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媒體藝術影響下的視覺藝術的創新表現

2023-06-25 05:57黃美林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3期
關鍵詞:數字媒體視覺藝術

【摘 要】數字媒體作為媒介傳播的技術手段,與社會發展、經濟繁榮分不開。它的出現,是時代進步、人類需求不斷提高的產物。生命形態的改變,促使了生活方式的改變,藝術樣式的更進也可想而知。傳統的視覺藝術范疇,因為后現代主義藝術中各種流派的推動,大大被擴展。而當今大眾對藝術形式多樣化的需求,推動著藝術的不斷創新,媒體技術的產生發展,使得很多視覺藝術創作不再停留在單一領域,而是創造系統的創作機制,注重跨領域多角度的融合創作,注重藝術創作本身的價值觀念之外,還注重受眾的情感需要和互動機制。從而產生更加真實的視覺效果體驗。

【關鍵詞】數字媒體;視覺藝術;創新表現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3

一、數字媒體藝術的產生發展

(一)數字媒體

媒體,即媒介,是大眾媒介的文化娛樂方式,借用它,形成圖像、文字、影像、聲音、語言等形式,滿足大眾的精神需求。媒體的范疇很廣,遠古人的壁畫、現代人的電腦、手機、等智能用品,因此,“藝術即媒介”。就像克萊門特.格林伯格所說:“寫實的錯覺藝術掩蓋了藝術媒介,藝術被用來掩蓋藝術自身,而現代主義則把藝術用來換起對藝術自身的注意?!盵1]而信息時代到來,使得信息傳播的方式多樣化范疇更廣,用二進制的形式,記錄傳播信息的載體——數字媒體,應運而生。它的出現,消解了群體之間的邊界,讓我們獲得并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的快捷、有趣。

(二)數字媒體藝術的產生

數字媒體藝術的產生,源于媒體技術的推動?,F今,正值媒體技術火熱發展的時代,“藝術既然是應該在事實上被看做那些正在所有領域中繼續的生產活動的起點”,[2]那么,數字化的藝術形式,就必然在當下被產生被創造,科技發展、社會進步、藝術創造從來都是社會發展的共同體?!耙驗槲覀內祟惐旧砭褪且粋€持續吸收能量的存在,而這個能量正是與現實世界相匹配的?!盵2]今天的藝術形式,必然與人類當下正在吸收的“自由能量”密切相關,這個能量就是數字化時代包裹下的技術的發展。視覺藝術借助網絡、軟件、交互設備等技術載體,貫通于各個領域,生產出數字繪畫、動態廣告、科幻影視、CG動畫、界面交互等藝術形式。

二、數字媒體對傳統視覺藝術影響的表現

(一)影響傳統視覺文化

人類的生存發展,外延靠生產力、技術的推動,而內涵則靠文化的傳播與迭代。我們生存的世界,是一個真實可視的世界,那么,我們的文化傳播,很大程度上就屬于視覺文化的傳播。古人的洞窟壁畫、日常生活中的結繩記事、博物館展示的文物、國際社會新近發生的事件、電影和展覽的欣賞等等,這些文化信息的接收和研究,都離不開圖形圖像的展示,而這些圖像本身就是所屬時代的文化符號,它是文化信息的載體。原始社會的圖騰文化、古典時期的刻畫自然的藝術文化、現代后現代時期的復制文化、再到當今的模擬、虛擬超現實的文化,這些文化的傳播傳承,無不受到當代的環境和技術發展的影響。數字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圖像的樣式空前繁多,鋪天蓋地的圖像信息,包裹著我們的生活。視覺文化的傳播變得更加動態化、高效化、綜合化。

(二)數字媒體拓寬視覺創造思維

格林伯格指出:“作為語言基礎的媒介是各門藝術相互區分的基本點,而媒介的改變也必然會帶來一系列技術、方法和規則的改變,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藝術思維和藝術語言的改變?!盵1]社會行為,是思維的外化,思維的發展將人和人、人和物、人和整個世界的社會關系,用圖像的方式所構,產生一個共生的系統,這種共生體系,正是數字媒體對于人們思維方式影響的結果。于是,我們創造圖像的方式的變化,帶來了新的藝術作品,同時帶來的還有欣賞藝術作品時產生的藝術性的互動服務。

