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財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與思考

2023-07-13 09:26王帆
公關世界 2023年11期
關鍵詞:調查研究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

摘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個人、高校以及社會都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數據分析的方法,結合財經類大學生職業規劃實際情況,對當前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拓展性研究,依據學生年級專業特點、求職意向、擇業方向的不同,提出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可行性路徑及方法,形成系統性、完整性的全程化專業指導,幫助學生在不同階段做好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綜合考量,為今后的就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研究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近年來的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如今,“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1]。國際經貿摩擦加劇,國內經濟發展形勢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經濟下行壓力會對就業,尤其是高校畢業生群體的就業產生巨大影響。企業的招聘人數銳減,對應聘者的要求大幅度提高,特別是涉及金融、貿易等主要吸收財經類專業畢業生的重要領域表現的尤為突出,“畢業即失業”,就業成為了高校畢業生面臨的最大難題。

在此形勢下,高校大學生更應該在大學生活中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到認清自己、發展自己,在競爭激烈的招聘中脫穎而出。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數據分析的方法,結合財經類大學生職業規劃實際情況,對某財經類高校119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進行了街訪調研,以此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拓展性研究,并提出具體可行的規劃路徑,幫助學生樹立自身的職業發展和規劃的認知。

一、調研數據采集與分析

前期研究中,本人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完成了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問題設計,研究組通過街頭采訪的方式收集到有效數據119份,研究結果顯示:

(一)關于專業偏好方面。70%受訪者對所學專業表示滿意,30%受訪者對專業并不是很滿意。

(二)關于學生干部和獲獎經歷方面。33%受訪者表示擔任過班委或在學生組織中任職,67%受訪者沒有任職。38%受訪者表示有過獲獎經歷,62%受訪者表示并無獲獎經歷。

(三)關于自我優勢認知方面。80%受訪者認為自己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并且他們認為通過努力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20%受訪者并不了解自身的優劣勢。

(四)關于職業生涯規劃需求方面。119名受訪者無一例外地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十分重要,并且需要學校給予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其中,29%受訪者對自身進行過深度的職業規劃;34%受訪者表示有想要從事的職業,但是并沒有對其進行詳細的規劃;37%受訪者表示并沒有做過職業生涯規劃,對未來的職業方向表示迷茫。

(五)關于就業信心及求職競爭力方面。50%受訪者認為自己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30%受訪者認為能夠找到工作,但并不是最適合自己的;20%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形勢下尋找工作很難,對自己的就業方向認識不清。但是,所有受訪者均表示,愿意提高自己的求職競爭力,他們認為,組織管理、溝通協調、處理問題等能力都非常重要,學習成績、社會實踐經歷、學生干部經歷對求職也會有很大幫助。

(六)關于影響擇業的主要因素方面。薪資福利,工作環境與前景,工作內容與強度是出現頻次較高的前三名,分別出現了79次,64次,47次。學生渴望薪資高、福利好的工作,對工作環境與前景、工作內容與強度十分注重,他們希望能夠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工作強度低一些,能夠獲得足夠的假期和福利保障。

(七)關于畢業去向方面。14%受訪者表示有保研打算,并在為之努力;45%受訪者明確自己會選擇考研,表示“想在學校多待幾年,等就業環境好轉再工作”;6%受訪者想要留學深造;25%受訪者表示想要直接就業,其他10%受訪者并沒有想好今后的打算,“在讀研與工作之間很難選擇”。當問及受訪者選擇深造的原因時,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內卷嚴重、學歷貶值,需要提高自己的學歷來尋找更好的工作;也有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在大學里多待幾年,并不想過早地接觸社會。對于選擇出國留學的同學,他們希望能夠開拓視野,豐富閱歷,傾向于在國外工作,擺脫國內內卷現狀。

二、新形勢下財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本次街坊的受訪者年級分布是大一年級31人,大二年級43人,大三年級29人,大四年級16人,通過調研可發現,不同年級的受訪者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總結得出以下結論:

