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治療抑郁癥的臨床及機制研究進展

2023-06-06 08:11蔡和園郭春艷李紹榮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3年5期
關鍵詞:機制研究臨床研究抑郁癥

蔡和園 郭春艷 李紹榮

【摘 要】 筆者通過檢索近10年來有關針灸治療抑郁癥的文獻報道,對近10年來針灸治療抑郁癥的臨床及機制研究概況進行綜合分析和評述。針灸治療抑郁癥,臨床除毫針針刺外,多配合電針、中藥、西藥等多種療法綜合治療。針灸可以通過調節神經遞質、神經可塑性、腦-腸軸以及炎性細胞因子等發揮抗抑郁的作用。當前,針灸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多局限于臨床觀察,缺乏遠期隨訪,二者亦存在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不統一、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等問題,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斷完善及改進,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

【關鍵詞】 針灸:抑郁癥:臨床研究:機制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3)09-0044-04

Abstract:By searching the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and reviews the clinical and mechan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n the past 10 years.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addition to milli-needle acupuncture, is combined with various therapies such as electro-acupun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cupuncture can exert antidepressant effects by modulating neurotransmitters, neuroplasticity, brain-bowel axi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t present,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s mostly limited to clinical observation, lack of long-term follow-up, and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inconsistent diagnostic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standards, lack of multi-center large-sample research, etc., and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improved in future research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clinic.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Key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Depression;Clinical Research;Mechansm Research;Summary

抑郁癥是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思維遲鈍、動作緩慢、情緒焦慮、興趣索然,常伴有失眠、食欲減退、性欲降低,嚴重時悲觀絕望, 自責自罪,有自殺傾向[1-2]。根據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發布的報告,全球約有3.22億人患有抑郁癥,患病率約為4.4%,在我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約為4.2%[3]。目前西醫治療抑郁癥主要有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電痙攣治療),其中藥物治療首選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類藥物,但該類藥物存在容易上癮,副作用明顯(性功能障礙、胃腸道反應、誘發癲癇等),撤藥反應顯著(感覺癥狀、平衡失調、情緒癥狀、胃腸道癥狀、睡眠障礙等),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等不良反應[4-5],而針刺具有遠期療效好、安全性較高、降低治療的不良反應等優勢[6-7]。大量的臨床研究及實驗研究表明,針灸治療抑郁癥有較好的療效。

1 針灸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

抑郁癥屬中醫學“郁證”范疇,是以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8]。中醫學對郁證具有較為系統認識,治療方式多樣化,主要有毫針療法、電針療法、綜合療法等,均取得顯著療效。

1.1 毫針療法 陶澤民[9]觀察抑郁癥針刺(穴取百會、印堂、膻中、雙側合谷、太沖、內關、三陰交、足三里、陽陵泉穴,給予呼吸補瀉法;對照組予鹽酸帕羅西汀片)治療前后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變化,結果顯示,治療組痊愈12例,對照組痊愈6例,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63%,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呼吸補瀉針刺法能有效緩解抑郁癥狀。劉英江[10]將100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予氟西汀片口服)與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予針刺百會、內關、太陽、印堂、足三里、神門、三陰交、照海、太溪穴),35 d后,兩組HAMD評分,結果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針刺治療抑郁癥療效確切。軒紅衛[11]觀察針灸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結果發現觀察組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表明針刺能有效地改善抑郁癥的臨床癥狀。

1.2 電針療法 武祎等[12]通過對照試驗發現電針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療效優于舒肝解郁膠囊。林燕紅等[13]收集144例抑郁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藥物組54例、針刺組44例、電針組46例,藥物組給予口服SSRIs類藥物;針刺組在藥物組的基礎上予針刺百會、印堂、神庭、風池、風府、大椎、神道、至陽、三陰交、內關穴;電針組在針刺組的基礎上予百會、印堂、雙側風池穴連接電針儀,結果針刺組與電針組HAMD評分較藥物組明顯降低(P<0.05),并且電針組和針刺組總有效率100%,明顯高于藥物組85.3%(P<0.05),表明針灸治療抑郁癥臨床療效顯著。韓斷等[14]觀察電針治療抑郁癥的療效,結果發現治療后普通針刺組與電針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HAMD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根據HAMD因子評分, 電針組在改善睡眠因子方面療效優于針刺組,證明普通針刺與電針治療兩種治療方式在治療抑郁癥的療效相當,電針在改善抑郁癥睡眠方面療效優于普通針刺。