藝術創新與社會環境的發展相關。數字技術作為信息社會發展的部分,為藝術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概念攝影師森村泰昌,用自己這個人的符號以及數字技術,完成了對藝術史不同階段大師作品的視覺轉換和挪用。[3]他用現有的到道具、化妝,利用攝影技術的逼真、便捷等優勢,實現了影像的篡改,讓自己變身為藝術史中的各種“大咖”,時而成為文森特·梵高、達芬奇,時而成為女藝術家弗里達·卡羅……把影像、大眾媒體和流行文化,用數字技術的合成,重新呈現給觀眾“我就是他們”的藝術表達,實現了對傳統攝影方式及文化的重構。實現了藝術家對于當下社會的道德、性別主題的反角度思考。用一種鏡像的語言,反照部門間的對比。2018年,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上,德國的媒體藝術家Tobias Gremmler(托比亞斯·格雷姆勒),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實現了動作捕捉,運用攝影機捕捉真實的運動,再將這寫動作用虛擬的方式還原。例如將傳統的中國文化的精髓,如功夫、戲劇中的人物動態特征數字化,創造出獨特的功夫和戲劇的樣式,用數字追蹤,既保留了中國文化的形式意味,又給人以全新的數字化視覺體驗,被譽為“打破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障礙”[4]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兼容視頻、音樂、裝置等藝術手法,如《中國戲曲虛擬角色》,把中國戲曲服飾的特點以及戲曲人物運動的節點的追蹤,用數字技術加以表現。這些利用數字技術,視覺化戲劇、音樂、舞蹈、廣告等傳統藝術樣式的經典,為觀眾打造出新興的視聽盛宴的藝術作品。

(三)數字藝術影響觀者期待

藝術是精神體驗的產物,是環境和社會的再現,它以圖形、樣貌的方式呈現,滿足人類群體的視覺體驗需求,觀眾在欣賞藝術作品時而獲得的感官滿足的過程,體現了社會文化推動和普及的目的。而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藝術家嘗試新的表達方式,引領著視覺藝術的潮流,方便了人們對于藝術感知的過程,同時,豐富了感知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閱讀電子讀物,快速的獲得相應的信息;工作學習之余,花幾分鐘,便可以找到為自己減壓休閑的娛樂方式;博物館、藝術館展示的藝術作品,觀眾能參與、互動的作品更受大家的喜愛……藝術家莫里斯·貝納永(Maurice Benayoun)運用數字影像、數字圖片、虛擬技術,表達反戰的思想。例如作品《世界皮膚——戰爭之國的野生動物園》,運用真實的戰爭場景照片資料,置于互動裝置作品中,觀眾帶上3D眼鏡參觀的同時,可以自己拍照,把自己的形象射于畫面之中,隨后,在畫面嗎中留下你的白色輪廓。隨著體驗的人數的增加,畫面中的虛擬戰場會被“參與戰爭的觀眾占領”,于是,觀眾體驗到戰爭所帶來的滅絕、消失等可怕的后果。這種數字藝術,給觀眾仿真的體驗,增強人們的對于藝術作品背后意義的思考。這種融合了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體驗,打破了傳統的被動單一的接受方式,多角度的滿足著人類的好奇心和期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數字技術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傳統的交流方式,人們會以更多的方式,比如虛擬世界、機器互動等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從而產生全新的審美體驗。

三、數字媒體影響下的藝術創新實踐表現

藝術,從來都是在實驗中發展的。后現代藝術的出現,影響著傳統藝術,藝術家們在不斷的創新中,開啟了多樣的視覺范疇嘗試。在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技術與藝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數字媒體技術對于藝術領域的影響廣泛,由它所承載的繪畫、設計、戲劇影視、音樂舞蹈等多樣化藝術語言層出不窮,本文著重從藝術學門類中下設的一級學科的幾個領域,舉例說明。[5]

