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程教育環境下新疆開放大學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微課設計研究

2023-06-07 00:34王乾星李偉
成才之路 2023年15期
關鍵詞:微課設計遠程教育職業生涯規劃

王乾星 李偉

摘要:文章以新疆開放大學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為研究支撐,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個案,通過建立微課設計模型,系統研究微課腳本制作、視頻制作等建設過程。在此基礎上,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初始樣片和修改樣片進行比較研究,其研究結果顯示:與初始樣片相比,修改樣片在微課評價指標中均占絕對優勢,尤其在內容選擇、知識應用、知識掌握等方面,二者有較大的差距。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的微課設計研究,有益于提高教師的微課設計制作水平,提升微課質量。

關鍵詞:遠程教育;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微課設計;“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5-002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新疆開放大學科研課題“遠程教育環境下新疆電大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微課教學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9xjddktkg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線遠程教學是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主要特色,而開放大學的宗旨又在于為社會成員提供多元化的繼續教育服務和學習機會。雖然教師與學習者不在一個時空,但是學習者可以依靠教師和學習資源體系進行碎片化的學習。微課高效便捷的學習特點能夠極大地方便遠程學習者有效進行自主學習,這也契合了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教學需要和發展趨勢。因此,探索遠程教育環境下的微課設計研究,對促進技術的深入融合和提高遠程教育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谶h程教育變革的客觀要求,新疆開放大學順應遠程教育發展規律和發展的時代要求,開發了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以下簡稱一體化平臺)。一體化平臺為新疆開放大學教師提供了教學設計、教學應用、教學創新的全新實踐領域,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技能以及遠程教育技術探索遠程教育世界的一個新平臺。對學生而言,則是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因此,微課作為一體化平臺的重要學習資源,它的建設顯得至關重要。

一、理論及研究述評

在微課設計的基礎理論方面,世界各國學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較為成熟的論點。

Keller的ARCS動機模型整合了動機和認知領域的大量研究,為學習設計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導,并為設計學習干預提供了操作性框架。認知負荷理論認為,教學的理想模式是學習者可以靈活自主地針對某些具有較大學習價值的核心知識進行短時間的滿負荷學習。而微課設計的“短小精悍”理念,很好地解決了學習者的問題。連通主義學習理論(G·西蒙斯,2009)指出,網絡時代的知識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它以一種片段化的方式散布于網絡之中,處于一種未完成的動態變化狀態。學習的本質是形成網絡,即“關系中學”和“分布式認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标P于微課設計在遠程教育環境下的應用,教育界學者給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觀點。黎加厚認為,微課設計過程中除了運用微視頻以外,還可以采用錄音、PPT、文本等形式,并包括學習清單和學習活動的安排。胡鐵生強調,微課是視頻型的在線網絡課程,并支持多種學習方式,如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鄭小軍認為,微課支持翻轉課堂等教育教學變革,集信息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網絡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等多重內涵與功能于一體。

本文選取新疆開放大學全新的網絡環境(一體化平臺)作為研究對象的支點,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微課設計和制作為切入點,有針對性地研究一體化平臺微課設計問題。

二、一體化平臺的課程模塊

一體化平臺所展現的課程結構共分為6個模塊:課程設計、課程管理、題庫管理、任教情況、成績管理、公告管理。

課程設計模塊包括課程目錄、輔導資料、課程介紹、課程設置等內容,教師可完成對微課視頻、即時測試、輔助學習資源的建設。課程管理模塊包括測驗管理、測驗批閱、作業管理、作業批閱、主題討論、答疑輔導等內容,教師可以對測驗、作業、考試進行管理和批閱,并完成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題庫管理模塊包括試題管理、策略管理、試卷管理等內容,題庫管理模塊為教師錄入試題、組卷提供了完備的功能。任教情況模塊包括教師團隊、分班輔導等內容,教師通過任教情況模塊可以清楚地查看學生狀態以及團隊和分班情況。成績管理模塊中,教師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相關管理。公告管理模塊中,教師可進行公告的發布。

三、微課教學設計及制作

1.概念界定

關于“微課”的定義現在共分為三種:一是視其為“微小的課程”,二是視其為“微型的教與學的活動”,三是視其為“視頻教學資源”。由以上定義能夠看出,微課最核心部分仍是以視頻呈現的學習內容。

微課教學設計是指教師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根據微課教學中問題范圍、大小的不同,微課教學設計分為如下三個層次:一是以“產品”為中心的層次,二是以“課堂”為中心的層次,三是以“系統”為中心的層次?!奥殬I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設計,屬于以“產品”為中心的層次。

