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策略研究

2023-07-07 22:08張棟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閱讀服務人機交互公共圖書館

張棟

摘 要:智能化技術支撐實現圖書館智能化建設與高效管理,推動服務模式革新。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平臺,應抓住技術革新機遇,著力推進自身的智能化改造,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效能,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的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閱讀需求。文章闡述了當前技術條件下智能圖書館與智能化系統的組成與特征,分析了智能化形態對閱讀服務的影響,指明了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的兩個維度,并提出了具體建設對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智能服務平臺;人機交互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5-0052-03

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以整體性、開放性為基本特征,提倡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并存,通過技術革新打造資源數字化、管理自動化、系統網絡化的數據信息平臺[1]。近年來,圖書館智慧服務廣受熱議,智慧服務的核心在于智能技術的支撐,其原理是通過設備的深度學習實現圖書館的智能化形態。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將讀者需求放在核心地位,通過搭建創新循環實現數據與用戶體驗之間的交互循環。因此,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應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科學規劃,引入新型管理模式,使資源、技術、設備達到最優配置,形成立體化的服務網絡,實現智能化技術與閱讀服務的有機結合,同時深化人機交互技術,使閱讀服務變被動為主動[2]。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與管理不僅能大幅拓展空間功能與業務范圍,還能為讀者提供沉浸式閱讀體驗,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1 智能圖書館概述

1.1 智能圖書館

智能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與新興技術結合的產物,其以互聯網與智能化技術為基礎,為讀者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閱讀服務[3]。智能化圖書館由七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智能化圖書采訪、智能化圖書推薦、信息檢索智能化處理系統、信息咨詢智能化服務、智能化情報分析平臺、館內智能化定位系統及智能化樓宇管理[4]。在當前圖書館智能服務中,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頻率最高,圖書館在借閱服務中應用RFID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圖書盤點效率,加快排架速度,節約大量人力勞動,降低錯誤率;在檢索服務中應用RFID技術能快速精準地定位文獻位置,大幅節約檢索時間。

1.2 智能化系統

智能化系統是支撐實現圖書館各項功能的核心,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綜合門戶平臺,根據用戶角色設定建立統一認證的門戶管理平臺,主要提供在線資源服務、MALS服務與資源檢索服務。隨著信息技術的更新發展,綜合門戶平臺還能提供遠程訪問、資源推送、預約選座等智能化服務[5]。第二部分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包含認證集成接口與認證管理,主要負責根據借閱歷史數據對用戶進行精確分類,并使用口令對用戶進行身份管理。第三部分為自助服務平臺,主要通過應用RFID技術將數據信息、智能設備等建設成為一個智能反饋系統,借助數據采集及圖像展示等完成系統與讀者之間的智能互動,滿足讀者的即時需求,同時收集讀者的閱讀偏好等數據,為后續圖書館服務調整提供基礎數據支持。第四部分為智能管理平臺,該平臺依托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手段對帶有智能體系特征的組成部分進行去異化處理,使館員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數據資源信息特征及館藏資源利用情況,提升圖書館對閱讀服務的動態控制與監督能力[6]。

2 智能化形態對閱讀服務的影響

2.1 提升基礎工作效率

智能化技術能夠極大地提升圖書館基礎工作效率。以采編工作為例,采編主要有紙質文獻采購與數字資源采購兩種形式,館員都能結合文獻對應的數字條碼,通過數據庫調取文獻信息,同時能夠掌握其出版、運輸(傳輸)、存儲等相關數據,保障資源信息的完整性與系統性[7]。由于數字條碼與文獻具有唯一性,因此,改條碼能夠實現從出版商或數據庫等源頭調取數據,為館員提供信息參考,有效提升資源采編工作質量。在后續的圖書分類與編目工作中,智能化技術同樣能夠在系統數據與材料之間進行匹配,真正實現采編工作的自動化、智能化與高效化管理。

2.2 重塑用戶閱讀習慣

智能化技術能夠漸變式改變用戶的借閱與檢索習慣。首先,用戶到館閱讀不再需要經過繁瑣的程序辦理實體借閱證,而是通過互聯網自助申請、領取電子借閱證,用戶的個人信息、資料、借閱動態等都被納入圖書館數據管理平臺,不同類型用戶的信息能夠實現精準分類管理與利用,為后續服務調整提供數據參考;其次,在圖書借閱方面,RFID技術能夠實現無接觸讀取與處理數據,用戶可通過面部識別進館借閱、靈活還書,改變以往用戶排隊借還的僵化模式;再次,智能化技術打破了用戶檢索獲取資源的被動服務方式,轉而通過分析用戶身份、閱讀概況、閱讀偏好等為每位用戶量身定做閱讀計劃,并提供對應的個人虛擬空間,為用戶提供舒適的文獻檢索環境。

2.3 提升閱讀管理水平

智能化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深入廣泛應用推動了管理模式的深化創新[8]。一方面,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加深了圖書館與資源供應方的聯系,實現了二者之間的即時反饋與溝通,圖書館可根據用戶需求將所需資源的類型、內容等告知供應方,供應方也可將資源概況與出版進度反饋至圖書館,供需雙方信息交互效率提升明顯。另一方面,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簡化了信息溝通渠道與設備管理程序,供需雙方通過內置社交軟件即可實現即時溝通,且可進行信息溯源;館員能夠通過后臺數據管理將智能化系統調整為實時動態運行,實現對光照、溫度、濕度的精準控制與調節,有效減少了館員的基礎工作量,充分體現了現代閱讀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的特征。此外,智能化技術還能支撐實現高水平資源共享,促進館際的資源共享、服務交流,各館平臺間僅需通過電子身份代碼即可實現資源同步。

