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研究熱點與趨勢

2023-07-14 03:12周兆瑜趙蘊涵杜娥李娜
甘肅教育 2023年9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紅色文化思政教育

周兆瑜 趙蘊涵 杜娥 李娜

【摘要】文章選取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2010年至2022年10月間收錄的關于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的1129篇文獻,運用CiteSpace軟件對文獻的年度發文量、作者、關鍵詞等方面進行可視化分析;對高頻關鍵詞進行共現關系分析、聚類分析和突現分析,研究該領域研究的趨勢和熱點。研究表明,當前關于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現況的研究處于快速發展期,該領域的研究趨勢和熱點主要集中在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價值意義與實踐路徑探索等方面。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生;思政教育;文獻計量學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09—0015—06

紅色文化具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的時代特征,對鑄牢堅定理想信念、發揚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有著重要作用[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力支撐,能充實課程教學內容,促進思政教育形式的創新發展,增強教育先進性[3]。為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確立、人格的完善、優良道德品質的培養提供精神滋養[4]。因此,了解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現狀、時代價值、教育規律,有助于為高校針對性開展思政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進而提升育人質量,為今后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供更清晰的實踐路徑。筆者運用CiteSpace軟件對近10余年來該領域研究進行文獻梳理及可視化分析,通過構建可視化網絡圖譜,全面把握該領域研究熱點及發展前沿趨勢,為該領域研究方向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為促進高校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

一、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一)資料來源

以中國知網(CNKI)作為檢索來源數據庫,檢索時間段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20日。檢索主題詞為“大學生/高?!薄凹t色文化/紅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檢索范圍為全部中文期刊文獻。納入文獻均為已發表文章,排除消息類、新聞報道類、征文類等非科研文章。本研究由兩人獨立進行文獻檢索、篩選和去重,文獻的篩選和去重存有分歧時,共同討論確定。通過篩選和去重,最終納入1129篇文獻。數據檢索時間為2022年10月20日。

(二)統計學方法

借助陳超美教授團隊研發的CiteSpace軟件進行數據可視化分析,揭示2010—2022年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5]。本研究采用CiteSpace6.1.R2軟件對文獻數據進行格式轉換、去重。對納入的1129篇文獻依次進行年發文量、研究結果發表期刊、作者、關鍵詞共現圖譜、突現性分析和聚類分析。

二、結果分析

(一)文獻發文量分析

本研究共納入1129篇相關文獻,通過分析2010—2022年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現況研究文獻的時間分布,發現論文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文獻發表趨勢顯示,2010—2019年發文量增長相對緩慢,2019—2021年發文量迅速增長。2022年1月至10月,共發表文獻185篇。從圖1可看出,近3年,學術界對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關注度日益增加。

(二)論文期刊、研究機構分布及論文被引用情況

2010—2022年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現況研究期刊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詳見表1。CSSCI期刊文獻為47篇,占納入研究文獻的4.16%,主要期刊有《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中國高等教育》等;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中僅有1種核心期刊,為《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共發表19篇文獻,占總文獻數量的1.68%;發文量最多的期刊是《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共發表34篇文獻,占納入文獻總數的3.01%。從發文單位看,師范類院校發文數量多,其中遵義師范學院、西華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的發文數量分別為15篇、14篇、10篇。從發文的基金支持看,有33篇論文來自江蘇省教育廳的經費支持,28篇論文來自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支持,16篇來自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支持,還有來自山西、遼寧、河南等省教育廳或人文社科項目支持。由此可見,各省市都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的研究,以項目方式支持教育教學單位研究。從論文期刊研究機構分布來看,在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發文大部分在普通期刊,在CSSCI期刊上發文數量少,高水平大學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從論文引用情況看,有8篇文章的引用量超過100次,其中汪立夏發表在《思想教育研究》中的論文《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被引用304次,說明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價值。

(三)文獻作者的可視化分析

在CiteSpace中,以“作者”為節點類型作圖,得到N=362,E=92(N表示網絡節點數量,E表示連線數量),密度為0.0014的可視化圖譜(圖2)。圖中密度較小,提示作者之間的合作密度關系松散,該領域研究尚未形成廣泛的作者合作網絡,絕大多數以獨立作者發表論文;圖中文字大小與發文量多少對應,發文量前三位的作者是馮譯冉、葉桉和孫志勇,均發表4篇文章,有6人發表論文3篇,高產作者很少。從文獻作者可視化圖譜中可以看出,研究群體分散,研究人群之間的合作交流不足,尚未形成聚合性研究。

(四)關鍵詞可視化分析

1.關鍵詞共現關系分析。關鍵詞是反映論文研究主題、研究重點、研究內容的核心詞,其中心性是反映某研究領域研究熱點、研究趨勢的重要指標,關鍵詞的中心性超過0.1,則代表該關鍵詞在研究中較為重要[6]。關鍵詞對應的節點稱為關鍵節點,節點的大小對應關鍵詞的頻次,節點越大表示關鍵詞出現的次數越多,則反映出研究領域的重點內容、重點主題和研究的核心。紅色文化的頻次為468,表明紅色文化是思政教育研究的重點內容。用CiteSpace對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N=436,E=714的關鍵詞共現圖譜(圖 3)。根據CiteSpace中的信息,統計了頻數前10位的關鍵詞。從表2中可看出,頻次排在前10位的關鍵詞中“紅色文化”“大學生”“高?!薄凹t色資源”和“思政教育”的中心性均大于0.10,提示以上關鍵詞節點在該領域研究中較為重要且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是研究者研究的重要內容。

