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癉NA雙螺旋驅動”文化育人體系構建

2023-06-25 17:19姚紅琳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立德樹人

【摘 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高校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因此積極推進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舉措。正確認識文化育人的時代使命,深度剖析文化育人的現實困境,全面了解文化育人的核心要素,有效構建“DNA雙螺旋驅動”文化育人體系有助于切實發揮文化育人的價值引領、激勵感召、情感陶冶、行為規范等功能,將實現立德樹人這一目標落到實處。

【關鍵詞】立德樹人;文化育人;雙螺旋驅動;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一、立德樹人視域下文化育人總體要求

高校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載體,加強以育人為核心的高校文化建設非常重要,同時文化育人與立德樹人在中心思想、實施主體、行動策略上具有統一性。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文化育人體系。通過豐富育人內容、加強育人保障,將立德樹人與文化育人目標落到實處。[1]

二、高校文化建設與育人工作的現實困境

大學是社會的文化產物,在講授理論知識、培養時代新人的實踐中不斷傳承與衍生新的優秀文化,在這一過程中,文化育人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模式,應把握其正確的價值導向。尤其進入新時代,文化多元化與信息大爆炸所帶來的新老問題日益明顯,更要發揮文化對于思政工作的積極推動作用。

(一)文化育人意識不強

當前部分高校文化育人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在過去以專業為媒介,一味重視專業教育而忽視文化教育的情況或多或少存在于高校中;在教學內容與教育方式上,重專業技能講解而輕道德品質教育的現象或輕或重發生在教師身上;在學生接收信息、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受網絡世界的影響,對于事物的認知理解往往出現偏差。

(二)文化育人資源欠缺

當前部分高校文化育人資源欠缺主要體現在定位模糊、內涵不明。僅依靠教材去講授傳承文化是遠遠不夠的,本土文化和校園文化的深入挖掘才是文化育人很好的延伸,進而避免文化育人資源的單一性。此外,沒有在時代更替中提煉其精髓并賦予新的內涵,占據網絡文化高地,擴大文化育人本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三)文化育人機制不全

當前部分高校文化育人機制不全主要體現在頂層設計、職能劃分、責任落實等方面。[2]在高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已有重要政策方針作為理論支撐和價值導向,但仍缺乏明確性的指示、清晰化的架構和針對性的實施機制。同時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機融合中很少呈現價值引領、文化育人的內容,校園環境建設注重硬件設施的新穎時尚,忽視文化要素的內涵價值,其核心在于文化引領在育人機制中的導向性不明、主體性不清。

(四)文化育人體系失衡

當前部分高校文化育人體系失衡主要體現在措施力度不夠、總體成效欠佳。例如雖有較好的文化資源,但育人主體文化素養不強,便無法將資源轉化成能量傳遞給學生;或學生接受能力有限,無法最大程度地將知識吸收內化,這些都是整個體系失衡的重要一環。

三、高校文化育人體系的要素構成

以文化人、用文化滋養心靈、涵育德行,新時代文化育人工作,著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3]其中文化育人體系主要由條件和內容兩大要素構成,條件要素包括育人的主體、客體、媒介、環境,即“由誰進行育人”“文化育什么人”“借助什么載體育人”以及“在什么場景中育人”;內容要素指“選用什么樣的文化育人”。

(一)文化育人基本的條件要素

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場所,其育人主體指高校工作者,涵蓋職能部門、專兼職教師、各崗位服務人員,育人客體指在校園里學習生活的青年大學生。在新時代高校文化育人媒介主要包括真實課堂、課外實踐和網絡窗口,通過守好第一課堂主陣地、拓展第二課堂多領地和發揮第三課堂新高地作用達成文化育人最終目標。好的文化環境可以浸潤滲透參與其中的受教育者,重點涵蓋樓宇道路等物質環境和師德師風等人文環境。

(二)文化育人具體的內容要素

文化育人具體內容要素包括學科文化育人,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著眼點從不同角度詮釋育人目標和辦學理念;制度文化育人,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立足點讓學生從認知上與實踐中認同遵守校紀校規;環境文化育人,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切入點從外界載體媒介呈現校園文化歷史與本土特色;行為文化育人,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發力點借助多元育人平臺,在實踐中體悟文化魅力。

四、高?!癉NA雙螺旋驅動”文化育人體系構建

學校文化育人體系構建需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努力提升學校文化力,涵蓋精神、物質、行為、制度等各方面內容。在課堂上在實踐中都能讓“文化”擔負起“育人”的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位學生的身心發展,促進學校的內涵式、可持續發展。

(一)“DNA雙螺旋驅動”文化育人體系構建原則

高校文化育人體系構建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持續性工程,在順應時代快速發展、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的前提下,更需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育人性原則。教育即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教育的本質是人與文化的雙向鏈接,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其首要目的在于對人的培養,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更好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第二,時代性原則。高校作為育人主陣地,有責任有義務培養新生力量,助推社會進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教育本質出發,便是實現人的自我完善與自我超越。因此,高校文化育人體系構建需響應時代新要求,把握時代新機遇。

