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應對施工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研究

2023-06-28 13:48辛瑩瑩
中國內部審計 2023年6期
關鍵詞:風險應對風險導向供應鏈金融

辛瑩瑩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經濟環境越發成熟,經濟活動復雜多變,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采用供應鏈金融進行融資,供應鏈金融成為常態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風險。本文運用模型構建與案例研究的方法,選取施工企業中最為常見的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構建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與應對流程,采用不同的方法評估供應鏈金融存在的宏觀市場風險、行業經營風險、信用風險、變現風險四大風險水平,并利用控制測試流程測試風險應對措施是否有效。

[關鍵詞]風險導向? ?內部審計? ?供應鏈金融? ?風險應對

險導向內部審計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

全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關注風險。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有一定的優勢,不僅能夠提高審計效率,將審計資源集中在高風險領域,而且在應對非常規、高風險業務時能夠突出風險控制的重要地位,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建議,幫助企業更好地規避風險,實現價值增值。本文利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理念,在審計全過程以風險為關注點,識別整體風險與重大風險,根據審計項目類型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并進行內部控制測試,然后根據測試結果提出改善建議并督促執行,最終將風險降低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一、施工企業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及風險

(一)施工企業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應用

供應鏈金融依托供應鏈貿易產生,發展到現在經歷了以貿易融資為主的初級階段、以供應鏈結構與商業模式為主的中級階段、與互聯網結合的高級階段三個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仍處于以貿易融資為主的初級發展階段,即商業銀行對參與供應鏈運作過程的客戶提供結算和融資服務。根據結算業務類別,供應鏈金融可分為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預付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存貨質押模式供應鏈金融等。根據施工企業的運營模式與結算特點,本文選取施工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進行研究。

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是指融資方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將未到期的應收賬款質押或轉移給金融機構獲取融資的供應鏈金融模式,讓融資企業及時獲得商業銀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貸款,有利于解決融資企業短期資金短缺問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具體方式包括:保理、反向保理、保理池融資等。

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分為三步:第一步,奠定貿易基礎形成應收賬款。施工企業與建設企業簽訂合同建造工程,根據合同支付條款建設企業定期按照完成產值的一定比例(低于100%,一般在70%—90%)支付工程款,剩余未支付部分形成應收賬款,待達到合同約定條件后再予以付款。第二步,利用應收賬款獲得融資?;诠湻€定性與建設企業信用狀況,施工企業將這部分應收賬款轉移所有權或不轉移所有權質押至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予施工企業相應的融資。第三步,融資到期清償債務。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圖1所示,將應收賬款所有權轉移至金融企業,由建設單位直接向金融機構清償債務;第二種情況如圖2所示,應收賬款質押給金融企業,由施工企業清償金融機構的融資債務,在應收賬款到期后向建設企業收回款項。目前大部分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都是將應收賬款質押,不轉移所有權,由施工企業自擔壞賬風險。

(二)施工企業應用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存在的風險

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作為新型融資方式,一方面能夠提高應收賬款利用率,降低施工企業融資成本,解決短期融資難的困境,另一方面使用供應鏈金融業務時也會帶來一定風險。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系統風險,指的是施工企業面臨的宏觀市場風險。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非系統風險包括三種:第一種是決定供應鏈貿易基礎穩定性的建筑行業發展狀況與施工企業自身經營能力狀況的行業經營風險;第二種是施工企業能否穩定獲得融資的信用風險,該信用風險既來自尋求融資的施工企業的信用,又來自供應鏈核心建筑企業的信用;第三種是債務清償時應收賬款的變現風險,該風險與信用風險內容部分重疊之外,著重強調施工企業自身的流動性風險。

二、施工企業內部審計評估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的模型

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存在四大風險:宏觀市場風險、行業經營風險、信用風險、變現風險。針對每類風險應用不同的模型或方法來評估其風險嚴重程度,從而構建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如表1所示)。宏觀市場風險應用PEST模型,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影響因素來分析施工企業在宏觀市場所面臨風險的嚴重程度。行業經營風險應用SWOT模型,從施工企業內部存在的優勢與劣勢、外部存在的機會與威脅來分析施工企業在經營中所面臨的內外部風險。信用風險應用5C評估法,從品質、能力、資本、抵押、條件五個方面來評價施工企業及其債務人建筑企業的信用。變現風險應用流動性風險五個指標從財務數據評價施工企業流動性風險的嚴重程度。

