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高校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探索

2023-06-07 08:33黃芳芳陸文鈿
南北橋 2023年4期
關鍵詞:實踐育人紅色文化

黃芳芳 陸文鈿

[摘 要]紅色文化資源是新時代應用型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教育資源,在高校實踐育人過程中具有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效、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增強歷史自覺并堅定文化自信等價值。因此,應用型高校的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探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依托廣東地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探索出聯系地方政府搭建多元化實踐平臺、紅色文化主題調研、融合紅色文化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和賽事等實踐育人路徑,初步呈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服務地方社會發展、創新傳承紅色文化方式等成效。

[關鍵詞]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與效果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進程中所形成的中國現代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思想、科學精神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廣東地區革命傳統悠久,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以紅色文化實踐育人是應用型高校在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選擇。近年來,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從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整合利用廣東地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啟應用型高校紅色文化實踐育人的探索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紅色文化在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中的價值

紅色文化蘊藏于歷史遺址、革命文物、革命人物事跡、紅色符號等各種紅色資源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以紅色文化開展實踐育人,意味著除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外,學生可以通過挖掘、探尋、活化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等實踐活動,具體、深切地體悟到紅色文化的內涵,培養愛國情懷,樂于傳承紅色基因,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更好地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1.1 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效

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全面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但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課程在課堂上展開,容易出現“滿堂灌”“兩張皮”或學生不以為然、產生倦怠感等情況。在教育新時代,應用型高校將傳承紅色文化的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使學生在探尋紅色文化資源背后的歷史故事時得到生動且深刻的歷史教育,進而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效,實現應用型高校培根育魂強人格的教育目標。

1.2 有利于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當下大學立德樹人教育中的重要抓手之一,更是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的應有之義。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借助各種生動的形式,以傳承紅色文化為主旨開展課外實踐就是較為生動的形式之一。高校不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參觀紅色革命遺址、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和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跡等一般實踐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博物館紅色教育展覽志愿講解活動、革命老區村留守兒童義教活動、革命文學資料收集整理等各類能施展專業特長的探索實踐中。這樣的實踐活動,既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也能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學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教育,更真切地感悟到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來之不易,珍惜當下的和平年代,立志向學,堅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3 有利于大學生增強歷史自覺并堅定文化自信

高校以紅色文化實踐育人,是以大學生為主體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沉淀與提煉的教育實踐過程。在紅色文化資源中,蘊藏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著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它們是最鮮活的歷史,等待后人去探索。大學生的人生閱歷有限,在當下復雜的網絡信息時代,通過立足于紅色資源的實踐調研,大學生能真正明晰歷史真相,感知抗戰年代的殘酷艱辛與革命先輩們的堅強斗志,真正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增強歷史自覺并堅定文化自信。

2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的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賡續紅色血脈,面對總書記的囑托,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依托當地和學校的資源,多途徑開展課外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夯實立德樹人教育基礎。

2.1 聯系地方政府搭建多元化紅色文化實踐育人平臺

為積極響應和落實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立足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結合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分別與呂田鎮和該鎮三村村簽訂合作協議。

學校發揮呂田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用,組織教工黨員、學生黨員及學生團員開展長期的呂田鎮三村村留守兒童義教活動,這不僅能夠讓師生學習從化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也能在義教中教授當地的小學生,形成理論與實踐雙結合的局面。同時,該校還通過自媒體平臺,如微信、抖音等進行傳播,讓紅色文化輻射更廣范圍。學校引領開展紅色文化實踐育人活動,能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得到扎實推進,有助于高校培養時代接班人,使學生更加堅定信念,肩負起傳承中國紅色文化的使命。

2.2 大力開展主題調研活動深化紅色文化實踐育人內涵

紅色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具有其代表性和獨特性。近幾年,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每年都派出“三下鄉”社會實踐隊25支(合計超過500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足跡遍及廣東各地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2022年,該校設置了理論普及宣講團、黨史學習教育團、鄉村振興促進團、發展成就觀察團、民族團結實踐團等五個項目類型,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扎根中國大地,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在鄉村振興中貢獻青年力量。開拓具有綜合效應的三下鄉項目,從而深化應用型高校紅色文化實踐育人的內涵。

此外,華南農業大學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學生圍繞紅色文化展開的項目獲得廣東省國家級或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如“從化革命文學的收集、整理與研究”“漫游黨史——紅色經典兒童繪本創作研究”等。

在紅色文化主題調研活動中,學生通過田野調查觸摸真實的歷史印跡,真切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紅色文化實踐育人的內涵也得以進一步深化,吸引更多學生志愿加入傳承紅色文化的行列之中。