1.3 綜合治療 蔡慧倩等[15]將60例符合條件的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西藥組(口服鹽酸氟西汀膠囊)與針灸組(選取百會穴及雙側外關、足臨泣、合谷、太沖、風池、陽陵泉穴+麥粒灸雙側外關、足臨泣、陽陵泉穴),結果針灸組漢密頓抑郁量表17項(HAMD-17)及SDS評分優于西藥組且下降明顯,提示針刺與艾灸綜合治療抑郁癥起效快、療效明確。范瑞帆[16]收集30例抑郁癥患者,針刺其百會、水溝、內關、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穴,針刺治療結束后繼續予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穴艾灸治療,結果治愈18例,總有效率為90.0%,表明針刺與艾灸結合能有效治療抑郁癥。夏降元等[17]予對照組口服百憂解,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針刺百會、印堂、四神聰、上星、三陰交、內關、血海、足三里穴并口服通竅解郁湯,4個療程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為65.0%,且觀察組HAMD評分、不良反應情況較對照組明顯下降,提示針灸結合中藥對改善抑郁癥癥狀有顯著的作用。

針灸通過刺激腧穴,以達到調整臟腑、扶正祛邪的作用,以上臨床研究發現,針灸治療抑郁癥的常用穴位有百會、印堂、四神聰、水溝、內關、膻中、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等穴,具有疏肝解郁、寧心安神之功,符合中醫郁證的治療原則,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 針灸治療抑郁癥的機制研究

目前,國內對針灸治療抑郁癥的機制研究,以動物實驗為主,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經遞質、神經可塑性、腦-腸軸以及炎性細胞因子等方面。

2.1 神經遞質及受體方面的研究 肖偉等[18]觀察解郁安神針法對抑郁模型大鼠腦海馬區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乙酰膽堿 (Ach)、γ-氨基丁酸 (γ-GABA)、谷氨酸(Glu)含量的影響, 結果針刺組大鼠腦海馬區5-HT、NE、Ach、γ-GABA、Glu含量明顯升高,提示針灸治療抑郁癥的機制可能與其對腦內神經單胺類遞質含量調節作用有關。樊凌等[19]通過電針刺一側合谷、太沖穴,觀察抑郁大鼠BDNF(腦源性神經因子)、5-HT和NE含量的變化,探討針刺治療抑郁癥的機理,21d后發現針刺組及藥物組中BDNF、5-HT和NE的含量明顯升高,表明針刺發揮抗抑郁的機制可能與針刺能夠提高5-HT、NE及BDNF的含量,減少神經元細胞凋亡的作用有關。張鵬等[20]通過針刺百會、印堂、三陰交穴,發現抑郁模型大鼠海馬中γ-氨基丁酸A受體(GABAAR)、γ-氨基丁酸B受體(GABABR)含量及額葉皮質中GABAAR、GABABR含量均有上升,表明針刺可以通過激活腦內組織中的海馬和額葉皮質,使GABAAR和GABABR的分泌增加, 從而起到逆轉抑郁的作用。丁寧等[21]等通過觀察針刺百會、大椎穴對抑郁大鼠前額皮質5-羥色胺系統的影響,結果發現各治療組5-HT含量增加,5-HT/5-羥吲哚乙酸(5-HIAA)比值升高,5-HIAA及色氨酸(Trp)含量降低,5-HT1A受體結合常數及結合容量存在升高趨勢,表明針灸抗抑郁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其能調節5-HT系統及5-HT1A受體功能有關。

2.2 神經可塑性方面的研究 研究[22-23]發現,抑郁癥患者腦內海馬體積明顯減小,抑郁癥與此存在相關性,且抑郁癥患者會發生海馬可塑性變化。郭郁等[24]通過透刺百會、印堂穴,探討針刺對強迫游泳應激大鼠海馬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號通路影響,結果表明針刺治療后,急性應激模型大鼠海馬JNK的磷酸化水平及蛋白表達顯著降低,提示針刺干預JNK信號轉導通路可能是其對急性應激大鼠抑郁樣行為發揮早期治療的機制。俞秋云等[25]觀察針刺對抑郁大鼠前額葉皮質JNK信號通路表達的影響,結果發現針刺內關、三陰交穴后JNK蛋白含量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p-c-Jun蛋白表達明顯下降,表明針刺發揮抗抑郁作用機制可能與針刺能下調前額葉皮質JNK信號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有關。以上可發現,通過針刺調節神經可塑性方面的研究文獻較少,神經通路主要集中在JNK信號通路上,研究比較局限,拓寬通路研究應該成為今后針灸治療抑郁癥研究的方向。

