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與激勵機制優化探賾

2023-06-07 00:34劉一蓓
成才之路 2023年15期
關鍵詞:選拔激勵培養

劉一蓓

摘要:高校與志愿講解服務組織在加大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力度的同時,致力于借助健全的激勵機制,能全面提高學生志愿講解員隊伍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志愿講解員的全面發展。文章從志愿講解服務概述、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培養價值、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與激勵中面臨的挑戰、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的選拔培養和激勵機制優化策略四方面,對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與激勵機制優化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激勵

中圖分類號:G421;G6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5-0005-04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開放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2021年度科研項目“高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志愿講解員隊伍培養發展研究”(項目編號:SZYB2021-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學生志愿講解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高校加強學生志愿講解員隊伍建設,既可改善專業講解員數量不足的現狀,也可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踐機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新時期,志愿講解服務對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的思想政治素養、文化基礎、表達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加大人才遴選力度、嚴把選拔關,制定完善的培訓方案,并配置科學化與專業化的激勵機制,可以確保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合理應對工作中的新問題與新挑戰,促進志愿服務活動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對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與激勵機制優化進行探討。

一、志愿講解服務概述

1.志愿講解員概念

志愿講解員具有較強的公益性,不計回報,是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志愿服務人員。志愿服務無私奉獻于社會,服務于大眾,是人類崇高的價值取向與高尚的人文精神。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志愿服務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有利于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同步發展,使兩項文明建設互相適應、相得益彰。因此,有效擴充志愿講解隊伍,是非常有意義且被大力倡導的社會文明之舉。志愿講解員的融入,有利于緩解博物館、科技館等各類公益性服務組織的講解工作壓力,為廣大受眾提供高質量的講解服務。

2.大學生志愿講解員素質

大學生志愿講解員可在高校和社會組織間架構起橋梁與紐帶。以博物館志愿講解員為例,大學生志愿者是觀眾與文物間的橋梁,其通過志愿講解服務,將文物之美傳達給觀眾,能促進文化、藝術的傳播與發展。因此,為推動志愿講解服務順利進行,就需要志愿講解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一是擁有良好的品德與職業素養。在志愿講解服務中,大學生志愿講解員需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熱愛祖國,熱愛公益事業,具有服務大眾的高尚品質。在志愿講解中,大學生志愿講解員要以觀眾為本,全心全意為觀眾服務。二是具備良好的公眾形象。大學生志愿者面對的是廣大社會群體,其要身體健康,身高、面容等要符合相應的職業服務條件,以便為觀眾提供優質的服務。三是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講解接待工作是志愿服務的重要一環,集中體現著大學生志愿者的綜合素養。在講解中,大學生志愿者要懂得深挖文化內涵,為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增添動力。以博物館講解為例,為充分賦能陳列教育價值,就需要大學生志愿者掌握基本的博物館知識,明晰本館陳列內容或者展品的相關背景知識等,并全面熟知天文地理、風俗等基本知識,掌握語言學、美學、經濟學等知識。四是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講解接待強調專業化知識與語言表演藝術的融合,需要講解員運用語言技巧與語言藝術將特定的價值理念傳遞給參觀者。志愿講解員要語音準確、口齒流利、音質優美,能給參觀者一種美的享受,并在和諧語言的支撐下,在文化與觀眾間架構起聯結的橋梁。五是具有良好的性格、心理素質與反應能力。志愿講解員在志愿講解服務中,面對的觀眾不一,為了給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就需其秉承服務意識,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挑戰。

二、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培養價值

1.有利于推動高校學生的持續性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學生僅僅依靠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很難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積極開展志愿講解員培養工作,為高校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體驗社會的機會,便于引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邊做邊學,有助于學生內化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實現知行合一,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積極開展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與激勵工作,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自我學習意識與服務意識等,激勵學生不斷健全知識體系、提高綜合素養,為后續融入社會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從校園文化建設來看,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可為學生提供融入社會的機會,使學生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感受到社會的人情冷暖,加深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解,并時刻關注公益事業,為公益事業貢獻自身的力量。高校合理開展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訓工作,便于在學校內部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斷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3.有利于提高大眾文化素養

當前,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會選擇以旅游等方式來豐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節假日,旅游人數急劇攀升,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各類文化宣傳組織的游客接待數量也在短時間內劇增,導致講解員數量供不應求。高校學生具有個人基礎素養較好、學習時間充沛、學習能力較強等優勢,因此,高校要積極培養學生志愿講解員,并選出形象好、氣質佳、專業知識豐富、表達能力強的志愿講解員,以推動社會文化的傳播,提高大眾文化素養。

