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百萬擴招背景下的教學模式研究

2023-06-07 23:51彭吟春
科技風 2023年15期
關鍵詞:擴招高職院校教學模式

摘要:百萬擴招為高等職業教育帶來新占位,新變局。本文以淮北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擴招學生為例,從年齡層面、職業結構、學習動機、學習目的等方面分析了高職擴招生的復雜學情和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產教融合為主導,實行分層分類教學,以保證高職擴招的教學質量,推進高職教育的高速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擴招;教學模式

高職百萬擴招是利用職業教育優勢,面向社會人員打造人人有學上,人力資本素質整體提高。不僅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而且解決了高技術技能人才缺口。2021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指處“十四五”期間,新增技能人才4000萬人以上[1]。

高職院校擴招生源結構變動,特別是使社會學生如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等進入校園,對高職院校教學與管理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時代命題與挑戰。我院自2019年開始面向社會招生,包括老年服務與管理、護理、醫學影像等多個專業。首批社招學生已經于2022年7月正式畢業。本文以老年服務于管理專業為例,對多樣化生源類型、個性化學習發展訴求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一些實踐經驗與創新。

1?高職擴招生源學情分析

本次調研對象面向我系2019級老年服務與管理擴招學生。通過調研全面了解學生的年齡結構、職業結構、學習動機、學習目的等基本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擴招學生的特點,為提高本次擴招學生的學習質量及教學水平,提出了多項提高學習效果的策略。

1.1學生組成結構復雜

2019級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共有164人。?20—30歲學生68人,占比41.46%;31—40歲學生70人,占比42.68%;41—50歲學生15人,占比9.15%;其他年齡段共計11人,占比6.71%。其中退伍士兵有74人,普通高中(中職)畢業生48人,其他類別42人。學費國家補貼對退伍軍人接受學歷教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學生都是半工半讀的狀態,學習與工作、家庭都有沖突。不同的年齡、社會背景,導致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

1.2學生訴求多元化

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自制問卷調查,發放164份,其中有效問卷150份,問卷回收率達91%。?一是擴招學生的學習目的呈現多元化態勢(如圖1),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多學一門技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增強就業的競爭力。但是個體需求又不盡相同。如退伍軍人期許能拓寬知識視野,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能,繼而創業或擇業。已在崗的擴招學員則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崗位技能,達到崗位晉升。少部分學生需要借助學院平臺實現“專升本”學歷再提升的意愿。二是擴招學生的學習內容訴求不同(見圖2)。部分在養老機構工作的社會學員已經掌握了基礎專業知識,希望多安排實踐內容的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技能。而退伍軍人則希望能夠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鞏固知識和技能,以勝任崗位工作任務。三是擴招學生對教學方式訴求也各不相同。年齡較小者望與統招學生同堂上課,系統學習感受校園學習氛圍。工作繁忙者則希望“核心課程在校學習”,“部分課程網上授課”的訴求。

2高職擴招存在的現實問題

2.1課程重構與多元訴求矛盾

擴招的學生類別不同,學習訴求各不相同。比如,退役軍人想多學一技之長;失業和下崗職工需要增強崗位能力才能再就業;學歷水平較低者,急需學校平臺提升學歷,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形成與多元生源需求相對應的學習框架,無法對擴招生源的技能和知識進行合理評估,實施精準、分層、分類教學有待改進和提高。

2.2教學資源有限

擴招稀釋了原有的教學資源,導致資源配置緊張。師資力量不足制約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擴招生源群體的多樣化,直接導致了他們接受教育的方式、時間和內容的多元化?,F有的高職高專辦學條件和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對擴招規模形成制約;高職院校的師生結構比例,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大,以適應擴招后的多元需求;面對學生群體的突增和多元化,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辦學資源,創新組織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2.3教學管理評價難度加大

擴招生源背景復雜,不同群體、不同社會閱歷的學生的主體需求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學習時間不統一、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訴求多樣,這些問題的變量均不適宜用傳統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結合不同類別生源制定彈性管理制度,抓好分層分類教育管理,以適應擴招生源的變化,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3高職擴招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模式

3.1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利用超星學習通建立在線學習平臺,積極構建課程網絡資源,擴充試題庫,錄制精品視頻,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如圖3),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滿足學生邊工作邊學習的特點。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完成線上任務點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與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通過視頻教學資源、虛擬仿真技術等,指導學生在線上學習專業操作技能、操作規范及注意事項。在不能返校線下練習的時候,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構建簡易的實訓場景,在老師的遠程指導下練習或在線提交操作視頻線上給授課老師進行反饋指導。通過教師在線適時答疑,及時解答學生學習上的困惑,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助他們完成學業。