(一)藝術設計領域的創新表現

數字技術對于藝術設計領域的影響,方方面面,動態廣告、動態網站設計、界面交互設計、游戲、影視動畫等等,動態設計的有效利用,可以使得觀眾感受到過程的力量,迅速滿足著大眾的審美需要。正如魯道夫·阿恩海姆所說:“運動是最最容易引起觀眾注意的視覺內容?!盵6]于是,傳統設計形式被多樣的動態視覺所創新,設計師在設計中運用圖形交替、動態推拉、移位、旋轉、循環、動態版式、扭曲夸張、實拍結合等多種可引發視覺動態的手法,實現著作品的立體化、虛擬化。58屆金馬影展的海報設計,突破往年海報設計的靜態的平面化,將電影鏡頭作為創作的靈感來源,用單一鏡頭和連續鏡頭的轉換,實現了主題“金”“馬”“58”的視覺虛實的轉換,多維度的海報主體,突出動感科技形態。我們熟悉的Absolut(伏特加)瓶,至創始以來,都沒有放棄對其品牌的形象設計的追求,吸引折著大量的藝術家的合作。2020年,伏特加在索菲亞舉辦了公共藝術活動——互動的Absolut Blank,把經典的瓶身投影到墻面上,藝術家們用自己的舞蹈、動作做互動表演。藝術家們的動作在瓶身上留下相應的形式,畫面趣味十足,重新構建品牌與藝術語言的關系。這些動態的藝術設計,體現了跨媒介和互動性的融合,設計在展示的同時,實現了演繹的過程,更好的呈現設計作品的時空感,以及觀者的體驗感。

(二)美術領域的創新表現

從傳統美學的角度而言,數字藝術借助技術的表現,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就有,在德國出現了算法與圖像的結合而產生的抽象藝術圖案,這便是媒體技術對于美術領域影響的先河。[7]從此,數字抽象藝術伴隨著“錄像藝術、數字視頻、影像裝置、網絡藝術、電子涂鴉”等后現代藝術樣式的介入,活躍著當代藝術。例如,利用技術及算法模擬照片上的黑白灰的灰度差異,而創造的圖案,以及著名繪畫作品等等。正如邁克爾·諾爾所說:“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更多的藝術家會將它作為創作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新的藝術媒介將被用來產生前所未知的藝術效果,如結合色彩、深度、運動和隨機性來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彼囆g家Leo.Villareal(里奧·維拉瑞爾)運用數字技術,創作了非常震撼人心的繪畫作品?!缎强铡愤\用鋼管、Led燈,通過控制計算機算法,創造出虛擬的宇宙銀河的視覺效果。我國的雕塑藝術家隋建國的很多作品,就是運用3D打印技術,還原了雕塑的本質——“3D打印技術不是冰冷的技術,而是雕塑家的體外器官”。數字藝術的創作,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我們可以輕松的置身于明代的《秋林讀書圖》中,在原本平面的畫卷中,縱深于山林間,跟隨著畫中的飛鳥穿過樹林,體味主人在茅草屋內的休閑……我們的身心穿越時空,完全沉浸入畫卷之中,帶來全新的體驗感。

(三)戲劇影視作品的創新表現

數字媒體技術對于戲劇影視文化的影響,顯而易見。電視電影里的數字處理的場景、道具,不僅節省了前期拍攝的成本,還能讓畫面創造無限可能。后期技術的介入,對影視的視聽效果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人對于想象力的一切體驗:變異的生物、奇怪的外星人、神奇的宇宙世界……這些以假亂真的特效鏡頭,超現實的虛幻空間,讓人瞠目結舌?!缎乔虼髴稹贰躲y翼殺手》《阿凡達》《流浪的地球》這些科幻電影的創作,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承載,讓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和感受。[8]

四、結語

當今,數字技術的使用和研究,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部分。視覺藝術的創新,已經離不開它的發展,它解構了傳統視覺文化的內涵,不斷刷新著視覺藝術的多樣性,從而實現并滿足著人們日益多樣的審美需求,和人類對于未知世界探索和向往。虛擬視覺藝術,借助數字技術,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實現著人類的想象和夢想。

參考文獻:

[1]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簡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福爾克爾·哈蘭.什么是藝術——博伊斯和學生的對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7.

[3]楚小慶.技術發展與藝術形態嬗變的關系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8.

[4]整景兒.捕風捉影或空穴來風?托拜厄斯·格雷姆勒用數字沖撞感官[EB/OL].[2020—06—25].https://www.sohu.com/ a/438145130_739111.

[5]安藝.“動態”海報及其設計研究[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20.

[6]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朱疆源,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程鵬,孔凱.增強現實技術應用于展示藝術的探索[J].美術大觀,2018(3).

[8]丁蕾.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創新[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3.

作者簡介:黃美林(1982—),女,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山西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設計藝術學。

猜你喜歡
數字媒體視覺藝術
不只是拼貼的視覺藝術
李陽 讓品茶成為視覺藝術
手機UI界面設計中視覺藝術元素的構成
電視綜藝節目宣傳中視覺藝術的創新思考
總編室視覺藝術部 介是一個魔性的團隊
數字媒體技術介入地方性博物館資源開發討論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中動畫原理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現狀與前景
數字媒體的時代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