2.3 腦-腸軸方面的研究 有關研究[26-27]表明,腦腸功能紊亂與抑郁癥發病的機制相關,腸道菌群失衡會影響大腦的情緒、認知等功能,導致抑郁行為,因此恢復胃腸道功能穩定可能是治療抑郁癥的新靶點。秦麗娜等[28]為了探討針刺對抑郁大鼠前額葉皮質JNK信號通路表達的影響,予抑郁模型大鼠針刺印堂、百會、天樞穴,結果發現電針組較模型組中慢性應激模型大鼠下丘腦、胃竇和空腸組織中環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蛋白激酶A(PKA)活性明顯升高、蛋白激酶C(PKC)活性明顯下降,證明針灸可能是通過調節受體后cAMP、PKA及PKC信號通路來改善抑郁癥伴發的消化功能障礙。滕金艷等[29]觀察不同電針對抑郁模型大鼠結腸黏膜胃泌素(GAS)、神經肽Y(NPY)、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含量的影響,結果發現脈沖電針組及音樂電針組大鼠結腸黏膜GAS含量顯著增加、NPY和CGRP含量顯著降低,表明針灸改善抑郁癥胃腸功能紊亂,其機制可能與針灸調整胃腸道中腦腸肽 GAS 、NPY 及CGRP的水平有關。而目前從腦-腸軸理論探討針刺治療抑郁癥的機理研究較少,所以調節腦腸軸功能是針刺治療抑郁的一種新思路。

2.4 炎性細胞因子方面的研究 有關實驗研究[30-31]顯示血液中促炎癥因子的增加與抑郁癥的發生有關,外周血中炎癥因子可跨過血腦屏障激活或參與腦部炎癥反應, 最終影響了腦部情緒調節區域的神經元活動和神經遞質的釋放引發抑郁癥狀,通過對抑郁癥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檢測,可以反映患者顱腦內炎性反應程度。董莎等[32]觀察針刺對慢性束縛應激抑郁大鼠海馬及前額葉皮質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及血清白介素-10表達的影響,探討針刺治療抑郁癥的機理,結果顯示,較模型組,針刺組海馬GFAP及血清中IL-10含量明顯增加,前額葉皮質GFAP含量明顯降低。表明針刺發揮抗抑郁作用的機制應該與針刺能夠調節大鼠海馬及前額葉皮質GFAP的表達,提高血清中IL-10的含量有關。王紅梅等[33]針刺百會、印堂穴后,通過檢測前額葉皮質NOD樣受體蛋白3(NLRP3)、凋亡相關斑點樣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細胞介素-1β(IL-1β)的表達,研究針刺對抑郁大鼠前額葉皮質NOD樣受體蛋白炎性小體信號通路的影響,發現針刺組前額葉皮質NLRP3和ASC蛋白的表達、Caspase-1陽性表達的平均吸光度值及IL-1β含量較模型組顯著降低,提示針灸可能是通過抑制前額葉皮質NLRP3、ASC、Caspase-1、IL-1β的表達減輕大腦炎性反應發揮抗抑郁的作用。

3 小結

針灸治療抑郁癥是根據人體經絡循行規律, 運用針刺、艾灸等方法, 疏通經絡, 調整臟腑陰陽, 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針灸作為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臨床上的經濟性和實用性都是極強的。從現有的文獻來看,針灸治療抑郁癥在臨床中作用較為顯著,但目前作用機制的研究以動物實驗為主,范圍較窄,缺乏系統性。此外,針灸屬于中醫學的一部分,在國外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故針灸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主要以國內的研究為主,近幾年來,隨著抑郁癥發病率不斷提高,針灸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逐漸豐富,但無論機制研究還是臨床研究仍存在問題:①樣本量偏少,容易導致假陽性結果出現,樣本隨機分組的具體情況未闡述清楚,說服力有待增強;②動物造模成功后沒有系統性地評估差異;③針灸干預方法較籠統,特別是針刺介入時間、手法、刺激量、療程容易受治療者個體差異影響,缺乏量化標準;④診斷標準及排除標準不統一,大部分文章未闡述抑郁癥患病程度及證型;⑤療效評判方法單一,臨床研究多數使用量表評分,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得出結論可信度不高;⑥抑郁癥觀察周期較長,缺乏長期隨訪結果,臨床研究中分子方面機制較少,多數停留在臨床療效觀察層面。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該要加大樣本量,闡明隨機分組的具體情況,盡量縮小產生假陽性的概率,以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其次需要規范使用診斷及療效標準, 加強針灸治療本病的機制研究,進一步深入探究針灸治療抑郁癥更多靶點、層次的機制通路,尤其是從分子角度探索,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更好地指導抑郁癥針灸臨床治療,建議延長隨訪時間,觀察患者抑郁程度與療效性的關系;再者,要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檢測技術,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規范和指導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睡眠障礙學組,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心理與行為神經病學學組.中國成人失眠伴抑郁焦慮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神經科雜志,2020,53(8):564-574.

[2]徐磊,張麗萍,宋瑞雯,等.中藥抗炎治療抑郁癥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3):141-144.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Global Health Estimates[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7:6-21.

[4]彭欣.逍遙散加減聯合針灸治療中風后焦慮癥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2):120-121.

[5]房銘銘,劉紅權.抑郁癥的現代醫學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9,47(10):1147-1150.

