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音樂藝術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2023-07-12 21:49倪曉云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8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音樂

【摘 要】本論文主要以我國音樂的文化自信為切入點,對中國音樂文化自信的保護與增強進行討論。優秀的音樂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同時期民族發展、社會背景等條件與音樂相結合的結晶。而文化自信指的是一個國家對于本國優秀傳統文化認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應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所以文化自信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關鍵詞】音樂;文化自信;優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8—139—03

一、音樂與文化自信

音樂作為一個國家體現文化自信的重要形式,將其傳承與發展是當下重中之重。中國的音樂文化根深蒂固,所包含的形式也極其豐富,這對于我國建立文化自信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一)音樂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性

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根本、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一個民族價值觀的體現和智慧的結晶。而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給一個國家帶來的不僅是幫助其民族建立起文化自信,更能通過世界的平臺更有效的去傳承與發展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二)音樂文化對于世界的影響

在當今的世界環境下,各國的文化呈現復雜性和多元性的特點,形成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人民思想等有著一定的關系,各國的文明與文化之間相互融合卻又各司其職。在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辯證與把握各種不同的文化,對于實現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中國傳統音樂在未來也不斷的得以傳承和發展[1]。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和提高國際認可的出發點。因為國家的強大,使得我們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得以將中國傳統音樂推向世界,并提高我們對于音樂方面的文化自信。

(三)傳統音樂與文化自信關系的思考

我們要全面認識和了解本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從不同的角度方面入手,如歷史背景、流派傳承等。要加強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利用現在互聯網普及的趨勢,將音樂文化與互聯網有機結合,抓好非物質文化音樂遺產的保護傳承,深入挖掘傳統音樂的文化內涵,發揮傳統音樂在優秀文化傳承中的作用。隨著各種電子設備的出現,計算機音樂軟件的研發和應用,以及樂器的改良與革新,以前無法實現音樂效果紛紛呈現,帶給世人前所未有的聽覺空間,音樂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科技已經滲透到音樂的每一個細節,成為音樂制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我們可以通過跨學科跨領域的視角去了解傳統音樂。

例如,朱載堉萬歷十二年完成的《律學新說》《律呂精義》等書,詳細闡述了關于十二平均律理論的計算過程。朱載堉算過程中精確程度之高令人驚嘆,當時居于世界律學領域的領先地位,在我國樂律學研究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中國音樂文化自信心的影響因素

(一)西方古典音樂文化的影響

在西方音樂傳入中國以后,中國的古典音樂或多或少都有受到它的影響,我們將從西方學習到的音樂知識與理論運用到我國的音樂當中,其中利弊都各占一半。在中國的管弦樂中有很多都借鑒了西方的元素,在和聲和調式上也在中國音樂的歷史上產生變革。就連我國現代的流行音樂都與西方音樂有所聯系。例如《中國話》,雖然歌名及歌詞都是富有濃濃的中國味,但它在旋律上引用了莫扎特的旋律。在西方音樂沒有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傳統音樂是高雅且耐人尋味的,比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作品。而西方音樂相比起中國的傳統音樂少了那么點恬淡祥和。在其傳入中國以后,中國的音樂風格變得更加大膽,更富有激情。

(二)流行音樂文化發展相對滯后

在20世紀80年代末,部分歌星的出現開啟了中國搖滾的熱潮。因為流行音樂通俗、參與性強,使得年輕人更喜歡流行音樂。近幾年來的歌唱類節目雖然也廣泛流行,但歌手們大多是將現有的歌曲翻唱或是改編拿上舞臺,很少會有原唱歌曲。

三、如何增強中國音樂的文化自信

本文將主要針對如何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提升中國音樂文化自信進行討論。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是我們公民應盡的職責,我們可以通過多方面渠道進行傳播。

(一)改善傳統音樂的生態環境

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來源于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加強對于傳統音樂的教育傳承,將傳統音樂引入校園課堂,利用互聯網對當下社會的普及,將傳統音樂與互聯網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傳播面廣的優勢,讓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更多進入大眾視野的可能性。

有著“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美稱的南音,也稱“泉州南音”,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音樂,其唱法保留了唐代以前傳統的唱法。它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作為陶冶情操、寓教于樂的文化表現形式,它與閩南地區的生活習性密切相關[2]。在宋元以來,在浙江、福建流行的南戲對南音也有一定的影響,南音中保留了南戲《荊釵記》《殺狗記》等劇目。除了在閩南地區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區以外,泉州南音還流傳到菲律賓、印尼、泰國、緬甸等國家,成為維系海外僑胞鄉情的精神紐帶,對增進民族認同感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戲曲音樂作為民族民間音樂的一種體裁,它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戲曲音樂一般都有著自己特有的結構形式、表現手法、藝術技巧,具有強烈的民族藝術風格,他不僅僅包含有各種各類的唱腔,也與演員在舞臺上的基本功展現,情感的表達,戲曲音樂是一種融合各地特色所形成的唱腔和演員自身內涵的集大成者,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瑰寶。據報道,從1930年京劇大師梅蘭芳訪美、1980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經典話劇《茶館》巡演歐洲,到近幾年由陳佩斯、黃盈、趙淼等執導的《戲臺》《黃粱一夢》等作品在國內外引起的特別關注,這說明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戲曲的根本來源。這些例子提醒中國的戲劇創作者們,若想在世界戲曲版圖上占據重要地位,就要創造出彰顯中國文化氣息,有格局、有品質的優秀作品。

