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閱讀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

2023-06-25 10:41盧秀珍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童話教學閱讀素養教學策略

摘 要:閱讀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培養學生閱讀素養是閱讀教學目標之一。童話是小學階段重要的閱讀內容,是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工具”。教師可以以童話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理解、運用、評價、反思,使學生在理解童話內容的同時,發展閱讀素養。文章以學生的理解、運用、評價、反思為重點,論述指向閱讀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閱讀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4-0055-03

引? 言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儲備語言知識,形成良好語感,提高閱讀興趣,逐步形成閱讀素養。在國內、國外基礎教育改革深入發展之際,閱讀素養一躍成為各國學生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理解、運用、評價、反思,是學生形成閱讀素養的路徑[1]。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閱讀內容,應用適宜的策略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在理解閱讀內容的同時,發展閱讀素養。眾所周知,

童話是語文學科重要的閱讀內容,承載著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重任?!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學生閱讀童話,向往美好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并與他人交流。對此,教師以閱讀素養培養為重點,以“理解—運用—評價—反思”為路徑,著力開展童話教學。

一、細讀文本,加深理解

(一)細讀語言,加深理解

敘事語言是建構童話的“工具”,是兒童與成人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品讀敘事語言,學生可以了解成人世界,感悟成人情感。童話語言雖直白淺顯,但蘊含深刻情感[2]。教師可以挖掘蘊含情感的語言內容,引導學生細讀,與成人對話,實現情感共鳴。

以《去年的樹》為例,作者在這篇文章中使用“天天”一詞描繪了鳥兒給樹唱歌的頻率,展現了鳥兒和樹之間的友情。品味友情是學生形成深刻理解的關鍵。于是,教師以“天天”為細讀點,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教師向學生發問:“鳥兒會在什么時候為樹唱歌?”在問題作用下,學生誦讀文本,觀察插圖,給出不同的回答,如“春天”“秋天”“冬天”等。教師對此進行肯定,追問:“很好,大家注意到了不同的季節?有沒有人注意不同的時間?”此時,學生放開思維,聯想不同的時間點,如“春天的清晨”“夏季的傍晚”等。教師繼續追問:“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它們的心情相同嗎?”學生繼續誦讀文本,同時遷移已有認知,將視線集中在描寫心情的詞匯上,踴躍作答,如“在樹傷心時,鳥兒為它唱歌?!薄霸跇錈罆r,鳥兒為它唱歌”……教師總結鳥兒為樹唱歌的不同情形。學生表示贊同。于是,教師發問:“鳥兒給樹唱歌的情形有這么多,你是從哪個詞中讀出來的?”學生再次閱讀,發現“天天”

一詞。教師鼓勵他們反復朗讀,增強感受。之后,教師要求他們帶著各自的感受,誦讀鳥兒為樹唱歌的內容。在學生誦讀后,教師展現情境圖,并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將學生帶入鳥兒天天為樹唱歌的場景中。此時,學生進一步理解“天天”,感受鳥兒和樹之間的友誼。最后,教師鼓勵學生看著情境圖進行誦讀,讀出“天天”的情感,同時表述自己的體會。大部分學生經過反復誦讀提到了“友情”。

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生深入剖析詞語,感受到深刻內涵——友情,體會了深厚的情感,便于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在反復誦讀、想象、描述時,進行了運用、評價、反思,有利于培養閱讀素養。

(二)細讀形象,加深理解

人物形象是童話故事的核心內容。一般情況下,作者會通過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傳遞積極思想。學生細讀人物形象,可以在了解形象、性格的同時感受積極思想,由此加深理解。所以,教師可以以人物形象為細讀點,組織細讀活動[3]。

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為例,在這篇童話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座老屋的形象,借助“老屋”一次次答應他人的請求,展現了“老屋”的善良與慈祥,歌頌了“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質。教師圍繞“老屋”形象,引導學生細讀。在學生了解了“老屋”的特點(老、破舊)后,教師以“老屋收留小貓、老母雞、小蜘蛛”這一內容為重點,引導學生細讀。教師提出任務:“請閱讀老屋收留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內容。想一想,老屋在收留它們時,是怎樣回答的?!痹诖巳蝿盏淖饔孟?,學生細讀文本,將視線集中在關鍵內容上,如“哦,是小貓??!好吧,我就再戰一個晚上?!薄芭?,是老母雞啊。好吧,我就再戰二十一天?!蓖瑫r,學生反復誦讀,有所發現。有的學生毛遂自薦,講道:“老屋收留它們時,

