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小學音樂教育模式實踐與思考

2023-06-10 20:16徐瀟斐
求知導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在線教學音樂課堂互聯網+

摘 要:小學音樂課線上教學模式的出現,使得音樂教師開始進行教育模式的改革,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教師要不斷更新和完善學校的音樂教學模式,并運用線上課程的契機洞察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從傳統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再重新回歸到線下教學,整合線上課程與傳統線下課堂學習的優勢,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不同教學模式的切換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音樂課堂;在線教學

作者簡介:徐瀟斐(1977—),女,江蘇省南京市梅山第一小學。

當前,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同時進行或相互切換已經成為現實,“互聯網+”小學音樂教育模式也逐步開啟。因此,教師要整合線上課程與傳統線下課堂學習的優勢,對“互聯網+”小學音樂教育模式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

一、小學音樂在線課堂的特點

根據特殊情況下學校教學的需要,中小學線上課堂陸續展開,本校也開啟了“互聯網+”音樂教育模式,進入了音樂課堂的2.0時代。

(一)在線課堂與傳統課堂具有共性

音樂教育是中國人文學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其價值體現在創造發展、審美體驗、文化繼承、人際交往等方面。在線課堂和傳統課堂兩者具有共性,對于教學媒介的使用、教學方式方法的應用及課堂反饋體系的建立均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在線課堂是傳統課堂的蝶變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線上教學中,教學方式從“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邊教邊學”轉變。對此,教師應重新調整課堂教學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踴躍、積極地學習,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學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在相互交流中自主完成知識的內化。

2.教學載體多樣化

音樂微課程是目前在線教育的輔助教學工具。微課短小精悍、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教師利用微課教學方法,有助于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攻克教學重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這種學習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聲樂基礎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更加主動地感受音樂、探索音樂、欣賞音樂,提高音樂核心素養。

3.教學安排靈活化

如何橫向、縱向地深化教育內容,如何從教學內容出發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如何增加或刪減教學內容以發揮線上教學的創造性和彈性是筆者在開展線上教學時不斷思考的問題。教師教學生識別音樂節奏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準確地演唱這一首作品,更是為了讓學生將來面對其他的作品時,能夠輕松地辨識作品的節奏,并順利演唱。

4.教學過程體驗化

感知、感受很重要,學生如果不對知識的內在聯系加以思考和應用,就只能對知識進行淺層記憶。音樂體驗是建立在個人情感基礎上的,音樂教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在特殊時期,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通過學習歌曲讓學生懂得感恩,感恩健康生活的幸福美好。

5.情感幫助可視化

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是“數據可視化技術”在當今高互聯、高數字化時代無可置疑的手段[1]。教師借助在線教學平臺將音樂課所要表達的情感可視化,是在線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可以用語言表達我們的情感,也可以用數據或圖表表達我們在音樂中的情感。音樂情感視覺化作為一種新的視覺化技術,更多地關注音頻與圖像之間的關系。歌曲《在松花江上》是一首抗戰歌曲,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的情感起伏,了解歌曲的結構特點。在本堂課上,筆者 以歌曲本身的情感脈絡作為主線,在播放音樂的同時用手指畫出旋律線,使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直觀地感受歌曲的起伏變化。結合歌曲的歷史背景,旋律的描畫能讓學生從演唱歌曲時的情緒中體會到當時的人們被迫背井離鄉的痛苦心情。

6.教學評價多元化

評價作為教育背后的一只無形的手,直接影響著課程向縱深發展的程度。學生的音樂基礎和成長背景具有差異性,加上音樂本身具有非語義性,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不可能統一,也不應該統一。在線教育課堂上,評價體系突破了以往由教師考核學生學習狀況的模式,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評價機制,評價變得更加客觀、科學、有效[2]。希沃云課堂是一個提供數據報告、收集直播課堂中的教學數據的軟件,數據分析能為在線教學提供更有效的教學評價。教師在平臺上可以直觀地看到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出準確的判斷。教師只有遵循學生的音樂認知和音樂能力發展規律,結合音樂學科特性,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通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音樂個性。

二、實施線上教學的要點

線上教學不是日常教學的復制粘貼,而應做到精準配方、精益求精、精準把脈。

(一)精準配方:學生巧用數字平臺,提高音樂素養

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對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選擇性觀看自己任課教師的視頻或其他教師的視頻,二者既不違背又相得益彰。網絡教學視頻質量參差不齊,而平臺又過于繁雜,隨著學生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設備,如何保證網絡安全、保護個人信息成為重點。巧用數字資源平臺,甄別教學平臺的音樂資源,建立安全、包容的網絡環境等將變得更加重要。

忙碌的生活導致部分父母在孩子的生活里缺席,孩子很少享受到家人齊聚一堂的歡樂。而利用數字平臺,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上音樂課,在音樂游戲中,媽媽幸福的微笑,能讓孩子心里充滿幸福;爸爸鼓勵的話語,能讓孩子更自信地沉浸在音樂中。學生巧用數字平臺,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還能享受到美好的家庭藝術生活,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發展。