(二)搭建多種平臺進行傳播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代替了報紙、廣播和電視,成為音樂傳播的一種新的途徑,并逐漸成為了音樂傳播的主力軍,而互聯網也成為人們發現新知識或是了解新領域的重要途徑,媒體自然而然成為了傳播傳統音樂的最佳途徑。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形式將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放到網絡上,進入大眾的視野,通過網絡的大力宣傳,搭建一個平臺去傳播傳統音樂文化。近年來,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戲曲大會》等系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深入人心,極大地提升了國民對于中國文化的自信心,也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3]。

(三)突破跨學科在中國音樂研究的困境

在文化的差異下,各個國家對于其自身的音樂體系的形成都有著一定的影響。把音樂和其他不同學科領域的技術相結合也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

學者們在學術研究中長期遵循、參照學科在發展中已形成的研究對象、領域、發展等,在目前的中國音樂研究中,有不少人開始抵制對于音樂學跨學科領域發展產生的不良現象。所以我們要將音樂的根本理論和體系了解透徹,從而將音樂運用到其他的學科領域,在不丟失中國音樂其本身的體系和研究方向的情況下,為其他領域發揮自身的價值。對于攻破這些難題,我們可以對比其他學科理論,借鑒它們的方法并運用到音樂學中。將中國音樂與不同學科領域結合,創新出音樂和其他領域的新發展趨勢,讓音樂在不同領域中發揮其本身的價值??缥幕慕涣骷瓤梢陨钊胙芯科渌麌业囊魳敷w系,也可以將其研究成果與中國音樂體系相結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四、如何保護好中國的文化自信底氣

音樂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可以共存的,它分為兩個層級:第一層級是堅持民族性,保留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手法;第二層級是在堅持其民族性的基礎上去延伸它的世界性。

(一)建立音樂的文化自信,保留自身的民族性

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也是很龐大的工程,需要我們去傳承去發展去創新傳統音樂,通過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去推動其他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提升我們的文化修養,增強我們的文化實力,進而為我們的文化強國的目標實現提供有力的音樂文化自信[4]。在當今世界發展趨勢下,大量引進西方先進的音樂文化并在加以運用到本民族音樂的基礎,讓其與民族的固有文化融合為一體。例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運用了西方的樂器小提琴,將中國民間的愛情故事表演出來?!读鹤!窞榱顺浞职l揮交響性效果,使它具有民族特色,這部作品在藝術處理上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運用小提琴和大提琴相互“對話”的形式表現出“梁祝相愛”[5]。

(二)在堅持民族性的基礎上延伸其世界性

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是相輔相成的,但也不能簡單的說世界性包括民族性,而民族性從屬于世界性,世界性與民族性緊密相連,互相交融,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和深入的今天,民族音樂的發展,也就是世界音樂的發展[6]。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在生活習俗、語言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差異,正是因為這些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人類共同情感的音樂文化,讓人們享受到了音樂藝術的審美價值的同時,又能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讓我國音樂的民族性得到世界的認可,進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傳播平臺,才能實現其世界性這是當下中國傳統音樂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

我國的傳統音樂非常豐富,有戲曲、民歌、曲藝、說唱等藝術形式,在它們的形成發展過程中與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習俗緊密聯系。我們應當立足于我們民族的豐富音樂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又不斷借鑒西方成熟的作曲技法,吸收其精華,在我國的傳統音樂上發揮極致,使我國的民族音樂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能成為世界音樂中無可挑剔的文化瑰寶。

綜上所述,保護好我國傳統音樂是增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自信的一個重要途徑。首先,我們要了解中國文化自信心對于我國的重要性,其次是了解中國音樂文化對于世界的影響,最后思考傳統音樂與文化自信之間的關系。培養新一代的傳統音樂接班人是傳承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目標,重建中國音樂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改善傳統音樂的生態環境,讓傳統音樂有賴以生存的一個發展的條件。其次利用互聯網普及的趨勢,搭建多種平臺進行傳播,讓更多人了解發展中國傳統音樂。建立起我國的文化自信是當下我國文化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我們要熟悉并深入了解問題所在,并將它進行攻破,這對于我國建立文化自信有更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靜.大眾文化視域下我國傳統音樂的價值與傳承[J].藝術教育,2017(Z2).

[2]栗冰.閩南民間音樂示范點的現狀與作用[J].福建歌聲,2014(1).

[3]薛宇寧.淺議新時期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J].華章,2008(15).

[4]劉金玲,崔學榮.文化自信視野中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J].東岳論叢,2016(2).

[5]李勤慧.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賞析[J].大觀,2016(11).

[6]羅宏宇.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J].大眾文藝,2011(17).

作者簡介:倪曉云(1983—),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藝術學。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音樂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