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經濟行業人才供需問題研究

2023-07-13 13:43杜傳忠
人民論壇 2023年12期

杜傳忠

【關鍵詞】無人經濟 人才供需 應對思路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無人經濟是指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生產和服務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從而減少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進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三大產業深度融合,由此形成一系列新業態與新模式,無人經濟即是其中一種發展迅速并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新業態新模式。無人經濟新業態自落地后便在零售、餐飲、娛樂、健康等消費場景下蓬勃發展,展現出強勁勢頭。這一方面對一些工業制造領域、服務領域等的勞動力就業規模和結構帶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又對數字經濟下的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人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時代催生全新的人才需求。如何正確認識并處理好無人經濟發展與勞動力供需之間的關系,在促進無人經濟健康發展的同時保障勞動力有效就業,是現階段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我國無人經濟發展現狀與總體態勢

得益于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加之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的普及,“無人化”在多個領域漸次出現并得到快速發展,由此形成無人經濟業態模式。無人經濟最初主要借助于自動化和傳統信息技術,涉及零售、餐飲等生活性服務領域。隨著其所覆蓋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銷售規模越來越大,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無人貨架等許多新的無人售賣形態又相繼出現。由此,無人零售行業快速發展起來,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過去幾年,傳統實體零售業發展因疫情而受到影響,無接觸消費模式獲得大眾青睞,相關企業注冊量大幅增加。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不斷融合,無人經濟進一步由生活領域向生產領域擴散,特別是隨著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推進,無人經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制造、物流、交通等行業領域,涌現出無人工廠、無人配送、無人駕駛等多種新業態新模式,越來越多的商家為節約成本、更好適應外部經濟環境條件的變化而開啟無人化經營模式。以服務機器人為例,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達到222億元,預計2023年將超過600億元,市場處于快速擴張中。根據企查查提供的數據,2022年年底,我國與無人機相關的企業新注冊數量為3922家,無人零售新注冊企業數量為25895家,無人駕駛新注冊企業數量為835家,無人系統新注冊企業數量為19763家。

無人經濟發展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生態逐漸完善。作為數字經濟條件下的新型經濟業態,無人經濟與傳統的“勞動力/產品/服務→供給方→需求方”經濟形態相比,更多地表現為C2C(消費者對商品)或C2S(消費者對服務)的模式,其核心是“去中介化”,實現自助式操作,減少中間勞動輸出及冗余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在推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的過程中,無人經濟有利于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壓力、促進勞動力結構優化升級。同時,隨著我國消費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消費需求更趨品質化、高端化,消費方式呈現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模式,消費結構的升級刺激供給方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形式。無人經濟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數智化技術手段實現生產、流通、消費等經濟活動,范圍涉及制造業、物流配送、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智慧醫療、智能金融等眾多領域,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時提升了用戶體驗,更好適應了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隨著無人經濟市場規模的擴大,相應的行業產業鏈和產業生態也不斷完善,如無人物流和自動化倉儲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正進一步推動整個物流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邁進。未來無人經濟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生產者、經營者進入,涉及的業務領域和內容將更加豐富,經營業態將更加多元化,市場規模也將持續擴大。

另外,無人經濟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自動化+智能化”特征,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延伸和完善。以服務機器人為例,現有的服務機器人大多結構簡單,適用場景有限,部分特殊場景的處理仍然不夠成熟。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陪伴類、互動類等服務機器人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服務機器人的產品形態將更加靈活、人性化,能夠靈活處理人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差異化需求。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能夠承擔越來越復雜的工作,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這種智能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將進一步推動無人經濟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無人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態勢分析

