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用五個策略提高中職數學當堂鞏固率

2023-06-08 23:34瞿娟
數理化解題研究·綜合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中職數學職業教育

摘 要:近些年,國家對職業教育相當重視,社會上也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技能的勞動者.但是“普高熱”還在持續升溫,中職學校生源質量逐步下降,因此提高數學教學的當堂鞏固率是關鍵,這樣才能實現數學為專業技能服務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五個策略.

關鍵詞:中職數學;當堂鞏固率策略;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6-0008-03

眾所周知,國家近些年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和重大職責,需要全方位培養技能人才、精益求精、提升就業率和拓寬創業渠道,為我國緩解勞動力供需矛盾,緩解就業壓力,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問題,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那么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就要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在中職學校,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文化課,它是為專業課服務的,它對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奠基以及思維能力的提高起著一定的作用.這就要求中職教師抓住課堂45分鐘效率,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使用與時代接軌的教學理念,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有用的數學、有趣的數學、職場數學,不斷地滲透數學文化和思想,提高數學教學的當堂鞏固率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改變學困生的現狀,真正用數學去為我們的專業技能服務.

1 目前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情況

1.1 中職生數學學習的基礎層次不一

他們在上職業學校之前參加了中考,分數上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在初中時學習數學的興趣就不濃厚,數學學習的能力參差不齊,數學學習的方法不夠恰當,在班上都是屬于學習比較有困難的學生,都是被普高刷下來的學生,基礎相當薄弱.1.2 部分學生數學學習品質偏離正常軌道

部分中職生長期以來已經對數學失去了信心,經常感覺數學很難學,產生了抵觸行為,已經不能靜下心來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了,甚至對一些有一定計算量或者需要書寫解題過程的簡單試題都不愿意好好作答.學生上課時很少與老師互動,更不用提舉手發言了,缺乏思維的主動性.對老師布置的作業很漠視,經常抄襲甚至不完成,對于需要動腦的題目往往扔在一邊,覺得可做可不做.考試時很隨性,審題不清楚,分辨不清用哪個知識點來解答,經常出現低分現象,心里也覺得無所謂.

1.3 部分學生對現有的中職數學內容不適應

由于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中職數學可以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它的內容學習是為專業課服務的,但是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數學核心素養比較缺乏,學習能力也比較低下,所以在學習上就有些舉步維艱,適應不了.

2 提高中職數學當堂鞏固率的五大策略

2.1 設置思政情境引發學生共鳴

“育人”先育德,我國一直注重傳道授業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機結合,職業學校更加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職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培養成大國工匠,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那如何實現呢?在教學之前教師就應該不斷深入挖掘數學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然后在課堂上設置合適的思政情境,把與知識點相關聯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把握好出發點、結合點、落腳點,進一步發揮數學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斷加強教學內容創新,在課程教學中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同時展開,實現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同頻共振的育人格局.

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這一章中的《異面直線》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找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視頻,先讓學生感受“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中國文化精神與氣質,然后拋出問題:將中國館上面的大梁抽象成直線,這些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這樣教師通過把教材上知識的抽象概括置于學生熟悉的具體生活情景中來闡釋,用通俗、活潑的生活化語言來講述,學生能夠提高學習動機和認知發展.比如,在講解《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時,結合冬奧會運動健兒的拼搏精神以及中國建筑美學、冬奧會開幕式中的對稱設計元素等,巧妙地聯系實際,將思政元素如鹽溶于湯般地融入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函數在人類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和意義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再比如,數控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探究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時,還可以與他們的專業知識結合,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劃線平臺調平實驗,并進行數學抽象,這樣學生再次體驗從實際現象到數學抽象的過程,進一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也讓思政教育“活”了起來,學生“動”了起來,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2.2 情境導入后及時展示教學目標

每堂課都有教學目標,目標達成自然會增強學生自信心.而要想提高當堂鞏固率,教師應該在上課導入完就展示教學目標,讓學生及時明白這節課要學點什么,該掌握什么.如果在情境導入后就及時的把教學目標展示出來,也就是把整個教學過程的意圖、教學過程的落腳點、教學過程最終達到的效果、衡量掌握知識的標準告知了學生,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已經明確的知道本節課的知識點所在,到底什么是自己必須理解和掌握的,到底要掌握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自己又能從中獲得什么知識和能力,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一目了然地明白本節課的精髓是什么.

例如,在講授《指數函數》這一節時,首先從學生生活實際中的兩個例子入手,一個是細胞分裂問題,一個是某單位產品的年產量.讓學生根據自然現象的規律,實際生活中的變化量來得出函數關系式.由此教師給出本課目標,即研究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這樣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聯系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下面內容的開展也做了鋪墊.再如在講授《排列組合》這一單元時,首先可以選擇大家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大家平常做夢都想中大獎的“體育彩票或者福利彩票”,用一個問題:“彩票一張才2元,為了中大獎,你能否把所有的號都買下?如果都買下,需要多少錢呢?”學生聽后肯定比較感興趣,因為這樣的事件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但學生又不知道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展示本節課的目標,就是要掌握排列數或組合數公式,才能計算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買下所有的彩票,為了中大獎是否值得這樣去做.

