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專業社團提升民辦高校學生應用能力的路徑研究

2023-06-11 22:07姜文雯
高教學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應用能力管理機制民辦高校

姜文雯

摘? 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培養與發展相適配的應用型人才是民辦高等教育走向內涵建設、特色建設的重心工作。該文以遼寧省民辦高校專業社團建設為契機,通過對在校生數、在校生結構、指導教師人數、專業分布等信息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從社團管理機制、活動形式、成果輸出等多方面對依托專業社團提升遼寧民辦高校學生應用能力路徑進行分析,構建從戰略定位到管理實施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民辦高校;專業社團;應用能力;學科差異;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7-0087-04

Abstract: Adapting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uitable for development is the focus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oward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he structure of students, the number of instructors, professiona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ath of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by relying on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activity form and output of achievements, and constructs an effective method from strategic positioning to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pplication ability; subject difference; management mechanism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方案中對高等教育的評價方向與辦學導向作出了明確的方向性要求。方案中明確指出探索建立應用型本科評價標準,突出培養相應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是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長期伴隨我國高等教育成長步伐前行,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年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遼寧省內高校114所,民辦高校31所,占遼寧省內高校的27.19%。民辦高校按照其建設發展需要,面向社會、面向實踐,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道路上找到自身特色路徑,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其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 高等院校專業社團的概念與特征

高校專業社團是以專業知識為背景、以學生興趣意愿為出發點,自主、自發、自治為基礎,進行以專業知識學習為主線、技能運用與提升為主旨的學生活動組織。高校專業社團不同于其他社團,其具有知識專業性,應是第一課堂的延伸與補充地,也是學生實踐與人際技能演練的操作場。專業社團不僅有專業知識的擴充與延展,更應有專業知識與實踐的充分接觸,人員之間的有效配合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與溝通能力交互作用。專業社團的特征應呈現出延伸性、復合性、創新性,同時專業社團所具有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拓展知識、鍛煉能力、培養素質三個方面,通過三者的耦合作用提高本科生在專業知識基礎上的學習思考能力、價值判斷能力、組織管理與溝通能力,進而提升社會適應性與職業能力等應用性能力。

二? 遼寧民辦高等院校專業社團發展現狀

隨著遼寧經濟結構轉型調整,振興東北更需要與之發展戰略對應的應用型人才,伴隨著高等教育發展從外延轉向內涵,民辦高等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內涵建設、特色建設、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與戰略部署已是各個高校教育戰略的中心。本研究通過對遼寧省民辦高校部分專業社團的在校生數、在校生結構、指導教師狀況、專業結構進行統計數據收集、整理,從專業社團管理機制、成果輸出、開展活動類型、獎懲制度等項目對民辦高校在校學生進行調研,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6份,回收率為92%,同時通過開放性調研和訪談作為補充調研方式,累計收集數據樣本數量超過500份。通過數據整理分析,并選取同期部分省屬地方本科院校專業社團案例進行發展現狀比較分析。

(一)? 遼寧民辦高校專業社團規模結構受限,存在明顯學科差異

從調查數據中民辦本科高校專業社團在校生數、在校生結構等多指標數據顯示,專業社團規模、結構均受到了限制,存在發展困境。即使專業社團人數會受到專業知識的局限以及專業人數總體基數的限制,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專業社團在校生超過百人數社團占比13.25%,絕大多數社團規模受限,甚至存在社團成立初期規模較大,但隨周期性和換屆年限逐年縮小的情況,跨專業、跨學科發展更是無法實現。從已調研數據及案例中不能完全得出社團規模與社團發展質量的正向相關性,但是社團規模會影響專業社團橫向交流的可能性。而社團成員中大學二年級學生占比達到71.08%,大一新生與大三學生分別占比13.25%和14.46%,而大四畢業生數僅為1.2%。這雖與大學生學習規律與專業知識掌握度相關聯,即大一新生處于對大學校園的未知以及專業茫然階段,大三、大四學生迫于學習、就業等壓力,分身乏術,社團活動有所減少。但是如此大的數據差距也直接反映專業社團成員的結構存在發展隱患,人員結構較為單一,大二學生完全成為各類專業社團的主體成員,隨著專業知識增多沒有體現出將專業知識與學習、生活、就業有效結合,沒有隨著專業知識增多社團成員增長甚至穩定的發展趨勢,更不能談及應用能力、社會能力的提高。

