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教育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3-07-06 14:59李靜
南北橋 2023年11期
關鍵詞:職業素養高職教育

李靜

[摘 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政策、不斷豐富高職教育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策略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手段。本文從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及理論入手,梳理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結果,剖析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現狀,并從構建“多元、多維、多樣”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建立職業素養評價結果反饋與運用機制、構建多元化配套保障三個方面探索了提高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的途徑,豐富高職教育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的理論基礎,有利于真正挖掘出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根本因素,助力高職教育質量的飛速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育;職業素養;評價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文獻標志碼:A

在我國新時代教育體系中,高職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讓學生獲得某種職業或從事某項生產勞動所必需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崇高教育使命。為了讓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得到完成,也為了滿足社會整體就業環境對技能型人才綜合素養方面的新需求,職業素養的培養與提升應當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堵殬I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也對職業教育評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完善職業學校評價制度,把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和創業能力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質量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的“生命線”,評價是牽引質量高速發展的“牛鼻子”,評價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盤”。然而,現存的評價體系把重點放在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上,對職業素養依舊有所忽視。相關調查表明,目前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專業技能基本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但是缺乏相關的職業素養,而職業素養恰恰是目前大部分現代化企業非常重視的方面。因此,通過加強職業素養評價提高對職業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利于高職學生就業率的提升和職位的晉升,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滿足行業企業以及社會的用人需求[1]。

1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定義及其理論模型

1.1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定義

素養一般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內在修養,因而在職業生涯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素養通常被稱為職業素養。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職業規范和要求就是職業素養的體現,同時職業素養也體現在職業行為過程中的綜合表現素養。因而,職業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2]。而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一般包含學生的職業通用能力、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高職學生在職場表現出來的綜合職業能力就是職業通用能力,比如職場人際溝通交往能力、團隊隊友之間的協作能力、主動思考提出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處理能力等范疇。高職學生對于自己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就是專業技能。專業技能不僅是高職學生在日后工作中所必備的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職業素質主要指的是高職學生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道德修養、審美意識、人文素養等方面的內容。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一流的專業技能水平作為顯性的職業素養對于高職學生的求職生存尤為重要。而職業通用能力和職業素質作為內在的隱性素養,也影響深遠。因此,高職院校既要通過學校里的學習和實訓使學生全面掌握專業領域知識與技能,更要重視學生職業通用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把這些歸納到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納入學生質量考評體系內,并不斷提升。

1.2 職業素養的相關理論模型

與職業素養相關的理論模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冰山理論,另一個是洋蔥模型。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與冰山理論相聯系:水面以上的屬于顯性素養,指學生的外在形象、學歷、技能、知識文化、行為表現等方面,只占整個冰山的一小部分,一般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試、考證來檢驗水平;水面以下的屬于隱性素養,指學生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思維意識等方面,占冰山的絕大部分,一般不容易測量與評價。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與評價應該以顯性素養為基礎,以隱性職業素養為重點。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結合洋蔥模型來看,需要把職業素養進行分層,形成由內而外的包裹的結構:內核是學生的學習動機或者氣質個性,向外展開依次為個人形象、態度、價值觀等,最外層是知識和技能。從模型看,越外層的素養越是顯性素養,越方便培養和測評;越內層的素養越是隱性素養,越難于測評與培養。職業素養的兩個理論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它們對于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與表達是一致的,不同點在于洋蔥模型是通過一層層遞進的方式,讓隱性和顯性素養之間的層次關系更明顯更突出。

2 高職教育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現狀

2.1 評價機制不健全

通過調研部分高職院校,有文件明確了將職業素養評價納入高校學生評價作為考核各高校學生培養質量的指標之一。規范管理,制度先行。而在現實中,學生職業素養評價制度缺乏的現象普遍存在,部分高校雖建立了相關制度,但也并未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科學制定。同時也存在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監督機制,人員配備不全等現象。

2.2 評價主體、內容及方法單一

客觀公正的評價需要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和多樣化的評價方法,通過調研部分高職院校,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以學校為單一評價主體,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品德等進行評價,并未涉及用人單位、行業等需求,評價的方式方法也較為單一。

2.3 評價指標體系缺乏科學性

評價依據、評價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直接關系到考評結果,通過對湖南省內多所高職院校進行調研,發現各高職院校均對學生職業素養評價設立了考核依據,但在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評價指標和權重的設定缺乏客觀的考量,評價標準制定較為隨意甚至沒有,整體評價指標體系存在針對性、科學性不強等現象。

2.4 缺乏評價結果反饋與運用

要充分發揮“以評促學、以評促改,以評促管”的作用,重要的一環是要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結果的反饋和運用[3]。調研發現:高職院?;径歼M行學生職業素養評價,但是缺乏評價反饋;針對結果如何運用,大部分高職院校也沒有明確的方向,有的只是簡單分析分值,對于分值較低的指標在今后多關注、多改善,并未制定嚴格的整改措施,也并未跟蹤整改效果;評價工作難以形成閉環管理,存在評價結果反饋與運用不充分等現象。

3 提升高職教育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的途徑

3.1 構建“多元、多維、多樣”職業素養評價體系

3.1.1 搭建多元化職業素養主體評價平臺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既能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適應現代化職業崗位,也能滿足他們長遠發展的需要。研究發現,無論是人的智能結構還是素養結構,都存在多元屬性特征,因此對于二者的評價也應該是多元的。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以往普遍使用的單一主體(即一元主體)評價模式已經很難科學測評愛崗敬業、勤勞奉獻、認真負責等“軟”素質水平,而恰恰是這些“軟”素質會決定他們的職業發展。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衍生出了許多的現代化職業崗位,而高職學生要想在激烈競爭、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求得發展,就需要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需要高職院校、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學生本人、家長和社會形成多元評價的協同共同體。高職院校應當是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的重要主體,對學生整體的培養質量進行關鍵把控。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在學生頂崗實踐和就業過程中,對他們進行觀察、考核與指導,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同時,家長時刻注意督促觀察學生的成長過程、協同學生本人自評和同學之間互評,督促學生職業素養不斷發展進步?;诙嘣橇碚?,構建高職院校、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學生本人、家長和社會等“多元化”評價主體對高職學生進行職業素養評價,進而撬動高職學生的可續性發展。

