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培養動態、模式比較與建議

2023-06-27 19:02盛天翔王翌秋
中國大學教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優化建議金融科技人才培養

盛天翔 王翌秋

摘 要:近年來金融科技人才市場需求巨大,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設立金融科技專業。本文系統分析了國內外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案情況。研究表明,國外高水平高校普遍重視金融科技碩士專業,強調統計分析與交叉融合;國內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注重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教學,地方高校注重交叉復合類課程教學,民辦高校課程設置各具特色;證書類的金融科技人才認證課程更強調實踐應用性。最后,本文圍繞培養理念、課程體系、校內外協同、交流平臺和師資隊伍建設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新動態;優化建議

一、引言

近年來,金融科技的技術趨勢、生態模式已經逐步清晰,促使金融科技領域的人才需求規模激增,也同步推動著人才培養的變革。根據《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與發展報告(2021年)》,按照商業銀行、保險業、證券公司以及金融科技企業等發布的招聘需求統計,預計未來5年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總量每年約為23萬,總需求超過115萬,超過90%的金融科技企業正面臨嚴重的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短缺,而近一半的受訪雇主表示難以找到符合特定職位需求的人才。2021年,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首次將金融科技類納入緊缺人才目錄中。目前,中國的金融科技頂層規劃正不斷加強,中國人民銀行已經發布了第二個關于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年規劃”,全國各地對金融科技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而且金融科技的專業特征非常契合新文科專業交叉融合發展要求。因此,加快高素質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十分迫切和必要[1],也是近年來高校非常關注的問題。

我國的金融科技專業于2017年開始設立,截至2021年,已有85所普通高等學校設立金融科技本科專業,包括“雙一流”建設高校、地方高校和獨立學院,還有部分高校則以開設計算機金融或金融科技實驗班、微專業的方式培養金融科技人才。從市場需求來看,對金融科技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既要緊跟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科技前沿領域,又要掌握計算機編程、數據分析算法和統計工具。保證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的培養成果,提高金融科技專業人才與相關領域的工作與應用的匹配程度,高校如何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至關重要。本文將對目前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動態進行全面梳理,并探討如何進一步優化現有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模式。

二、金融科技的專業熱度較高

1.各類高校的金融科技專業熱度情況

“雙一流”建設高校情況方面,為兼顧地區特征和實際招錄數據可獲性,本文選取天津市、江蘇省、浙江省和河北省四個省份(市)進行分析。西南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開設金融科技專業較早,將其作為“雙一流”高校的代表,并對這三所高校在以上地區的招生錄取情況進行分析。在具體度量方面,采用專業錄取名次進行衡量,即專業的錄取最低位次占該地區高考總人數的百分比。從2021年招生情況來看,三所高校的金融科技專業的錄取名次都要領先于學校的整體錄取名次。由此可見,金融科技專業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擁有較高的認可度。

地方高校方面,根據地方院校的綜合排名情況,本文選取三個代表不同類型的地方院校進行分析,包括深圳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和新疆財經大學。從2021年招生情況看,上述三所院校的金融科技專業錄取名次分別領先相應學校整體錄取名次1.26%、3.10%和4.34%。因此,總體而言,地方院校與“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情況類似,金融科技專業同樣熱度較高。

獨立學院錄取方面,從專業設置時長和學科建設成熟度的角度考慮,本文選取四所獨立學院作為樣本,即福州大學至誠學院、三亞學院、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同樣,獨立學院的金融科技專業錄取情況也明顯高于學校整體水平。

由此可見,無論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地方高校還是獨立學院,金融科技專業均在報考時受到社會認可。

2.金融科技專業與大類專業比較

從目前各高校的開設情況來看,金融科技專業屬于金融學科下屬特設專業,與歷史較早的金融工程和金融數學專業有一定相似性,可以進行相應的橫向比較。以江蘇省錄取情況為例,相較于長期以來錄取線偏高的金融專業而言,金融科技專業的招生情況具有一定優勢,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青睞與歡迎。