[6]隋雨螢,鐘正,王佳琦,等.針刺結合抗抑郁西藥治療抑郁癥的優勢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7,23(12):90-92.

[7]王育純,林景峰,常澤,等.針刺治療肝郁脾虛型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醫藥導報 2020,26(6):71-76.

[8]張伯禮,吳勉華.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289.

[9]陶澤民.呼吸補瀉針刺法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肝氣郁結型中輕度抑郁癥32例[J].中醫研究,2018,31(12):25-27.

[10]劉英江.針灸治療抑郁癥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5):127-128.

[11]軒紅衛.針灸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8):54-55.

[12]武祎,金成,陳福右,等.電針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肝郁型)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醫藥信息,2022,39(1):51-54.

[13]林燕紅,王玲玲.電針與傳統針刺治療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2):77-79.

[14]韓斷,張紅林,王曉玲,等.電針和單純針刺治療首發輕中度抑郁癥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醫雜志,2019,60(15):1304-1307.

[15]蔡慧倩,粟勝勇,代琪,等.針刺結合麥粒灸治療大學生抑郁癥的臨床觀察及對血清5-羥色胺的影響[J].針刺研究,2021,46(4):330-334.

[16]范瑞帆.針灸治療抑郁癥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 2019,27(3):20-21.

[17]夏降元,劉桂華,李林文,等.針灸結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12):57-58.

[18]肖偉,章顯寶,王震,等.針刺對卒中后抑郁大鼠行為學及海馬區神經遞質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7,36(6):751-756.

[19]樊凌,呂愛平,符文彬,等.針刺抑郁癥大鼠海馬5-HT、NE、BDNF水平和神經元細胞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31(8):3204-3207.

[20]張鵬,姜會梨,王瑜,等.針刺干預對慢性束縛應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馬和額葉皮層γ-氨基丁酸A受體和B受體 表達相關性研究[J].環球中醫藥,2018,11(5):656-660.

[21]丁寧,李瑞,田環環,等.針刺與艾灸對慢性不可預見性溫和應激抑郁大鼠前額皮質5-羥色胺系統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6,41(1):45-50.

[22]DONG J T,ZHAO J P,LIN Y Y,et al. Exercise improves recognition memory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for rats modelling vascular dementia[J].Neurological Researc,2018,40(1):68-77.

[23]XIAO L Y,WANG X R,YANG J W,et al. Acupuncture Prevents the Impairment of Hippocampal LTP Through β1-AR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s[J].Molecular Neurobiology,2018,55(10):7677-7690.

[24]郭郁,許珂,包伍葉,等.針刺對強迫游泳應激大鼠海馬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號通路影響[J].針刺研究,2016,41(1):18-23.

[25]俞秋云,楊昕婧,姜會梨,等.針刺對抑郁大鼠前額葉皮質JNK信號通路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36(6):3157-3161.

[26]王婧,趙曉峰,郝婷,等.抑郁癥與微生物-腸-腦軸的關系及中醫藥防治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2020,63(6):613-617.

[27]張曼,高月,何曉微,等.抑郁癥、焦慮癥的腦腸互動機制研究進展[J].中醫臨床研究,2021,13(28):132-136.

[28]秦麗娜,徐峰,時素華,等.電針對慢性應激模型大鼠下丘腦、胃腸道 cAMP、PKA、PKC的調控作用[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6):656-658.

[29]滕金艷,李志剛,白妍.不同電針對抑郁模型大鼠結腸黏膜腦腸肽GAS、NPY、CGRP含量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3):226-229.

[30]何陽,陳珊珊,蘇普玉.炎癥因子與抑郁癥的關聯及其可能機制[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1,55(4):539-544.

[31]王西田,王淑紅,張陜寧,等.炎性因子(IL-6、TNF-α)、皮質醇及5-羥色胺 (5-HT) 對臨床評價抑郁癥患者病情發展及預后的作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6):1032-1034.

[32]董莎,姜會梨,王瑜,等.針刺對慢性束縛應激抑郁大鼠海馬及前額葉皮層膠質纖維酸性蛋白及血清白介素-10表達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8,43(4):209-214.

[33]王紅梅,李晨,李曉艷,等.針刺對抑郁大鼠前額葉皮層NOD樣受體蛋白炎性小體信號通路的影響[J].針刺研究,2020,45(10):806-811.

(收稿日期:2022-08-10 編輯:陶希睿)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蔡和園(1995—),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針灸防治老年性疾病。E-mail:2407908241@qq.com

指導老師:李紹榮(1970—),男,回族,本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針灸防治老年性疾病。E-mail:Lsr3130800@163.com

猜你喜歡
機制研究臨床研究抑郁癥
等職業教育的高教性及實現機制研究
獨立學院實習實訓暨創新創業基地的運作機制研究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對一例因抑郁癥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