三、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選拔培養與激勵中面臨的挑戰

1.學生存在認知上的不足

在志愿講解員選拔過程中,部分學生對志愿講解員存在認知上的不足,將志愿講解服務與學雷鋒、做好事等相掛鉤,忽視了志愿者服務的深層內涵與價值。究其原因,多是一些高校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在日常宣傳工作中,有些高校僅僅停留在志愿者工作的表面,忽視了志愿講解服務精神的內涵,導致學生對志愿講解服務缺乏興趣,抑或認為參加志愿講解活動會占用自身過多的時間,不愿將時間分配在志愿講解服務活動上。

2.缺乏健全的社會扶持機制

因我國大學生志愿講解活動起步時間較晚,社會中仍有一些人無法理解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意義,甚至將大學生志愿講解服務簡單地理解為大學生的免費社會實踐活動,將大學生看作免費勞動力。從就業層面來看,大學生志愿講解經歷并不能作為用人單位考核與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參加志愿講解活動的積極性,抑或降低大學生對高校志愿講解活動組織的認同感。

3.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高校學生志愿講解隊伍激勵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高校學生志愿講解活動若缺乏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將無法激發學生志愿講解員的工作熱情,使得志愿講解服務流于形式。對于高校學生志愿講解服務而言,若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機制,會使得一些社會性組織鉆法律的空子。比如,有些社會性組織為了縮減用工成本或者增加單位效益等,可能會將學生志愿講解員作為免費勞動力,本單位員工則被派遣到其他高回報的工作中,淡化了學生志愿講解服務的價值,阻礙了學生志愿講解服務的持續性發展。

四、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的選拔培養和激勵機制優化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規范選拔程序

一是注重宣傳,為選拔工作奠定基礎。為端正學生對志愿講解員的思想認知,高校應做好準備工作,合理組織宣傳活動,積極弘揚志愿服務精神,促進學生領悟志愿講解服務宗旨,增強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社會責任感,繼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志愿講解服務之中。宣傳形式應突出多元化,以實現課堂教育、組織機構講座、校園網絡平臺等宣傳形式間的融合,引導學生合理看待志愿講解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志愿講解活動的熱情,擴大學生志愿講解員的選拔基數。高校要注重抓典型、樹榜樣,將優秀志愿講解員的事跡介紹給學生,激勵學生向優秀志愿講解員看齊,積極投身到志愿講解服務活動中,并在活動中爭優創優,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二是規范選拔程序,優化選拔標準。不同的志愿講解活動,所需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等各有不同。在組織選拔工作前,高校應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選拔程序與選拔標準。選拔程序應包括公示選拔信息、組織初試與復試、初次確定入選人員、安排試用培訓、組織試用與考核,并結合試用與考核結果確定最終選用人員等。公示選拔信息階段,學生能獲取更多的選拔信息,高校能初步確定選拔對象,并吸引具有競聘意向的學生參與到選拔環節。初試應突出精準性與細致性,以篩選出符合志愿講解崗位需求的學生,并擇優進入復試環節。復試應突出針對性與嚴格性,從選聘標準入手,對復試人員進行深入考核與分析,初步確定入選人員。高校要對入選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并提供試崗機會,以考核入選人員的綜合素養。高校還要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并結合考核結果,確定最終入選名單。憑借規范與針對性的選拔程序,能保證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高校的選拔標準應突出全面性與針對性,并從競聘人員思政素養、知識儲備、語言表達能力、外部形象、職業技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比如,從思政素養層面來看,志愿講解員需遵紀守法,熱愛文化宣傳事業,具有服務意識,樂于投身到博物館、科技館等多元化的文化宣講服務中。從知識儲備、語言表達與職業技能等層面來看,志愿講解員需符合崗位所需,具備歷史、旅游、考古、文博、播音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懂得應用通俗易懂、專業化的語言進行文化宣傳。從外部形象層面來看,志愿講解員需衣冠整齊、精神狀態良好、積極向上,能夠在傳播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感染受眾,激勵受眾提高文化素養。

2.健全培養機制,提高綜合素養

一是豐富講解活動,拓展實踐途徑。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不僅活躍在校內博物館、校內文化講解活動中,也分布在地方博物館、科技館等校外組織機構講解活動中。為推動學生志愿講解服務的持續性發展,相關部門應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的積極性,整合校內外資源,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志愿講解服務,使學生在實踐中強化與社會間的聯系,并以社會需求要求自身,不斷積累社會經驗,繼而高效應對志愿講解活動中的挑戰。

二是突出以生為本,提高講解成效。高校應強化與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了解學生的切實所需,并融合當地發展特色、現有資源等,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志愿講解活動,以提高學生對志愿講解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更多的志愿講解知識與技能,大幅提高志愿講解服務成效。

