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戶外游戲的教學策略研究

2023-06-28 01:56趙秋霞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

摘 要:戶外游戲是幼兒教學的重要活動形式,既具有濃厚的趣味元素,也符合幼兒的行為特征和成長需求。

教師加強戶外游戲教學,是提高幼兒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主要途徑。文章主要采用學情調查法和實驗教學研究法,分析幼兒戶外游戲的開展意義,從戶外游戲情境創設、規則講解、技巧指導、混齡游戲以及游戲評價五個方面,論述幼兒戶外游戲具體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優化戶外游戲教學模式提供科學的借鑒,為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構筑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戶外游戲;開展意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6-0045-03

引? 言

幼兒園教學階段是幼兒綜合素質形成的黃金時期,而戶外游戲兼具趣味性和教育作用,且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師重視開展戶外游戲教學,不但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而且能培養幼兒自主參與戶外活動的意識和能力。為此,教師應明確開展幼兒戶外游戲的意義,綜合考慮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以及興趣和需求,設計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活動,在游戲過程中向幼兒滲透知識技能,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從而提升幼兒戶外游戲的開展效率。下面,筆者就對相關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一、幼兒戶外游戲的開展意義

幼兒戶外游戲是一種新型幼兒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戶外游戲的自由度更高,活動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教師精心設計和開展戶外游戲,對提升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和綜合能力大有助益。首先,開展戶外游戲最突出的意義是能夠顯著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和游戲活動的興趣。戶外游戲的活動空間不同于室內環境,幼兒在開闊的戶外會感到身心愉快和放松。教師設計戶外游戲時,再結合音樂、歌謠、童話故事等創設情境,迅速幫助幼兒加深對游戲活動內容和方法的認識,能帶給幼兒耳目一新的戶外活動體驗,從而促使幼兒自主學習和游戲行為的發生。另外,

幼兒戶外游戲在培養幼兒健全人格、德育素養、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顯著效用。部分幼兒存在性格內向、以自我為中心、不善與他人合作等問題。教師設計戶外游戲時,可以通過融入混齡元素、講解游戲規則、組織幼兒合作互動等方式,為幼兒創造參與社會交往的機會,涵育幼兒遵守規則、尊重他人、互幫互助、拼搏進取等精神品質,矯正幼兒心理、行為上的偏差,使幼兒感受到合作、競爭、創新的樂趣,從而為幼兒終身發展以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鋪平道路,同時彰顯開展幼兒戶外游戲的價值。

二、開展幼兒戶外游戲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游戲情境,點燃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熱情

戶外游戲在形式上對幼兒有足夠的吸引力,但是在開展一項陌生的戶外游戲活動之前,幼兒對游戲內容缺乏清晰的認知,很難直接投入游戲活動。從情境構建和認知理論來說,借助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事物揭示戶外游戲主題,更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可以有效激發幼兒對戶外游戲的參與興趣[1]。為此,教師在實施幼兒戶外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幼兒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如可以根據戶外游戲活動主題,將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作為游戲導入素材,也可以用歌曲、童謠、兒歌做游戲開篇,激活幼兒的情感和思維,從而點燃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熱情,確保游戲活動的整體開展效果。例如,在戶外體育游戲“龜兔賽跑”教學中,教師在創設游戲情境時,可以使用移動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龜兔賽跑》的動畫片段,并在幼兒觀看后提問:“小朋友們,你知道動畫中的兔子為什么賽跑失敗了嗎?”幼兒思考和交流后回答:“因為兔子輕視對手,沒有把烏龜放在眼里,在賽跑途中睡覺?!苯處熧潛P道:“你們的回答太棒了!如果你是烏龜或者兔子,你能改變故事的結局嗎?”緊接著,教師把幼兒分成兔子隊和烏龜隊兩個陣營,并將帶有兔子和烏龜形象的卡通頭飾分發給幼兒,揭示戶外游戲活動主題:“下面請小朋友們分別扮演烏龜和兔子,在戶外跑道上各就各位,我們也開展一次龜兔賽跑的游戲,比一比哪個陣營的綜合評分最高?!痹趧赢嬊榫车膸酉?,幼兒的參與興趣被順利激發。在幼兒賽跑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跑道終點為幼兒揮手加油,同時記錄好每名幼兒到達終點的時間,最后計算出兩隊的平均時間,用時較短的就是優勝隊。這樣通過龜兔賽跑的動畫故事,幼兒既領悟到做人做事要謙虛、要不懈努力的道理,同時參加戶外體育游戲的主動性也大幅提高。