2.關鍵詞聚類分析。在關鍵詞共現圖譜基礎上進行聚類分析,得到關鍵詞聚類圖譜(圖4)。通常聚類模塊值(modularity Q值)和聚類平均輪廓值(silhouette S值)用來評論聚類質量效果,Q值大于0.5,表明聚類結果顯著,S值高于0.7,則提示關鍵詞聚類結果可信度高[7]。本研究中,Q值為0.6279,S值為0.9017,表明此領域研究中關鍵字之間聚類效果好,研究結果可行度高。#值用來反映關鍵詞聚類規模,其值越小,聚類規模越大。本研究篩選0~9共10個聚類團,分別是:#0紅色文化、#1大學生、#2紅色資源、#3高校、#4路徑、#5思政教育、#6紅色基因、#7文化、#8文化自信和#9實踐教學??梢钥闯?,紅色文化、高校、紅色資源、路徑、紅色基因、思政教育聚類較高,相互的聯系較多,是該領域目前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內容。

3.關鍵詞突現分析。文獻關鍵詞的時間線圖譜可以觀察研究熱點的動態變化,了解研究熱點的研究趨勢。從2010年以來,紅色文化、大學生這兩個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熱點,關注度很高;紅色資源、高校兩個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多;路徑方面的研究在2010年、2016—2019年研究增多,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

運用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突現分析,識別出前15位高頻關鍵詞,生成突現詞圖譜。由圖5可知,“紅色旅游”這一關鍵詞自2010—2019年一直是研究熱點且保持較高的強度?!凹t色資源”在2012—2017年的熱度達到8.95?!凹t色基因”“課程思政”“思政教育”“三全育人”和“紅色精神”是目前的熱點詞匯,“紅色基因”的熱度達到5.86。由此可見,從研究趨勢看,有關高校紅色文化研究是動態發展的,與三全育人、課程思政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從研究內容上看,對紅色精神譜系蘊含的價值研究日益增多。

三、研究總結與展望

筆者采用CiteSpace軟件分析了2010—2022年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從整體看,學者非常重視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多,核心研究內容包括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紅色基因、文化自信、思政教育、路徑、實踐教學等方面,這些研究對運用紅色文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實踐路徑、教育價值等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筆者僅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檢索文獻,未納入其他數據庫文獻,可能會對本研究結論帶來一定的偏倚;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復雜的、系統的研究,有必要擴大研究范圍,對其育人效果深入探討分析。

本文通過文獻計量學方法,對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進行數據分析和系統梳理,探討了該研究的熱點和趨勢,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從發表文獻整體情況看,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學術界研究和關注的熱點。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后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不斷凝聚發展,彰顯民族風骨與民族氣節,代表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運用紅色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時代的要求和呼喚,是可利用的寶貴的教育資源,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是豐富紅色文化內涵的時代任務。2019年《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發布,紅色教育基地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紅色文化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委發布《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建議》,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這表明,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化教育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重要形式、重要載體、重要功能,也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研究的重點、熱點。

第二,從高頻關鍵詞的分析看,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紅色文化、大學生和思政教育這三類上。根據關鍵詞頻數統計結果,前10位高頻關鍵詞中有5個關鍵詞中心性大于0.1,分別為“紅色文化”“大學生”“高?!薄凹t色資源”和“思政教育”,恰好對應本研究主題: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關鍵詞聚類圖譜中也可將聚類結果大致分為三類——紅色文化:#0紅色文化、#2紅色資源、#6紅色基因、#7文化和#8文化自信;大學生:#1大學生和#3高校;思政教育:#4路徑、#5思政教育和#9實踐教學。

第三,從關鍵詞演進過程分析看,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點從紅色旅游、紅色教育、紅色資源、紅色基因、紅色精神不斷演進。從關鍵詞突現圖譜中可以看出,“紅色旅游”是突現時間最長的關鍵詞,《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發展紅色旅游,弘揚革命精神,對增強青少年愛國情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發展紅色旅游要把準方向,核心是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讓干部群眾來到這里能接受紅色精神洗禮?!痹缭?010年之前,紅色旅游就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研究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是因國家政策的引導,紅色旅游景點迅速發展,對其價值和意義有了深入挖掘和研究;另一方面,紅色旅游的實質和最基本的價值在于紅色教育意義的價值呈現?!凹t色資源”與“紅色基因”突現相對較高,其中“紅色基因”目前仍然發生演變。紅色文化、紅色資源和紅色基因三者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紅色基因以紅色資源為依托,以紅色文化為載體,紅色資源又是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理清三者關系可以更好發揮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從關鍵詞的時間線圖譜分析看,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徑也是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關鍵詞時間線圖譜顯示,2010年以來,學者一直在探索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徑,從“影視作品”到“價值實現”再到“思政課”“價值維度”等,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有學者認為,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大思政”格局出發,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融入,形成合力,才能高效發揮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體效能。隨著高校對“課程思政”“大思政”“三全育人”等方面教育的不斷加強,對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價值和路徑的研究也在不斷走向深入。

參考文獻

[1]黃冰鳳.習近平紅色文化觀的三維向度[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1):23-30.

[2]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99-100.

[3]何秀霞.新時期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及應用——評《紅色文化概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09):65.

[4]郭培榮,徐永超.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8):75-76.

[5]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 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02):242-253.

[6]劉從德,譚春霞.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的定量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4):50-54.

[7]王坦.勞動教育研究的進展、熱點與趨勢——基于國內外核心數據庫文獻的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2021(02):107-118.

(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新聞學子‘重走中國西北角接力采訪”;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甘肅省紅色資源融入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LDXCSZZX202109)

編輯:陳靜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學紅色文化思政教育
《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