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

2023-06-25 05:17楊毅
考試周刊 2023年19期
關鍵詞:高中教育美術教育信息化教學

作者簡介:楊毅(1972~),男,漢族,湖北恩施人,恩施市第二中學,研究方向:美術教學。

摘 要:當前社會已步入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其中信息技術和教育領域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教育改革及創新發展。美術是高中教育的基礎內容,有著極強的藝術性特點,是提升高中生藝術修養和想象思維的主要途徑。在高中美術課堂加強信息化教學,能優化美術教學成效,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诖?,文章主要探究高中美術信息化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育;信息化教學;美術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9-0163-04

信息化教學是以多媒體設備、互聯網技術等作為載體,將抽象、晦澀難懂的知識以貼近學生生活或更加形象、直觀的圖像展示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審美觀念塑造的重要時期,若想提升高中生的美術核心素養,適應教育發展趨勢,需要高中美術教師及時引進信息化教學手段,整理生活化、現代化的教育資源,打造趣味、生動的美術課堂氛圍,使學生能主動探究與研究美術知識,在學習中升華自身的藝術情操,確保學生未來的綜合發展。

一、 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意義

(一)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高中美術課堂通常以教材內容為主,美術教師直接給學生講解抽象、刻板的理論知識,很難培養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同時,教材知識較為局限,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而信息化教學的開展,能夠拓寬高中生的藝術視野,了解生活中的美術資料,使學生感悟到美術學習的趣味和魅力,達到預期的美術教育效果。另外,部分學校的教學條件尚不成熟,較少組織學生參加美術交流活動。而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高中美術教師可依托網絡平臺整合美術資源、知識,并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直觀呈現豐富的美術作品,無形之中熏陶學生的藝術修養,保證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二)推進課堂改革

高中美術課程的質量與學生學習態度、興趣有著緊密聯系,只有讓學生真正愛上美術學習,享受美術課堂,才能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材知識開展信息化教學,以信息化技術整合網絡教學資源、教材知識,便于學生更加廣泛地學習美術知識,使其能直觀了解美術知識的難點,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掌握美術創作的技巧,以此推進美術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另外,信息化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為學生提供了輕松、愉悅的自主學習環境,優化了美術課堂結構,實現美術教學多元化、動態化和立體化的目標。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的高中美術課堂,能共享美術教育資源,便于學生開展高效的復習、預習,引領學生養成正確的美術學習習慣,確保美術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提高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和負擔,若想讓學生在有限的美術課堂掌握知識,需要教師采取信息化教學手段,以更好地提高學生探究美術知識的興趣,增強其學習體驗。首先,美術教師應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狀況、學習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如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線上美術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在平臺中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生活美,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期間提高自身審美能力,產生美術學習的動力,緩解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壓力。其次,美術教學中的結構、色彩以及形狀等美術元素能使學生真切感悟到美術的魅力。而美術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呈現美術作品、美術圖片,既能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印象、記憶,也能使其更好地感受美術作品的歷史底蘊、文化內涵,增強美術教學的感染力。

(四)滿足學習需求

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相對生澀、乏味,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抵觸、畏難心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整體質量。而美術信息化教學的開展,能將難懂、深奧的美術知識通過漫畫、動畫以及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同時,高中美術有著極強的綜合性,能與其他學科有機融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因此,美術教師應依托信息技術的兼容性整合各個學科的知識,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如在拓展傳統山水畫知識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介紹作者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此構建更加高效、高質的美術課堂。

(五)營造良好氛圍

與灌輸式教學法不同處在于,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能實現教學方法的趣味化、多元化,充分滿足高中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首先,美術教師利用信息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手段。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美術教師還能判斷哪類信息化教學手段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制訂出針對性強的美術教學方案。其次,美術信息化教學更加強調課堂的跨界性、互動性,能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途徑。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領學生自主思考,在互動、討論環節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美術水平,使學生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美術知識、創作技巧。

二、 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的不足

(一)與學生生活脫節

當前高中美術信息化存在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相脫節的情況。簡單而言,大部分美術教師認為名師教學資源或名校的教學方法便是有效的,未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情況整理信息化教學資源,影響了高中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同時,美術知識和高中生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若教師過度依賴信息化教學法,不注重生活中的美術資源,很難保證美術教學的成效。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學生缺失美術創作的興趣,無法發展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二)未細分教育資源

