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困境與向度

2023-06-25 03:07曾俊華周莉劉興全曾思源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口述史傳承人困境

曾俊華 周莉 劉興全 曾思源

【摘 要】成都銀花絲是四川獨具特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歷史原因長期以來未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迄今為止,對它的研究可謂鳳毛麟角,且涉足面較窄,缺乏深入研究,導致研究基礎薄弱,內涵不豐,形式單一,各種信息零碎散布,為當前成都銀花絲的研究和傳承發展帶來一定的難度。近年來,隨著“口述史”研究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并取得了豐富研究成果。本文將結合“口述史”研究方法對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現狀、困境及向度進行分析,力圖弄清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研究在成都銀花絲傳承發展中的價值及意義,并提出可行性建議,進而促進成都銀花絲在當下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困境;向度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口述史始于20世紀中葉的美國,由哥倫比亞大學艾倫·內文斯教授創立的“口述史學”開始,到20世紀80年代,英、法、德等國也開始涌現口述史研究,同時也被引介到中國??谑鍪纷鳛槭穼W研究的一種方法,廣泛的運用在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檔案學等學術領域。近年來隨著研究范疇的擴張更是延展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谑鍪肥且运鸭褪褂每陬^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在文字未出現之前,人類往往依靠口述傳承歷史、傳遞社會記憶和生活經驗。[1]在非遺領域里是對傳承人所掌握的核心技藝、傳承譜系、文化內涵、事物發生的經過、變遷等歷史收集、整理與記錄,歸其核心就是對“人的口述”研究。

成都銀花絲蘊含豐富、造型精美、工藝精湛、產品多樣,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此提出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傳承人掌握著銀花絲工藝的核心技藝、傳承譜系、事物發生的經過、變遷等,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與研究,是成都銀花絲得以延續的重要保證,也是向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這一“活態的文化”表達敬意和尊重。[2]傳承人是非遺技藝活態傳承的核心、關鍵環節和基本要素。為此對成都銀花絲研究就對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通過對他們的親身經歷印證和再現成都銀花絲非遺事項“活態”的歷史發展過程,為成都銀花絲的傳承保護、合理開發探尋新的路徑。

一、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現狀

目前,作者通過大數據平臺檢索與成都銀花絲相關的文章僅17篇,其中與傳承人相關的僅8篇。具體如:張琰《只為銀花絲的傳世綻放——全家并肩作戰保衛成都“名旦”》、陳麗萍《素銀花絲俏》、陳惟朗《愈傳統,愈現代——成都銀花絲逐藝之道》、巨匠匯·非遺世家《銀花絲,跨越千年的匠心》、中華手工《道安銀花絲花“細水長流”天地寬》、林風《銀花絲的美麗與憂愁》,都是以報道的形式分別對傳承人道安、劉濤、王曉璐的采訪,從她們對成都銀花絲技藝難,傳承不易的憂思,到通過她們自己從藝經歷,技藝實踐過程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發展背景分析當下銀花絲發展的影響和困因,以及對當下成都銀花絲創新要點與如何融傳統于現代的理念,賦予它新的生命力等;只有程龍《倪成玉:傳承千年的銀與火》以直述的方式較為全面的介紹了成都銀花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倪成玉老師的學藝經歷,從業過程、工作方式、作品內容以及師徒傳承方式。但不是以傳承人口述方法展開的學術研究,其中很多的細節都不能一一的呈現,比如倪成玉大師的上級師承關系與下接傳承學生目錄,她代表性的技藝,作品表現手法、藝術觀念與包含的情感、社會貢獻作用等涉足甚少;另外霍森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演進·流程·技藝:成都銀花絲設計文化研究》也只是簡單的涉足成都銀花絲的傳承體系論述,未專門針對傳承人口述史料展開研究。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普遍是以介紹的方式描述成都銀花絲傳承人的學藝經歷、從業過程、工作方式以及她們的師徒關系,且學術深度不夠、內涵不豐、手法傳統。特別是在對傳承人的藝術觀念、作品包含的情感內涵、經營管理模式、各自的技藝特征、貢獻作用以及以之相關的生活背景,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更是涉足甚少。由此可見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還比較薄弱,亟待開墾。