隨著我國無人經濟的快速發展,無人崗位不斷增加,一些傳統崗位的就業空間被壓縮?;仡櫄v史會發現,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的發生發展和推進,都會在淘汰一部分傳統就業崗位的同時又創造出一批新的就業崗位。新技術的發展究竟會對勞動力就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取決于其所帶來的以上兩種影響的對比。在經濟學上,新技術的應用所導致的對勞動力的替代被稱為“替代效應”,而新技術由于創造出新業態新模式,從而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被稱為“創造效應”。目前,無人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其所帶來的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會產生以上兩種效應。在無人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替代效應可能更為明顯,引起的失業問題更為突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創造效應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一旦超越了替代效應的作用,無人經濟就會對勞動力需求產生正向影響。

需要明確的是,無人經濟不是簡單地減少人,更不是完全沒有人。比如在“無人工廠”,生產制造依靠的是工人和機器人的密切協作,工人所從事的工作不是單純的手工勞動,而是人機交互,通過后臺操控機器完成產品制作過程。即使制造流程不再需要工人參與,也仍然需要人工調試安裝生產線,需要人工對機器人進行自動化編程,需要人工定期維護機器人設備?!盁o人工廠”整個生產運作流程中工人不出現在制造端,而是出現在監控端,在后臺保證整個生產流程的正常運轉。所以,無人經濟在“機器換人”過程中,既有“減人”又有“增人”,減的是可重復工種的普通工人,增的是專業技能優勢更明顯的高級技術工人。由此可看出,無人經濟對只進行重復勞動的勞動者需求勢必下降,而同時對專業的技術工人需求大幅提高,但總體上仍將會增加勞動力的就業。例如,隨著京東物流智能機器人的運用,其整體分揀效率比傳統作業方式提升5倍,減少了86%的分揀人工。與此同時,2016年—2018年京東集團員工數量從11.6萬人快速增長至17.9萬人,其中物流從業人員從6.6萬人增至9.5萬人??梢娙斯ぶ悄艿刃录夹g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平臺運營效率和訂單量,就業崗位總數不降反升。

當下無人經濟發展迅猛,但具有高技能特別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勞動力仍是不可替代的,其對這類勞動力的需求十分旺盛。例如,隨著機器人的更廣泛應用,每個行業都會引入機器人,由此使機器人產業成為一個更加龐大的產業,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都會需要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從事技術創新、策略規劃、生產監督及協調維護等工作。而且一般勞動者經過學習、培訓和提升,也可以從事那些更富有創造性和創意性的職業,不僅沒有造成大范圍失業,還能總體上倒逼勞動者素質的提升。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數字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相應的新職業類型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多次發布新的職業分類。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首次標識了97項數字職業,其占職業總數的6%,反映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衍生出一批新業態,這些新業態無疑將產生新的人才需求。

無人經濟作為數字經濟條件下的新業態新模式,屬于數字、知識、智能密集型經濟,對從業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數智化技術能力。無人經濟基于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自主運營和無人干預,需要大量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支持,相應的從業人員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諸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動化控制等數智化技術方面的知識和熟練操作的能力。

二是創新能力。在無人經濟中,機器人及其他智能設備會替代人們去從事一些較高強度或重復性、機械性的體力勞動抑或是具有危險性的工作,機器人還能達到人類無法企及的工作精密度。但是,對于無人經濟中那些富有創意的工作內容,機器人仍無法替代人,并且無人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數智化技術的不斷革新,還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來研發、操作新的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并開發新的應用場景,由此可看出無人經濟對從業者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跨界融合能力。驅動無人經濟發展的數智化技術具有強外溢性、廣擴散性、深滲透性、高賦值性等特點,由此使無人經濟行業的不同環節、不同經營實體之間形成緊密關聯性,其運行需要不同領域人員的協同合作,由此要求從業人員成為具備較強跨界融合能力、掌握行業涉及到的多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四是安全管理能力。無人經濟涉及多種智能設備和系統應用,如機器人、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系統等,這些設備、系統需要通過各種傳感器、網絡通信等數智化技術與外界進行交互和連接,從而實現自主控制和無人化運作。這一過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和挑戰,如網絡攻擊、系統故障、人為損壞等。為保障無人經濟正常運行,需要從業人員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以確保設備、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無人經濟的設備及系統需要從設計階段就考慮安全因素,并采用先進技術和算法提升設備和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設備、系統方面的安全設計操作能力。另外,無人經濟還涉及大量數據處理工作,包括傳感器數據、圖像數據、行駛記錄等,這些數據需要進行安全管理以確保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相應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是從業者應該具備的。

