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研究

2023-06-21 11:42黃歌倪燕翎王舒琪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新工科

黃歌 倪燕翎 王舒琪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文章分析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并構建一體化的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并提出基于項目的案例教學法,給出“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新工科;CDIO;工程管理專業

一、文獻綜述

新工科概念首次于2016年提出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在持續進行。新工科內涵豐富,所涉范圍廣泛,理論研究集中在新概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新體系五個方面,且仍處于探索階段。

本研究主要以CDIO典型改革試點汕頭大學,經歷CDIO和OBE改革的北京交通大學和燕山大學,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學校的大連理工大學,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試點班“工程科技創新實驗班”的太原理工大學等學校為主,探索工程教育的改革。

目前,工程管理實踐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在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實施CDIO模式的可行性,并探討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第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通過“三階八環”模型,構建漸進性階梯式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體系;以執業資格注冊制度為導向,構建“雙證通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教學體系;“理念目標—教學特色—產教融合能力”的協同發展,以實現新工科專業建設。第三,課程體系和課程設計改革。從傳統文化、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資源投入等方面,改革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同時利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框架模型。

高等教育沒有統一的辦學理念,也沒有固定的教育模式,CDIO也一樣。但是,CDIO具備系統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代表當代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和前沿進展,是當前新工科建設、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認證和創新創業教育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高校應適應時代的發展,走在改革的前端,迎接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事物的挑戰。

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專業培養理念

專業培養理念應是認真分析學科背景、社會需求、專業特色,結合學校實際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定位,在CDIO提供的普適性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專業培養目標。

(二)課程計劃制訂

目前,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缺乏合理規劃,不同課程模塊的師資各自為政,沒有打通集中備課;第二,教學目標不合理,重知識輕能力,以驗證理論和掌握技能為主,對責任感、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缺少要求,缺乏系統化的綜合訓練;第三,實踐教學課時不足,內容偏少且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第四,教學過程流于形式,由于學生人數較多且實習基地分散,大部分教師并未出席現場,僅憑批閱蓋章的實習報告認定成績,沒有實質上的指導,實習效果大打折扣;第五,實踐教學保障不足,實習基地數量少,實習時間缺乏彈性、實習成本高、實習經費難以保障等問題比較普遍和突出,嚴重制約了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和CDIO標準,高校應整合課程體系、課程群模塊,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如圖1所示。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應充分考慮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引入BIM、裝配式建筑、人工智能、綠色建筑、PPP等最新前沿理論,及時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同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個方面,構建一體化的系統知識體系。

首先,通識教育。針對人文社會知識方面的學科,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演講、征文類的比賽實踐;針對自然科學知識方面的學科,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物理知識競賽等;針對工具性知識方面的學科,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編程實訓、“互聯網+”競賽等。

其次,專業教育。工程管理專業知識方面主要包括技術、管理、經濟、法學四大學科,以及非專業知識方面的建筑學、城市規劃、公共管理等課程。其中,技術類的課程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學、工程制圖與識圖、建筑CAD、BIM建模、綠色建筑、人工智能等,教師應組織學生參加工程測量實習、CAD制圖實驗,鼓勵學生參加BIM應用技能大賽、鋼筋平法應用技能大賽等。管理類的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工程項目管理等,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BIM電子招投標模擬實訓、廣聯達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實驗等。經濟類的課程主要包括經濟學、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會計學、審計學等,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BIM畢業設計大賽等。法學類的課程主要包括經濟法、建設法規,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高校模擬法庭辯論賽、建設法規知識競賽等。

(三)設計—實現經驗和實踐場所

設計—實現經驗和實踐場所主要包括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實踐創新中心三大類,是學生校內外參加各項技能培訓的實踐教學基地,也是校企合作的試驗田,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外創新鍛煉提供了平臺支撐。當前,實踐場所大部分存在開放程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實習基地量少、實習場地受限、實驗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所以高校應完善實踐場所的管理制度,同時做好實踐過程的監督、檢查、考核與評估。

因此,高校應推行實驗中心管理改革,理順各部門之間的職責和權限,簡化手續,明確分工;開放實驗室使用,不只為課堂服務,更要為課后的學習訓練、大創科研、競賽等項目提供服務;增加教師培訓經費支出,確保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探索與企業、行業、產業的深化合作,共建實習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長期穩定的實習實訓場所。

(四)教與學的新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學生只能在“聽中學”,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創新性。在產學研融合背景下,教師應以項目為導向,采用任務驅動方式,層層遞進設計實踐教學,真正實現產學研融合。不僅如此,以項目全生命周期為載體組織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獲取知識(自學研究)、運用知識(理解分析)、分享知識(交流討論)、發現知識(創新創造)、傳播知識(成果匯報)的能力。

基于CDIO理念,教師的教學設計應以案例為對象,分為構思、設計、實現、運作四個實施階段。構思階段,教師重點策劃,形成項目任務書,學生通過自學研究,理解和熟悉項目任務書;設計階段,教師重點進行指導,形成項目計劃。學生通過分組討論,針對教師提供的項目計劃制訂實施計劃;實現階段,教師重點在于指導項目的實施,學生通過團隊協作完成項目的創新成果;運作階段,教師重點考核,完成對成果的測評,學生以演示答辯完成最后的匯總匯報。

(五)教師隊伍建設

長期以來,師資隊伍建設存在重學歷輕實踐、重科研輕教學等問題,所以高學歷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然而,青年教師大多是從校園到校園的無縫對接,缺乏廣泛深入的工程實踐經驗,習慣于用科學教育的方法從事工程教育。同時,青年教師受到職稱評定、年終考核等壓力,熱衷于發表論文、申請課題等科研工作,對實踐教學投入不足。因此,工程教育的師資隊伍缺乏工程實踐能力強的教師,所以高校亟須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內培、外引同樣重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梢酝ㄟ^校企合作、產學融合培養,讓教師通過掛職鍛煉、考察交流等方式,豐富工程經驗,從而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另外,高校在存量調整與增量優化結構的同時,應完善管理保障制度。

(六)考核和評估

傳統的考核評價主要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體系比較片面。面對這一情況,高校應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加入知識、能力、素質等考核,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一,知識。從知識掌握和知識結構兩個方面評價學生,此部分考核側重結業考核。第二,能力。從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五個方面評價學生,其中前三個能力通過答辯演示,由教師打分,后兩個能力采用團隊成員互評的方式打分,此部分考核側重過程考核。第三,素質。從團隊協作精神、實驗態度、創新精神三個方面評價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由團隊成員互評打分,而實驗態度、創新精神由個人自評,此部分考核側重結果考核。這樣一來,考核評價合理設置教師評分、團隊成員互評、個人自評等評價形式,能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

由于校情、辦學理念、辦學定位等不同,高校應以持續改進為目的,定期系統、全面地收集資料,并接受外部評估,不斷找出不足,予以改進。

參考文獻:

[1]吳愛華,侯永峰,楊秋波,等.加快發展和建設新工科 主動適應和引領新經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教研“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研究——基于CDIO模式”,項目編號:2018401;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項目編號:201902133037;湖北經濟學院校級教研“云平臺”背景下軟件操作類實驗教學實踐與改革研究,項目編號:D2020007;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校級教研“四鏈合一”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1J08。

(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工程管理專業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面向電力行業需求,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與實踐
工程管理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研究
工程管理專業建筑力學課程教學實踐探索
面向建設類執業資格考試的建設法規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