2.“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微課設計模型

在此引入本課題所承建的微課建設項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Keller于1984年提出的ARCS動機模型為基礎,構建“職業生涯規劃”微課設計模型。模型內容包括如下。(1)通過情境、案例、問題等對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內容進行有效設計。(2)從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方法與技能、教學語言、教學情感、形象呈現等方面展現教師的教學藝術。(3)從學習需求、認知基礎、學習經驗等方面打造職業生涯規劃學習者的內驅力。(4)從內容表征、視覺呈現等方面體現職業生涯規劃視頻媒體的特性。Keller的ARCS動機模型是基于動機和教學設計宏觀理論的,是在早期的“期望價值”理論基礎上修正發展而來的。它整合了動機和認知領域的大量研究,為學習設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導,并為設計學習干預提供了操作性框架。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微課設計模型呈現了教師與學習者之間以微課教學設計為橋梁媒介的緊密而豐富的內在邏輯關系,且展現了微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則:知識內容、教學藝術及視覺呈現。這就為教師進行微課的設計和制作提供了翔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指導,能夠避免以前制作微課時未與視頻制作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而導致制作的微課與學生的現實學習相脫節的問題。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微課設計模型為基礎的微課制作,應更多考慮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通過藝術性的表達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任務式課程目錄

微課視頻建于一體化平臺課程設計下的子目錄課程目錄中,以任務式課程目錄的方式來呈現,這里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用于后期微課的設計和制作。首先,教師以課程教材為基礎歸納出每一章內容的核心知識點、重難點內容,并對知識點進行分解。其次,教師認真分析課程中篩選出的核心知識點,對知識點進行合理設計規劃并寫出講解教學內容的講稿。講稿要通俗易懂,并注重科學性。

此課程共7章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章節重難點把眾多課程知識點提煉出12個微課知識點,視頻時間長度控制在5分鐘左右,以滿足遠程教育學生即時學習、移動學習、專注學習、碎片化學習的現實需要。

4.微課腳本設計

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講稿為基礎,選用其講稿第1章內容的一個知識點進行微課腳本的設計。腳本項目要素包含微課名稱、關鍵詞、所屬章節、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制作類型等內容,教學過程則需要融入教學導入、知識點內容講解、解說詞和畫面要求等。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微課采用錄屏+動畫講解型的方式制作,腳本設計中明確了課程知識點具體范圍,同時對知識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解操作,為分解知識點提供了解說詞、字幕,確定了圖片和動畫出現的具體位置。視頻使用MP4格式,全高清1080P,視頻容量為158M。

5.微課視頻制作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微課視頻制作通過以下三步來完成。(1)配音制作?!奥殬I生涯規劃”課程微課講稿定本后需要聘請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或者專業人士對講稿進行錄音,錄音以專業錄音棚或者智慧教室等配以專業錄音器材完成小樣。錄音要求字句清晰,悅耳動聽且具有親和力為最佳。場地要安靜,沒有任何雜音、噪音等,講稿配音播讀語速每分鐘260字左右,保持中慢速,切忌語速過快。(2)幻燈片的設計制作。根據“職業生涯規劃”微課課程內容合理確定幻燈片母版,以腳本為基礎,對課程的幻燈片進行設計和制作。(3)視頻合成?!奥殬I生涯規劃”課程微課視頻畫面顯示與講稿語音保持同步,畫面要柔和、均勻、清晰,文字要準確無誤。

四、微課樣片效果評價

1.微課評價指標的建立

邱甜等通過對相關微課實踐者的問卷調查,以微課評價原則為基礎,構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微課評價指標體系。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對微課視頻制作效果進行評價,教師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微課教學設計理論模型,以邱甜等的研究為基礎,將其所建立的8項一級指標縮減為5項,將其17項二級指標精簡為10項,由此建立新的微課評價標準系統。一級指標為: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思維教學、教學資源、教學效果。對應建立二級指標分別如下。(1)內容選擇:內容相對獨立,具有整體性、科學性、準確性,并且符合微課的教學模式。(2)內容處理:教師針對微課的組織形式,對教材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分割、調整,以形成合理的符合學生認知的邏輯順序,并對重難點進行有效的內容組織。(3)學習活動:在內容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設計交互、討論和反饋等活動,做到環節設置恰當合理,并注重學生思維的養成和思想的引導。(4)知識應用:教師要針對學生設計貼合社會實際的知識應用活動,并注重由知識向實際應用的過渡設計。(5)興趣培養:教師可以聯系相關知識,為學生創造已知和未知的過渡;對于學生給出的思路和答案不急于否定,盡可能發現其中的亮點,點燃學生的熱情。(6)思維表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概念圖的表述,并整理回顧學生的思維過程。(7)自主學習任務單:教師應明確告訴學生要學習的知識,并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建議。(8)微視頻:選題小而精、實用準確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并且語言簡潔準確,畫面清晰穩定。(9)知識掌握:大部分學生可通過練習檢測完成教師所設置的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成績。(10)問題解決:大部分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2.初始樣片與修改樣片的微課評價指標對比