(二)講解游戲規則,借助戶外游戲滲透規則意識

每項戶外游戲都有其相對應的游戲規則,這是教師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絕佳契機。部分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對各種規則比較漠視,不懂得遵守規則,也不理解自身行為給他人造成的影響,這些都是幼兒規則意識薄弱的表現。規則意識的養成情況決定了幼兒是否能順利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以往教師在開展幼兒戶外游戲教學時,對游戲規則的講解不夠細致,在游戲過程中沒有重申規則,導致幼兒無法將自身行為和游戲規則一一對應。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在優化幼兒戶外游戲教學時,應該在游戲活動正式開展之前向幼兒講明游戲規則,可以采用相關動畫素材,引導幼兒明確不遵守規則可能引發的不良后果,同時在幼兒游戲期間提點和重申規則,這樣便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提升戶外游戲教學的有效性[2]。例如,在“投擲沙包”的戶外游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把幼兒分成5~6個小組,然后在場地上畫幾個圓圈。教師拿出一筐沙包,站在離圓圈2米左右的位置,一邊示范向圓圈中扔沙包,一邊講規則:“小朋友們,接下來大家要分小組,輪流向圓圈丟沙包,沙包落在圓圈線之內計1分,落在外面不計分,每個人可以投兩次,分數最多的小組獲勝,有一點大家需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把沙包朝其他伙伴的身上、頭上扔,也不要在游戲時隨意在圓圈周圍走動?!彪S后,幼兒分組開展投擲沙包游戲,教師在此期間記錄各組幼兒投中的次數,并監督幼兒的投擲方向和角度,一旦發現幼兒的出手方向不指向圓圈,必須及時重申游戲規則,使幼兒自主改正不規范的游戲行為,這樣既能確保戶外游戲的安全性,也能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和自律能力。

(三)加強游戲指導,鍛煉幼兒認知和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的認知思維和各項能力都處于啟蒙和形成階段,教師作為幼兒戶外游戲的主導者,必須融入幼兒的游戲過程,加強游戲指導,鍛煉幼兒認知和動手操作等能力。教師在實施戶外游戲指導時,應根據具體的游戲活動,向幼兒滲透游戲技巧、方法,以及拓展幼兒的創意想象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先為幼兒出示游戲樣品或范例,指導幼兒觀察,發揮想象力,然后鼓勵幼兒親手制作。教師傳授操作技巧,發動幼兒借鑒參考同伴的游戲作品,從中吸取經驗和靈感,從而發揮教師在戶外游戲中的主導作用,提高幼兒主體意識和自主游戲能力[3]。例如,“堆沙堡”的戶外游戲就涉及創意美術和動手操作設計,教師在實施游戲指導時可以先拿出預先打印好的沙堡圖片給幼兒做范例,同時提出問題:“小朋友們,大家能看出這些沙堡圖片中堆的是什么建筑嗎?”幼兒觀察后反饋:“有城樓、地堡,還有像童話故事里存在的宮殿……”教師追問:“如果讓你堆一個沙堡,你準備構造哪種建筑呢?”幼兒展開設想:“堆幼兒園的教學樓、堆我自己的家、堆長城……”教師表揚道:“小朋友們的點子真新奇??!下面,請大家動手建造你心中的沙堡吧!”隨后,教師將幼兒帶到戶外人工沙灘,把小桶、小鏟子等工具發給幼兒,指導幼兒動手圈沙地,砌城墻,用鏟子、釘耙小心地塑造出沙堡的外觀和結構,感受沙子的質感和特點。這樣,幼兒培養了動手探索與嘗試的精神,同時也更樂于親近自然和保護戶外的自然事物。

(四)開展混齡游戲,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和社會發展能力

實施幼兒戶外游戲對培養幼兒健全人格和社會發展能力很有幫助。教師要想充分發揮這一功用,以混齡形式組織戶外游戲是非常有必要的?;忑g游戲主要是利用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營造利于幼兒交際溝通的混齡環境。教師可以根據游戲活動主題,將大班幼兒和小班幼兒混合組成同伴群組,在講明游戲規則后,鼓勵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進行合作游戲,也可以讓小班幼兒主動向大班幼兒請教游戲方法,相互加油打氣,合力完成戶外游戲活動任務。這樣,大班幼兒就會形成自覺照顧小班幼兒的責任意識,小班幼兒也能體驗到關懷和幫助,更樂于在戶外游戲中交流、合作、求教,從而增進全體幼兒的友愛之情,有效塑造幼兒的健全人格和社會發展素養[4]。例如,在“用身體搭山洞、鉆山洞”的戶外游戲教學中,