二、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困境與向度

(一)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困境

首先,文獻資料匱乏,研究基礎薄弱,傳承人訪談范圍狹窄,忽視與周圍相關文化的受眾,不利于傳承人口述史的完整性記錄。

文獻資料在口述史訪談中十分重要,因為文獻資料是作為一方之全史和一地之百科全書,是任何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脫離不了的存在空間背景最全面真實的文字記錄。[3]然而,成都銀花絲的文獻研究資料雖有記載,但對其專門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很多作品工藝特征隨著年代的久遠和口頭傳承的方式對相關藝術特征、歷史信息內容的衰減,更是隨著老一批傳承人逐年地過世等,導致很多與成都銀花絲傳統技藝、文化歷史相關的信息逐漸消失。在加上文獻資料的缺乏,更添了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難度。

另外,在現有的研究中往往只針對一兩個國家級、省級傳承人展開,對整個行業內的大多數從業人員與傳承人員無從涉足,忽視了與周圍相關的文化受眾,導致訪談涉及人群范圍窄,研究成果片面,深度不夠等弊端,不利于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完整性的記錄。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傳承體系與從業人群具備多樣性與復雜性,特別是擁有龐大從業人群的成都銀花絲傳統工藝,它的傳承人群承載著豐富的不為人知的技藝、技術,尤其是某些瀕危技藝,急需收集整理,只有全面系統的把成都銀花絲各級傳承人的技藝特征、傳承譜系、作品觀念以及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記錄、整理,形成全面、科學的研究方法,才能清晰展示成都銀花絲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工藝特征,更好的傳承發展這一非物質文化。

其次,發展斷代與產品外銷,導致學界對成都銀花絲關注力度不夠,缺乏高水平研究隊伍的介入。

因戰爭的爆發,人們生活生產的不續,同時銀花絲制品又為貴重金屬,價格昂貴,導致花絲產品一段時間淡出人們的視野,幾乎造成斷代式的發展。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成都金銀飾品行業的復蘇,成立了成都金銀制品廠、成都市金屬工藝品廠兩個廠家,其制作的作品卻先后被列為涉外旅游參觀購物定點單位,轉銷歐美。[4]產品的外銷,國內市場的缺失,加巨了國人對成都銀花絲產品的不了解,導致學界參與幾乎為零。沒有研究隊伍的加入,銀花絲的精湛技藝、造型特征、表現風格等都隨著藝人的老去、作品的流失海外,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如今,隨著對非遺文化的重視,成都銀花絲從新走入人們的視野,進人學界研究的范疇,可起步晚,基礎薄,參與團隊少,更是缺乏高水平研究隊伍介入,導致不能及時發掘和整理成都銀花絲的藝術特征,形成研究滯后的局面。

(二)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向度

隨著成都銀花絲的傳播與推廣,應盡快從行動的實踐上升到理論的思考。這種方式的轉變不僅是圍繞對“非遺”傳承人進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口述訪談,來獲取傳承人對銀花絲文化、手工技藝等歷史記憶與解釋,更應是在此基礎上建構“非遺”傳承人階層“草根文化”的獨立體系。[5]

1.全面啟動成都銀花絲傳承人群口述資料整理出版和數據庫建設工作

成都銀花絲傳承人群較為龐大,有著傳統的師徒傳承、企業傳承,還有現代的工房傳承、校園傳承、社區傳承等。每一種傳承方式下的傳承人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特點,為我們研究多樣性、開放性、蓬勃發展的成都銀花絲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源泉。所以,在對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記錄中,不應局限于一兩個代表性的人物,應全面啟動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的整理研究工作,并把不同傳承方式下的傳承人口述史料進行比較研究,梳理出這門技藝的共性與個性,集結出版,為未來的傳承發展提供更多可參考的依據。

同時,科技的發展,數字化技術介入非遺保護已成熱門。非遺數字化保護就是利用圖像、音頻、視頻等現代技術手段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自身及其傳承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信息進行訪談和記錄整理,并將收集記錄的信息資料進行數字化采集、編輯和數據庫導入,實現非遺傳承人信息的數字化存儲與后期的數字化管理和利用的目的。[6]成都銀花絲傳承人群龐大,口述史資訊豐富,應建立強大的數據庫,更好的實現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圖形、文字、聲音等資料真實、系統、全面地記錄、完整保存與存儲利用,同時擴大銀花絲文化在網絡上的傳播與推廣,推進銀花絲的傳承與發展。[7]成都銀花絲數據庫的建設將讓成都銀花絲的保護工作進入一個新紀元。