民辦高校專業社團存在著明顯的學科差異,調查顯示高校專業社團中理工科社團占比僅20%,文史類學科專業社團則高達63.5%,通過訪談與案例比較可初步獲知,理工類學科社團多數需要專業性實驗及固定實驗型研究場所,對實驗儀器人員也相對有要求,投入大,構建專業社團的難度、參與難度以及管理難度較高,這是影響專業社團發展與組織管理的重要因素。文史類學科專業社團相比之下限制性因素要少很多,投入與管理也相對要求少一些。專業社團強調學生自主管理、自治與自發,在組織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學生社團組織進行專業相關的培訓與管理規劃,這也給不同類型學科專業社團發展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二)? 遼寧民辦高校專業社團管理機制缺失,管理主導混亂

高校專業社團應以學生自發、自主、自治為特征,通過以專業社團為載體,將專業教師、學生、輔導員、學校有機結合,實現最大化的專業知識延展與自我實現。通過調查遼寧民辦高校專業社團尚未形成具有一定模式化的管理機制,從管理主體角度看,各高校管理主導者也多有不同,學校二級學院主導活動占比20.48%,校級團委主導活動占比9.64%,專業教師主導活動占比30.12%,學生自主導占比39.76%。各學校對于專業社團和綜合社團的管理方法也多有混淆現象,并沒有最大化地發揮專業社團的有效作用,19.28%的專業社團是以行政崗位教師或輔導員教師作為主導管理者實施指導與管理,并沒有最大效用地展現出專業社團應有的特征和效用。而從管理機制上,對于專業教師的指導機制、專業社團的組建機制、專業社團的運行模式、學生的管理制度及社團管理章程更是做法不一。對于學生參與專業社團的激勵機制以及指導教師指導專業社團的激勵機制也比較單一,80%以上的學生和教師均表示學校會對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的學生和教師進行表揚,而其中給予“優秀社團”稱號幾乎是較為通用的做法。從社團內部管理看,對于社團的獎懲制度,換屆與退出機制的缺失比例達到了20%以上,這些都給專業社團有序化發展、持續性發展造成了阻礙。

(三)? 高校專業社團活動形式與頻次不足,專業聯合度與社會實踐性不高

高校專業社團應該是第一課堂的延伸與專業知識的補充地,學生在專業社團是以興趣作為出發點,對專業知識有更高的提升要求與求知欲望,期望在后續專業社團中產生更多與專業知識的碰撞,或者將待持續關注與學習的專業知識進行拓展與拔高。同時專業社團也是學生實踐與人際技能的操作場,充分發揮專業、學科的延展作用與優勢,通過多維參與者共同作用產生效應,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與社會智能。通過調查顯示現有的專業社團學生活動頻次占比最高的是每周1~2次,比例為38.55%,而次位的是每月一次,比例為21.69%,甚至有4.82%的專業社團未開展相關專業的活動。從活動形式上來看,多數專業社團以學術交流為主體活動,比例達到55.42%,24.1%的專業社團開展的是與專業知識并無太大關聯的文體娛樂活動,2.41%的專業社團以聯誼活動作為活動內容,這也反映出了民辦高等院校專業社團的活動形式單一性。學生的專業社團與專業知識應有密切的結合度,本科高校學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逐步接受專業課知識的學習,按照教學進度周期,教學周數均在16周以上。而每月一次的專業社團活動甚至是與專業知識無關的社團活動,不僅沒有與專業知識配套學習產生相關性,更無法實現知識的升級與拓寬。另一方面,與其他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雙一流院校專業社團相比,民辦本科高校專業社團專業知識的聯合度以及社會實踐聯合度上差異也較為明顯。雖有60%以上的學生認可專業社團對于專業知識的提升作用和課程相關,但是專業社團活動與專業知識的聯合度以及社會性企業的參與度卻不高,案例中部分高校,僅一個專業社團與社會知名企業的聯系數量可達到十家校企合作企業,而調研中不滿意的學生超過37%,與校外企業或其他組織的聯合度不高,與其他高校專業社團與一線企業結合性相比差距很大。