(二)精益求精:教師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引導學生開展線上學習

在線上教學中,教師不停地播放課程材料,像主播一樣全程講解內容,有可能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狀態,打回“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的傳統形態中。無學生的網絡課堂錄制不同于現場教學,其沒有學生的互動交流和及時反饋,教師卻要把知識點說通講透。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制作一些畫面精美且好看又好懂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逐步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實踐,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會在短期內獲得大幅提升。

教師可在課前將設置好的學習資源推送到相應的平臺,讓學生先開展課前的自主學習。在學習之前,教師可以指定相應的主題,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如“交響樂”“詩歌與音樂”“中外音樂名家”等課程。在學生自主學習后,教師再把資源加以整合,這一過程是信息化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真正做到了備課高效化、智能化,實現了翻轉課堂。

(三)精準把脈:明確教學策略,優化在線教學

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無法面對面地交流,教師也無法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表現,學生更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明確教學策略,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結構和教學內容,以提升教學效率。

當前涌現出了很多備受廣大人民喜歡的網絡歌曲,如《2035去臺灣》,歌詞朗朗上口,節奏歡快,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洞禾煸谀睦铩贰恫脊萨B》《頑皮的小杜鵑》等歌曲節奏歡快而有趣。在教學《布谷鳥》這首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在教學《會唱歌的鍋碗瓢盆》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筷子、碗、鍋鏟、盆等物品,在敲擊游戲中將生活和音樂緊密結合起來。在開展線上音樂教學時,教師應該選擇積極、樂觀、正能量的歌曲。

三、優化在線教學的對策

線上教學雖然在有溫度的教學、師生的禮儀、同學的友情、集體的生活、情感的表達等方面有不足,但正是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讓教學模式更具有包容性、多樣性、融合性。在回歸線下課堂教學之后,教師應加速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搭建廣泛、靈活、智能的智慧教室,構建新型的網絡課堂環境和應用模式,以促進線上、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優化教學模式[3]。

(一)協同各方力量,完善保障體系

目前在線教學正在進行更快、更深的改革,而如何普及寬帶并提高網速,如何使學習者得到有效的陪伴,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媒介,如何增加教育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等,是在線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梢蕴峁┙虒W資源、人員培訓、技術支持等,以提高教育質量。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如及時發布視頻教學材料,使用云盤上傳和保存,錄制微課等;利用“班級優化大師”課堂管理軟件和學生綜合評價系統,將學生分組,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演唱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并打分;運用“樂音”應用軟件提高學生的音準;利用音樂游戲軟件“MIDI”指環,訓練學生的專注力;運用人機交互式對話,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活用思維導圖,學做音樂筆記

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直接把譜例打在PPT上,講解譜例花費了大半節課,但學生可能課后就忘得一干二凈。思維導圖是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規劃內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可以讓學生重新梳理腦海中的信息,整理出自己在音樂課中所學內容的思維導圖,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音樂知識的歸納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實際積累量,對學生后期的復習以及教師的教學評價都會有極大的幫助。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聆聽歌曲,告訴學生歌曲名稱,讓他們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聽到的內容,比如2/4拍、八分音符等,看看自己聽出了哪個民族的特色,聽到了哪幾句歌詞。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方法上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教會學生將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分類、整理的方法。

(三)將網絡資源變成“樂器”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或協同創作旋律或短曲,并嘗試用電腦創作音樂。網絡授課教學成本低、互動性好、創造性強,淡化了演奏要求。很多動作在幕后操作,沒有華麗炫技,也不要求長期訓練。計算機音樂創編課程能從創新、興趣、表達、實踐四個方面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質全面發展[4]。將網絡資源變成“樂器”,運用信息化手段輔助音樂教學,是今后音樂教育研究的方向之一。多種形式的計算機音樂創編,已在一些具有創新性的學校生根發芽,并快速發展與壯大。

結語

在線課堂不僅是一種模式,也是一種平臺、一種載體?!盎ヂ摼W+”音樂教育形式不斷創新,不斷融入新科技、新方法、新理論,是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教師只有時刻以教育公平、教學改革、教育創新、教育提質為使命,努力實現科技新突破,將在線教學變成手中的利器,才能更好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夢想。

[參考文獻]

徐爽.校園緊急事件后的學生心理健康防護[J].上海教育,2020(17):36-39.

鄭莉.中小學音樂有效學習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20-23.

李峻.線上教育的實踐心得和提升策略[J].上海教育,2020(14):62-6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5.

猜你喜歡
在線教學音樂課堂互聯網+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淺談基于Web試題庫系統的設計
淺談基于Web在線教學系統設計
互聯網+教育微網站的設計與應用
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