大一年級,在有限的時間填報志愿,很難對財經類專業及未來就業方向有全面的了解和判斷,對于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他們更多地是考慮如何享受大學生活,普遍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大二年級普遍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工作規劃混為一談,他們認為距離大四畢業還有很長時間,缺少實習經歷和機會,對外界的工作環境和內容沒有了解,容易錯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黃金期,不能有機地將學習實踐與未來職業目標相結合。大三年級普遍缺乏職業決策能力和職業技能,容易出現自我評估不夠客觀、全面,職業定位不準確的問題。在制定規劃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出現“寢室一人考研,其他人都跟風考研”的盲目情形。除此之外,他們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低年級時重心更偏向于學業的學習,忽略了職業技能的培養,導致就業競爭力不足。大四年級容易忽略對未來從事行業的考察,缺乏實際行動和實習經歷,對于自身的能力沒有清晰的認知,就業期望值過高。在職業發展方向上僅偏向于長期目標,缺乏中短期目標,從而在找工作時盲目失措。一些學生對于到底是找工作還是升學考研猶豫不定,從而錯過了秋招與春招的最佳求職時間和機會;一些學生雖然定下了求職目標,但具體的企業類型(國企、民企、三資、黨政機關等)和意向行業(金融-證券、銀行、信托、批發零售、財務類等)不清楚,經常出現“廣撒網”的情況,不能很準確了解當前社會的就業環境。此外,有的學生無法走出“校園舒適圈”,自我角色轉換不及時,沒有做好從學生到職工、從學校到職場的就業心理準備。

三、財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問題的內在原因

(一)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當前各高校已經認識到了就業問題的重要性和嚴峻性,正在積極開設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課程,但是大部分高校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高校能否在適宜的階段根據學生成長發展規律構建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全階段的教育過程,大部分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難以適應大學生在各個年級、各個專業、各個階段的多樣需求。一是職業生涯課程作為一種邊緣性課程,學時少、時間緊、任務重,在授課階段難以加入必要的實踐環節,導致課程內容和實際的情況出現不匹配性。二是職業生涯課程往往在某一學年集中學習,職業生涯教育欠缺連續性。三是職業生涯指導形式單一,缺少個性化指導服務,且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學生人數眾多,無法做到一對一指導全覆蓋。四是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中校企合作、家校合作等力量明顯不足,沒有形成同頻共振的教育合力。五是部分高校尚未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日常教育一體化的機制,對于財經類專業的學科特色、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師資力量、課程規劃建設等缺乏系統性建設,對財經類學生的職業認知、職業技能、心理引導、實踐引領等缺乏全局性和整體性,容易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求職技能教育混淆,淡化學生職業生涯的職業選擇,缺乏對學生的整體教育規劃。

(二)學生思想認知存在偏差,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思想認知存在偏差且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在中學與大學的角色轉換方面存在滯后性,進入大學后,中學時期的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思維還在固化,不少學生沒有意識到在大學階段應該制定新的人生目標,并將其目標與時代需求相結合。雖然高校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但不少學生還是將此課程當做大學期間的副課,從思想上對職業生涯規劃內容不重視,對自身發展認知不清晰,不了解自己的優勢與特點,不清楚自己適合什么類型的職業。同時,大學生雖然明白社會生活與校園生活有所區別,但沒有意識到社會企業用人需求的嚴峻形勢,不了解財經專業的發展情況、未來工作的性質和特點、行業對從業者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以及財經類專業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

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引入一些優秀校友的求職案例,引領學生們向著榜樣目標而努力,但是這樣的短暫激勵時間停留有限,難以徹底推動學生著手實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在校園期間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更多地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獲取信息,缺少接觸社會的機會,使學生很難真正參與到其中,去思考和感悟社會人才需求、自身存在價值。