都說道要‘再戰,可以看到老屋其實已經快要堅持不下去了,但仍在堅持?!苯處熂皶r贊賞,并追問:“帶著這樣的理解,再讀一讀這些語句。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在誦讀時,學生遷移閱讀認知——通過“老屋”的堅持,體會老屋身上的美好品質,如“善良”“慈祥”等。

在如此細讀的過程中,學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感受他們身上的美好品質,加深了理解。同時,學生邊閱讀邊思考,踴躍表達,做到了運用、評價、反思,有利于發展閱讀素養。

二、“講述”故事,靈活運用

(一)續寫故事,靈活運用

續寫故事是學生在理解童話故事后,遷移認知,發揮邏輯思維作用,組建語言,積極表達的活動[4]。李吉林老師提倡“創造性地復述童話故事”,如改變人稱進行復述,添加角色進行續寫等。教師可以借鑒李吉林老師的經驗,依據童話教學實際,組織續寫故事活動。

以《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為例,在課堂上,學生應用“預測策略”,理解了故事內容。立足學生的理解情況,教師組織故事續寫活動,讓學生在不改變故事劇情的情況下續寫故事。在參與活動時,學生回顧故事內容,再次了解發生在胡蘿卜先生身上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揮想象力,在腦海中描繪相關畫面,組建語言,試著續寫。有的學生寫道:“胡蘿卜先生絲毫沒有發覺,繼續向前走。走著,走著,走進了市區。剛一進市區,就看到了警察在捉小偷。警察正發愁沒有繩子綁住小偷時,突然看到天上飄著一根‘繩子,欣喜若狂地拿出剪刀,剪下一段‘繩子,綁住了小偷?!币源藶榛A,教師鼓勵其他學生續寫。有的學生寫道:“胡蘿卜先生在市區走啊走,走啊走。耳邊突然傳來‘誰能救救我。胡蘿卜先生順著聲音往前走,走到一個井蓋旁。原來,是一只小貓不小心掉進了下水道里。要怎么辦呢?胡蘿卜先生著急地直撓胡子?!铱梢杂煤影研∝埨蟻硌?。說干就干,胡蘿卜先生咬斷一截胡須,將一頭拋進下水道里。小貓順著胡須往上爬,終于爬出了下水道?!本实拿鑼懯箤W生熱情高漲,學生紛紛展開想象,嘗試續寫。學生乘著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童話的世界里,自由想象,認真描述,鍛煉了語用能力、思維能力。同時,學生在續寫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進行了評價、反思,有利于查漏補缺,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提高閱讀素養。

(二)扮演角色,靈活運用

扮演角色是學生深刻理解故事內容的方式。在扮演角色時,學生會遷移閱讀認知,發揮創造力,用生動的表情、動作等塑造人物形象,展現故事場景。同時,扮演角色是創造性復述童話故事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可立足學生閱讀情況,組織角色扮演活動。

以《小壁虎借尾巴》為例,學生受到教師的引導,體驗多樣的閱讀活動,逐步了解了故事內容,尤其認識了小壁虎、老黃牛等角色,感知了他們的性格特點。于是,教師鼓勵學生回顧故事內容,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繼而扮演角色。此時,學生在反思意識的作用下,審視故事內容,探尋“人物”性格特點。一些學生發現自身不足,主動向他人尋求幫助,彌補認知不足。然后,學生主動朗讀故事內容,并在恰當的地方做出表情、動作等。如有學生垂頭喪氣地說道:“我可真倒霉,尾巴居然斷了。沒有尾巴,我可真丑啊?!迸c此同時,學生望向身后,看向“斷尾”,咬牙說:“不行,我要做一個漂亮的小壁虎。我要向其他人借尾巴?!睂W生在表演過程中,展現出了較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學生還根據自己的理解,使用適宜的方式評價小壁虎,如“愛美”。經過一番表演,學生做到了理解、運用、評價、反思相結合,有利于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發展想象力、創造力,鍛煉評價能力,由此提升閱讀素養發展水平。

三、自由“創作”,積極評價

評價是指評析故事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評價是學生個性認知的表現。在進行評價時,學生會在個性認知的支撐下,深入剖析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感受背后的目的、思想情感等,由此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增強個性認知[5]。同時,學生會因此順其自然地發展閱讀素養。評價方式有很多,“創作”是其中之一?!皠撟鳌?/p>