教師可以將大班幼兒和小班幼兒混編成7~8人的小組,然后創設一家人到郊外游玩的情境,由此引出游戲活動主題:“我們去郊外游玩,可能會遇到山洞,穿過山洞就能看到非常美的風景。下面,我們請大班小朋友嘗試用肢體動作合作搭‘山洞,小班的小朋友用鉆、爬等動作穿過‘山洞?!苯酉聛?,教師播放節奏歡快的兒童歌曲,各小組幼兒進行游戲。教師需要流動巡視,鼓勵大班幼兒動腦筋設計“搭山洞”的肢體動作,并用語言和動作引導小班幼兒參與游戲;用身體搭建而成的“山洞”必須穩固,就算支撐不穩,垮塌下來,也要保護小班幼兒不被壓到。同時,小班幼兒跟隨大班幼兒完成游戲,積極表達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混齡游戲,幼兒身體協調性得到有效發展,各年齡段幼兒都會形成團結友愛、樂于交往、陽光向上的品質。

(五)優化游戲評價,增強幼兒參加戶外游戲的信心

評價是戶外游戲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實施科學的游戲評價,可以使幼兒明確自身在游戲活動中的優點和不足,培養幼兒樂觀自信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對戶外游戲活動表現展開互評和自評,以此使幼兒發現并虛心承認他人的優勢,改進自己的不足,發揮游戲評價的教育效用。然后,教師實施游戲總評時應該盡量運用鼓勵式、賞識式的評語,對游戲表現優異的幼兒著重表揚,樹立學習榜樣,促使其他幼兒模仿和效法。與此同時,對待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的不良行為表現,教師也不能放任自流,用緩和的語氣委婉指出幼兒的錯誤,引導幼兒自覺認錯和改正,從而通過有效的游戲評價,增強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信心,這樣幼兒就會對每一次戶外游戲充滿期待[5]。例如,在

“松鼠運蛋”的戶外游戲教學中,教師組織幼兒兩人一組,分別站在起點和終點兩端,一名幼兒用膝蓋夾著沙包從起點跳到終點,在終點等候的幼兒接過沙包,同樣用膝蓋夾住跳回起點,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各組幼兒游戲競賽結束后,教師公布優勝組,然后發布評價任務:“小朋友們,大家對自己和伙伴在游戲中的表現滿意嗎?請大家先點評自己,再評價同伴?!庇械挠變簩ψ约旱谋憩F不滿意,夾著沙包跳時總是掉落,讓同伴在終點等了很久;還有的幼兒表示雖然自己表現不佳,但是同伴一直在給自己加油……幼兒自評和互評完畢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小朋友們在‘松鼠運蛋游戲中的表現都很不錯,即便是沒有取得名次的小組也堅持完成了游戲,老師在你們身上看到了越挫越勇的拼搏精神,希望你們繼續發揚!”此外,教師還關注到個別小組的幼兒因游戲成績不佳,出現相互責備的現象。教師應該把這些小組叫到一起,進行特別評價:“大家想要爭第一的勁頭十分可貴,但你們每個人在游戲里都是整體中的一員,友誼和團結比游戲排名更重要,快快握手言和吧!”這樣一來,通過對游戲評價機制的優化,全體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信心和動力都更強了。

結? 語

綜上所述,開展幼兒戶外游戲,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能給幼兒提供更多的社會交往機會,提高幼兒的德育素質和學習技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成長。教師在實施幼兒戶外游戲教學時,應該創設富有童趣的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熱情,重視游戲規則的講解和游戲技巧的指導,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認知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適當開展混齡游戲,塑造幼兒的健全人格和社會發展能力,同時構建有效的游戲評價機制,增強幼兒游戲信心,培養幼兒的自主反思意識,從而提高幼兒戶外游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席建蕊.幼兒混齡戶外游戲活動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22):126-127.

余冬梅,王標.自主創設游戲,讓幼兒戶外游戲更有“趣”[J].家教世界,2022(15):13-14.

趙佃霞.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作用與實施路徑[J].智力,2022(14):187-190.

徐海芳.童真童趣 游戲導學:幼兒游戲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參花,2021(6):57-58.

高紅.幼兒戶外游戲的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7):91-92.

作者簡介:趙秋霞(1986.8-),女,甘肅鎮原人,

任教于鎮原縣華夏未來天人智慧幼兒園,一級教師,大專學歷。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
英語語法教學策略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實驗班以情促教教學策略談
談教學策略的選擇和運用
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談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幼兒園線描畫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舞蹈教學策略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