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傳統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研究

2023-06-07 01:15
北方經濟 2023年5期
關鍵詞:能效內蒙古能耗

張 麗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貫徹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結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走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努力實現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內蒙古的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產品以生產初級原材料為主,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內蒙古應轉化現有傳統制造業,加快構建新型工業化之路,全面推進生態、安全、能源、農畜、開放“五大任務”。利用內蒙古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傳統制造業基礎優勢,融合工業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為實現新型工業化探索做出巨大的貢獻。

一、數字化轉型對實現新型工業化目標的重要意義

(一)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意義

新型工業化是指轉變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現有形勢,利用科學技術的進步,使資源經濟發展成為知識經濟,將高污染變成為循環清潔生產,將高耗能轉變為節約集約生產,實現高質量發展。使之在不破壞生態文明的同時,又享受工業文明帶來的物質基礎。未來,中國新型工業化將同時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融合了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傳統制造業,無論是在生產力方面,還是在生產率利用方面,將會遠遠高于其他企業。而沒有數字轉型的企業將會被不斷提升的生產力所淘汰。所以,提升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于邁向新型工業化,推動工業化向更高水平具有顯著意義。

(二)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發展重要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強度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并對我國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做出了部署。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根據二十大報告精神,傳統制造業是經濟發展中的著力點,實現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由之路

二、內蒙古傳統制造業現狀

(一)內蒙古傳統制造業的產業情況

內蒙古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擁有煤炭、銅、稀土等金屬元素礦產等礦產,礦產的保有資源量居全國前列。內蒙古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的基礎制造業,在國內擁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例如,2022年天然氣產量占全國總量的13.96%,焦炭產量占比達到10.03%,燒堿占比達到9.01%,PVC占比達到7.84%,發電量占比達7.17%,內蒙古為下游產業鏈起到了穩定保供作用。同時,內蒙古處于高原地區,氣候資源也具有優勢,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可以轉化為風電、光電,發展可再生能源有巨大的潛力。

但是內蒙古產業也存在一定的劣勢,一是產業結構中傳統制造業占比較大,存在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等一系列問題,工業增加值能耗較高,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后期修復成本較大。二是以生產基礎原材料為主,缺少就地轉化為高端產品的產業體系。三是能源管理水平不足,粗放化管理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精準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足。根據2020年節能監察統計,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的企業占比為32.88%,建立能源管控中心的企業占比為16.71%。四是還存在其他如生產設備管理、能源計量器具管理、檔案管理等水平不足、紙質化管理過程中有文件保存不當,丟失等情況。

(二)內蒙古傳統制造業的能效水平

內蒙古產品能效水平逐年提高。2020年鋼鐵行業燒結工序同比下降17.05%,球團工序同比下降13.48%,電石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4.02%,焦炭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同比下降6.01%,硅鐵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同比下降5.87%,鋁液交流電耗同比下降0.90%??杀仁炝暇C合能耗達到標桿水平的占比為25.58%,其中,鋁液交流電耗生產線達到標桿水平的占比為23.53%,電石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達到標桿水平的占比為15.79%,

雖然產品能效水平逐年在提升,但是內蒙古產業基礎整體較差,行業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占比較低。2020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占比為3.0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占比為17.8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占比為26.67%,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占比為6.8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占比為32.26%。

從數據來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單位產品能耗整體能效水平較好,已達到“十四五”能效水平占比30%的要求。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行業產品能效水平較差。雖然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中甲醇、焦炭等單位產品能耗可達到能效基準水平,但是焦炭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距離標桿水平還差26.3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行業中煉鋼、煉鐵、鐵合金單位產品能耗全部可以達到基準水平,但轉爐工序能耗距離標桿水平還差34.57%。