金融數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在課程學習方面有一定的重合性,但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金融工程主要解決金融問題的具體技術開發,涵蓋金融產品設計、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金融數學專業側重于對在金融學里使用的數理統計等數學工具的研究,可以理解為金融學和數學的綜合學科;而金融科技專業更加強調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關鍵信息技術方法來解決金融問題。

三、國外高校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國外高校高度重視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明尼蘇達大學、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高校都已開設了金融科技碩士項目;英國的帝國理工學院、思克萊德大學、倫敦國王學院、薩塞克斯大學、愛丁堡大學等高校開設了金融科技碩士項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愛爾蘭的愛爾蘭國家學院也開設了金融科技碩士項目。

如果以QS世界大學排名進行劃分,已經開設金融科技專業的高校大多數為世界排名前50位的全球知名高校。一是由于全球知名高校綜合實力較強,能夠更加迅速地捕捉到時代的熱點和需求,并及時做出相關的應對和改變,反映了金融科技行業的光明前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缺口;二是由于金融科技行業的人才相較于其他傳統金融行業具有更高的職業素養需求和從業要求,因此需要高校具備一定的實力基礎作為支持,才能更好地培養出符合需求的人才,這也側面體現了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高標準。

國外高校在開設金融科技相關專業時,絕大多數以碩士項目為主。來自4個國家的14所高校的15個相關項目中,關于金融科技領域相關碩士項目的名稱一共有7種,包括金融科技理學碩士、金融科技個人金融理學碩士、金融科技和政策理學碩士、金融科技創業理學碩士、金融科技風險管理理學碩士、金融科技管理理學碩士、金融科技財富管理理學碩士[2]。其中,金融科技理學碩士項目出現8次;金融科技創業理學碩士出現2次;其他各項目名稱各出現1次??梢?,國外高校的金融科技類碩士項目內容大多數側重于理工學科類。如果按培養目標的側重點來看,則可以分為4類,即綜合類金融科技碩士項目(出現9次)、偏政策型金融科技項目(出現1次)、偏創業型金融科技項目(出現2次)、偏管理型金融科技項目(出現3次),其中綜合類金融科技碩士項目占比最高。

總的來說,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培養要求較高,需要掌握交叉復合型知識,在學生擁有堅實的本科學習基礎的條件下,通過金融科技相關的課程設計,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培養出質量較高的金融科技人才。這或許是目前國外高校將金融科技專業主要設置為碩士項目的重要原因。

金融科技專業作為一門以數據、科技和金融為核心支點的跨學科融合專業,在人才培養時,相應課程可以劃分為三類:金融理論類課

程、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和交叉復合類課程。其中,金融理論類課程以基礎知識和商業分析方式為主,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以各種語言的編程課程和數據分析為主;交叉復合類課程則是體現兩者相互交叉融合的課程。

各所高校的課程設置導向存在差異,但是大多都開始強調交叉融合問題。以英國的帝國理工學院、薩塞克斯大學、思克萊德大學和美國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課程設置為例,展開相應分析(如圖1所示)。在英國的三所高校中,金融理論類課程占比較大,反映了金融科技專業培養對金融素質的高要求。與此同時,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和交叉復合類課程也占據了較高比例,特別是薩塞克斯大學的本科專業,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比例已經超過了金融理論類課程。而從碩士項目的各類課程占比來看,金融理論類課程仍占最主要的部分,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和交叉復合類課程相比較的話,交叉復合類課程的受重視程度相對更高。美國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課程設置中,金融理論類、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的占比都比較少,大約占10%左右,而交叉復合類課程占比達到77%,說明其更加注重交叉復合類課程所帶來的綜合能力提升。