第三,系統性原則。文化育人體系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從構成模式就可發現幾個子體系相互聯系,相互鏈接,相互保障,本身具有系統性。若將其置于大思政系統乃至整個高校育人系統內,又將成為一個子系統。因此,從這一角度出發構建高校文化育人體系需有系統觀念和思維,協同助力,共同培養時代青年蓄力。

第四,特色性原則。文化自信作為最基礎最廣泛最深厚的價值體現,不僅顯示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強大的生命力,更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具有歷史的傳承性,更有時代的特色性。因此,在文化育人方面必須旗幟鮮明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讓文化自信根植于每位中華兒女心中。

(二)“DNA雙螺旋驅動”文化育人體系構建思路

第一,保障體系。主要涵蓋制度保障、組織保障、隊伍保障。制度保障主要針對新時代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確立正確方向,架構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有效保障文化育人體系的整體構建與層層落實。組織保障主要發揮過程性力量,階段性成效,通過制度設計與落實調動時間空間、人力物力多方資源,明確各層級文化育人職責,形成合力使文化育人真正落到實處,落到細微處。隊伍保障是保障體系中最具靈活性、調動性和承載巨大能量的保障系統。除建設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嚴謹的管理隊伍、熱情的服務隊伍外,更需組建學生骨干隊伍,進而更好地協同其他隊伍開展活動,達成文化育人目標。

第二,實施體系。是文化育人體系構建中的內容核心與行動主體,在實際過程中需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凸顯學科專業育人特色,強化校園歷史文化底蘊,以此構建文化育人實施體系。在整個實施主體中選好重要“文化陣地”作為文化育人基石,開設“文化課程”作為文化育人第一課堂,拓展“文化活動”作為文化育人第二課堂,借助文化陣地鏈接第一、第二課堂重要載體,創設“文化窗口”作為文化育人第三課堂,讓網絡思政滲透到整個實施體系中?!拔幕嚨亍睆膶嵤┲黧w出發進行引導,“文化課程”從內部直接正面傳遞學生知識,“文化活動”從學生自身出發踐行價值觀,“文化窗口”從外部間接影響學生思想,橫向激勵縱向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但究其文化育人目標一致,共同構成文化育人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實施體系。

第三,評價體系。對文化育人成效進行綜合評價,建立反饋機制。不同部門承擔不同工作職責,顯然其評價標準各有差異,但整體以引領性、科學性和執行力作為評價標準,下設量化指標作為各自不同的評價細則與要求。除評價機制外,采用何種評價方式至關重要,在本次文化育人體系構建中主要設計綜合評價和自我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多方位多環節多角度評估,更為直觀立體可視化。綜合評價主要在大思政視域下綜合考量文化育人成效。而自我評估區別于以往的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而是所在部門領導同事、授課班級學生以及其他工作對接部門,也就是第三方的評估,可量化可操作,育人成效更顯性化。

五、立德樹人視域下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的功能實現

高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DNA雙螺旋驅動”育人體系的構建旨在創新文化育人方式,提高文化育人成效,實現文化育人功能。

(一)實現價值引領

通過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引導青年學子產生價值認同,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從這一層面出發,高校文化育人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成長成才相結合,為立德樹人提供積極的育人條件和育人引導。

(二)實現凝聚激勵

高校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與實施為文化育人提供獨特的精神內核,在樹立正確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步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在不斷挑戰奮進的征程中磨練意志品質,同時為三全育人匯聚力量。

(三)實現情感陶冶

高校文化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氛圍的渲染、無形的滲透、隱性的傳遞,因此情感育人作為其主要特征,需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輔以獨特的內涵要素,以此幫助學生陶冶情操、使立德樹人回歸本原。

(四)實現行為規范

文化育人的一個重要目標在于規范學生行為,健康的校園文化對學生有無形的約束力,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長期以往成為一名克己自律、嚴修立德的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增強自制力和主動性。

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立身之本,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政治底色。立足時代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發揮高校文化育人主體優勢,突破高校文化建設現實困境,緊緊圍繞文化育人核心要素,牢牢把握文化育人體系構建內涵,有效探索文化育人路徑,切實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參考文獻:

[1]劉先春,趙洪良.高校文化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

[2]常寶璽.新時代高校文化育人邏輯及其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0.

[3]馮剛.新時代文化育人的理論考察[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5).

基金項目:本文系屬浙江省省屬高?;究蒲袠I務費項目資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22YB24)。

作者簡介:姚紅琳(1996—),女,漢族,浙江德清人,碩士研究生,助教,高校思政輔導員。

猜你喜歡
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立德樹人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發與品牌建設
淺析大學文化育人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農村職業學校學生成績考核體系的研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如何構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技術文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