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2023-06-28 03:25陳毓婷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提升路徑數學思維視域

摘 要:“雙減”視域下,我國教育事業的方向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教學重點逐漸從以往的知識傳授向培養學生的能力素養方面轉變。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新課程改革賦予數學教學的新使命,是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因此數學教師應立足“雙減”政策,積極探尋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路徑,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效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诖?,文章基于“雙減”政策,從多方面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路徑,為教師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供有效策略,以期為廣大教育同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雙減”視域;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6-0052-03

引? 言

“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對各學科教師的教學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如果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那么思維則是數學的靈魂,提升數學思維能力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核心和關鍵。因此,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認真探尋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雙減”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何為邏輯思維?邏輯思維主要指的是把思維內容整合在一起的形式。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指的是能夠條理清晰地分析和討論數學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1]。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既能更好地理解題目、分析題目,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能顯著拓展思維,使思維變得更清晰、嚴謹,進而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做出準確的數學解答,以促進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但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雙減”視域下,必須依靠教師積極用心的教導,讓學生自己領悟和感受才能達到切實的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要想使學生主動投入某一學科的學習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但因數學本就是一門抽象且邏輯性強的學科,有很多重難點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理解,長此以往會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而基于“雙減”背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構思和解答,還能幫助學生養成思考和分析問題的邏輯習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因受年齡因素限制,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和閱歷,在遇到問題時,不具備妥善解決的能力。而基于“雙減”視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注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有效解答數學問題[2]。與此同時,生活中潛藏著豐富的數學教育元素,因此,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還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對增強學生綜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雙減”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雙減”政策減的是學生的負擔,而不減教師的責任,因此教師應積極踐行“雙減”理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中備受各科教師青睞且運用廣泛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為學生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提煉生活素材,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進入輕松愉悅的生活情境,還能引導學生自覺主動思考問題,這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科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均有促進作用。

以北師大版教材為例,“生活中的負數”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并會用負數來表示生活中與正數相反意義的量,充分感受負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可基于“雙減”理念,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創設生活情境,引入實際生活中與負數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充分感受負數的實用性,了解負數的應用方式。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溫度零下”“電梯負層”的例子,搭建負數與生活的聯系,來闡述負數的含義。學生在學習時,能有效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把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融入教學情境中進行有效學習,還能促進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3]。

又如,“可能性”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明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并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簡單而實際的問題?;凇半p減”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引導學生以回憶的方式,思考以往生活中與可能性相關的實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生活情境中,搭建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橋梁。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按照以往的生活經驗,勇于發言,大膽闡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在數學問題中探尋生活情境的意識,能夠使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有效地聯系和運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師會發現學生的回答都很有生活氣息,如有的學生說“今天下雨的可能性”,還有的學生說“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此種創設生活情境開展數學教學的方式,不僅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還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復運用數學思維解答問題;不僅有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在各行各業均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因此,基于“雙減”政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教師可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并通過信息技術將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整合,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以此讓學生直觀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學生在準確把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顯著提升。

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對比、歸納,用自己的語言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進行描述,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形體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充分感受數學的學習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想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并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向學生直觀呈現和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如向學生展示廣告牌、牛奶盒、手機等物體,有效幫助學生搭建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繼而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室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

又如,“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操作和思考過程中,體會等積變形、轉化等數學思想,并培養學生空間意識和初步推理的能力,提升學生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興趣,繼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可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向學生呈現多邊形的圖片或者視頻。通過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教師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形象生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也能快速集中,抽象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地培養。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向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講臺上寫下例題的答案,以此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并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此種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吸引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力,還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通過恰當提問,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恰當的提問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4]。小學生受年齡因素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常常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不能很好地在課堂學習中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也不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恰當提問的方式,推動數學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以吸引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同時幫助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例如,“認識方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著重把握方程的應用情境,學會運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以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并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認識方程嗎?你們知道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方程有什么樣的作用嗎?”教師通過向學生拋出問題,可使學生快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主題,為之后的學習做好有針對性的準備。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出示一道與方程相關的例題,來強化學生對方程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最后教師可向學生有針對性地講解方程解法,并指導學生嘗試求解,從而有效把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幫助。

又如,“角的度量”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詳細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征,并能正確讀寫角的度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先對本章節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梳理,并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升序排列,如先是角的概念,然后是角的度量及角的比較,按照這一順序進行提問,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思考,這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幫助。首先,教師可向學生拋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角的概念是什么嗎?哪位同學能回答一下呢?”教師通過向學生拋出這一問題,可強化學生對以往所學知識的記憶,加深學生對角的概念的深入理解。之后,教師可繼續向學生提問:“同學們,我們在用量角器測量角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測量要點呢?”通過向學生拋出該問題,能夠深化學生對量角器使用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同時學生也能夠掌握所測量角的角度這一知識點。最后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一道角的判斷與角的比較相結合的考查題目,并繼續向學生拋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能運用有關角的綜合知識對這道題進行解答嗎?誰能站起來回答一下呢?”通過向學生提出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題目,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此種通過恰當提問開展數學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舊知識,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促進作用。

結? 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視域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高度重視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的方法,注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進行恰當提問的方式,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王艷芳.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72.

黃月春.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少年,2017(8):117.

殷忞慧.“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家長,2022(15):19-21.

李雪峰.“雙減”目標下小學數學思維型作業的設計策略[J].小學教學設計,2022(Z2):78-82.

作者簡介:陳毓婷(1978.12-),女,福建晉江人,

任教于福建省晉江市平山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提升路徑數學思維視域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讓小學數學活動綻放數學思維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三維視域下的微電影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