(四)? 專業社團輸出成果單一,能力延展作用不明顯

通過統計數據收集整理,從民辦高校專業社團成果輸出來看多數高校專業社團以專業教師帶隊,鼓勵學生參加競賽作為最直接的成果輸出,比例達到48.19%。其他成果輸出中,學生參與教師教科研立項占比達到8.43%,與社會性企業結合的相關成果不高,僅為2.41%,更多專業社團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成果輸出,通過文獻分析也并未見學者關于專業社團與專業成績提高的相關性分析。通過訪談專業社團學生與專業教師均認為專業社團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專業能力有提升作用,38.55%的學生認為通過專業社團自己對于專業興趣有了明顯提升,也有25.3%的學生認為職業能力認知有了提高,但多數學生表示對于專業社團提升自身社會智能以及應用能力上仍有期待,同等水平的學生如果輸出成果增多會增加自身加入專業社團的積極性。

三? 依托專業社團提升民辦高校學生應用能力路徑

民辦高校承載著高等教育重要補充的重任,培養既具有系統專業知識能力又具有實踐拓展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民辦高等教育特色發展的必由之路。專業社團以專業知識為背景、以學生興趣意愿為基礎,通過專業知識學習、技能運用與提升,同步鍛煉學生的實踐與社會智能。目前基于民辦高校本科學生應用能力培養路徑的研究,省內外學者多以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為研究樣本,以提高學生參與度、翻轉課堂主體及人本角度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策略。而高等院校不同于義務教育,大學生自主意識強,能動性高,潛能與自主管理能力具有迫切被開發的需求。依托專業社團作為載體,從專業社團與專業知識的協調發展出發,充分發揮其延展作用與優勢,以教師、學生、行政等多維管理機制做保障,探索民辦高校學生應用能力提升的新路徑能夠為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新思路。

(一)? 規劃建設專業社團基礎設施,合理化社團規模結構與學科交融

高校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中轉地,在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社會對高校輸出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高校專業社團在學科知識數量和深度都同時激增的高校環境中,要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更寬闊的環境、更多元化的思路交匯空間就需要做好合理的規劃與高校專業社團發展的質量保障。而現有的民辦高校專業社團多數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或實驗室,申請審批活動基地以及社團中心更是審核復雜,條件障礙較多。而我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專業社團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以南陽理工學院為例,軟件人才學生社團具有專門的社團活動場地,占地面積近6 000 m2,并且專業所在實驗室在專業學生沒有課的情況下,允許社團成員使用并作為社團培訓場地。同時高校應為社團培養應用型人才需要設計發展路徑,設定專業人數要求、準入與準出條件、人員專業學科構成、以及組織結構設計,為社團可持續發展進行戰略構想與設計。

(二)? 建立完善專業社團管理機制,有效發揮管理作用

高校是青年走向社會前的最后學堂,高校專業社團以專業知識、信息傳遞、社交活動、組織管理為契機開闊大學生的視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高校專業社團應以學生專業興趣為起點,自發、自主、自治為特征,擁有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組織運營規則。專業社團的申請組建、社團成員的準入準出原則、組織結構、活動計劃與考核制度、自我管理理念、參與學生和指導教師的職責與獎勵原則以及社團的撤銷條件應做好管理計劃,確保實施順暢。調查研究中看到很多雙一流高校與地方本科院校案例中,部分高校專業社團的典型做法,一種是成立由學?;驅W院授權的大學生社團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學生完全自主自治,嚴格按管理原則運行各項事務。另一種則由院系成立直屬專業社團活動中心,由教研室授權學生管理。專業社團要切實考慮學生主體,以活躍學習氣氛、拓展專業知識,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專業應用實踐能力為宗旨,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構建體系的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做好戰略規劃,同時在戰略思想明確的前提下,確定學?;驅W院的支持作用、專業教師指導作用、行政教師輔導員教師輔助作用,通過專業社團為載體,將專業教師、學生、學校有機結合形成合力,明確職責范圍與管理制度辦法,實現最大化的專業知識延展與自我實現,通過良好的規劃、健全的制度管理辦法為教師和學生營造做好實際事務的基礎條件。