四、國內高校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案

1.“雙一流”建設高校注重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培養

整體而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案比較強調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的設置,說明研究型大學可能更重視基礎技術類課程,著眼于長遠能力的培養。本文選取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作為樣本,統計了其三類課程的情況。從三所高校的培養方案來看,其三類課程的核心內容具有較高程度的相似性,側面說明“雙一流”建設高校對于金融科技人才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培養要求具有一定的共識。三所高??傮w比較接近。其中,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理論類課程安排最多,中央財經大學的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安排最多,而北京師范大學對交叉復合類課程安排較多,這可能與高校各自的整體特色有一定關系。

2.地方高校注重交叉復合類課程培養

地方高校的研究型定位相對低于“雙一流”建設高校,其在課程設置時更注重綜合運用,相較于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交叉復合類課程的占比往往較高。以山東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和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三所地方財經類高校進行分析發現,三所高校均設置較多的交叉復合類課程。山東財經大學和山西財經大學這兩所高校更加注重對金融理論類課程的安排,而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開設金融科技專業更早,更加強調實踐性,已經大幅度降低金融理論類課程。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作為第一所成立金融科技專業的高校,相較于其他本科院校,其培養方案更加注重職業和應用方面的規劃,從優良品質、專業能力、道德操守、實踐能力、職業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約束和規范,其金融理論類課程占比僅占10%,而統計與計算機類和交叉復合類課程分別占40%和50%,更注重信息技術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3.獨立學院課程設置各具特色

不少獨立學院已經設置金融科技專業,院校差異較大,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也大相徑庭。綜合考慮金融科技專業設立時間和高校特色,本文選取福州大學至誠學院、三亞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和寧波財經學院進行分析。整體而言,四所學院的金融理論類課程占比依然較高,但是在三類課程的比例分布上存在明顯不同。寧波財經學院的金融理論類課程占比最多,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的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安排較多,而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和三亞學院的交叉復合類課程比例要高于其他兩所學院,這可能與獨立學院各自的人才培養定位和地方政策有較大關系。

五、證書類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方案

證書類考試認證也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形式。目前與金融科技人才相關的證書主要包括注冊金融科技分析師、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和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師,相關考試內容能夠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借鑒作用。

1.注冊金融科技分析師(CFTA)

注冊金融科技分析師(CFTA)是金融與科技復合型職業資格考試,由美國“注冊金融科技分析師協會”發起。目前,CFTA考試包含財務報表分析及編程、Python計算機編程、數據庫技術、統計學基礎與編程、Python數據挖掘、量化技術與程序化交易、Python網絡數據采集、數據倉庫與可視化分析、金融科技在經濟學領域應用、金融科技在投資學領域應用、金融科技在公司金融以及風險管理領域應用,共計11門課程,其中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占比55%,交叉復合類課程占比45%。CFTA的課程設置中,沒有純金融理論類課程相關內容,這點與國內外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存在著明顯差異。由于證書類考試更貼近市場需求,側面體現了目前金融科技人才關注的重點。

2.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發起,旨在培養具有豐富金融知識和技術創新理論基礎的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目前,CGFT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將分為三個層次,目的是從低到高,逐步建立起一套與國際接軌的金融技術高級人才認證體系。CGFT公布的一、二、三級證書的課程內容,可以分為認知課程、案例課程和應用課程,其中只有認知課程列入考試范圍之中,在一級課程中還有拓展模塊作為補充。相較于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案和CFTA的培養課程,CGFT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外,非常注重對實際案例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分析,CGFT對于金融理論類和交叉復合類課程的安排較少,更注重穩固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較為強調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的考核。

3.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師(CFT)

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師(CFT)由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建行大學、深圳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發起。該項目旨在為行業提供國際接軌的金融科技從業人員頂級能力認證,打造“培、考、戰、評”四位一體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認證體系,培養懂業務懂技術,具備國際視野和本土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該培訓的主要報名對象是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條線的負責人和核心骨干,以及金融科技應用場景涉及的零售、對公、網金、大數據、運營、合規、風控等各個條線的負責人和核心骨干。培訓時間相對較短、授課方式比較靈活,培訓課程主要側重于一些熱點專題培訓。