三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綜合素養。在選拔工作結束后,高校要積極開展培訓工作。組織培訓工作前,工作人員應明確培訓目標、健全培訓方法、優化培訓內容等,以全面提高志愿講解員的綜合素養。從培訓目標來看,應通過常規化培訓,提高志愿講解員的表達能力、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等。從培訓方法來看,應突出多元性,依托完善的培訓計劃與培訓機制,持續豐富志愿講解員的知識儲備,提高志愿講解員的講解技能。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等不同的文化宣傳平臺,可邀請專家或優秀講解員開設專題講座,抑或參與到志愿講解實踐中,并結合實踐向學生志愿講解員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志愿講解員能積累更多實用的講解技巧。從培訓內容來看,應注重專業知識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兩手抓。擔任校內志愿講解員與校外組織志愿講解員所需的專業知識有較大的差異性,高校只有結合具體的志愿講解內容,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培訓效果。比如,地方科技館或地方博物館講解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高校在培訓中需將專業化知識、科學原理或特定文化等告知學生志愿講解員,以保證后續的講解服務質量。以博物館講解為例,學生志愿講解員應使用精準、專業化的用語,將館藏信息傳遞給受眾。這就需要高?;蛘呦嚓P志愿者服務組織加大理論知識培訓力度,將講解活動中所需的理論知識告知學生志愿者。在培訓過程中,高校要有針對性地向志愿者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鍛煉志愿者的表達能力。在志愿者講解活動中,往往需用到專業技能,相關志愿者組織應注重開展專項技能培訓,提高學生志愿者的專項技能水平,增強學生志愿者的責任感。技能培訓內容多體現在儀容儀表、禮儀素養、講解技巧、表達能力等幾個方面,相關志愿者組織可借助專家講座、直播平臺等多樣化的培訓形式,將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融合,調動學生志愿者參與培訓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志愿者積累更多的專業化知識,促進學生志愿者掌握更多的實踐經驗。

3.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熱情

一是優化社會扶持機制。從資金來源來看,我國志愿者服務活動資金多源于政府扶持。為助力高校志愿講解服務的持續性發展,并在社會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口碑,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拓展資金來源,為志愿者服務活動爭取到更多的資金支持。相關部門還可將高校學生志愿講解服務與其日后的就業掛鉤,對參與志愿講解服務的學生給予同類型企業優先推薦權。

二是注重精神激勵。在給予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以物質支撐的同時,也應注重精神激勵。相關志愿者組織應結合志愿講解員的現實需要,制定人性化和針對性的精神激勵措施。比如,積極開展評優工作,為志愿者過生日,發放參與實踐組織機構的紀念品等,以激發學生志愿者的工作潛力,激勵學生志愿者以積極飽滿的工作狀態投身到志愿講解活動中。

4.實施人性管理,優化服務質效

志愿者服務組織本著自愿原則而設立,志愿者的專業、班級、興趣、愛好、特長、服務年限等各有不同,這也加大了高校對志愿者的管理難度。若志愿者服務組織缺乏凝聚力,則不利于志愿者的穩定、健康發展。因此,高校要注重建章立制,加大組織管理力度,積極推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的管理中,高校要做好溝通,注重考核,重視管理,以推動志愿者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在管理中,高校還應突出服務的高質效,并從考勤管理、崗位考察等多方面入手,保障學生志愿講解員的出勤率,使其能夠積極到崗。對于年度表現優異的學生志愿講解員,高校要為其頒布優秀志愿講解員證書。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隊伍建設面臨著新的挑戰。為充分發揮學生志愿講解員的社會價值,高校應結合現實發展的需要,從宣傳工作入手,以多樣化的宣傳手段,在校園內外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為志愿講解員選拔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高校還應結合志愿講解服務活動的情況,規范選聘流程,優化選聘標準,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方面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對策,繼而全面提高高校學生志愿講解員的綜合素養。從激勵機制來看,應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等多元化激勵手段的融合,將學生志愿講解員的參與熱情和潛力充分激發出來,全面提高志愿講解服務的質量。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應做好志愿講解員的服務管理,合理平衡志愿講解服務與學生學業間的關系,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潘宇.博物館志愿者講解員隊伍建設之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01).

[2]劉海霞.對高校博物館學生志愿講解員工作的思考[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

[3]古志明.高校博物館學生志愿者講解員的培養與發展———以廣東金融學院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9).

Explora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and the Optimizationof Incentive Mechanism

Liu Yibei1,2

(1. Chongqing Ope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China; 2.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volunteer interpreters for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ies and voluntary interpretatio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re committed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 team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through a sound incentive mechanis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culti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from four aspects: an overview of voluntary interpretation services, the valu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selecting, cultivating, and motivating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and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culti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Key wor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volunteerinterpreter;selection; cultivation;excitation

猜你喜歡
選拔激勵培養
小學體育訓練隊工作淺析
論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選拔與經濟發展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習作的教學策略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