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巴赓Q英語函電”教學實踐與思考

2023-06-07 00:34張晰朦
成才之路 2023年15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課程思政價值觀

張晰朦

摘要:課程思政融入“外貿英語函電”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讓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強國自信,達到知識育人與立德樹人相統一的教育目的。文章從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目標、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內容的融合、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方法的運用、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對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巴赓Q英語函電”教學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思政;價值觀;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G641;G64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5-0017-04

課程思政融入高校本科專業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回歸教育本源的做法,也是大勢所趨?!巴赓Q英語函電”這門課程主要培養外貿業務員對英文信函的理解、翻譯和撰寫能力,是國際貿易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手段。外貿英語函電不同于普通信函,其有語言、內容、格式和態度等方面的獨特性。同時,跨國交流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融入跨國文化和交際禮儀方面的知識。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與價值觀的碰撞對外貿業務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函電作為對外發展業務的主要手段,其寫作不光在語言上,在思想上也體現了小到一家外貿企業、大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課程思政融入“外貿英語函電”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讓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強國自信,達到知識育人與立德樹人相統一的教育目的。

一、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目標

1.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課程思政教學融入“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這是首要目的。外貿企業進行的是商業行為,是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外貿業務員的職業素養代表了我國外貿企業的形象。而函電是外貿業務員與客戶溝通的主要手段和首要途徑。外貿業務員的回復效率、禮貌、英文水平等,都會給客戶留下最初的印象,是決定是否能夠繼續開展業務的前提。通過課程思政教學,學生能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充分了解貿易國的文化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業務推廣。

外貿業務中,外貿業務員要接觸來自全世界的客戶,與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客戶往來函電時,了解該國的文化特點是十分必要的。如德國人的特點是理性、嚴謹、認真、守時、講信譽、守規矩等。在與德國企業往來函電時,外貿業務員要嚴格核對所寫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避免信息疏漏給客戶造成不好的印象。另外,為了保證回復國外客戶的即時性,在一些重要環節需要外貿業務員克服時差困難,樹立守時守信的企業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強調外貿業務的特殊性,促進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從業能力雙向發展。

2.培養學生道德修養

學生通過課程思政學習,對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處理貿易往來時有更成熟的思考,能充分體現其道德修養。在理解客戶背景的基礎上,外貿業務員凸顯的道德品質、公司的品牌價值,以及一個國家的整體對外形象,會給客戶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溝通是語言的藝術,更是價值觀的體現,互聯網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廣泛,但辨別信息的能力會受到閱歷與知識儲備的限制,因此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中必須提高學生道德修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如學生在翻轉課堂中提出了一些時事新聞的內容,針對國內外情況做了比較,并提及“中國式過馬路”和國外文明禮讓的行為落差。教師可以此為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得出“中國式過馬路”僅發生在一定時期的中國部分城市,是極少人的個人行為。而所謂國外的文明行為也需要親歷與實證,并不是由一兩篇片面的媒體文章就能得出結論。這樣,能讓學生充分衡量、去偽存真,獨立進行判斷,提高道德修養。

3.讓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學生通過初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會對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通過挖掘課堂內容中的歷史文化元素,把系統的歷史抽取出來,聯系到外貿函電交往中,讓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如介紹7Cs原則中的禮貌原則,可以延伸到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在中國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等。這樣,能使學生明白在外貿往來中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立文化自信,彰顯企業的良好形象。

4.讓學生樹立強國自信

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中國”兩個字即是實力與品質的象征。教師可以通過課程中往來函電產品元素的介紹,引發學生對中國商品的重新認識,使學生樹立強國自信。如中國義烏作為小商品出口的重鎮,用20年的時間從第一代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到第五代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其產品類型匯集了41個行業1900個大類40萬種商品,幾乎囊括了所有日用工業品。美國、歐洲各國,已成為我國小商品出口的主要國家。曾經有生活在美國的博主拍攝以“沒有中國商品的一天”為主題的視頻,事實證明,中國商品已經融入了其生活的每個角落。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輕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實現利潤1.4萬億元,增長7.4%;輕工全行業出口突破9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0%,為國民經濟穩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些數據都表明我國外貿企業在出口中具備充分的實力,能使學生樹立強國自信,在貿易溝通中更有信心。

二、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內容的融合

傳統的“外貿英語函電”教學模式注重函電寫作的7Cs原則,即清晰(Clearness)、簡潔(Conciseness)、準確(Correctness)、具體(concreteness)、周到(Consideration)、禮貌(Courtesy)以及完整(Completeness)。這是函電寫作的統一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但結合目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的國情,函電寫作應體現出中國外貿企業的價值觀和大國實力。

中國作為國際貿易強國、外貿出口大國,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在出口商品的同時也在傳播著我國的文化。因此,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新時代的發展,都可以作為一種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內容中。以下,是依據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蘭天編著的《外貿英語函電(第八版)》教材內容制作的課程思政元素融合“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教學實踐表。