利用關鍵風險指標管理法,對每個影響因素設置關鍵指標,將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宏觀市場風險與行業經營風險使用定性指標,信用風險與變現風險使用定量指標。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中填寫的關鍵指標僅為普遍情況,不具有針對性,企業應用此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改,使之有針對性地反映施工企業所面臨的不同風險狀況。評估風險時以建筑行業中的其他可比企業為橫向參照指標,以本施工企業以前年度狀況為縱向參照指標,將風險分為四個等級: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按照風險越大分值越高的原則在1—4分的區間內進行賦值。同時,根據行業特性、企業戰略目標、經營模式、財務狀況等考慮因素,給予關鍵指標不同的權重,將風險等級賦值與權重賦值相乘便得出每類關鍵指標的風險分值,全部相加便得出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整體風險分值。

利用此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既能評估單個影響因素的風險,又能評估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整體業務的風險,針對整體或單個因素的風險嚴重程度采取不同的風險應對措施。在對風險進行控制測試時,應集中優勢審計資源應對重大風險與較大風險,分散剩余審計資源應對一般風險與低風險。

三、施工企業內部審計應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的步驟

在評估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后,利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理論與實踐,構建內部審計應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的控制測試流程圖(如圖3所示)。通過控制測試對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措施的設計與執行進行查漏補缺,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流程共分為四步:第一步,測試風險應對措施設計得是否合理、充分;第二步,測試風險應對措施是否得到有效、一貫的執行;第三步,剩余風險水平是否在可控范圍內;第四步,對控制缺陷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整改追責。同時,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別與風險嚴重程度,考慮施工企業應對風險的目標和化解風險能力,采取規避風險、轉移風險、降低風險、接受風險等不同風險應對措施,達到整體風險在可控范圍內、重大風險得到有效遏制的效果。

(一)測試風險應對措施設計得是否合理、充分

首先,關注重大風險與較大風險領域,施工企業所采取的應對措施需要覆蓋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所有高風險領域,因此此項測試步驟采用地毯式方法全面覆蓋,逐一核實高風險領域的應對措施設計是否合理、充分。以建設企業信用風險為例,建設企業信用風險等級為重大風險,作為施工企業應當設計充分的措施來應對建設企業帶來的應收賬款低質量風險。需要考慮合同條款關于收款條件的利己程度,簽訂補充合同完善收款條款是否可行;應收賬款到期未收到款項時施工企業可采取哪些措施催促建設企業付款,該措施的強硬程度及有效性如何;發生壞賬時財務賬面處理規定是否合理,關于應收賬款的后期追償措施能否達到理想效果;如何保證施工單位損失最小化等。

其次,關注一般風險與低風險領域,鑒于成本效益原則與資源利用最大化原則,針對較低風險領域,可采用抽查方式進行,根據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固有特點與施工企業的性質選取部分進行測試。以行業經營風險中的施工質量關鍵指標為例,如果施工企業此項關鍵指標等級為低風險,可采取常規措施來保證施工質量風險的可控性,如檢查施工企業關于工程質量標準的規定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現實應用性;施工企業針對高風險工程質量的防控規定是否合理;施工企業針對已發生的工程質量缺陷采取措施補救的規定是否合理等。

如果風險應對措施設計得不合理、不充分,可以由內部審計部門提出內部控制設計缺陷與改進建議,使施工企業進一步完善,最終達到風險應對措施設計合理、充分的效果。

(二)測試風險應對措施是否得到有效、一貫的執行

首先,分階段測試風險應對措施是否得到有效、一貫的執行。根據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流程,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貿易基礎階段、獲得融資階段、清償債務階段。根據供應鏈金融的不同階段,分重點測試風險應對措施的執行情況,在貿易基礎階段,測試重點偏向宏觀市場風險與行業經營風險的應對措施執行情況;在獲得融資階段,測試重點偏向建筑企業與施工企業信用風險的應對措施執行情況;在清償債務階段,測試重點偏向施工企業變現風險的應對措施執行情況。

其次,分時點測試風險應對措施是否得到有效、一貫的執行。選取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重要時點作為測試重點,如應收賬款形成時點、獲得融資時點、應收賬款到期時點、應收賬款壞賬確認時點、應收賬款質押權實現時點等。

如果風險應對措施并未得到有效、一貫的執行,則由內部審計部門提出內部控制執行缺陷與改進措施,使施工企業進行改正,最終達到風險應對措施有效、一貫執行的效果。

(三)確定剩余風險是否在可接受范圍內

經過設計測試與執行測試后,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判斷在執行以上程序后的剩余風險是否在可接受范圍內。通常情況下,對風險應對措施設計與執行越充分,剩余風險就越??;反之,則剩余風險就越大。如果剩余風險在不可控范圍內,則內部審計人員需要重新審視已執行的審計程序,了解是否遺漏了重大風險與較大風險,或者是否設計測試與執行測試程序存在紕漏等。針對未完善事項進一步加強應對措施,以保證剩余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