五是人文素質。無人經濟不是無情經濟、冷漠經濟,其發展也需要一定的人文關懷。雖然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可以代替人類完成很多工作,但仍需要人類進行管理和監控,如管理團隊的團隊合作能力、協作溝通能力、相互適應能力等。無人經濟中,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的技術和應用場景都在不斷變化,因此需要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靈活反應能力,能夠及時適應新的技術邏輯和工作場景。除此之外,無人經濟還對從業者的誠信和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誠實守信、不欺騙、不破壞、不惡意操縱,并自覺遵守交易規則和條款,保護他人隱私,以確保經濟運行的安全性。

現階段我國無人經濟人才供給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目前,我國無人經濟領域的整體人才供給相對不足,尤其是高層次人才較為缺乏,具體表現為:首先,部分崗位需求與數字技能人才素質不匹配且人才缺口較大。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的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但我國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從整體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笆濉逼陂g,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人,但高技能人才僅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8%,人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字經濟就業影響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萬。以“數據庫運行管理員”為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職位需求數量多達6萬至7萬個,即使在青島、佛山等城市,這一職業的需求量也達到4000至5000個。人社部2020年發布的《新職業——物聯網工程技術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和《新職業——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預計未來五年我國物聯網行業、智能制造行業的人才缺口總量分別超過1600萬和900萬。

其次,無人經濟領域高層次人才流失較為嚴重。無人經濟作為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一般具有較新的就業理念,尤其是那些掌握高技能知識的高端人才,更看重職業發展機會、工作環境、企業文化等軟條件,如果公司提供的發展機會不夠多,工作環境不足以激發這些人才的創造、創意激情,公司文化不匹配他們的價值觀念,他們就會選擇跳槽。

最后,無人經濟人才教育培訓水平有待提高。無人經濟涉及到的學科領域比較新也比較多,目前這方面的相應教育培訓體系尚不健全。一是對相關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不足?,F有教育培訓機構對無人經濟所需要的大量新型技術和知識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能算法等的培訓相對較弱,培訓內容亟待更新優化。人工智能技術涉及無人經濟行業的技術和知識,對這方面的人才提出較大需求。盡管近年來很多高等院校開設了人工智能專業,有的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但就目前的人才培養和人才供給狀況來看,仍不能滿足無人經濟發展的需求。二是缺乏新興技術應用的實踐機會。在無人經濟中,目前新興技術的應用場景相對較少,缺乏實際應用的機會。教育培訓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有待加強,以開發出更多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三是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式有待創新。傳統的教育培訓方式已無法適應無人經濟快速發展所需要的應用要求,迫切需要創新人才培訓方式,特別是需要把專業學習與掌握實戰技能、積累實踐經驗有效結合起來??傊?,目前我國無人經濟領域的人才供給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供給尚存在較大缺口。

優化無人經濟人才供需結構,促進無人經濟健康發展

無人經濟作為數字經濟條件下的新業態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工智能時代就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向。無人經濟既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內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數字產業化的推進和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目前,各國對高素質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和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一些發達國家已將數字人才培養和勞動力數字技能提升納入國家數字經濟戰略。我國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也高度重視數字化人才培養。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和技能”,鼓勵將數字經濟領域人才納入各類人才計劃支持范圍,積極探索高效靈活的人才引進、培養、評價及激勵政策。

當前,優化無人經濟人才供需結構,特別是保障無人經濟人才供給,對促進無人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需要各級政府、教育培訓機構及求職者個人等多方協同努力,形成科學合理的無人經濟人才供需結構、促進無人經濟健康發展。