三、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方法的運用

1.翻轉課堂

在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的課程設計和正確引導,對學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課前,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了解各個國家的國情,尤其是對外貿易方面的相關內容。在課上,教師可安排15分鐘時間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分享其所了解的不同國家的知識。這樣,從學生的角度,針對其興趣點進行介紹,能讓學生的接受程度更高,效果更好。

2.案例辨析

根據思政內容融合方案,教師在“外貿英語函電”教學內容中充分融合跨國文化與國際商法的知識,案例教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案例辨析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介紹處理問題的方法,還要讓學生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內涵。如在教學“投訴與建議”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國際上的仲裁事件為例,讓學生了解WTO仲裁的流程。同時,教師要告訴學生,仲裁的過程可能要歷時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并且仲裁結果受各個國家的保護主義的影響也不容易執行。因此,對于外貿企業來說,走上仲裁的途徑可能是一個勞民傷財的過程,只有規避爭議,妥善處理糾紛,防患于未然,才是明智之舉。這樣的案例辨析,能讓學生學會在價值對立和價值沖突的世界中做出理性判斷和批判思考,以促進自身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并行不悖。

3.角色扮演

在“外貿英語函電”教學過程中,要避免不符合7Cs原則的信函出現,角色扮演是一個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考慮各方感受及處理問題方法的有效手段。如在介紹拒絕類回復信函的寫作原則時,教師與其抽象說明,不如用兩封對比信函作為實例,讓學生作為收信人談談收信后的感受,使其更明白所謂“委婉拒絕”的方法與用意。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外貿業務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而在信函寫作時體現一個外貿業務員應有的職業素養。

4.頭腦風暴

課程思政教學一方面需要教師提前設計,另一方面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情況即時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可以利用頭腦風暴法讓學生根據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對學生適當引導,最后做出總結。如介紹函電案例中的棉花產品出口時,教師可結合時事與學生進行頭腦風暴,一起討論具體事件背后的政治和經濟因素。作為一個產棉大國,中國的棉花在世界棉花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擁有最完備的產業體系。而一些歐美企業抵制我國棉花,顯然是將市場經濟問題政治化,是少數西方國家從經濟、貿易方面圍剿打壓中國的體現。另外,H&M等相關企業發起的抵制我國棉花事件,也促使我國國民對H&M等相關企業產品進行抵制,體現了愛國主義情懷。因此,學生應理智看待該事件,合理規范自身的行為??梢?,通過頭腦風暴,學生們綜合各方的觀點,得出的結論會更完善、更合理。

5.第二課堂活動

教師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以外,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都是第二課堂活動(或稱為課外活動)。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使學生開闊眼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程思政應不局限于課上的時間,教師要聯合學生組織,在學生活動中發掘思政元素融入的手段,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由學生自己組織開展的活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擬定主題,并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以某門課程中延伸的主題為活動主題。如在演講比賽中,教師以“中美關系”為主題,讓學生從貿易的角度進行演講。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演講內容進行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思政方法的融合不應拘泥于課程設計,在需要的情況下可由教師根據課程內容靈活運用,目的是讓學生深入思考,靈活掌握。思政方法只是手段,而這些手段的共同目的是讓學生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并建立強國自信。這樣,學生在以后從事外貿業務員工作時,就不會因為客觀條件的變化而影響判斷,并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四、高?!巴赓Q英語函電”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

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要從課程學習內容掌握程度和學生思想價值提升程度兩個維度去判斷,前者可以通過傳統的知識考評手段來評判,后者需要利用談話、場景模擬等方式來綜合評判。依據“外貿英語函電”這門課程的特點,教師將學生課程思政學習成果評價分為以下2個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見表2。

教師通過主客觀、多維度的考核方法,可以從整體上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是否掌握了課程思政的知識點,是否能夠融入日常生活和未來的職業場景中,是否達到了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

五、結語

總之,“外貿英語函電”這門課程主要介紹外貿業務活動中各種商務英語的格式與結構、寫作特點、專業術語、常用專業詞匯、相關句型和常見表達方式等,但是也涉及很多對外交往的方式方法。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外貿英語函電”教學中,可以使學生通過實例舉一反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既能提高外貿英語水平,又能熟練掌握外貿業務中常用的英語基本術語、表達技巧與技能等。

參考文獻:

[1]張靜.課程思政視閾下《外貿函電》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開封大學學報,2020(04).

[2]聶迎娉,傅安洲.課程思政:大學通識教育改革新視角[J].大學教育科學,2018(05).

[3]朱巧蓮.課程思政視閾下的口譯教學[J].上海翻譯,2022(01).

[4]梁玉涓.課程思政視域下“外貿英語函電”教學改革探索———以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2(03).

[5]馬健美.高職外貿英語函電課的實踐教學探究[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6(02).

[6]胡緒菡.基于案例教學法的外貿英語函電教學[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8).

[7]馬列展,徐娜.高職院校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7(03).

[8]孔丹冰.“課程思政”視角下的《外貿函電》教學探索[J].現代英語, 2022(15).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Zhang Xim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l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00, Jilin, China)

Abstract: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values,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help them establish cultural and national confidence, achieving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education with mor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in the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ourse, the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s in the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Key words: universities; foreign trade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nse of worth;culturalconfidence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課程思政價值觀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