CFTA、CGFT和CFT都屬于與金融科技有關的培訓證書,都由較為權威的機構發起。由于金融科技人才項目的興起時間不長,所以三類證書的社會認證時間也都較短。在課程設計方面,CFTA和CGFT證書設計的培養課程大體可以與高校培養方案的分類保持一致,但是明顯更注重于實踐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其中CFTA已經不單獨考核金融理論類課程。而CFT涉及的主題比較寬泛,更接近于專題講座的組合培訓。

高校與證書類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案最主要的差別是對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與塑造。高校的培養體系相對更強調完整的知識體系構建,而證書類更強調應用性。從課程設置上來看,證書類課程較少單獨涉及金融理論類課程,這可能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考慮考取相關證書的應試者大多數應該具備一定的金融基礎和金融常識,主要是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或已經有一定相關金融工作經驗的從業者,因此對基礎金融知識不再單獨設置考核模塊;二是從職業領域的實際應用考慮,實際的工作崗位中更強調金融理論與信息科技的綜合運用。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高校的培養方案,CGFT的課程安排中增加了案例課程、應用課程和拓展模塊,更有助于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對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具有很好的啟發性。

六、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政策建議

1.不斷完善培養理念,充分體現各校的培養特色

從各高校的培養目標來看,不同類型高校在培養目標上應該有所區分。對于“雙一流”建設高校,重點要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系統掌握經濟金融理論和現代信息科技知識,緊跟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科技前沿領域,掌握計算機編程、數據分析算法和統計工具,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適應金融科技時代發展的金融精英人才。地方院校,重點要培養能夠掌握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具有較強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能力,從事金融管理和實務操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對于獨立學院,要結合學院的實際特點,強調培養具備復合知識背景和從事金融實務工作的專業素質。

從各高校的學校特色來看,同類型學校也應該體現各自的培養特色。例如,“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行業特色院校,以農業院校為例,在建設金融科技專業時,應該要以“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契機,將智慧農業、數字信貸、數字保險等元素融入金融科技專業課程,探索金融科技專業與農學、農經等相結合的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凝練金融科技專業特色,可以充分發揮學科在農村金融領域的深厚積淀,著重培養熟悉涉農金融問題的金融科技人才。

2.持續優化課程體系,注重交叉課程之間的銜接

高校金融科技專業課程體系初步形成,有待進一步升級優化。金融科技專業具有較強的前沿性和交叉融合性,迫切需要課程體系能夠全面對接人才培養的需求。金融科技的課程設計已經從無到有,未來要進一步從有到優,需要不斷加強課程建設,優化新興專業課課程體系[3]。應充分考慮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之間的銜接順序、與傳統金融課程之間的學分配置和內在邏輯、專業課程難度系數設置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合理性。一是借鑒國外高校和證書類人才培養課程,提高課程中實踐項目的比例,提高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二是根據專業性人才的不同發展規劃和需求,通過選修課程的設置,使得發展方向不同的金融科技人才在金融理論類課程、統計與計算機類課程和交叉復合類課程三大類課程的配置方面產生一定差異,從而達到不同的培養效果。

3.做好校內與校外的協調,創新院際協同培養機制

強調校內和校外資源的雙協同,不斷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充分利用各類教學實踐基地和教學科研平臺,增加與校外取得有效溝通交流的機會,積極交流分享經驗和成果,使得校外資源在校內公開共享,保證校內和校外的協同一致,推進學科運行和課程的交叉融合。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仍然存在一定不足[4]。因此,在優化高校培養方案時,可以更加側重高校培養和職業需求之間的銜接,采取多方案結合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謹防知識與應用脫節。例如,可以采取暑假實習實踐與相關課程相結合的形式,改善高校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培養應用實踐能力不足的劣勢。

