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表演元素在播音主持藝術中的融合和運用

2023-06-16 23:28王雨桐
大觀 2023年4期
關鍵詞:新媒體

王雨桐

摘 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可以通過新型短視頻平臺宣傳不同類型的節目,但是需要保證節目符合當代人們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人關注,從而提高節目播出效果。對此需要播音主持緊跟時代發展腳步,根據節目性質,合理融入表演元素,提高節目魅力,使節目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圍繞播音主持藝術展開研究,重點闡述新媒體環境下表演元素在播音主持藝術中的融合和運用的路徑,并簡單論述二者的相同點,以期對相關工作有所幫助,加快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腳步。

關鍵詞:播音主持藝術;表演元素;新媒體

從表演學角度展開分析,播音主持藝術屬于一種表演行為,表演藝術與播音主持藝術具有較多的相同點。在播音主持藝術中融入表演元素,在新媒體環境的作用下,能有效豐富播音主持藝術,使節目更加多姿多彩,提高播音主持藝術的靈活性。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改變,主持人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特點,創新自身形象,加入多元化的表演元素,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

一、新媒體環境的特點

(一)無限性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大范圍運用,信息傳播更加快捷便利,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信息傳遞至世界各個地區。同時,信息的傳播速度越快則表明其傳播價值更高,受眾群體更加廣泛,傳播范圍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區。

(二)交互性

在科學技術的影響下,社會發展方向發生改變,媒介環境的社會影響力日漸提升,并且隨著互聯網的廣泛運用,社會進入新媒體時代,媒體信息傳播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接收方和傳遞方可以實現交互,人們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接收信息的類型。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既是信息的傳遞者也是接收者,受眾與傳播者的交流方式呈現多元化特點,可通過留言、彈幕、評論等方式,表達和分享自身的想法[1]。

(三)個性化

新媒體技術能夠存儲海量信息,而受眾可根據自身喜好、工作內容等,有針對性地選擇所接收的信息,有效屏蔽一些不良信息的傳遞。受眾具有更多的選擇,促使信息選擇趨于個性化。

二、播音主持藝術的概念

播音主持主要包括電視媒體主持人、廣播電臺主持人,通過靈活使用有聲語言、副語言,開展各種形式的創造性活動,提高信息傳播質量。分析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歷史可知,在未出現電視機前,播音主持主要借助電臺廣播傳播信息,屬于一種話筒前的語言藝術。而在電視機大規模普及背景下,人們不再局限于聲音的傳播,開始進行視覺形象的傳播,推動播音主持領域的發展。在正常情況下,播音主持包含服飾、體態、眼神等方面,主持人通過轉變說話語氣提高傳播質量[2]。

播音主持藝術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一是行為規范性,要求工作人員吐字清晰、字正腔圓,結合性格特點和工作態度,形成獨一無二的主持風格,避免過于張揚;二是形象社會性,對于播音主持行業來說,工作形象要與節目類型、形式、內容相匹配,并滿足社會相關要求;三是工作公開性,播音主持人主要負責向大眾傳播信息,在新媒體環境下利用多媒體技術完成工作內容,使工作具有公開性的特點。

三、播音主持藝術與表演元素的相同點

(一)主要利用聲音和動作

在播音主持人工作期間,動作和語言屬于不可缺少的元素,表演更是如此。其中,演員使用臺詞,播音主持人使用串詞。演員結合劇本的實際需求,分析臺詞快速進入角色,通過語言、動作表達角色特征,得到觀眾的認可。而播音主持人也應根據節目特點,在不同板塊科學地運用串詞,并加入適當的動作,以提高節目效果。

(二)對綜合素養有較高的要求

播音主持藝術和表演藝術對人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演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表演能力,掌握多元化的表演技巧,可以全面表達作品的思想。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科學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處理措施。并且,播音主持人的抗壓能力要足夠強,其在實際工作期間常常面臨多個方面的阻礙,若抗壓能力較差,極易出現放棄等現象,影響節目質量。鑒于此,在具體工作期間,播音主持人要秉承鍥而不舍的工作態度,樹立忠于藝術的信念,正確看待工作壓力。