3 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維度

3.1 空間功能智能化

建筑設施是實現智能化建設的基礎,因此,公共圖書館應注重在建筑系統、基礎設備、管網及電力設備方面應用智能設備設施或預留智能改造空間,建設全域監控系統,確保供電、消防、供風、冷暖、光照等實現智能調控,從而為提供綠色舒適的閱讀空間打下基礎[9]。圖書館空間智能化的建設或重塑需要重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影響閱讀服務的若干要素進行智慧連接,實現信息智慧控制與傳輸,此外RFID設備、激光掃描系統、紅外感應器等均可應用在空間功能智能化建設中。

3.2 讀者服務智能化

閱讀服務智能化是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的核心內容。閱讀服務分為到館服務與移動閱讀服務,到館服務涉及用戶到館門禁、導航、閱讀、歸架等一系列服務,因此圖書館可通過引入智能門禁管理系統、Libsys圖書管理系統、多功能自助平臺系統、極域電子教室系統等,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閱讀服務;針對移動閱讀服務,圖書館應通過提供電子書架、數字檢索、智能傳輸、個人空間、交流平臺等個性化服務優化用戶體驗。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突破傳統模式的局限,提升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品質[10]。

4 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策略

4.1 加強政策研讀,爭取資金支持

現階段,國家正下大力氣支持公共文化部門通過技術革新提升服務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通過實施數字化戰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結合該《綱要》深入研讀地方政府關于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的支持政策,爭取政府與社會力量參與自身的智能化建設。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是一項綜合復雜的工程,所涉部門眾多,所需資金巨大,因此,公共圖書館除了研讀政策、整合社會力量,還應爭取財政資金的撥付以及社會資金的投入,通過發展PPP模式實現政府、圖書館與社會主體共建共贏,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快速發展。

4.2 合理規劃設計,建設智能平臺

智能化服務平臺是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的關鍵所在。智能服務平臺建設應參考現代公共服務理論,秉持自有開放、科學規范、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清晰、設計精準。智能服務平臺建設應著力實現服務與需求相匹配這一重要目標,實現服務信息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即時交互,并滿足相應服務需求。智能服務平臺建設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具備數據收集、分析與整合能力,即能夠對圖書館所涉及的海量數據進行篩選,根據檢索、閱讀偏好、閱讀類型等指標對用戶進行精準分類,并據此對現有數字資源進行結構化調整,實現用戶精準定位與管理,提升平臺服務能力。二是強化數據價值的挖掘與利用,即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精準定位用戶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為其定制個性化服務方案?!百Y源+技術”是支撐智能服務平臺的核心要素,因此,平臺在提供讀者服務時應注重用戶需求的精準識別、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閱讀服務的智能水平、用戶數據的定位管理。

4.3 深化人機交互,滿足多元需求

人機交互技術發展時間較長,但限于理念更新、設備引入、技術發展等因素的制約,公共圖書館人機交互范式并未發生明顯變化,其應用始終以概念形式存在。近年來,人機交互理念、技術更新迅速,應用成效顯著,優質高效的人機交互模型開始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人機交互是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必不可少的一環,能夠打通用戶服務的“最后一米”,如:江西省圖書館的智能機器人“圖圖”和“旺寶”能夠順暢地與用戶進行信息交流,協助館員完成問卷調查、導航服務、信息檢索等相關工作。人機交互還能轉變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被動局面,根據用戶特征主動推送或詢問閱讀需求,快速提供目標資源,優化用戶閱讀體驗。當下,公共圖書館應通過參與研發等方式使智能設備與用戶之間進行更加自然、靈活、智能的交流,通過獲取用戶的語言、行為、動作等提供用戶能夠輕松理解且可操作性強的信息資源獲取方式,實現智能即時反饋,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此外,人機交互除了關注用戶的閱讀需求,還應強化用戶對環境反饋的感知,營造更加舒適優質的閱讀氛圍。

5 結語

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能夠解決當前閱讀服務中用戶需求分析不到位、資源整合能力差等問題,且能大幅提升基礎工作效率,重塑用戶閱讀習慣,實現空間功能優化與業務拓展,對圖書館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與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F階段,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應從空間功能與讀者服務兩個層面入手,空間功能層面應爭取政策與資金支持,合理規劃布局,構建智能服務平臺;讀者服務層面主要是利用智能設備收集與分析用戶信息,并據此進行資源整合與服務優化,同時通過深化人機交互技術應用滿足用戶的即時化、個性化服務需求,優化用戶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 謝飛.智能環境下省級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2(7):45-48.

[2] 李娟.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19):20-22.

[3] 柯平,胡娟,邱永妍,等.我國智慧圖書館建設的目標與路徑[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2(3):2-10.

[4] 李菲菲.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邏輯和方法研究[J].情報科學,2021(12):87-92.

[5] 王方園.智能圖書館與智慧圖書館辨析:兼論圖書館未來發展路徑[J].圖書館學刊,2021(7):1-5.

[6] 劉富軍,趙夢凡.人工智能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信息無障礙服務[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154-160.

[7] 張興旺,王璐.數字孿生技術及其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以雄安新區圖書館建設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20(17):64-73.

[8] 陳君有.“人工智能+導讀咨詢”的虛擬智能服務機器人系統構建:以四川省圖書館為例[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0(4):58-62.

[9] 王世偉.深化人工智能與圖書館更新的若干問題:再論人工智能與圖書館更新[J].圖書與情報,2020(3):93-103.

[10] 殷劍冰.人工智能時代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模式與路徑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65-67.

(編校:周雪芹)

猜你喜歡
閱讀服務人機交互公共圖書館
新媒體時代圖書館閱讀服務
某型柴油機虛擬維修系統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人機交互課程創新實驗
網絡競爭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創新模式分析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