(四)確認控制缺陷造成的損失

針對風險應對措施設計不合理、風險應對措施未有效執行、剩余風險不可控造成的損失,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對既成損失予以確認。一方面,對既成損失予以確認,研究其發生的原因,然后追溯至風險應對措施設計或執行存在的缺陷,對照缺陷進行內部控制的完善;另一方面,對既成損失予以確認,落實責任人,對其進行追責達到以儆效尤的效果,提高施工企業員工風險防控的意識,有利于風險應對措施有效、一貫的執行。

四、X公司內部審計應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的案例分析

(一)X公司基本情況及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的使用情況

X公司是中鐵十一局集團旗下的全資大型綜合性工程公司,隸屬于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管轄,公司注冊資本金10.01億元,年產值131億元,工程涵蓋鐵路、公路、市政等。

X公司作為施工企業因工程結算流程的限制,應收賬款收款時間一般為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為提高資金循環使用效率,X公司自2017年開始利用應收賬款獲得供應鏈融資,并逐年擴大業務規模,2021年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業務已擴大至285,866.1萬元(如表2所示),占應收賬款總額23%,其中保理業務占大部分,包括附追索權的保理業務和不附追索權的保理業務。

(二)X公司內部審計識別及評估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

為應對逐年增加的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所帶來的風險,X公司審計部成立審計組,利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方法對其進行專項審計。

審計組根據X公司具體情況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中的關鍵指標進行了修改,使之更有針對性地反映X公司的真實情況。經過對X公司整體經營狀況與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后,審計組對風險影響因素的風險等級和權重進行賦值,以評估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整體風險與個別重大風險。

根據表3可知,X公司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整體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個別領域存在重大風險與較大風險。

(三)X公司內部審計應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

針對X公司資產流動性存在的重大風險,在工程建設方面,審計組測試應收賬款回收條款的利好程度、應收賬款催收措施的有效性、對工程項目付款的審核與監控、公司對整體付款金額與企業現金資產留存率的有效把控等。在投資方面,審計組測試投資項目資金收益率與投資回收速度、不良投資項目的清理情況、投資項目資金投入決策與資金使用監督等。在籌資方面,測試籌資負債數值的合理性、長短期負債籌資比例的合理性等。根據測試結果對X公司在資產流動性存在的內部控制制度缺陷進行優化完善,對缺乏監控的節點加強監督,保證流動性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

針對應收賬款回收期較長的風險,目前X公司已出臺員工激勵措施,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與建設單位積極磋商,減少應收賬款回收期。審計組測試激勵措施的效果,提出完善激勵手段的建議,并從源頭出發改善合同應收賬款回收條件,提高資產利用率。

針對X公司經營方面存在的成本管控、人才儲備和突發事件應對的較大風險,審計組在現有制度控制測試基礎上,建議管理層完善頂層設計,從企業戰略出發在精細化成本管控、人才培養與增值、重大突發事件等方面有所側重,幫助企業經營風險可控,促進企業經營穩步推進。

審計組在審計結束后期繼續跟蹤審計,定期測試X公司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剩余風險的可控性,并及時挽回損失,幫助企業有效規避風險,實現價值最大化。

五、結語

當前市場經濟越發成熟、經濟活動越發復雜,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供應鏈金融緩解融資壓力,如何應對供應鏈金融帶來的風險是內部審計人員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本文選取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為研究對象,從風險導向角度出發,按照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三個步驟,首先識別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存在的四大風險,構建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其次根據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控制測試流程,研究施工企業內部審計應對應收賬款模式供應鏈金融風險的對策;最后以X公司作為案例進行實踐研究。

(作者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郵政編碼:441199,電子郵箱:15853245912@163.com)

主要參考文獻

[1]柴正猛,黃軒.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管理現代化, 2020(2):109-115

[2]郭銀清.淺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理論結構的構建[J].財務與會計, 2014(3):53-54

[3]王宗潤.考慮隱性股權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供應鏈金融博弈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 2015(9):1-8

[4]夏雨,方磊,魏明俠.供應鏈金融:理論演進及其內在邏輯[J].管理評論, 2019(12):26-39

[5]莊飛鵬.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應用初探[J].財務與會計, 2014(10):32-34

猜你喜歡
風險應對風險導向供應鏈金融
電力物資供應鏈風險評估及應對研究
面向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建設的探討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
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探討
基于風險導向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金投手搶灘湖南銀聯移動端,打造“供應鏈金融”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