政策支持方面,進一步強化無人經濟發展的政策引導和環境打造。首先,大力支持創新創業。無人經濟發展帶來的就業結構沖突需要通過不斷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來平衡。為此,政府在創新創業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供相應資金、場地、技術和市場等加以扶持,鼓勵更多創業者進行創業;鼓勵企業和個人進行技術創新,并提供相應的技術咨詢、知識產權保護等。協助建立創新創業資源庫,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有效的資源供給服務;促進創新成果有效轉化,提高創新創業的效益和影響力。其次,大力加強無人經濟培訓和教育。進一步圍繞無人經濟發展強化人才培訓和教育,重點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勞動者數字化思維、增強數字化意識,培育高技能人才,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鼓勵企業和個人圍繞無人經濟產業鏈的硬件、軟件、數據和服務等各環節進行創新。最后,還應為無人經濟發展提供完備的制度支撐和政策保障。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促進勞動力高質量充分就業。如為數字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培訓提供政策引導和支持,給予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單位與部門相應的獎勵,同時在全社會范圍內評選出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地區、示范企業,并給予必要的激勵。

人才培養方面,加快無人經濟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首先,加強多領域合作,培養大批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無人經濟就業崗位涉及到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通信、自動化、機械工程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可建立跨學科多專業融合的“新工科+新商科”創新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培訓機構與相關領域教育機構合作開設跨學科課程,如機器人工程、大數據分析、科創班等。建設跨學科教學團隊,提供跨學科交流平臺,邀請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專家參與跨學科教學團隊,共同提升無人經濟人才培養質量。其次,調整優化培訓方式、內容,提高人才培養的適用性。根據無人經濟勞動力市場發展的需要和相應技術技能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快新興學科布局,加強前沿數字技術等相關學科建設。動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真正將人才培養方案中各項具體規定、各項具體措施落到實處。提供跨學科實踐機會,完善基礎設施,高??杉訌娕c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實踐機會。在教學設施、教學環境等多方面輔助提升學生的數字技術實踐能力,如增加仿真技術的投入,加強虛擬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的創建等,通過多樣化途徑優化職業技能培訓。

個體價值方面,勞動者就業觀念及就業方式應作出相應調整。面對無人經濟帶來的勞動力供需結構的變動,勞動者自身應重新思考職業定位與發展方向,更好適應無人經濟對人才的就業需求??傮w來看,無人經濟對勞動者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作為勞動者必須具備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知識技能,且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努力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為此,就業者應著力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能夠承擔更多創造性、復雜性和非規則性的工作。在校生要注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持續更新自身技能與知識體系,尤其是著力提升自身數字技能,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掌握多種“硬”技能和“軟”技能,更好滿足無人經濟對勞動者的需求。無人經濟對勞動者的社會責任感、誠信意識、道德觀念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在業者還是求職者以及在校學生,都應當加強這些方面的素養培育。

(作者為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南開大學研究生劉書彤、李鈺葳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趨向及應對戰略研究”(項目編號:20&ZD06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重視智能產業發展 培育智能經濟形態》,《人民日報》,2021年7月30日。

②陳明生:《供給與需求驅動下無人經濟的發展機理研究》,《貴州社會科學》,2019年第349期。

③戚聿東、劉翠花、丁述磊:《數字經濟發展、就業結構優化與就業質量提升》,《經濟學動態》,2020年第11期。

④王文:《數字經濟時代下工業智能化促進了高質量就業嗎》,《經濟學家》,2020年第4期。

⑤王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新就業形態:內涵、影響及發展對策》,《學術交流》,2019年第3期。

⑥蔣同明、白素霞:《新時代下我國無人經濟的發展研究》,《宏觀經濟管理》,2018年第7期。

⑦中商產業研究院:《2022年中國無人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及細分行業市場規模趨勢預測》,中商情報網,2022年5月28日。

責編/賈娜 美編/楊玲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