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叭恕备母飳嵺`推進向度及路徑優化

2023-06-07 01:47李家琪梁超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院校

李家琪 梁超

摘 要: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職業教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職院校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要把牢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線,推動“三全育人”改革實踐持續深化、提質培優。立足高職院?!叭恕睂嵺`,結合新《職教法》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定和要求,從價值向度、思維向度、行動向度進一步錨定育人實踐方向;在對“三全育人”環境、體系、機制重新審視的基礎上,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探索“三全育人”實踐的更優路徑。

關鍵詞:新《職教法》;“三全育人”;高職院校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職業教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新《職教法》總則中規定“實施職業教育應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盵1]這與教育部《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提出的“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為關鍵,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2]目標要求旨趣相通、互為呼應?;诖?,高職院校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牢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進一步優化改革實踐的推進向度和實施路徑,對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職院校落實新《職教法》,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三個推進向度

“德技并修”是新《職教法》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提出的目標要求,高職院校要立足于推動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同步發展,從價值向度、思維向度、行動向度出發,深刻把握“三全育人”實踐的價值導向、育人思路和行動坐標。

1.價值向度:從“教書育人”情懷到“立德樹人”初心

新《職教法》強調“職業要培養受教育者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3],這一表述明示了新時代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價值導向。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具備高水平的職業素養??陀^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從職業規范、職業道德、行業操守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二者齊頭并進、不可偏廢。高職院校的教師立足“德技并修”的人才培養要求,既要具備“教書育人”情懷,更要提高自身站位,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努力做到 “經師”和“人師”的統一。這是教師在事業上的最高追求,更是教師實現自我的價值所在?;诖?,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推動“三全育人”,必然以“鑄魂強師”為前提;而“鑄魂強師”必然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三全育人”為舉措,促動師資素質提升。二者互相激發、互為因果,形成“三全育人”工作實踐深入推進的邏輯動因。高職院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實踐,必須從強化以教師為主體的“全員育人”能動要素出發,將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職業發展機制建設融入“三全育人”整體制度設計和具體操作環節,從制度上保障高職院校投入全員之力、匯聚全員之智、傾注全員之情,培養有“家國情懷,工匠精神,職業素養”的新時代職業人才。

2.思維向度:從單一線性思維到整體系統性思維

“三全育人”改革實踐是高職院校落實新《職教法》規定“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目前,高職院校的一般做法是按照上級有關工作部署,立足學校、部門、崗位實際形成育人思路,由上而下推進育人工作。這種做法有利于推動常規性工作開展,形成育人常態。但是,受限于本校、本單位、本崗位的單一性思維,在實踐中存在孤立和片面性,并且越到微觀層面越明顯,客觀上限制了育人效度的提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的任務要求,表明國家推動 “三全育人”改革從資源要素整合上升為體制機制優化的戰略安排,客觀上要求高職院校從系統性思維出發,理順育人邏輯,優化要素配置,建立體現和發揮結構功能的一體化運行思路,推動實現點位互聯互通的系統化工作布局??v向強化內涵建設,發揮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直接引導與潛在影響、重點培育和全面保障相結合的育人組合拳優勢;橫向強化崗位之間、單位(部門)之間、校企之間、校地之間,各層面的協同聯動效能,合力推進育人資源的整合、育人時空的延伸、育人生態的交互,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整體聯動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

3.行動向度:從各擅其長到提質培優

教育部于2018年、2019年分兩批開展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從地區、高校、院系三個層面為職業院校樹立了標桿樣板,提供了可借鑒參考,這也意味著高職院校在推進“三全育人”改革實踐中不僅要凸顯自身特色,各擅其長,更要對標先進,推進“三全育人”改革持續深化。高職院校在大思政格局構建中要堅持目標導向,進一步完善扎根時代、扎根實踐的頂層設計,明確建設目標和建設標準,加強以工程思維推進“三全育人”改革項目、育人示范崗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基層組織在育人實踐中的痛點,如針對育人路徑單一、方法雷同、資源零散、模式固化、制度保障缺位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開展改革攻堅。要堅持效果導向,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所有崗位的育人功能,將崗位履職與育人實踐交織交融、相輔相成,起到撥動心弦、引起共鳴、正向賦能的育人之效。

高職院校落實新《職教法》,深化 “三全育人”實踐的路徑優化

高職院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實踐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對既有的育人環境、育人體系、育人機制進行重新審視,在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探索“三全育人”實踐的更優路徑。