3.1.2 構建多維化職業素養評價內容

當前教育價值越來越“多維”,不僅要兼顧社會需求,還要兼顧個體需求,不僅要考慮就業需求,還要考慮職業生涯發展[4]。高職教育堅持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技能,培養能跟上時代與社會發展腳步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對于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一方面要考慮企業和社會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學生個體的持續發展需求。因此,應該構建多維化職業素養評價內容,讓評價進行得更徹底、更全面。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評價要想實現育人育才相互融合,應該把立德立人作為根本任務,從多個維度設計評價內容與評價指標。只有把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實際相接軌,才有可能實現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因此,應該從多個維度對學生職業素養進行評價,從而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職業素養的發展與進步。另外,高職教育的類型屬性這一特性,也要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不僅僅要從學生未來就業的崗位、可能面臨的工作場景、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等多個維度,綜合、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職業知識、技能或素養水平,還需要評價其他的,比如學生的愛崗敬業意識、積極進取精神、責任意識、價值觀等方面的素養水平[5]。從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就可以推動實現培養與評價的有機結合,實現評價引領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由此可見,構建多維化職業素養評價內容是必然趨勢。

3.1.3 探析多樣化職業素養評價方法

增值評價是一種新興的評價方式,學生個體的相對增值額度是其評價標準。相對高職生職業素養而言,增值評價法可以更好地測評學生從進入學校到離開學校期間職業素養的提升情況,是一種相對科學客觀的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有很多,除了采用增值評價,還可以結合檔案袋評價法、專業技能評價法等。多采用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有助于評價更全面,實施動態化的評價過程管理能使評價更客觀??偠灾?,探析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能讓職業素養評價更深入更徹底,有助于推動高職教育現代化的縱深發展[6]。

3.2 建立職業素養評價結果反饋與運用機制

通過對省內外高職院校調研發現,畢業生評價機制在各高校還是普遍存在的,這一機制能對學生的學業情況及就業情況進行整體的反饋和評價,能幫助各高校自查學生培養質量,反思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職業素養評價也可以效仿畢業生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合理的職業素養評價結果反饋與運用機制,分別在學生入學、學習、畢業,畢業幾年后進行問卷調查,形成完整的職業素養成長閉環,得到學生的職業素養成長曲線,為有效評價提供數據支撐。尤其對于分值較低的指標在今后多關注、多改善,并制定嚴格的整改方案,跟蹤整改效果,使得評價工作形成閉環管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高質量發展。

3.3 構建多元化配套保障

3.3.1 建立配套的制度與體系

進行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基礎,建立配套的保障體系和制度是前提。各高職院校應成立專門的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規章制度,監控評價程序,接受申訴處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職責是對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進行組織和管理,對網絡平臺進行維護和監管。教學相關部門可以組建評價工作小組,開展進行評價工作。同時,建立配套的由學校、學生、家長、行業協會、企業、社會多方組成的評價監管保障體系,監控信息反饋等。

3.3.2 提供教師學習研修機會,革新教師教育評價理念

進行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教師也從中起到關鍵作用。不定期地通過學習、培訓、進修等方式,革新教師教育評價理念,引導教師的思想觀念緊跟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牢固樹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貫穿教育全過程的思想,讓教師主動參與學生職業素養評價改革。

3.3.3 基于“互聯網+”,建設信息化評價平臺

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互聯網+”正在一步步消除教育領域的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人際維度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梢曰凇盎ヂ摼W+”,校企協作共同研發學生職業素養評測平臺,建設信息化應用軟件評價系統,能夠方便快捷地實現評價數據處理,做到及時評價和反饋,動態評價與常態化運作,實現評價手段的現代化。

4 結束語

目前,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從高職院校畢業,但依然缺乏滿足企業需求、職業素養高、“適銷對路”的學生。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政策,建立真實客觀、科學的評價模式與體系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手段。將學校育人目標和企業人才需求特點相結合,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構建“多元、多維、多樣”職業素養評價體系是必然趨勢?;凇盎ヂ摼W+”信息技術手段,使得學生職業素養量化測評成為可能。針對企業對學生職業素養的特殊要求,讓行業企業從育人的開端到育人的末端全過程參與學生的職業素養評價,從而培養出滿足企業急需、用得上、用得順手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多元、多維、多樣、多方參與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作為支撐。唯有多元、多維、多樣才能將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評價改革進行徹底,打破一把尺子的同質性,形成多把可丈量的尺子,才能克服當前學生評價中存在的評價內容一元化、評價方式單一化、價值取向狹窄化等弊端,進而推動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榮紅.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21(13):69-72

[2]宋武. 大數據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研究[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21,29(3):28-31.

[3]鄭榮奕,陳燕燕. 高職生職業素養評價模型研究[J]. 職教通訊,2016(29):29-32.

[4]湯燕.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多維評價研究[J].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9(3):76-79.

[5]宋宇. 多維度發展視角下新時代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機制探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12):116-117.

[6]聶強,聶蕊. 基于類型特征的高職院校學生評價改革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8):13-18.

猜你喜歡
職業素養高職教育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