(三)數字化轉型面臨機遇與挑戰

“數字經濟”是未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內蒙古現有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轉變原有的生產、管理和經營模式,最優化合理利用生產原料和能源,提高生產過程能效水平,優化產品結構,動態調整生產庫存與銷售,滿足客戶最大化要求,構筑中國經濟發展基石。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決定因素,而制造業企業在內蒙古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大部分制造業企業都實現了數字化,內蒙古的數字經濟底座才能建立起來,全力發展數字化企業,改變現有制造業企業粗放化生產方式,建立精準化管理模式,才是內蒙古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在規劃數字化轉型時,必須充分考慮企業實際情況,開發適用的模型與軟件,在面對的數字化變革時不能盲目躍進,將一些不適用企業的軟件、設備強行推進,造成企業困擾。數字化轉型創造了獨特的市場挑戰和機遇,如何將內蒙古傳統制造業融合數字化,實現經濟轉型是一個新的課題。

三、實現工業數字化的政策建議

(一)生產設備智能化

目前,生產設備智能化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打造生產設備的自主運行狀態,通過傳感器設備和邊緣計算技術實現設備可以根據生產要素的變化而自行分析、決策和控制,推進設備與車間、車間與企業的縱向集成和網絡協同,實現深度信息共享,提高設備利用效能??上虿僮鞴と说膫€人因素對產品的物料消耗的影響。推進智能化生產設備的自動糾錯、故障診斷能力。實現故障預警、遠程診斷等功能,降低設備運行風險,提高設備運行的安全性。開發智能控制系統與生產設備對接端口和兼容軟件,保障生產設備智能化控制的全面性、有效性、準確性。

(二)生產過程自動化

對現有企業工業生產流程、工藝和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智能化控制。加快工業軟件的研發力度,建立企業動態數據模型,優化工藝生產,提高物料利用效率。利用實時監控、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優化生產設備運行參數,減少機電設備長時間低負荷運轉。通過大數據的高效篩查,建立最優化運行模式,通過記憶模式對生產運行進行控制,提高企業產品能效水平,降低物料消耗量,可使企業生產成本減少,同時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建立風險點數據庫,及時預警異常數據,規避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風險,保障企業安全生產。

(三)管理過程數字化

在原料購入、生產制造、銷售運輸等各個環節實現數字化的基礎上,構建覆蓋全流程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實現產品生產全過程信息共享,通過統一的可視化平臺實現部門聯動。構建原料入庫出庫、產品入庫出庫建立質量自動檢測、數量實時監測系統,構建運行設備加裝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統,構建生產數據智能化分析系統,構建企業生產運行參數數據庫,自動控制最優運行狀態。實現企業內部資源整合,信息共通,構建系統性的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人力資源和設備運行過程,對資源進行優化管理,從而取得更多的效益。

推進客戶管理、銷售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供應商管理等多重基礎信息管理數字化,構建企業文檔數字化管理平臺,對離散的信息進行整合,實現信息共享,提高企業管理全過程智能化,提高企業生產效益。

(四)銷售服務網絡化

企業通過數字化技術、工業互聯網、建立二級節點等方面,研究開發新的產業鏈,構建新的產業集群,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推進產品數字賦能,構建統一的標準產品服務平臺,加強上下游產品數據互通。推進產品個性化定制,暢通企業與客戶溝通交流,利用數字化模型,實現特殊產品需求定制。加強產業協同,推進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數據鏈整合,打造一體化網絡平臺,增強銷售售后服務模式,使客戶需求及時得到反饋。強化上下游產業鏈集聚,發展遠程定制,網絡協同制造模式。

推進智能化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既要契合當前生產設備的運行方式,又要實現智能化控制,受限于設備與智能控制系統的接口是否一致,改造后是否兼容,需要智能控制公司制定個性化控制系統,以便滿足不同設備對控制系統的需求。

內蒙古擁有龐大的傳統制造企業,給未來數字化改造提供了巨大市場,將會成為未來數字化經濟角逐的戰場。加快傳統企業與數字化經濟的融合,形成數字化企業的產業集群,改變內蒙古未來發展產業鏈低端地位,是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歡
能效內蒙古能耗
120t轉爐降低工序能耗生產實踐
能耗雙控下,漲價潮再度來襲!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上海:穩中有進 能效趨優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可愛的內蒙古
日本先進的“零能耗住宅”
關注能效
愛在內蒙古
淺談實現高能效制造的未來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