包括寫讀后感,繪制思維導圖等。教師可以依據童話教學情況,選用適宜方式引導學生自由“創作”。

以《巨人的花園》為例,在課堂上,學生體驗文本細讀活動,抓住了故事關鍵——變化,理解了故事內容。同時,部分學生就此建立個性認知。于是,教師組織寫讀后感活動。在寫讀后感時,學生遷移閱讀認知,對主人公、故事內容作出評價。如有的學生寫道:

孩子們才是最美麗的花朵

孩子們在花園里歡樂玩耍。他們的歡聲笑語打擾了巨人。巨人覺得孩子們侵占了自己的“領地”,將他們趕出了花園。在孩子們離開后,巨人的生活變得安靜起來。但是,花園卻一天天地變得凄涼起來。巨人看著凄涼的花園,有些后悔了。就在百般沮喪時,他的耳邊再次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原來,孩子們在花園外玩耍?;▓@外的世界是多么美麗呀。巨人意識到孩子們才是最美麗的花朵。于是,邀請孩子們到花園里?;▓@的各個角落再次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凄涼的花園變得溫暖、美麗起來。

巨人的自私,讓美麗的花園變得凄涼;巨人的無私,讓凄涼的花園變得美麗。

這樣的讀后感展現出了學生對“巨人”的評價,也彰顯出了學生對故事內容及深刻含義的理解。通過書寫讀后感,學生遷移閱讀認知,組織語言,表述個性看法,由此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同時鍛煉了語用能

力、評價能力,有利于發展閱讀素養。

四、聯系生活,自主反思

反思是童話故事與現實生活的“橋梁”[6]。童話故事具有想象性、虛擬性。在閱讀童話故事時,學生會從中獲取人生道理。人生道理是學生體驗現實生活的指引。學生要在它的指引下,走進生活,做到知行合一。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教師要圍繞故事中的道理,引導學生回歸生活,進行自主反思。

以《紙船和風箏》為例,童話故事講述了如此內容:小熊和松鼠原本是好朋友。有一次,它們因為一點小事發生了爭吵。爭吵后,它們都很傷心。后來,松鼠為了緩和關系,主動送給小熊一個紙船。小熊在看到紙船上寫的內容后,放起了風箏,而小小的紙船和風箏是它們友誼聯結的紐帶。就這樣,小熊和松鼠和好如初。

通過閱讀故事,學生了解了與好友相處的方法。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學生與好友有過爭吵,使用了不同的方式緩和關系。于是,教師立足學生的生活經歷,鼓勵他們回想和好友發生爭吵的場景,試著總結和好方法。學生主動反思故事內容和現實生活,探索不同的和好方法,就此問題暢所欲言。有的學生提道:“我在和朋友發生爭吵后,會給他寫信,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庇械膶W生提道:“我和朋友吵架后,會先低頭,趕緊溝通,及時解決問題?!边€有的學生提

道:“我和好友發生爭吵后,會向雙方的爸爸媽媽尋求幫助?!比绱?,學生獲取了一種與好友相處的方法,積累了生活經驗,有利于在生活中與好友和諧相處。同時,學生也因此理解了故事內容,鍛煉了語用能力、思維能力、反思能力等,進而推動閱讀素養發展。

結? 語

總之,有效的童話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理解、運用、評價、反思這一過程中順其自然地發展閱讀素養?;诖?,在實施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時,教師可以以閱讀素養的發展過程為抓手,結合具體的童話故事內容,引導學生細讀文本,“講述”故事,自由“創作”,走進生活,做到理解、運用、評價、反思,建立良好的閱讀認知,提高閱讀質量。

[參考文獻]

張藝穎.基于閱讀素養提升的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優化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22.

燕雷.“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素養提升策略[J].求知導刊,2022(17):29-31.

袁菲.小學語文閱讀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終身發展的意義[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6):6-7.

李玉成.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智慧課堂的思考[J].名師在線,2021(7):95-96.

石生玲.語文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J].新課程,2021(5):133.

陳惠珊.核心素養下童話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33):7-8.

作者簡介:盧秀珍(1971.11-),女,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童話教學閱讀素養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淺析中低年級童話教學策略
大學生閱讀素養現狀分析及高校圖書館對策探究
近十年我國數字閱讀的發展狀況與趨勢
從“知溝”理論談城鄉學生閱讀素養差異
探究小學語文中的童話教學
論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