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探賾與提升策略

2023-07-13 09:26許琳肖宜輝周尚濤
公關世界 2023年11期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提升策略

許琳 肖宜輝 周尚濤

摘要: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力抓手,在高校立德樹人的工作格局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輔導員要從制度體系、協同機制、表達方式、立體平臺、內容角度入手,解決“頂層設計”“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在哪講”等關鍵問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為新起點,走出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提升策略

高校輔導員擔負著思想引領的重要作用,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論宣講的中堅力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講團動員會上要求,“要堅持全面系統、突出重點、把準基調、把好導向,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高校輔導員是推進高校立德樹人目標實現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組成部分,把理論宣講打造成為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有效途徑,成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要手段[1],成為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抓手,成為大學生理論武裝、知行合一、篤行致遠最后一公里的堅實保障,需要不斷強化系統的理論水平和宣講能力,全面的認知、熟知、深知理論宣講工作。

一、理論宣講在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理論宣講一般指通過主旨演講、專題報告、問題解析、談心談話等方式進行黨的創新理論內化于心的一種教育宣傳方式,是高校輔導員旗幟鮮明地把黨的先進的理論、正確的思想傳播給青年學生,是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理論宣講是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責的基本要求

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雙重身份,理論宣講既是作為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職責,也是作為高校輔導員承擔“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的主責主業?!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明確規定了此項職責的內容范疇,對高校輔導員的理論研究、教育引導、表達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隨著十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的不斷加強、創新、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更加凸顯,高校輔導員開展理論宣講的引領和導向功能明顯提升,宣講覆蓋的內容和領域不斷拓展,育人成效不斷加強。當下,高校輔導員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首善標準開展好理論宣講工作,以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落細為主題,以講述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主線,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大學生踔厲奮進新征程、建功立業新時代的青春力量。

(二)理論宣講是推進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國思想文化領域始終面臨著中國與世界、先進與落后、傳統與新時代等的碰撞,大學生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等問題依然存在。高校輔導員要積極回應青年關切,需要結合實際講清道理,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正確的“三觀”,認識與處理好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接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開展理論宣講,促進大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是同心共筑中國夢、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共同理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有效途徑,是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的必然選擇,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和主要形式。高校輔導員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準確、講透徹,認真研究宣講提綱,密切聯系青年成長實際,結合青年身邊變化,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積極回應學生關切,既要“頂天”也要“立地”,以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學生社區、院系、實驗室、學生社團及各級各類學生組織,用理論凝聚青年力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耳、入腦、入心,激勵青年學子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干事創業有理想、艱苦奮斗敢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

(三)理論宣講是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核心要素

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歸根結底還是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從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責、工作實際和育人實踐上看,只有勤學、深學、常講、善講理論,才能完成引導學生形成“四個正確認識”,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確“三觀”的基本要求[2],理論宣講能力不足,必然會導致思想教育不到位、價值引領缺實效、育人工作不深入等問題。近年來,各級各類巡講宣講活動、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研究課題等平臺的建立,推動著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從“個別”走向“群體”,從“優秀輔導員”走向“全體輔導員”,從“特殊時間地點”走向“日常校內校外”。一批先行先試的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骨干,帶動了這支隊伍整體的成長壯大。而高校輔導員要想在理論宣講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激發青年踔厲奮發、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就要準確把握理論宣講的時、度、效[3],以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講透、講活、講具體,切實落到學生實處,講到青年學生心里。因此,從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角度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的視角,開辟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能力提升的路徑,才能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從本質上提升高校輔導員理論宣傳闡釋的能力。

二、當前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強調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勢下,各高校輔導員積極踐行理論宣講,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特色,但是依然位于起步探索期,工作實施過程中表現出了諸多不足之處。

(一)理論宣講制度有待完善

理論宣講在高校輔導員的整體工作乃至思想理論教育中尚未得到系統性確認。各地高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對輔導員的相關技能培訓機制及評價考核體系尚未形成,與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的角色定位和育人功能不相適應,某種程度上導致輔導員理論宣講工作格局不夠、認識不夠、能力不夠,不能將理論宣講與思想引領、日常工作實踐相互融合,對理論宣講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把握不清。