2.3 結合校園文化活動豐富紅色文化實踐育人途徑

在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時代背景下,將塑造學生靈魂、養成良好氣質為核心的社會文化和以弘揚科學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質人才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形成有機的統一,成為許多高校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秉持的基本理念。

借助校園文化活動形式,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生動地呈現了紅色文化的立德樹人作用。例如,該校的活動作品原創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師生通過朗誦、獨唱、合唱、舞蹈及情景演出等形式,生動地演繹了百年黨史的場景,在校園中營造了濃厚的黨史育人氛圍。學校校團委青馬部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青馬工程精英班紅色研學活動,組織學員前往團一大紀念館參觀學習,通過親身感受來加強紅色文化的傳播。學校的校園文化活動還巧妙地將激發學生專業潛能與傳播紅色文化相結合。例如,人文學院學生發揮專業特長創作七言律詩《百年紅船頌》《建黨一百周年即感》等詩歌,獻禮建黨一百周年。這些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紅色文化實踐育人的途徑。

2.4 借助賽事活動鞏固紅色文化實踐育人成效

當前,高校都在大力提倡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與比賽活動,鼓勵學生在大學時代多積累一些項目或競賽的經驗。學生參加比賽的意義不言而喻。將“傳承紅色文化”融入各項賽事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還能將紅色文化的價值融入比賽中。學生在比賽中借助專業特長,融入紅色文化內涵,能夠發揮個人專業特長與紅色文化二者的現實意義。這些比賽活動,使應用型高校的紅色文化實踐育人成效得到鞏固,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該校師生在2021年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廣東教育雜志社承辦的“‘我在黨旗下成長——2021年廣東省校園攝影大賽”中獲得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該校人文學院學生參與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委員會主辦的“傳承紅色基因,講好呂田故事”講解員選拔大賽,深入從化呂田革命老區探訪革命歷史遺址,采集革命先烈故事,整理匯總并用演講的形式向大眾介紹從化的紅色文化。

3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紅色文化實踐育人的整體效果

3.1 理論與實踐得到更緊密的結合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眾多論斷中都強調實踐的重要性。認識源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認識。應用型高校的實踐育人更有益于師生的進步與成長。

應用型高校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時,時刻以實踐立行,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從而培養出品德高尚、才能出眾且能服務于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應用型人才。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的原創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就是紅色文化育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典型,這一舞蹈劇在“黨史融入校園活動”中榮獲全省教育系統“黨史進校園”系列活動典型案例征集活動三等獎,就是應用型高校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得到認可的證明。

3.2 彰顯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要義

紅色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和生存發展的智慧。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從化三村村項目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數商興農,助力農民拓寬銷售渠道。三村村委會在國家鄉村全面振興政策的指導下,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未來將逐步以特色農業觀光旅游為主,融合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在項目合作中充分發揮智力資源,將高校的優勢發揮到鄉村振興當中。聯系地方實際,立足鄉村振興大背景,應用型高校的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彰顯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要義。該校的這一實踐育人舉措廣受好評,還得到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的報道。

3.3 創新傳承紅色文化的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提到“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蛟炀氛龟?,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用史實說話,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紅色文化?!保?]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切實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在傳承紅色文化時,把握時代的脈搏,運用各種現代藝術傳播手段,用創新的方式繼承傳統,讓主旋律作品和現代藝術媒介更好地融合。例如,該校的《“黨史小繪本”激活學習大課堂》,在內容上圍繞“中國近代百年抗爭史”“抗日英雄人物”和“共產黨與百姓血濃于水的情誼”三個主題,開展黨史繪本創作的探索。黨史繪本深入淺出、內涵豐富、圖文并茂,將百年黨史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會議、重要事件等在繪本上呈現出來,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提升了紅色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從而喚起大學生的內心共鳴。

4 結語

發揮紅色資源的巨大作用,高校作為重要陣地,更應該注重傳承紅色文化基因。面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應用型高校以紅色文化實踐育人,首先要立足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是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功能,著眼細節、腳踏實地,使紅色文化不斷實現創新轉化,在實踐中使學生感受紅色文化魅力,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深厚力量。應用型高校對紅色文化實踐育人路徑的不斷探索,是在教育領域推動紅色基因的代代相傳,是把紅色火種通過實踐播進一代代年輕人的心中,使廣大青年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鄢萬春. 大學生活認知教育[M]. 成都:電子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20.

[2]耿中華. 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教育價值與實踐路徑[J]. 現代教育科學,2022(2):65-69.

[3]陳金龍,李張容. 廣東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研究[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習近平. 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1-06-26.

猜你喜歡
實踐育人紅色文化
基于實踐育人理念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
共青團在地方高校第二課堂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搭建實踐育人平臺,構建大學生黨員服務社會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