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云”籠罩阿里騰訊們的日子好過嗎?

2023-07-06 06:45Cloud
電腦報 2023年25期
關鍵詞:價格戰烏云降價

Cloud

就營收角度來看,阿里云2022 年就超過了770億元人民幣,市場份額也占據絕對領先,但問題在于,數據表雖然做得很漂亮,但掩蓋不了云業務無法自給自足的窘境。從利潤率來看,目前除了運營商外,僅有阿里巴巴利潤率達到2%,2022 年調整后凈利超過11 億元,除此之外就只有百度云單季度盈利,其余廠商均未實現盈利。更重要的是,即便部分云計算廠商開始盈利,在依靠云端規模實現邊際收益提升的同時,云計算天空卻飄來了兩朵“烏云”,為剛剛窺見明亮的未來又蒙上一層陰影。

傳統云計算趨近飽和

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前,阿里云、移動云和騰訊云三大頭部廠商幾乎不約而同地宣布降價,照理說云服務降價是正常的操作,但這次降價的規模卻遠超預期,尤其是阿里云,直接祭出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降價,雖然官方給出的原因是成本大幅下降,但結合其不過2% 的利潤率,單單因為“成本下降”就開啟價格戰模式顯然說不過去,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其一就是傳統云計算市場已經趨近飽和。

根據IDC 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 跟蹤》報告,2022 年下半年, 主流IaaS+PaaS 市場增速為19%,較2021 年下半年下降23.9%,較2022 上半年下降11.6%,從阿里云財報也不難看出,其環比增速已跌至歷史最低水準,即便是周期高點增速也大幅下降,收入增速也呈現出同步下滑的態勢。這是因為行業內頭部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上云”,很難再開辟新的客戶,而企業在租用云服務后,云廠商更新頻率較低,腰部及長尾客戶雖然流動性大,但也在固定云廠商間流轉,無法形成增量,而其他中小企業雖數量龐大,但從營收角度對云廠商收入表現貢獻有限,再加上以IaaS 為主的市場本身技術壁壘就不高,價格戰只能是愈演愈烈。

作為對比,運營商的云服務增速就十分迅猛,作為由多家央企主導的“國家云”隊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占據了最根本的網絡基礎資源和移動用戶資源優勢,再加上政務云市場增量龐大,信創市場也會優先選擇運營商,所以對于運營商云服務來說可能才剛剛準備起飛,而以阿里云、騰訊云等為代表的傳統云服務市場則已經摸到了天花板。

人工智能時代突襲,船大難掉頭?

傳統的云服務硬件系統基本上都是以CPU 為載體, 而今年在云服務上最大的沖擊點莫過于由ChatGPT 引發的“人工智能革命”,其背后的算力主導則是以NVIDIA GPU 為代表的全新云計算硬件系統,NVIDIA 更是乘著人工智能的東風,一躍成為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成員,在國內外大模型產品和創新遍地開花的大環境下,對云計算算力迭代的需求也日漸凸顯。所以對阿里云、騰訊云等以傳統云計算為主要布局的云服務商而言,在面對技術迭代時,折舊的壓力也會相應變大,卷入價格戰去“庫存”的可能性也會越高。

根據北美三大云廠商亞馬遜、谷歌和微軟來看,基于 GPU 的加速計算產品價格基本是傳統CPU 產品價格的5 倍,而且都在圍繞異構服務器提供自己的解題思路:一方面研究架構和芯片,一方面加大目前的GPU 爭奪力度。很明顯,云廠商會持續提升GPU 產品在其計算業務線的比例,根據IDC 的數據,人工智能服務器預計五年的復合增速超過23%,而目前普通服務器的增長已經跌落至個位數。

而在這方面,國內云服務廠商首先就需要解決芯片難題,畢竟NVIDIA 人工智能GPU A100/H100仍是禁運狀態,雖然給出了特供版本A800,但這仍只能算是緩兵之計。其次是在人工智能產品上需要拿出更強的產品力,當然這一點還是可以看到曙光的,就研發投入的絕對值而言,互聯網大廠的實力還是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而且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在我們的多次測試中都有較為優秀的表現。

目前來看,像字節跳動等云服務新玩家已經開始斥資超10 億美元,大規模采購NVIDIA 人工智能芯片,目的自然是構造自己的大模型,為火山引擎云服務提供全新的產品框架。而阿里云、騰訊云等傳統廠商在自身結構相對臃腫的情況下能否及時跟上,還需要時間才能給出我們答案。

猜你喜歡
價格戰烏云降價
不降價,不促銷,業務員僅3人,他們一年卻能賣出蝦苗50多個億
Cartoons
烏云
不打價格戰也能贏得漂亮! 2020年蝦苗企業要打的是價值戰
烏云小黑
2019第一波飼料降價啟示錄
烏云忘記了
沉著應對價格戰 創新引領行業良性發展
玉米降價與結構調整
天上為什么有烏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