繼續打造聯合培養模式,創新院際協同培養機制。構建“政地校企”多方參與的聯合培養模式,建立校外金融科技實踐基地,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生態圈[2];有計劃地組織金融科技專業學生參與“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與金融科技公司、數字化轉型中的傳統金融機構簽訂一批教學實習基地,支撐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國內外開設金融科技專業的相關高校簽訂協議,輸送優秀學生至相關高校短期訪學交流。與此同時,由于金融科技專業的交叉復合性,往往需要協調不同學院的師資力量,需要強化交叉專業建設過程中院際協同,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執行。

4.打造國內一體化交流平臺,加強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研討

以“新文科”建設為契機,開展金融科技教學改革研究,為培養具有跨學科專業背景和創新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卓越人才奠定堅實基礎[5]。

已經設立和準備設立金融科技專業的高校,應該開展國際國內相關高校的走訪調研,對金融科技背景下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持續探討,共同開展金融科技領域研究。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速度較快的高校,在條件成熟時組織專業教師編寫金融科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材,發揮良好的頭雁作用,除了課程培養體系以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具體的課程內容。

運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虛擬教研室的效用。要借助虛擬教研室這一現代信息技術平臺,支持教師進行多學科交叉、多學科交叉合作,以解決單一學科師資交叉創新性不足的情況。同時,充分運用線上平臺,共建案例平臺、數據平臺和技術協作平臺,創新設計教學模式與工具,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傳授學生金融科技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運用金融科技場景模擬教學,提升實戰教學等新技術能力,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完成實際的具體操作。把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方法技術化、虛擬化,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5.優化師資培養機制,加快師資隊伍建設

引進具有交叉復合背景的教師,鼓勵年輕教師向金融科技方向轉型。在加強師資隊伍跨學科能力建設方面,可以引進多學科背景的中青年教師,幫助他們構建多學科的平臺,支持其進行跨學科研究[6]。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在校博士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復合背景,例如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數學和金融交叉復合,應該加快這類博士的引進。同時,對于優秀的年輕教師,可以在1~2年內的時間內通過專業師資培訓、自我學習以及輸送骨干教師到國內相關高校訪學、金融科技行業掛職等方式,使其具備承擔金融科技類課程教學的

能力。

協調多方的師資資源,培育“雙師型”師資隊伍。從校內資源來看,不少高校的金融科技專業都會協調計算機學院、理學院等院系的教師承擔或協助部分課程的教學工作,但是仍需要加強課程內容之間的銜接以及強化內容的交叉融合性。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需要掌握金融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熟悉科技運用情況,因此還要大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例如,通過聘請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和專業理論水平的國外專家、行業專家,解決高校教師實踐性相對不足的弱點,充實“雙師型”教師

隊伍。

參考文獻:

[1]劉勇,曹婷婷.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20(1):31-36+59.

[2]葉楠.我國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對策與建議[J].金融科技時代,2021(2):39-46.

[3]李建軍.金融科技學科的形成與專業人才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20(1):17-23.

[4]何萬國,漆新貴.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及其培養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0(10):62-66.

[5]江世銀,張杰.新文科背景下投資學一流專業建設路徑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22(10):48-54.

[6]斯麗娟,王廣在,魏志鵬.循證理念下金融科技專業如何助推“新文科”建設——基于培養特征的內容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21(9):22-29.

[基金項目: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基于學科融合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編號:2021140061);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金融學專業(教高廳函〔2019〕

46號);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二期資助項目(蘇教高函〔2020〕9號)]

[責任編輯:周 楊]

猜你喜歡
優化建議金融科技人才培養
百度金融成立國內首家“金融科技”學院
關于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建議
我國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構建的意義
淺談金華EMS網運能力優化建議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核電廠電氣貫穿件密封性監測方法及分析
寧夏平羅縣城鄉居民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