初始樣片來自教師傳統教學和制作公司的制作經驗,初始樣片未對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設計,如案例的插入、問題的引導等,并且制作中對于視覺的呈現缺乏藝術性。修改樣片則以微課教學設計理論模型為基礎,并且能夠針對學生學習的特點、興趣等進行知識內容的設計創造,在視覺表現上突出藝術性和趣味性。

本研究以微課評價標準為參照設計問卷,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初始樣片和根據微課教學設計理論模型調整后的修改樣片進行比較研究,隨機抽取60名行政管理專業??茖W生(“職業生涯規劃”是2020年秋行政管理專業??频倪x修課),采用自填式問卷對初始樣片和修改后樣片進行調查,發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58份,有效率97%。

通過修改樣片與初始樣片的比較,在10項微課評價指標中修改樣片各項指標均占絕對優勢。在知識應用、內容選擇、知識掌握、自主學習任務單等方面,兩類樣片存在較大差距。內容選擇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12%,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88%;內容處理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19%,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82%;學習活動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22%,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93%;知識應用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9%,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95%;興趣培養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23%,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87%;思維表征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18%,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78%;自主學習任務單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12%,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86%;微視頻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26%,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91%;知識掌握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20%,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96%;問題解決指標中:初始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13%,修改樣片微課評價百分比為86%。修改后的樣片能夠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五、微課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微課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微課設計沒有很好地突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遠程教育環境下需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但是部分教師在微課的設計上往往站在自身的立場進行教學設計,不能以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無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是微課設計中對知識內容的呈現方式仍然傳統單一。部分教師仍以傳統的眼光和習慣進行微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處理,沒有很好地將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與教學方式相結合,因此無法在視覺呈現和教學藝術等方面展現微課的魅力所在,也難以發揮遠程教育的特色和內在優勢。三是因微而從簡。部分教師因微課短小而認為可以簡化整個教學設計,可以割裂知識的完整性,最后造成學生一知半解、斷章取義。

建議如下。一是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微課設計思維模式。教師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傳統微課設計思維模式,即對學生群體的微課教學設計的針對性一定要精準。二是要重視微課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分析。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環境對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微課教學設計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盡可能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設計進行有機結合,在視覺呈現、教學藝術上下功夫,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三是要在微課課前進行課程系統知識的導入和設計。教師既照顧知識點,又兼顧課程體系,可以讓有更高學習需求的學生進行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Keller JM,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 tional design[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87(03).

[2]G·西蒙斯.網絡時代的知識和學習———走向連通[M].詹青龍,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04).

[4]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5]鄭小軍.微課發展誤區再審視[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2).

[6]林雯.微課教學設計的原則與三個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06).

[7]劉妍,顧小清,顧曉莉,等.教育系統變革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范式:再訪國際教學設計專家瑞格魯斯教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01).

[8]邱甜,李國建,王忠厚.微課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2).

Research on Micro Course Design of Xinjiang Open University Integrate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in Distanc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aking the "Career Plann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Wang Qianxing1, Li Wei2

(Xinjiang Open University, Urumqi 830049,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the integrate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of Xinjiang open university, and takes the"career planning" course as a case study. By establishing a micro course design model,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icro course script production, video production, and so on. On this bas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itial sample and the modified sample was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nitial sample, the modified sample had a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micro courses,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content selection, knowledge application, knowledge mastery, etc., and there was a big gap between the two. The research on micro course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eachers level of micro course design and prod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icro courses.

Key words: distanceeducation;integrated onlinelearningplatform;microcoursedesign;"career planning"

猜你喜歡
微課設計遠程教育職業生涯規劃
產出導向法驅動下的微課設計與實踐研究
淺談微課設計與制作的幾大關鍵點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探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