(二) 理論宣講內容針對性不強

理論宣講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應蘊含啟迪人生的智慧與實踐奮進的力量,要有親和力與針對性,把握宣講對象的所思所盼,主動回應學生關心的深層次思想認識問題,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要代表時代的需求和不同受眾的需求,因材施教、因時制宜,使宣講內容更具針對性。目前高校輔導員承擔的任務性宣講工作居多,缺乏常態化規劃,理論宣講大多圍繞時事熱點、社會新聞、紅色故事等開展選題,內容分散、站位不高、理論不深、視野不廣、思慮不透,與學生的現實境遇、思想困惑、關注熱點脫節,前后缺乏邏輯關聯,尚未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體系。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發展至今,逐步從校內宣講走向基層、企業、軍營、中小學等社會層面,也不再拘泥于課堂、班會的形式,更多的是走進學生社區、操場、實驗室等生活場所,這決定了宣講內容應該根據聽眾場所的不同進行差異化準備,否則難以引起共鳴。

(三)宣講理論素養不足

高校輔導員多數沒有馬克思主義學科學習背景,對于當前形勢與政策的準確把握有待提升,對于理論知識的積累不夠系統,對于宣講能力的鍛煉不夠全面,難以將其充分外化宣講于青年。高校輔導員想要在臺上有底氣地宣講,“厚積”才能“薄發”,“深入”才能“淺出”。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務必長期堅持,力求原汁原味、與時俱進、系統全面。當前高校輔導員開展的理論宣講需要作理論闡釋或者剖析思想行為特點時,多數停留在問題表面、事物表征,對理論認知不足,對問題實質的把握不準,對產生原因分析不透,達不到啟迪學生、解決問題的作用。個別輔導員甚至表現為對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理論成果畏懼宣講,甚至只會照本宣科,用文件解讀文件,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導致學生對理論宣講提不起興趣,甚至心生反感。

(四)宣講形式固化落后

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作為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環節,必須緊緊圍繞學生,在吸引學生關注度和喜愛度上做文章,避免成為“低配版”的思政課教師。盡管不少輔導員正在進行創新和探索,但并未形成普遍性局面,總體還是表現為“你聽我講”的傳統方法,“一小時素材,十分鐘升華”的落后觀念,“講臺對課桌”的傳統手段。輔導員對學生的主體性認識不清,對學生思想上的需求估計不足,與新技術、新方法結合不緊密,不能夠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需要。形式上的固化落后使得輔導員親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先發優勢,演變成學生疲于應對、疏遠反感的劣勢,無法做到用學術語言講政治,拉近理論與生活的距離,讓真理性的內容黯然失色,讓積極活躍的思想互動索然無味。

三、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工作的提升策略

提升理論宣講的實效,要從“應對式”“經驗式”向“體系化”“內涵式”轉化。從策略上講,需要著重從制度體系、內容體系、協同機制、表達方式、立體平臺的角度解決問題。

(一)建立理論宣講制度體系,解決好“頂層設計”問題

在《規定》中僅明確了輔導員承擔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職責,但對輔導員開展理論宣講的開展形式、實施要求、能力水平等沒有進行明確,缺乏科學化、規范化組織管理發展的依據,因此,要加強頂層設計,有配套的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和陣地保障,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相關的制度;要制定輔導員開展理論宣講工作的實施細則與管理辦法,明確工作開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明確工作開展的基本流程、管理規范以及宣講能力提升培訓機制;要出臺輔導員理論宣講職業能力標準和考核辦法;要加強理論宣講作品的集成總結,深化理論宣講項目化、品牌化、基地化建設,促進更多高質量理論宣講成果的產出。

