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課教學模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023-07-04 10:23洪哲花
考試與評價 2023年6期
關鍵詞:微課文本小學生

洪哲花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與高年級學生在思維、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上都有很大的差異,而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受到年齡等因素影響,也是比較差的。針對小學生這樣的學習狀況,教師在課堂上應充分地把微課堂教學方式引進課堂上,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微課堂中看到更多與課堂上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還能夠用觀看更生動、詳細和具體的動態圖像的方式,來激發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從而指導他們持續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1.2有利于優化小學生閱讀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通過微課堂模式介入,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生課前預習的效率,讓他們能夠在課前對閱讀內容進行歸納,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壓力。除此之外,微課堂還可以用聽音頻和看視頻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靈活的思維指導,讓他們能夠以更高的專注度重新回到課堂上,從而為優化閱讀課堂教學效率提供幫助。

1.3有利于提高教師授課水平

微課教學模式有著很強的作用,因此,只有在微課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方面,要指導教師提升對教學難點、課后復習要點的歸納、總結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語文閱讀課基礎知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微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靈活運用,突破在傳統閱讀課程中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學生中實行不同層次和內容的多種教學方案,讓他們能夠按照適合程度進行教學。通過微課的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個體教學能力。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探析

2.1學生的閱讀技巧積累較為薄弱

在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的閱讀方式比較單一,而且在教學中也常常忽略了對閱讀情感的培養,學生對文本認識和理解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都采用一致的閱讀方式來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那么學生就不可能找到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也不可能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感知,并擴展閱讀思維。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不能實現深度的認識。這一現象的產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不能適應個性化閱讀需要。教師們應該把個別、分層次閱讀融入到微課的教學方式中去,這樣每個學生才可以在閱讀中獲得成功。

2.2閱讀資源有待拓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習慣性地將教學資源限制在教材知識上,而不對教材知識進行拓展,這不僅阻礙了學生自主閱讀和練習,也不利于閱讀實踐能力的提升。有些教師還會在網上搜集其他課本,但是他們并沒有把這些課本與學生興趣以及認知能力相結合,從而無法取得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擴展閱讀視角認識不足,將閱讀教科書上知識看作是完成閱讀任務的一種手段,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素養,這些都需要在未來的學習和閱讀過程中進行培養。

2.3語文課堂閱讀時間較為有限

一節課四十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沒有過多空閑深入地閱讀,對閱讀水平并無幫助。同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能進行具體的教學,僅能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指導。這就造成了學生對閱讀技能、方式方面認識不足,造成了學生閱讀速度緩慢、閱讀效果不佳。所以,教師們要對原本傳統閱讀教學方式進行變革,而不是把閱讀學習限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堂教學來拓展課外閱讀,讓小學生擁有一個更好的閱讀平臺,擁有更多閱讀選擇,在閱讀過程中,對思維進行啟發和實踐,從而養成良好閱讀技能和習慣,掌握更多閱讀技能。

3. 基于微課教學模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3.1利用微課,完成閱讀教學的課前預習

在小學階段,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必須進行課堂預習。因為,進行課前準備工作,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對本課教學重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得到充分地發揮,讓他們學會獨立提問,之后再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的問題來聽課。所以,語文教師應該與下節課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布置課前預習工作,讓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觀看微課預習視頻,對視頻中的問題和詞匯進行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準確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的。

例如,在講授《牛郎與織女》課文時,教師可先錄制課文,再把牛郎與織女對話融入到短片中。錄像可以配上優美的音樂、淺談的月光等,讓學生仿佛進入到了牛郎與織女的對話之中,并通過微課堂錄像,對所讀資料有一個基本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在錄像中設置一些簡單的提問,并用提問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對于不能及時根據視頻內容進行回答的學生,他們會及時閱讀教科書,通過閱讀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將實現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利用微課堂預習的方式,學生不但能夠更容易地完成課前預習,還能夠促進他們的自主閱讀和思考,這也為教師進行教學準備和在課堂上進行介紹提供了便利,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壓力和負擔,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最終達到自主閱讀和學習的目的。