2.3 使用多樣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

職校的學生在上課時總是開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有很多的不良習慣,這會使課堂的效率大打折扣.這時,我們可以利用語言的變化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從教師形態上:教師聲音的高低變化、語速的急緩變化、個別詞句的強調重復、語氣的加重、動作的展示、眼神的變化等.也可以利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官上直接受到沖擊,比如使用flash動畫、幾何畫板、ppt、教具、模型等.比如在學習橢圓定義時,可以準備一塊木板、兩個釘子、一根線自己制作教具來演示橢圓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直接目視到軌跡的運動過程.在講正弦型曲線時,可以在課上用投影儀把曲線展示出來,還可以制作和這有關的數學課件,這樣學生能更好的消化,理解,記憶.依托教學平臺,拓寬教育資源,共享學習資源.借助于數學軟件,優化教學方法,有效化解難點,提高學習效率.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依托學生專業素養,進行教學資源的搜集、加工、呈現、分享、交流等,逐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當然在課堂上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比賽式、游戲式、討論式等.比如在課堂提問時,經常會發現就那么幾個學生在回答問題,那這時教師便可以使用“接龍”游戲,把一個大問題進行拆分成多個小問題,讓一個組的學生從前到后依次回答,也就是分步驟解決問題,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進入了學習思考的狀態.

2.4 選擇合適的記憶方法加強知識理解

一個學生記得快、記得牢,那他的學習能力就強,他的應用知識的本領就高.然而記憶還分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習的勁頭總是比較弱,課后花得時間非常少,那要提高課堂教學的鞏固率,就必須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些加強記憶的技巧.

2.4.1 筆記法.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學困生,對教師在黑板上比較重要的板書、例題、課上強調了又強調的話語、批注等等都應該不厭其煩地把它們記錄下來.一來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課堂,二來又讓學生在課堂上停不下來,思維始終跟著教師轉,也更可以為課后的整理復習做下鋪墊.

2.4.2 圖表法.數學概念多容易混淆,知識點有時也是錯綜復雜,如果將知識點,特別是容易搞混的概念、公式等用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會讓學生清晰的看到知識點之間的架構、聯系、差異,更有利于記憶.比如在學習拋物線這一節時,可以將拋物線的四種標準形式、準線方程、焦點坐標等列成一圖表,讓學生一目了然地看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能夠準確無誤地使用公式去解決問題.

2.4.3 口訣法.口訣是幫助學生加深印象的,因為口訣短而精煉,又瑯瑯上口,把知識點概況的又非常全面,所以能強化學生的記憶.比如在講象限角的三角函數值的符號時,可以由一口訣“一全正,二正弦,三雙切,四余弦”來概括三角函數值在各象限的符號.在判斷復合例題P∨Q、P∧Q等真假時,由于學生經常性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所以可歸納成:“全真即真,全假即假”等.

2.4.4 比較法.學生學的內容多了之后,很容易把相似相近的搞混淆,往往找不到共性和異性,這時教師就應將容易出錯的內容加以比較,分析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來,讓學生清晰的看出知識點的相聯性和不同處.

2.5 當堂糾正反饋學生的錯誤

要提高當堂鞏固率,那當堂學生出現的錯誤就必須當堂糾正掉,及時反饋給學生.當堂反饋為的一是使概念明確,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檢查學生利用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能力達成度;二是使記憶正確,不在課堂上犯下不該錯的錯誤,不讓錯誤離開課堂,及時解決及時鞏固.一堂課需達到的教學目標、新的概念定理、新的公式、容易錯的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異同都應該成為當堂反饋的內容.當然反饋時間可以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在內容學習即將結束前,可以用口頭、書面的形式,也可以集中或個別的形式來反饋.反饋后教師必須要及時的進行點評、分析、完善,幫助學生再次認識知識點、比較知識點、去偽存真、加深理解.最后教師在了解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上有效地布置作業,作業要有分層設計,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這是再給學生一次實踐鞏固的機會,確保當堂效果讓人滿意.

總之,知識的學習、鞏固不是一蹴而就的,課堂45分鐘的效率尤為重要.只有抓緊課堂的每一分鐘,提高當堂鞏固率,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為后續的企業做好服務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大國工匠.

參考文獻:

[1] 楊永青.中職數學課堂效率提高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9(11):51-52.

[2] 王靜.中職數學有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140.

[3] 喬菲.新常態下中職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2019(7):243+4.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簡介:瞿娟(1981.12-),女,江蘇省南通人,本科,高級講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中職數學職業教育
如何上好中職數學講評課
淺析如何提高中職數學課的教學質量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職數學學習反思能力的培養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