2.加強傳承人作品的“物態化”保護與收集整理工作

眾多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以物為依托,通過物的媒介或載體反映出精神、價值和意義,物質蘊藏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和最深的根源,呈現出記憶的“物態化”特點,它們成為傳承人之外的“無言的訪談者”。[8]由此可見,對傳承人作品的解讀是研究他們精神、情感以及技藝特征的重要載體和關鍵要素。目前,集中對成都銀花絲作品收集成冊的尚無,僅是零星的散落在各種文獻中,如《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第1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科全書代表性項目卷下》《成都古代的銀器工藝》《大型銀花絲座<九龍屏>》《四川工藝美術選集》《中國銀樓與銀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象牙金銀器》等。這些資料都很少有涉及對作品制作者的造物法則、風格理念、設計構思等精神特質的解讀,我們也只能從一個時期或一個角度去揣摩成都銀花絲的全貌,這對研究成都銀花絲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來說極為不科學。目前應加強對傳承人作品“物態化”保護與收集整理。通過傳承人對“物”的口述,直觀地呈現作品中蘊含的器物造型法則、工藝技法,或者是關于人或物的歷史記憶等,形成傳承人口述史內容多維度的表達。

3.培育穩定專業的成都銀花絲傳承保護與學術研究隊伍

學術研究是一個較為深層次的傳承與保護,特別是對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需要研究者深入實地,挖掘資料,往往耗時又費力,還要求研究者本身應具有較高水平和研究能力,這樣導致更多的青年學者被拒之門外,進一步加劇成都銀花絲傳承保護人才的匱乏。為此,培育穩定專業的成都銀花絲傳承保護與研究人才隊伍迫在眉急。其可行性途徑筆者認為應結合高校教育,特別是在四川地區的高校開設相關傳承人“口述史”研究課程,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口述史研究方法成為高校非遺文化教育教學體系、研究的基本方法,培育一批專業人才,推動非遺文化的研究和發展。

三、結語

成都銀花絲屬于“活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活態”非遺技藝、文化內涵、觀念思維往往潛藏在傳承人的身體和腦海之中,研究“建構單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生命史就是勾勒一條技藝的發展史。[9]完整發掘與研究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料,全面呈現“活態”化的成都銀花絲技藝,才能勾勒一條成都銀花絲的發展史。如今,對成都銀花絲“活態”化的研究剛剛起步,望未來有更多的學者加入,并融合多方面的資源開展豐富的學術研究與探索發現,推進成都銀花絲的傳承與發展,創造更為燦爛的成都銀花絲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曉東.對口述史的幾點認識[J].銅仁學院學報,2018(5).

[2][6]楊立.信息化時代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數字化搶救性保護探析[J].文化藝術研究,2017(2).

[3]趙春,蘭卞.從徽州文書看非遺保護中文獻資料的重要性[J].文化遺產,2013(4).

[4]藍家琛.大型銀花絲《九龍屏》[J].中國寶石,2017(B05).

[5]王淑慧,楊東伶.民間技藝傳承人口述史田野實踐中的理性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5(23).

[7]韋運玲.羌族刺繡傳承及數字化保護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數碼世界,2020(9).

[8]張習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特殊性——以重慶花絲鑲嵌傳承人李昌義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6).

[9]吳正竹,李鋼音.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口述史的作用研究[J].廣東蠶業,2018(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家級非遺成都銀花絲傳承人口述史與數字檔案創建研究》(項目編號:YY2520200447)的研究成果;2021成都市軟科學研究項目:《科技創新賦能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生態圈研究》(項目編號:2021-RK00-00258-ZF)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曾俊華(1977—),男,重慶豐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視覺設計;周莉(1978—),女,四川資中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為民族民間工藝;劉興全(1965—),男,四川資陽,碩士研究生,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民族藝術;曾思源(1993—),男,重慶豐都人,在讀博士研究生,編輯,研究方向為新媒體設計。

猜你喜歡
口述史傳承人困境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阜蒙縣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護
“非遺”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氣”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黃梅香自苦寒來
論口述史研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贛劇口述史為例
淺論“非遺”技藝傳承中的現場培訓
藤縣牛歌戲的傳承及生存狀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