(二)完善理論宣講內容體系,解決好“講什么”的問題

當前,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把握知識性與價值性并重、理論性與實踐性銜接、主導性與主體性統一、嚴肅性與趣味性融合的原則,重點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內容開展,確保原汁原味、系統全面、深入淺出,以此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多元社會思潮、把握形勢政策走向、剖析社會熱點問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為例,要緊密結合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以身邊人說身邊事,立足學生思想動態、學習生活、校園日常問題、社會熱點話題、創新實踐活動等實際,落實七個“講清楚”,突出對實現偉大成就、偉大變革根本性原因和決定性因素的解讀闡釋,強化大學生的感性認知和理性認同,堅定與黨同心同向同行的決心。

(三)創新理論宣講表達方式,解決好“怎么講”的問題

理論宣講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技法中呈現鮮明的特征和獨特的魅力,主要表現為政治性、學理性、情景性、藝術性、通俗性的統一。要善于發揮中央黨校等權威部門優質課件的宣講作用,解決高校輔導員理論素養不足的問題。在日常觀察、節點和場地選擇、備課、課件制作、形式創新等準備環節下足功夫。要將集體宣講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系統宣講與日常宣講相結合、正面宣講與問題批判相結合,通過有形成就展示、對比分析、實踐體驗等方式,提高學生在理論宣講中的啟發性和參與性,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要豐富宣講表達形式,將大道理融入小故事,將理論政策融入身邊事,運用網絡熱詞、地方話、情景劇、說唱、曲藝等形式,讓學生在笑淚并俱、時尚交織中有所感、有所思。要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的社會服務功能,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分眾化宣傳宣講。解讀闡釋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時,不能為了抵御學生對于學理性內容枯燥感的抗拒,而采取庸俗化、調侃化的方式,迎合學生淺表化、碎片化學習的滿足,博取學生的關注。

(四)構建理論宣講協同機制,解決好“誰來講”的問題

高校輔導員要想打造專業性宣講團隊,要增強理論宣講工作隊伍建設的系統性、權威性、社會性、聯動性,形成團隊協同效應。構建輔導員理論宣講的研究交流平臺,匯集各校輔導員同行、專家學者、思政教師、專業課教師、黨政領導、英模人物、行業先鋒、學生骨干、基層群眾等群體,構成不同視角的宣講分支,形成聯學、聯建、聯講的合力,探索資源共享和日常性的巡講的機制,擴大理論宣講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五)打造理論宣講立體平臺,解決好“在哪講”的問題

青年在哪里,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的場地就要延伸至哪里。要用好紅色資源、地方資源、行業資源,充分利用革命遺址、地方史記、行業歷史等資源,深入挖掘,講好我們黨的光榮革命傳統和國家的民族復興。要建立學生社區等若干區域性理論宣傳闡釋平臺,實時為區域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討論和解讀。要面向社會受眾需求,結合不同受眾群體的工作、生活實際,將宣講場所搬到田間地頭、綠色軍營、企業車間、中小學校園等,采取送“講”上門的形式,在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周邊進行思想浸潤。要拓展網絡宣講陣地,用全媒體場域映襯理論宣講的時代鋒芒,提升對青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運用彈幕、評論、線上答題、表情包、H5交互、短視頻,增強宣講互動性,同時形成“云端”宣講的數據畫像,為后續理論宣講工作的優化提供評價、研究和分析依據。

本文系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研究課題“面向青年推進基于日常生活場景的黨的科學理論宣講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22JH045)、山東科技大學輔導員工作室“理‘響青春輔導員工作室”建設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馮留建. 把握理論武裝的深層規律[J].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1(16): 63- 69.

[2]李瑞德. 當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深層次矛盾及應對策略[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7): 127- 130.

[3]饒先發等.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理論宣講技巧與實務[M].南昌: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20: 3.

(作者簡介:許琳,職稱:副教授,職務:黨委副書記,學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肖宜輝,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周尚濤,職稱:講師,職務:團委書記,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李雪威)

猜你喜歡
高校輔導員提升策略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計算機軟件技術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議
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探析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