互聯網平臺中存在海量的教學資源,需要高中美術教師及時細分、整合適宜的教學資源,從而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就目前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情況而言,許多教師都直接將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沒有細分教育內容,導致學生學習時出現迷惑、混亂,不利于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另外,網絡資源良莠不齊,高中生又處于價值觀、審美觀樹立的關鍵時期,若教師忽略對學生的管理、監督,可能會導致學生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出現思想偏差的情況,難以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 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策略

(一)聯系實際生活,優化教學手段

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手段的優化、改進,將美術教學資源和高中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學生能真切了解到美術和生活的關系,產生探究美術知識的興趣。當前社會處于互聯網時代,若想引領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需要教師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補充與拓展教學資源,實現課內外教學有機銜接的目標。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學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補充趣味性的優質教學資源,并將資源分享到班級群,便于學生課后時間自主學習和復習,促進其美術核心素養的完善。以人美版《程式與意蘊——中國傳統繪畫》為例,本單元是讓學生在分析、鑒賞名家作品的過程中,理解、領悟筆墨的美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筆法、墨法的表現力,學會從不同角度欣賞中國畫。在課堂中,美術教師可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李白行吟圖》和《韓熙載夜宴圖》,引導學生從造型、筆墨和留白等方面鑒賞作品,并說出自己對人物畫審美追求的理解。隨后,教師可借助故宮博物院所制作的“韓熙載夜宴圖”App,給學生講解趣聞軼事,舒緩課堂的緊張氛圍。該種App集知識性、趣味性、學習性于一體,與學生的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學生可以在課后自主下載學習與探究,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使學生更加清楚、明確地認識傳統繪畫歷史,學會鑒賞、判斷經典作品,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水平。

(二)整合教育資源,構建動態課堂

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為突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教師應積極整合教育資源,構建動態化的美術課堂。高中美術教師可在課前整理優質美術資源與適宜學生學習的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網絡平臺具備較強的便捷性、豐富性,擁有大量的美術資源,因而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以信息技術將美術作品通過圖片、視頻融入課堂,使其能體會到美術學習的趣味,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以人美版《抒情與寫意——文人畫》為例,本節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探究與鑒賞文人畫作品的過程中,掌握文人畫鑒賞的方法、技巧,了解中國文人畫的審美趣味,主動研究美術知識。在課堂中,教師可先為學生展示《真賞齋圖卷》和《墨梅圖》等優秀作品,提出“墨梅圖中的墨梅并不存在世上,那么畫家是借助墨梅表達了自己什么情懷?”等問題,當學生回答后再逐步導入新課,詢問學生是否了解文人畫的鼻祖,集中學生注意力后,美術教師可再利用多媒體設備呈現王維的《雪溪圖》作品,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意境,營造愉悅的美術學習氛圍。同時,美術教師還可借助微課細致介紹其他的文人畫作品,使學生能明白我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悠久歷史,學會自主鑒賞與欣賞美術作品,在動態化、新穎性的美術課堂深化知識理解,提升綜合素質。

(三)創設良好情境,發展想象思維

作為視覺藝術學科,美術情境的創設能刺激高中生的視聽感受,主動參加美術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水平、鑒賞能力。不同的美術作品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部分作品的色彩相對淡雅平和,部分作品的色彩艷麗又濃烈。為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區分美術作品,教師可利用適宜的背景音樂創設美術情境,通過舒緩、輕松的輕音樂搭配淡雅、平和的美術畫作,提升學生美術素養的同時,促進其審美能力得到較好培養。以人美版《感知與判斷——美術鑒賞的過程與方法》為例,在本節課程中,美術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轪侯妻墓帛畫》作品,然后引領學生利用AR技術拉近其與作品的距離,使學生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真切體會到絹類帛畫的構圖特點、材質以及內容。同時,教師也可將《洛神賦圖》投影出,讓學生對比鑒賞,并思考二者在設色、內容和造型上的差異,使其能身臨其境地感悟美術的魅力,了解我國美術作品的成就,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另外,當前美術教學目標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美術技巧、技能,還需要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建立獨具特色的藝術體系。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課堂中,需注重講解美術作品的思想情感、表達意蘊,靈活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感受美術作品,以此完善學生的藝術修養。

