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路徑探析

2023-06-20 06:56高琴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語文

高琴

[摘 要]在“雙減”政策不斷推行的背景下,提高課堂效率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得進、學得牢”,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減輕學生課后作業壓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需要扎根實際生活,幫助學生將現實生活和課堂學習聯系起來,積極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诖?,文章將從初中語文課堂的調整方向和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課堂的重要意義出發,探尋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可行路徑,強化初中語文對學生的現實教育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與實踐性課堂;“雙減”政策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09-0010-03

生活化與實踐性課堂構建的一大關鍵,是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之中。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重課堂趣味性,以此增強語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自主性,保證生活化與實踐性課堂構建工作的有序推進,用高效的課堂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課堂的過程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重要參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保證教與學的適配度。

一、“雙減”政策下初中語文課堂的調整方向——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雙減”政策推行后,教師應轉變觀念,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以自己單向傳輸知識為主,將學生的自主思考后置為課后作業的情況,著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自主性的方式,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壓力。

(二)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注重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雙減”政策推行后,教師需要進一步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重要參考設計教學活動,有效保證教與學的適配度,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更加高效地理解知識內容,進而減弱布置大量課后作業的必要性,結合學情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質量。

(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往,一些初中語文課堂更傾向于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在課堂中思考知識內容的時間較少,更多時候都是認真聽重復性地講和記筆記。這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不明確,他們很難從中提升學習能力。為此,在“雙減”政策不斷推行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注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不斷探索來增加在課堂中自主思考的時間,從而培養學習能力。

二、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一些教師選擇的教學方式通常是簡單又單一的語言講述,以及重復性的習題練習。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容易產生倦怠心理,更多時候是為了獲得較好的考試成績而被動聽講、接收知識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學習能力。而在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增強語文學科的實用性

一些教師講解知識內容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將考試成績當作評判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標準。在以分數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下,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往往止于表層,缺少所學知識內容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體會。而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可以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內容在不同情況下的實際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增強語文學科的實用性。

(三)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與傳統教學課堂相比,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更強調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快樂。這樣的課堂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不再只是簡單地聽講、記筆記、完成習題,而是跟隨教師更加深入地學習知識內容、理解知識內容、實踐應用知識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之中,有效保證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

三、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方法

(一)巧妙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情境創設的直觀效果

在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創設生活情境,以在生活情境中帶領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理解所學內容的不同應用情況。以往語言講解式的生活情境創設方法,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深入理解,也不利于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因此,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相應的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以更直觀的方式加快學生理解知識內容的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

以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濟南的冬天》的教學為例。在教學《濟南的冬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相應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不同地區的冬天”這一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對比不同地區冬天的情境,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而掌握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同時還可以通過相應的信息技術直觀地展現濟南冬天的景象,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作者在課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二)積極運用微項目教學方法,增加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

微項目教學是新課標理念倡導的教學方法,主張圍繞知識內容的重心發布項目任務,讓學生基于任務的具體要求對知識內容展開自主探索,其能發展學生的多維能力和多元思維,增加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與常規的教學方法相比,微項目教學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實踐時積極應用微項目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自主探究知識內容的時間,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最終有效落實“雙減”政策。

以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教學為例。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走近葉圣陶先生”的微項目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文展開自主探究,并梳理歸納課文述及的事件,繼而結合不同的事件分析葉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質。在課文探究結束后,讓學生從這些事件中選一個進行概述,再為葉圣陶先生寫一段簡練的人物介紹。微項目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建設高效課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三)搭建展示平臺,增強學生的實踐積極性

相關調查與研究指明,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師若能把握好這一特點,便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自身的教學工作,跟隨設定好的節奏進行學習與實踐?;趯W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增強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搭建展示平臺,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以統編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課《三峽》的教學為例。本文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和敘事抒情的方法。本文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根據學到的知識選擇一個事物進行描寫,要求學生在描寫的過程中體現出該事物的特征,以及自身對該事物的情感。在學生自主創作結束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投放展示學生的成果,通過生生互評、師生問答等方式來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給予學生更多自我表達和交流的機會,進而增強學生的實踐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四)注重生活化的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思維

當前仍存在這樣的情況,學生機械地學習語文,疏于將語文學習融入實際生活,從而產生語文學習與生活相脫節的情況,導致學生在生活中的自主學習意識比較薄弱,學習能力難以提高。在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的情況下,做作業容易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和壓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過程中特別注重生活化的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思維,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以統編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社戲》的教學為例。在教學《社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體驗過的習俗、風俗或者自己家鄉的特色文化,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比如在簡單講解“社戲”這一風俗后,可以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體驗過類似“社戲”這樣的獨特風俗,體驗的感受是什么樣的呢?”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家鄉的風俗進行聯想和思考。注重生活化問題的引導,有利于培養學生將現實生活和語文學習聯系起來的實踐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增加情景表演環節,增強課堂的生活性與實踐性

增加情景表演環節,能夠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內容,體驗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掌握所學知識內容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方法,進而有利于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的初中語文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統編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三課《范進中舉》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梳理本篇課文的情節,將其改寫為課本劇,排演好后在之后的教學課堂中表演。在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各小組的表演情況進行點評,并評選出最優表演者。教師根據學生的表演情況進行知識內容的分析、講解。情景表演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課文內容,從而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中進一步深化自身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內容,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其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同時有助于強化初中語文對學生的教育意義,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以落實“雙減”政策為目標構建生活化與實踐性初中語文課堂時,教師需要細心觀察學生,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優化活動設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與活動參與度,以此保證教學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幫助,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顧靜燕.淺談“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10):45-47.

[2]? 張博雅.初中語文“實踐性”教學探究:以網課模式下八年級下冊《馬說》一課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2(23):41-42.

[3]? 鄭有巍.引生活之水激活語文課堂: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方法分析[J].名師在線,2021(36):24-25.

[4]? 劉召靜.基于生活教育,開拓初中語文學習新磁場: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12):123-125.

[5]? 薛萍.活引生活之水? ? 激活語文課堂: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1(10):39-40.

[6]? 袁愛國.情境性:教師實踐性知識的重要維度:以江蘇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語文公開課為例[J].初中生世界,2019(32):6-10.

(責任編輯? ? 農越華)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政策
政策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助企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