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質疑問難 培養創新品質

2023-06-16 03:40史秀花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關鍵詞:質疑問難創新教育新課改

史秀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數學創新教育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數學創新教育可以有效克服傳統數學教學的諸多弊端,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為學生創造更好的發展舞臺。在創新教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創新思維,改變以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拓寬數學課堂互動方式,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在質疑中獲得前進的動力,使學生敢問、善問、會問,發展創新品質和核心素養。文章結合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數學教學開展創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問難;創新品質;創新教育;教學策略;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6-0093-04

創新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數學學科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陣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是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數學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開發多樣化和趣味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發生變化,他們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诖?,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優勢,以創新教育理念為指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質疑,以便生成更多的數學知識,把創新理念和數學思維植根于學生的內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質疑、釋疑能力。下面,筆者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對創新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以期推動數學課堂教學的縱深發展。

一、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自主創新意識

創新品質是學生立足于社會的必備品質,也是學生應該終身追求的品質。然而,從當前學生的學情來看,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通常是教師講什么就聽什么,教師要求怎樣做就怎樣做,在課堂學習中很少有問題的生成,更談不上質疑問難。而且,部分學生對教師和家長過度依賴,當遇到數學難題時缺乏自主探究精神,習慣于把問題放在一旁等待教師或家長來講解。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會嚴重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2.課堂教學模式單一陳舊

數學教師是數學課堂的主導者,是學生數學學習路上的引領者,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影響深遠。創新教育要求數學教師采用更加新穎、開放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以便給學生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保守,在數學課堂上仍以口頭講述和板書為主要教學形式,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不足,這使得數學課堂吸引力不強,學生難以被真正吸引到數學課堂上,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還有部分教師過分重視理論知識講解,忽視實踐活動的開展,導致師生之間溝通不暢,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較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嚴重背離了新課改的初衷。

3.忽視對學生創新品質的培養

部分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和應試技巧的講解,把數學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重要依據,導致學生只會解決一些“死”題目,而數學應用能力較弱。一旦變換問題的考查方向和方式,學生就會陷入思維的困境,不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缺乏創新品質。還有部分數學教師習慣于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習題,將學生放置于題海之中,導致學生做了大量的重復作業,這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還容易傷害學生的上進心,使學生難以真正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數學教學開展創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1.培養質疑問難習慣,激發創新意識

(1)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在傳統數學課堂上,部分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他們的思維不夠活躍,不能及時進行質疑,影響了學習效果。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數學教師應重新審視學生,把鍛煉學生質疑問難習慣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來抓,以提高學生的認識,讓學生積極動腦,勤于動手,發展創造力和實踐力。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課前熱身時間,為學生分享一些數學家的小故事,讓學生知道世界上的很多發現發明都源自疑問,正因為有了疑問,人們才會去思考和探究,才會進行創新與創造。還可以讓學生扮演數學家,投入數學問題探究中,總結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嘗試利用當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解決。這樣,學生的數學意識會得到提升,他們會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并產生質疑欲望,從而使創新常伴左右。

(2)營造自由學習氛圍。開放、自由的課堂學習氛圍是學生質疑問難的前提和基礎。在很多學生眼中,教師是威嚴的,因此在課堂上不敢與教師交流,也不敢主動向教師質疑問難。對此,數學教師要設法改善師生關系,積極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多賞識、少批評,和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特別是在學生質疑問難后,數學教師更要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與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從而收獲學習成功的喜悅感。數學教師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為他們提供主動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便在增加師生互動的同時,改變師生之間的相處模式,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創新教育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數學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盡量少講、精講,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以便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獲得探索真理的自由,從而有效達成培養質疑思維的目標。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數學能力、學習習慣、數學基礎都各不相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習慣于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差異置之不理,這導致班級內出現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情況,無形中使學生之間出現兩極分化。對此,數學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理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啟發與引導,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有效激活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提出個性化的疑問。

2.創設質疑問難情境,發展創新思維

(1)探尋生活源泉,創設生活情境?!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會積極進行質疑,進而使自己的思維得到創新發展。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很多生活現象都與數學有關。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通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感受數學魅力,進而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例如,在教學“平均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中超市招聘員工的情境,讓學生設想如果自己去應聘工作,最關心的是什么。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們紛紛給出答案:“工資?!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超市的招聘公告:本超市聘請員工的月薪資在4500元左右。對此,很多學生產生了疑問,于是紛紛向教師詢問:“工資是正好4500元,還是比4500元多或少,具體是多少呢?”在學生提出疑問后,教師便可以從教材內容出發,為學生講解與平均數有關的知識。在講解完與平均數有關的知識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平均數的方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以此增進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有效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使學生可以切實體驗到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

(2)根據已有認知,創設矛盾情境。數學被稱作思維的體操,啟迪學生的思維是數學創新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日常學習中,部分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式,在解決問題時不善于變通和創新,這會直接影響其數學能力的提高。對此,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矛盾情境,有意地在學生已有認知和教學內容之間制造“不協調”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帶著困惑融入新知識的探究學習中。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教學為例,學生前面已經學過了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且這兩個面積公式都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相乘,這使得部分學生會想當然地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相乘。對此,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想法,而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促使學生主動質疑并帶著疑問融入后續的學習中。經過深入的學習,學生會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不等于相鄰兩條邊長度的乘積,這有效打破了學生的固有思維,使學生從傳統的知識接受者逐漸轉變為知識探究者和構建者。