(三)屬于藝術創作實踐

表演和播音主持都是藝術創作類的活動,可以更加直觀地反映社會發展特點,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適當加入真情實感,為觀眾帶來感同身受的體驗,體現信息傳播的價值。鑒于此,播音主持人在進行表演和播音主持的過程中,應遵守創作規律,結合實際需求,采取正確的表達方式,科學引導社會輿論[3]。

四、表演元素融入播音主持藝術的意義

在進行播音主持時,主持人利用才藝、表情等展示表演元素,打造獨特的主持形象。在節目進行過程中,比較考驗播音主持人的綜合能力,其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學會科學消化不良情緒。而將表演元素融入播音主持,能增強主持人的處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具體而言,加入多元化的表演元素,有利于提高節目的觀賞性,在充實節目內容的基礎上,保障節目播出效果,并能增加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次數,提升節目整體播出效益。另外,融入表演元素,還能反映播音主持的真實情感。通過總結不同類型節目的播出效果發現,主持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節目主持期間,主持人需要借助適當的表演,展示自身魅力和情感,讓更多觀眾全身心投入節目,保障節目收視率穩步上升[4]。

五、新媒體環境下表演元素在播音主持藝術中的融合路徑和實踐運用

(一)融合路徑

第一,擴展電視新媒體功能。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巨大改變,日常生活節奏加快,顯著提升了媒介的娛樂性。電視新聞行業需要緊跟時代的腳步,遵循新聞立臺、娛樂活臺的發展理念,通過一些娛樂性節目傳遞積極向上的內容,讓群眾真正感受到節目的內涵。鑒于此,在播音主持藝術中融入表演元素,應結合時代發展特點,適當拓展電視節目的新媒體功能,合理融入互聯網技術,提高節目的綜合效益。

第二,優化節目內容設置。在新媒體環境下,將表演元素融入播音主持藝術,需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特點,不斷優化和調整節目內容,防止出現主持與表演不相符的現象,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當前,播音主持領域未明確規定表演技巧的運用方法,相關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表演,打造適合節目的氛圍。但是任何一種表演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都應從播音主持的內容出發,重點突出主持人的特長,科學創新表演內容。同時,為了進一步突出表演元素的融入價值,播音主持人需要學習一些未曾接觸的內容,迎合觀眾的喜好,了解當前社會熱點討論話題,便于更好地與觀眾溝通、交流,提高觀眾的表達欲望。

不同形式的節目所表現出的特點各不相同,主持人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此應嚴格控制表演分寸,科學運用表演技巧。對于新聞類節目來說,主持人需要扮演隱性演員的角色,此類節目主要傳達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是人民群眾了解國家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針對這一特點,主持人需要選擇符合新聞類節目的聲音形式,確保整個播音狀態字正腔圓,可以精準傳播新聞事件,杜絕加入個人情感。而娛樂性節目則要求主持人具備號召力、感染力,可以正確引導觀眾情緒,并能做到收放自如。

第三,科學管理注意力。在新媒體環境下,將表演元素融入播音主持藝術,需要科學分配注意力,這也是播音主持崗位最基本的一項要求。在播音主持工作期間,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持人難以全程集中注意力,極易被外界事物干擾,最終導致節目整體播出效果一般,還可能增加播出事故出現的概率,產生不良的影響。鑒于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根據節目類型,借助語言、動作表達情感,全身心投入工作,科學分配注意力,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擾,高質、高效地完成崗位工作。以訪談節目為例,主持人不僅要認真傾聽嘉賓的故事或見解,還應精準分析、總結有價值的信息,找準問題切入點,提高訪談效果。

(二)實踐運用

第一,引入表現力元素。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要想靈活把控節目節奏,不僅需要具備一些基礎技能,還應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以多種形式表現真情實感。鑒于此,播音主持人應重視表現力的融入,參考節目性質,創造性地組織語言,學會更多表達手法,以此充實節目內容,使節目更加多姿多彩。