3.2產教融合的開放式教學模式

根據20世紀90年代教育部教育戰略發展中心的大樣本行業教育調查,員工的工作技能有70%是在工作崗位上形成的[2]。校企合作育人是產教融合理念在醫學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也是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一條重要途徑。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組建師資教育團隊、共同探討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規劃策略,共同設置和利用實訓場所,共同管理人才培養中的各個環節,從而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與產業人才培養需求的緊密融合[3]。校企聯合開發“定制式”專業課程,用企業兼職教師與校內專任教師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教學和輔導,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4]。對于分布較為集中的擴招學生,學??山M織任課教師利用雙休日、節假日送教上門,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在企業、社區等提供的教學場所開展線下集中授課輔導。

3.3分層分類教學滿足不同社會生源的個性化需求

按照教育部指出的“高職擴招實行彈性學制,最長不超過6年,確??倢W時不低于2500,集中學習不得低于總學時40%”的要求?[5],結合擴招學生的學情分析,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基礎、未來規劃等,尊重擴招學生個性化需求,幫助其明確學習目標,細化學習過程。單獨編班,分類編制擴招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校內教學與校外教學相結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實施分類分層教學。充分考慮到課程的實用性,適當精簡教學內容,注重專業特色課程的開發,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做到立德樹人之根本,在強化技能的同時提升職業素養,將職業精神、學科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始終。

4《老年護理技術實踐》課程的創新實踐

4.1依托崗位,重構課程

《老年護理技術實踐》是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擴招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依據國家高等職業學校養老護理專業教學標準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級)》1+X?證書要求,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照護需求,以養老護理工作崗位任務為導向,以養老機構實訓基地為依托重構課程內容。不斷完善網絡教學資源,靈活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老年護理技術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學生的護理、溝通、管理、協作等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具有嚴謹、慎獨的職業精神和敬老愛老、樂于奉獻的職業情感。

4.2依托學習通,扎實理論基礎

建立學習通班級,微信群或QQ群搭建師生互動平臺。通過網絡平臺發放學習資料,使擴招生及時了解課表、上課地點及時間等信息,防止信息傳遞不及時、遺漏現象的發生。在學習通上提前一周發放學習任務,通過案例分析、主題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預習課程內容。布置云端作業或預習測試等,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上階段,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組織課堂教學,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上,著重針對此前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教學重難點進行分析討論,啟發和引導學生推動知識內化、理解掌握。通過課后作業和單元測驗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直接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查詢每一次的測試情況、作業情況,并根據數據反饋及時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在課后開展一些實踐活動,達到知識的應用并提升綜合素養。

4.3理實一體,強化實踐技能

由于擴招學生的社會特性,《老年護理技術實踐》的線下課程安排統一集中在雙休日進行。根據學習通學習數據,將教學內容根據難易程度進行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能力較強的學生示教,師生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學生混合搭配分組,學習能力強者帶動學習能力弱者共同進步。特別強調技能操作過程中動作的規范性,幫助學生樹立嚴謹、慎獨的職業精神和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情感。

4.4校企合作,提升職業技能

與地方周邊養老機構共建培養機制,開展學徒制教學模式。實踐教學任務通過企業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完成,近距離接觸養老護理崗位,在工作過程中總結學習經驗,獲得較為系統完整的教學內容,以及良好的從業經歷。學生可在實習期間簽訂就業協議,實現畢業即就業,就業即能勝任崗位操作。此外,送教上門可以減少學生因工作不能及時參加學習的難題。我們根據數據統計,安排教師到企業(醫院/養老院),對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面對面教授,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

4.5多元考核評價體系,檢驗學習效果

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把過程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把線上線下評價結合起來,把技能評價與德育評價結合起來,把學校評價與企業評價結合起來。根據每次學生的考核結果,進行動態調整,勉勵學生不斷學習,通過學分銀行實現不同類型、不同水平學習經歷和成績的認證,鼓勵擴招學員參加1+X老年照護、老年健康需求評估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做到課證合一。

結語

社會生源擴招,給高等職業教育帶來新占位和新挑戰。要厚植終身學習的理念,充分挖掘學校特色資源,全面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借鑒國內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辦學特色,結合地方發展及人才需求,把國家政策落實落地,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以確保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為促進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優質人才資源支持。

參考文獻:

[1]“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J].職業技術教育,2022,43(03):70.

[2]?余祖光.發揮高職擴招生源優勢培養產業升級緊缺人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1):19-24.

[3]鄭偉,柳超,魏征.產教融合視域下的護理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2,13(15):77-79.

[4]裴學杰,姚飛鳴,劉向紅,等.高職百萬擴招“四類人員”學情分析及人才培養改革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2(05):59-60.

[5]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19-12-25)[2020-02-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12/t20191227_413753.html.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質量工程教研項目《高職院校社招學生的助學模式探討及研究》(項目編號:2019jyxm0623,主持人:彭吟春)

作者簡介:彭吟春(1982—??),女,漢族,安徽懷遠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主管護師。

猜你喜歡
擴招高職院校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校擴招下的教育培訓市場分析
我國高校負債形成原因探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