3.指導質疑問難方法,提升思維能力

(1)教師言傳身教示范質疑。教師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和學習榜樣,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和質疑方式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學生對質疑的方法存在誤解,片面地認為質疑就是和教師對著干,這樣的錯誤認知不但不會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對此,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認真備課,積極投入情感,給學生作出正確示范,鼓勵學生保持清晰的學習思路、在課堂上大膽質疑,以此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以“三角形的面積”的教學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問題:我們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么能不能用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用同樣大小的兩個三角形能否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怎樣求一個三角形的面積?你總結出來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是什么?它是否適用于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這些問題可以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在領會質疑問難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時發展數學思維。

(2)指導學生學會尋找疑點。發現問題是學生質疑問難的起點,也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當前的數學教學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學生吸收知識的速度快,但較少自主提問,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發現的眼睛,難以在數學學習中找到疑點。對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機會,合理滲透適合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以使數學課堂煥發生機。數學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圖片,其對提示數學問題,揭示數學知識本質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诖?,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數學教材中的圖片入手尋找疑點,提出數學問題,以此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質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其提出的問題可能是教材上沒有的,對此,教師應給予重視,并以此為契機發展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另外,數學教材中的很多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都不唯一,對此,教師要循循誘導,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如果正面思考不通,就從反面進行思考,以此幫助學生有效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而發展創新思維。

4.把握質疑問難時機,引導學生質疑

(1)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質疑。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預習通常為教師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如讓學生回家預習教材內容,但很少幫助學生規劃預習過程,這使得預習效果往往不理想。在創新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可通過發放導學案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使學生能夠在預習階段對教材中的問題進行質疑,這樣的預習更具針對性和方向性。在制作導學案時,數學教師要按照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針對性導學案,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高效完成預習任務。還可以將教學的重難點制作成微課,并在課前發放到學習群內供學生隨時隨地觀看,以消除學生內心的困擾。另外,對于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在課堂上提出來,以此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

(2)引導學生在課堂討論時質疑。課堂討論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拓寬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當學生聚到一起,討論某一個數學問題時,他們會更加主動和自覺,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并收獲學習成就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把握好契機,引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質疑,并將數學問題細化,進而使學生能夠靈活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數學教師還要走到學生中間,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和點撥。有時候,教師幾句簡簡單單的話就可能成為學生突破自我的強大動力。

(3)引導學生在課后復習時質疑。大部分學生都懂得“溫故而知新”的道理,但在實際學習時卻很少能做到這一點,導致課堂學到的知識被遺忘,在應用時無從下手。在創新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課后認真復習、整理和歸納當天所學知識,并從中挑選出仍然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查缺補漏的習慣。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可鼓勵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整理和歸納當天所學知識,及時發現問題,并逐層予以攻克,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提高復習效率,從而有效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局面。另外,數學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分享自己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可以及時學習他人的優點,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提高思維活力,促進思維發展。

5.教師做好釋疑工作,發展創新品質

(1)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學習平臺。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創新教育的實施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促進了創新教育的推進。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打造學習平臺,做好數學釋疑工作,幫助學生打通數學學習的最后一公里,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學習到有用的數學知識。數學教師也可以使用微信、釘釘等軟件建立家校溝通群,向學生和家長發送數學教學方法、數學學習經驗等,聽取家長對學生的反饋,從而為學生的創新發展提供助力。數學教師還可以建立數學資源庫,將課堂上運用的數學課件和數學微課等學習資料上傳到資源庫中,便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需求搜索相關數學知識。學生要參與到資源庫的建設中,根據思維習慣,對數學資源庫進行分類整理,發揮能動作用,盡情施展自己的天賦,成為班集體的主人。

(2)構建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實踐。創新教育的實施范圍很廣,不能僅局限在課堂上,而應該到更廣闊的天地中開展。因此,數學教師要積極構建第二課堂,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舞臺,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思維。數學教師可以將學生提出的、在數學課堂上沒有得到及時解答的數學問題拿到第二課堂上進行講解,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數學教師也可以將往年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作為活動任務,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去尋找解決辦法,以此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教師還可以從專家角度出發對學生開展教學,給學生講述質疑與創新的關系,讓學生經歷數學“再發現”的過程,以便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理性精神,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突破和提升。另外,數學教師還要創新課堂評價,采用科學、客觀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精彩質疑表現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勇于探索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并與數學教師一起遨游于數學的海洋中,實現教學相長。

三、結語

總之,創新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其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升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因此數學創新教育勢在必行。在數學創新教育實施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及時提出自己的困惑,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數學教師要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數學環境,以此充分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活”起來,真正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章建軍.創新教育在小學高段數學新授課的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9(33).

[2]蔡苗.小學數學中的創新教育淺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5).

[3]江琦.利用問題驅動發展數學理解力———以蘇教版“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08).

[4]張文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育芻議[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19(03).

Guiding Questioning Difficulties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Quality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Shi Xiuhua

(Liangzhou District Qingnian Lane Primary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athematics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attention. Mathematics innovation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change the many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qualities, and create a better stage for their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innovative thinking,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at focuses on knowledge, broaden the interactive method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encourage students to raise their own questions, and gain motivation to move forward through question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dare to ask, be good at asking, and develop innovative qualiti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The article propo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sk doubtful questions and inquire into difficult problems; innovative quality; innovativeeducation;teachingstrategies; new curriculumreform

猜你喜歡
質疑問難創新教育新課改
讓問題意識走進數學課堂的重要性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