(三)? 拓寬高校專業社團活動形式,提高專業社團與企業聯合度

高校專業社團不同于其他學生社團,其有明確的專業性及研究方向,有專業指導教師在一定領域內對專業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及拓展,師生教學相長良性循環。在民辦本科高校中,教師任務繁重且存在年輕化問題,容易造成專業社團的指導領域單一及活動形式單一化問題。因此專業社團可以結合自身專業教師及其他輔導教師優勢引進具有實力的企業或者校企合作單位中與專業相近的企業教師,增強學生的企業思維與社會意識,也可以為學生專業領域的應用能力提升提供保障。同時專業社團需設定一定的企業導學機制,通過系列專業活動、培訓內練、校企項目等活動歷練學生,推動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提高,實力足夠的企業也可以進?;蛘呓⒑献魃鐖F基地,為學生提供一些實習、培訓崗位,為學生入駐企業增加機會,適應專業行業領域發展環境。這也可以與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相適配,應用型人才培養重視產學結合、深化校企合作,而很多文科專業平臺受限,資源不足,利用專業社團與企業聯合的方式也可以減輕企業人力成本,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提前將社會大課堂引入校園,社團活動的過程中聯動社會活動,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實踐能力與社會智能。

(三)? 多樣化專業社團輸出成果,增強輻射效果

調研顯示現有高校專業社團的最直接成果輸出是學生競賽成果,鼓勵學生參加競賽也是社團活動的最主要活動,有少數高校專業社團更是以賽隊直接命名專業社團名稱,專業社團變成了比賽隊伍的另一種形式。專業社團以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為基礎,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活動形式也不局限于比賽一種,通過訪談部分高校要求專業社團申請人員在專業成績排名上達到一定比例要求,并鼓勵專業社團成員作為教師教科研立項中的項目組成員,學生參與教師教科研立項占比達到8.43%,這個比例雖然不高,但是也是專業社團活動的一種形式與學生多樣性能力的鍛煉方式。專業社團應在技能比賽、培訓、知識論壇、學術活動、企業項目、實驗項目和職業技能證書等多種成果形式上增加輸出成果,考慮一定方式將成果作為考核方式予以獎勵。民辦高校存在經費受限問題,可考慮探索性的與企業聯合輸出企業認可具有價值的成果,促進產學研結合,增強專業社團的可持續發展與應用能力。良性的政策導向對于學生學習心態有正向影響,進而產生輻射效果,多方賦能強化校園文化、專業文化建設。

以民辦高校專業社團建設為契機形成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對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學科意識,提升專業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度,增強職業能力與社會適應性有積極效用,結合相關研究進一步深化高校實踐教育,探索實踐教學的新形勢需要更全面、更細化地落實相關工作,通過戰略構想、學生主導、教師指導、行政輔導等多方作用,實現民辦高校高質量、強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輸出。

參考文獻:

[1] 曾玥蓉,于波.大學生專業社團建設納入應用型大學實踐教學的探索: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80-182.

[2] 周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萍紕撔骂惿鐖F發展困境與優化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12):250-251.

[3] 郭艷培,劉明遠,郭濤林.依托專業社團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9-10.

[4] 王江兵.國外高校校企共建學生社團的經驗和啟示[J].職教通訊,2012(8):40-43.

[5] 郭鑫.高校計算機“賽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哈爾濱廣廈學院為例[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9,40(8):139-141.

猜你喜歡
應用能力管理機制民辦高校
試論工程造價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創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關于軟科學質量管理機制的問題探討
工電道岔結合部聯合管理機制的探討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程序設計課程中計算思維和應用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