,繼續參加課外補習班”“C.明明很累,卻仍要陪舍友一起讀書”“D.明明很累,坐下細想卻毫無收獲”。調查結果顯示,A與D的選擇率皆高于50%,分別為84.0%、62.2%,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于校園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初步認知,并在涉及“被迫”這一屬性時感知更為突出。A、B、C項所顯示出的“個體都不屬于自愿而被迫地去做某事”的整體趨向,無不指向一種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這種重復的競爭模式使得學生的投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回報。在題目所創設的第三種情境中,有50人表示認同,這從側面說明學生對于閱讀環境及被動閱讀行為的焦慮,學生進入了一個怪圈,為了取得優勢,以過量的投入來獲取回報。據題目“以上情況是否引起過您的焦慮?”的數據顯示,閱讀焦慮現在已經困擾很多學生,高達71.4%的學生認為“以上情況引起過自己的焦慮”。由此可以看出,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閱讀焦慮成為一種“可視化”的現象。

學生的閱讀動力趨于被動。學生的閱讀受環境影響很大。受當下環境影響,閱讀與學習的邊界逐漸模糊,以應試為主的圖書成為大學生個體閱讀的主要選擇。然而,這種缺少內在動機引導的應試型閱讀,注重工具理性的學習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個體心靈與精神的滿足,削弱其參與閱讀活動的原動力。根據推拉理論“閱讀動力來源于外部環境和讀者的內心世界”。只有當閱讀的動力大于阻力時,閱讀才有可能發生。在當前環境中,人們容易通過“躺平”來消極地回避社會現實,使得閱讀增長處于“停滯”狀態。

受調者在回答問題“促成日常閱讀行為產生的直接因素”中,“心情愉悅”“考試需要”“老師要求”三項的選取率十分突出,分別為80.7%、74.0%、56.3%。其中“心情愉悅”無疑是促成日常閱讀行為的最佳動力,但在“考試需要”“老師要求”的捆綁效應下,閱讀興趣大打折扣,極易出現閱讀疲倦,促成日常閱讀的動力往往會慢慢消減甚至出現抵觸情緒,直接影響閱讀效率的提升。數據表明,很多學生都存在“被迫”閱讀的經歷,這與C項中所顯示的情境十分相似,可見大學生大部分的閱讀都是趨于被動的,而這會直接導致學生閱讀焦慮情緒的產生,并且對學習效能產生影響。而且一個人閱讀行為的產生不僅在于滿足自己的專業和現實需求,內在心靈與精神的滿足同樣重要,簡單地將學習任務和閱讀活動畫上等號的做法,無疑會阻礙大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

閱讀障礙也是影響大學生閱讀重要因素。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大學時期既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校教育的終結階段,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集中于參加校園活動及專業課的學習,相應的課外閱讀時間則會大大縮短。因此,大學生閱讀暴露出問題是正常的。在審慎思考閱讀的動力等本質問題之后,數據顯示,閱讀障礙同樣是作為外顯的閱讀焦慮問題的誘因所在。

根據調查分析,有高達75.6%的學生認為讀書“讀過就忘,效率低”;52.1%的學生認為讀書“讀得累,產生疲憊感”;另有52.9%的學生會“讀不懂,產生迷茫感”;甚至有22.7%的學生因此而產生極端情緒,“不想讀,見書就煩”。而未產生困擾的學生僅占10.9%。這樣明顯的數據對比所顯示出的現狀即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障礙,而這也是引發學生出現閱讀焦慮的重要誘因之一。

改進措施及方法

基于對以上結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加以改進,以緩解大學生的閱讀焦慮問題。

加大圖書館建設,引進多方資源?!笆奈濉币巹澝鞔_提出,要建設以人為中心的圖書館。阮岡納贊在其圖書館學五定律中指出:“書是為了用的,每本書有其讀者,每個讀者有其書,節約讀者時間,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憋@然,圖書館的建設正是連接其五定律的重要載體。結合本校圖書館實際,存在占地面積小、圖書種類偏少、無電子圖書等問題,難以為大學生的閱讀活動起到有效的引領作用。需聯合各方資源,加大對圖書館建設及閱讀推廣的投入,通過增添新書、調整圖書結構、構建線上圖書館服務平臺等方式及時為學生提供有效服務,并逐步向學生普及閱讀焦慮的相關知識,以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閱讀,緩解閱讀焦慮,提高閱讀效率。

加強專業引導,師生共話成長。在實踐中,要積極發揮心理學領域、健康發展領域的專業優勢,堅持全面性和針對性相結合原則,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為大學生提供緩解閱讀焦慮的具體方式,如正念冥想法、自我平緩法、制定合理的閱讀目標法等,并及時對重度焦慮者做具體的心理輔導,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有效緩解大學新生的閱讀焦慮,課題組邀請心理學教師向學生群體開展心理學講座、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以緩解大學新生的閱讀焦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課題組成員還結合自身專業優勢,聯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為大學生開具文科類書單,給出詳細推薦理由,以激發大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大學生的閱讀思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本質上熱愛閱讀、享受閱讀。

開展讀書類活動,拓展學生眼界。開展讀書類活動的本質在于讓閱讀的主體產生思考,即讓讀者進入有效閱讀和沉浸式閱讀,不論其閱讀對象的載體是文字還是影像,閱讀主體都應“在場”并投入其中,對活動策劃有所了解,對閱讀文本有所理解,對閱讀過程有所思考,綜合整體活動有所闡釋并有所收獲。因此,為有效緩解大學生的閱讀焦慮,大學生應端正閱讀態度,正視閱讀動機,在閱讀中進行思想熏陶、內化閱讀內容,提高閱讀效率。此外,合理的閱讀離不開正確的指導,要積極舉辦讀書類活動,以專題、線上線下等多樣化的形式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讀書分享活動,為大學生推薦多樣化、合理化的書籍,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同時指導大學生學會正確閱讀,形成多讀書、讀好書、多藏書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在博覽群書中成長,豐富文化底蘊,啟迪智慧。在讀書活動中,生生、師生間交流經驗心得,不斷學習借鑒正確的閱讀經驗,在交流中不斷成長。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文法外語系

本文系2021年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項目編號:S20211332500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讀書大學生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大學生之歌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