第二,引入觀察力元素。對于表演人員來說,觀察力屬于一種基礎且重要的能力,其需要善于觀察日常生活的小事和周邊環境,積累生活經驗,從而更加貼近角色,使表演作品得到更多人喜愛。表演者通過仔細觀察,能夠精準刻畫角色的性格特點、處事方法。而在播音主持行業,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靈魂,需要每時每刻進行深度觀察,正確應對嘉賓、觀眾的反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節目內容,保障節目的質量。

第三,引入注意力元素。加入注意力元素,有利于播音主持人形成較強的集中注意力的意識。以《挑戰主持人》節目為例,為了考驗選手的注意力,節目組織選手在規定時間內背誦詩詞,并由工作人員隨機抽查某個古詩句,檢驗選手能否集中注意力。播音主持人主要向觀眾和聽眾傳達信息,而在這一過程中,主持人為了讓信息便于理解,會不自覺地加入一些動作,情緒表達也會發生變化。但是由于播音主持工作具有公開性的特點,主持人要集中注意力,時刻保持冷靜的工作態度,正確緩解壓力。

第四,引入適應力元素。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加快了廣播電視領域的發展腳步,使節目演播方式也發生巨大的改變,從單向式轉變成雙向式。觀眾不再僅僅是接收者,還是節目的參與者。節目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樣,使受眾范圍進一步擴大,提高了電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以娛樂節目為例,在新媒體環境影響下,節目的互動性、娛樂性更加突出,提高了群眾的參與度,通過一系列活動帶給觀眾更多快樂。而此類節目的出現,對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綜合要求,其需要在短時間內適應節目節奏,參加各類游戲,并能精準判斷節目未來發展方向,深層次解讀和分析節目,以此打造良好的節目氛圍。

第五,引入判斷與思考力元素。在運用表演元素的過程中,主持人需要重點考慮播音主持藝術的特點,靈活運用判斷與思考力,增強邏輯思維能力。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人們普遍認為播音主持人只需要背誦講稿即可,未能充分考慮現場環境的復雜性及網絡的不確定性。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為了避免節目播出期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播音主持人要具備較強的現場反應能力,可以結合節目創作目的,以手勢、表情、簡單的語言精準闡述個人觀點,并能站在觀眾角度考慮問題,表達不同的見解。鑒于這一情況,主持人應靈活運用表演元素中判斷與思考力這一要素,精準判斷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其中,一部分不確定因素能調節節目氛圍,另一部分不確定因素則可能影響節目進度,需要主持人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第六,引入感受力元素。對于表演行業來說,感受力屬于最基本的要素,主要指在外界事物、環境的刺激后,人在觸覺、聽覺、視覺等方面形成的心理反應。因此,在播音主持藝術中加入感受力元素,要求主持人豐富表情,做出優雅的姿勢,通過語言表達情感,強化觀眾的切身體會??偟膩碚f,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期間,需要學習、借鑒一些有效的表達技巧,進一步強化感受力和表現力,使節目更易于讓觀眾接受。

綜上所述,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改變,更加關注節目主持人,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鑒于此,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應明確新媒體的特點,認識到播音主持藝術與表演元素融合的意義,采取多元化的融合策略,優化表演內容設置,拓展電視節目的新媒體功能,并合理運用感受力、適應力、觀察力、判斷與思考力等表演元素,滿足節目發展需求,擴大節目的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謝妙昱.試析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中的運用[J].視聽,2020(2):124-125.

[2]孫巖.融合、助力、提升:表演元素在播音主持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20(7):92-93.

[3]李歌朗.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中的融合與運用[J].普洱學院學報,2021(1):90-92.

[4]韓文婷.表演藝術在播音主持創作中的運用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1(17):161-163.

作者單位:

山西傳媒學院

猜你喜歡
新媒體
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
新形勢下精品圖書的內容策劃與藝術設計創新
報紙副刊的傳播意義與運營策略研究
真我與偶像:新媒體語境下的明星與粉絲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