1.宏觀層面

基于職業教育本質特征要求,在深化“產城教”融合實踐中,系統構建“政府搭臺、多元參與、開放融合、資源共享,平臺互通”的“三全育人”生態環境建設。新《職教法》規定,“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注重產教融合,實行校企合作”[4]。這不僅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而且也體現了職業院校依法開放辦學的本質要求。同時,新《職教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5]。因此,從宏觀層面推動“大思政”格局構建不只是高職院校的獨角戲,而應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職業教育政策杠桿,撬動學校外部的育人資源,在“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的“產城教”融合的格局中積極推動“三全育人”的外部生態環境構建。在新《職教法》實施背景下,政府有關部門從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出發,改革重構育人資源配置模式,系統構建“政府搭臺、多元參與、開放融合、資源共享,平臺互通”的“三全育人”生態環境,持續擴大優質思政資源供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推動“三全育人”生態環境建設更優化,從而培養和匯聚具有區域文化認同感、歸屬感的優質職業人才,提升其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建設的貢獻能力。

2.中觀層面

基于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強化校企雙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育人協同,共同打造“雙元·雙導·雙進階”的遞進型“三全育人”實踐體系。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下,技能本位的職業教育模式明顯后勁不足,素質本位的職業教育模式更符合企業對技能型人力資源的需求?;诖?,高職院校和企業作為開展職業教育的雙主體,要將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實踐作為打通職業人才培養供給側和需求側通道的重要路徑,共同推進 “雙元·雙導·雙進階”遞進型“三全育人”體系的探索實踐。一是校企“雙元”推動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探索適應學生職業發展訴求和差異性定位的“三全育人”有效路徑。依托校企協同育人基地、工程師學院、大師工作室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企互動的常態化開展。把課堂搬進企業的實境,把企業家請上院校的講臺,引導學生了解制度規范,認知企業文化,認同行業價值。二是校企“雙導師”共同助力學生“德技并修”,雙向進步。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和企業導師根據校企共同設計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思政元素容量合理、效果評價結構清晰、校企時空銜接有序的思政教育工作實施方案,把職業能力提升和職業道德培養相結合,把“在讀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和“在崗員工”的培訓、管理、實戰相結合,促進學生提升綜合素養。三是校企合力推動思政元素的縱深挖掘和思政教育效能的遞進提升。在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內容設計中,體現精細化和差異性,由淺及深、由易到難逐級展開,從強調思政教育對“職場生存”的實用性,達到普惠層次的“必需、好用”,再到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對“職業發展”的助益性,達到進階層次的“賦能、提升”。在校企共同打造的遞進型思政教育模式下,學生從學會“為人處世”到“明德修身”,從認同“校榮我榮”“企榮我榮”到“技能報國”“強國有我”,獲得技術技能和道德品質的同步提升。

3.微觀層面

基于“三全育人”一體化實踐要求,高職院校強化各層面育人協同,完善一體化育人機制?!叭恕笔且粋€系統工程。具體到高職院校微觀實施層面,須從整體系統觀出發,在組織層面、隊伍層面、平臺層面加強協同合作,凝聚“立德樹人”的責任共識、“價值引領”的思想共識、“崗位示范”的行動共識,匯集育人合力,形成“一體化”育人新樣態。一是強化黨委領導,高站位統籌“三全育人”工作全局。成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指導小組,實施育人工作“一把手”工程,著眼于“一體化推進、項目化推行、制度化推深、常態化推實、精品化推廣”開展系統規劃,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團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全校各方積極參與”的“全員育人”一體化工作模式。二是凝聚育人力量,強化育人隊伍協同。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二級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加強溝通協調,搭建學校黨委、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三級聯動”聯動平臺。落實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制度,常態化推進機關部處、院系負責人與學生一對一交流指導;完善教師、管理、服務等崗位育人責任清單,推動“三全育人”示范崗建設。三是雙線推進,搭建“三全育人”協同聯動平臺。圍繞高職人才“德技并修”的邏輯起點,高職院校要推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兩條主線”協同并進,理順兩條主線的工作流程,打破各單位、部門、崗位之間的協同“壁壘”,從“教育者先受教育”出發,完善校、院教職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培訓體系,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崗位育人能力;從“全方位育人”著眼,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部建立雙線聯動機制,推動教師結合專長在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十大育人”體系框架下開展育人實踐,并以其崗位育人成效驗證教師思政工作實效。

參考文獻:

[1][3][4][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EB/OL].(2022-04-21)[2023-02-11].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2]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EB/OL].(2020-04-22)[2023-03-3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作者單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翟 迪]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高職院校
構建二級學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構建二級學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