3.2創設閱讀情境要借助并運用微課

在“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要發揮好教學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閱讀、探究的機會。在此基礎上,通過微課創設語文閱讀情境與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深度閱讀,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整體閱讀水平目的。由于微課堂資源可以以圖像、視頻和聲音形式來體現文本內容,可以比靜態文本知識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更專注于閱讀和學習。在教學中,除了利用幻燈片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外,也可以利用微型教室資源來營造動態閱讀環境。微課資源還能體現課文中心思想。課文知識能透過實物,更清楚、更生動地呈現,使學生在學習中文及課文內容時減少抗拒。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應當保持最輕松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在進行正式閱讀前,教師可提前搜集有關教科書內容的影音資料。在教室里,利用音頻播放,讓學生能夠邊聽邊讀,讓他們的頭腦中浮現出真實情景,讓學生跟著微課堂的資源進行閱讀,體會到讀書與學習的快樂,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3通過微課輔助課堂教學,促進課堂學習質量提升

當教師利用微課在教室中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微課堂與文章講解或介紹環節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師運用微課堂展開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堂來完成對課前閱讀內容的引入,從而提升課堂上介紹內容的有效性。在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采取的是新舊知識的銜接,而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要改進教學將微課引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并在開課之前通過微課創設問題情景,來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主題以及學生要求,從網絡上搜集與文本閱讀有關的微課素材,并將其中有教學價值的素材組合成微課視頻,時長3~5分鐘。利用微課堂向學生呈現與閱讀內容更為一致的相關描述性對象,可以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創造出與其認知水平更為一致、激發小學生在課堂中閱讀和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運用“微課”教學《日月潭》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事先通過網絡平臺搜集、整理與“日月潭”有關的資料,再通過多媒體方式,創設出教學情景。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短視頻的內容,并在看短視頻的同時,向他們提問:“請問,誰能告訴我,‘日月潭這個名稱的來歷?”這時,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并進行討論。這樣一種文本情境的創設,能夠對小學生形成一種以視覺和思維模式為基礎的、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意識進行全面的指導,也能夠在提升他們對閱讀興趣的同時,幫助他們尋找出教師提出問題的答案,進而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記憶。

其次,相對于初、高中學生,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形象化思維水平上,當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更加難以理解和抽象的形象化圖形時,往往會產生“閱讀困難”問題,從而對整個閱讀過程產生不利影響。為解決小學生閱讀困難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并通過微視頻轉換文本語言,以更直觀的視頻將文本中描述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在對學生形象認知思維進行培養過程中,也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進行了提高,這對加速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有好處,從而可以更快速地突破語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

以《長城》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在教科書中運用了大量描寫景觀的手段,若僅以景物描寫為題,則學生會因其自身的認識水平而難以了解景物描寫的內容。在此方面,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微課堂的優勢,在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描述,實現文本與微視頻內容同步,這既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詞匯意義,也能讓他們更好地提升閱讀、學習效果,并最終為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3.4課后借助于微課資源查漏補缺

在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在微課輔助下,找出并彌補其中的差距,并在課后進行鞏固。小學生記憶力較差,如果不加強訓練,則很容易忘記已學過的東西。所以,教師必須意識到在課堂上進行鞏固與復習,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與此同時,小學生正是積累閱讀資源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在課余時間擴展閱讀時間,并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推薦一些高質量、有趣的閱讀資源,從而達到將物質知識進行轉化的目的,并對學生的閱讀和學習技巧進行訓練。

同時,在不受時間約束的情況下,利用短視頻來展現歷久彌新的教學價值,利用短視頻來提供更多的閱讀理解題目。在復習鞏固時,若有疑問,可通過網絡平臺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應該給學生有目標的復習資料,讓他們自己去彌補這些不足,從而形成完善的閱讀能力系統。

比如《父親的菜園》,教師就應該先告訴學生閱讀要點,那就是要學會描寫角色的語言、行為等,這樣才能突出角色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真正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選擇與父親形象、素質和精神狀態有關的文本片段,并將它們匯總起來,著重對小學生作文寫作方式進行梳理,并利用微課堂短視頻的方式,指導他們將鞏固過程歸類,可以讓學生通過不斷地重復練習,達到整體提升閱讀與學習文本目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掌握文本理解技能,從而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將“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引入并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利于教師有效地組織、挖掘教材,擴大教材的使用范圍,從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推動學生學習水平逐步提升。所以,要想在教學中更好地運用微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必須正確、客觀地看待教學狀況,正確認識教學目標和任務,并與學生學習狀況和水平相結合,合理、高效地運用微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并讓學生與教師進行更好的交流和互動。

猜你喜歡
微課文本小學生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我是小學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