(四)打造翻轉課堂,建立線上平臺

在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師應基于信息化教學手段打造翻轉課堂,積極建立美術線上學習平臺,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全身心投入美術活動。首先,傳統課堂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影響了教學成效,而翻轉課堂的構建能使學生更好地緊跟教師的節奏。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通過翻轉課堂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見解與想法,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創作思維。增強學生美術學習的自信心,降低學生的知識理解難度。以人美版《人作與天開——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為例,在本節課堂中,為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發展與文化內涵,美術教師需提前制作好趣味的微課課件,讓學生自主預習與了解古典園林藝術的歷史,然后在課堂中讓學生分組討論園林背后的傳統思想與文化,使學生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火花,達到理想的美術教學成效。其次,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興趣,因而美術教師還可通過互聯網平臺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美術學習心得與鑒賞心得,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溝通交流能力。在此期間,美術教師要總結與分析學生的想法,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美術鑒賞技巧,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五)堅持學生為本,增強學習體驗

在高中美術信息化課堂中,教師要堅持學生為本,注重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不斷完善教學流程,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靈感,滿足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與成長需求。首先,美術教師要主動觀察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觀能動性與主體作用。在教學期間,教師需明確自身組織者與引導者地位,利用信息技術收集美術教學資料,設計教學方案,并通過符合學生需求的美術資源補充課堂內容,使美術知識能夠有效延伸至課外,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和學習能力,不斷健全學生的美術知識體系,實現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目標。其次,高中美術課堂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了解與掌握更多的美學元素。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堅持以信息技術作為載體,將聲音、畫面互相融合,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與聽覺感官,營造生動的藝術氛圍,活躍學生的美術創作思想。以人美版《人居與環境——詩意的棲居》為例,本節課程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建筑的結構、空間、功能與材質,明白建筑的意蘊與形象。在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實地考察當地的傳統園林與傳統建筑,還應借助信息化技術動態展示傳統建筑的視頻,引領學生全方位觀察人居環境,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與了解,從而提高美術課堂的整體質量。

(六)提高教師素養,加強家校合作

首先,教師是高中美術信息化教學的關鍵實施人員,對其進行教育培訓,能夠強化教師的專業技能,使其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設計課堂流程,有效優化課堂效果。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與其他教師交流信息化教學的心得,積極參加培訓活動、進修活動以及教研活動等,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學理念,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而為開展高效的美術課堂夯實基礎。其次,家長是高中生課下的主要陪伴者與引導者,信息化美術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為此,高中美術教師應在信息化教學完成后,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由家長負責學生課后的監督工作與陪伴工作。也可在布置美術課后作業時,讓家長陪伴孩子共同鑒賞相應的美術作品,培養學生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能使家長明白學生美術思想與創作思維提升的重要性。另外,家校合作的開展能保障與規范學生的網絡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引領學生養成正確規范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課堂推進信息化教學,能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增強高中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適應當前教育發展趨勢。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注重聯系實際生活優化教學手段,依托信息化手段整合美術教育資源,構建動態化的美術課堂,創設適宜的美術情境,著重發展高中生的想象思維。并且在打造翻轉課堂模式、突破線下教學的束縛與局限性、彰顯高中生的主體地位、增強高中生的學習體驗、提升美術教學效率和有效性的同時,應確保高中生美術綜合素養的完善。

參考文獻:

[1]何明霞.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2(34):63-64.

[2]王永強.淺談高中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J].中國新通信,2021,23(18):225-226.

[3]趙佰昌.基于信息技術時代背景的高中美術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0):134-135.

[4]李向東.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整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5):117-118.

[5]江碧蕓.論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0(23):51-52.

[6]王東鵬.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7):152-153.

猜你喜歡
高中教育美術教育信息化教學
基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為了學生好”
新課改下高中美術的教育創新之再思考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淺談小學生的美術教育
基于視覺識別時代的學校美術課程
聽障兒童美術教育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