四、新形勢下財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可行性對策

(一)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專業特點加以引導。高校要注重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要求和內涵,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對學生成長成才和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構建職業生涯規劃體系的重要性產生客觀認識,可以在職業生涯課程建設過程中邀請校外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學者,共同參與到生涯課程的開發中去,探索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個性化指導服務課程,切實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發展前景,樹立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提升其自主學習和實踐動手能力。學校開展職業生涯指導活動時,應結合財經類專業的課程特點對學生加以引導,其實無論是對于財經類專業還是對于其他專業的課程教學來說,都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及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才能夠真正發揮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二)根據不同年級進行分階段、全程化的專業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不應是在入學初和畢業前的突擊課程,而是應該將其貫穿于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對學生建立長期且連續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2],幫助學生在不同階段做好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綜合考量,為今后的就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和自身個性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而且要不斷更新完善教學內容,保證與學生各階段的發展需求結合在一起。在開始階段,幫助學生發現自己,了解自己,可借助新媒體技術,開發職業生涯規劃平臺,引入生涯管理相關課程、教學案例以及職業測評軟件等,引導學生完成自我認知、技能提升、就業選擇、升學與創業指導。

(三)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搭建就業實踐寬平臺。目前高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機會有限,真正能讓學生走上社會,開展實踐的機會大多放在了大四畢業季,但由于目前秋招時間提前,一些企業從大三下學期的暑假就開始發放招聘需求,這就導致學生未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出現簡歷“空白”的情況。因此,高校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與聯系,深化校企合作,及時有效地了解到用人單位所認可的畢業生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的標準,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設置和學科結構,建立就業實習基地。在課程教學期間,開展企業“體驗式開放日”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前往不同企業參觀,感受企業文化氛圍和工作環境,有助于學生更好體驗并科學性地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

(四)建設專業師資團隊,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效果。教師作為實際教學者,教學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壞,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師也同樣如此,教師的教學能力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明白這一課程設置的價值。高校要建設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團隊,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專業教師掌握著職業生涯規劃的整套流程和方法,能夠對學生所學專業的行業前景和就業發展方向有深入的了解,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效果,是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保證。此外,高校要加強對就業指導中心教師、輔導員等師資團隊的培訓,主動提供在校外短期學習深造的機會,幫助其持續提高職業規劃指導能力。在人才引進方面,高校需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整體師資力量,從而更好地滿足于不同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

(五)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提高大學生職業認知。高校應該糾正大學生的職業認知偏差,將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3],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認知,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例如,邀請專家定期開展以生涯規劃、行業探索、面試技巧、簡歷撰寫等內容的主題講座;組織就業主題教育活動,向學生解讀國家及地方就業政策、社會人才需求趨勢等,幫助學生準確判斷形勢,樹立合理求職目標;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建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電子臺賬,細化分類,精準施策,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持續跟進,做好過程化管理,及時掌握其動向與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運用新媒體傳播媒介及學生社團力量,針對財經類學生專業特點及需求,整合社會和校友資源,擴大就業實習信息傳遞范圍,確保學生獲得信息的通暢性和準確性,以此拓展學生實踐能力。當然,學生要能正確認知自己,把握就業機會,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和興趣特長以及對當前經濟形勢發展的判斷,建立合理的、可行性的職業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付諸于行動。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從學生入學到畢業貫穿于大學四年的始終,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來不斷完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推動大學生職業決策理性化,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PR

參考文獻:

[1]葉雨婷.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158萬人[N].中國青年報,2022-11-16.

[2]郭雙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品位·經典, 2022(20):89-91.

[3]許珂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22):86-87.

[4]金丹.新形勢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途徑初探[J].科教導刊, 2022(04):150-152.

[5]龐海榮.“00 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問題研判與應對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22(17):30-32.

(作者簡介:王帆,職務: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李雪威)

猜你喜歡
調查研究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西安體院學院體育專業學生人生規劃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