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果實性狀多樣性分析

2023-07-17 09:32袁葉王偉山招勝堅古運洪余金昌
天津農業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果實多樣性荔枝

袁葉 王偉山 招勝堅 古運洪 余金昌

摘? ? 要:為探究不同荔枝品種果實性狀多樣性,以期為高效利用荔枝種質資源提供參考依據,以120個荔枝品種為試材,對其果實形狀、大小、果皮厚度、果皮質量、種子質量、單果質量、焦核率等形態和品質指標進行了鑒定評價。結果表明:供試品種果實形狀從橢圓形到心形,果皮顏色從黃綠色到紫紅色,龜裂片類型從平坦到尖突,果實風味從酸到甜,香氣從無香到蜜香,肉質從粗糙到爽脆,汁液從少到多,果肉色澤從蠟黃到蠟白均有分布,單果質量13.36~56.04 g,焦核率0%~100%,果皮厚度0.74~3.13 mm,種子質量0.5~5.53 g,果實可食率59.18%~82.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21.7%。單果質量、焦核率、果皮厚度、種子質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6個數量性狀的變異系數依次為31.71%、32.33%、48.94%、9.96%、7.92%、155.42%,其多樣性指數(H')依次為1.859 6、1.301 7、1.961 4、2.020 6、2.091 3、1.301 7,荔枝品種之間果實品質性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變異和多樣性。供試的120個荔枝品種果實的8個描述性狀和6個數量性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樣性,后續荔枝品種選育、新種質收集等工作能以此作為參考依據開展。

關鍵詞:荔枝;品種;果實;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S667.1? ? ? ?文獻標識碼:A? ? ? ? ?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23.06.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ruit character diversity of different litchi varieties,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itchi germplasm resources, 120 litchi varieties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main traits of fruit, such as longitudinal diameter, transverse diameter, lateral diameter, fruit shape index, skin thickness, skin weight and seed weigh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uit shape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ranged from oval to heart shape, the skin color ranged from yellow-green to purplish red, the type of cracked pieces ranged from flat to sharp, the fruit flavor ranged from sour to sweet, the aroma from no fragrance to honey, the meat quality from rough to crisp, the juice from less to more, the pulp color from sallow to white, and the weight of single fruit was 13.36-56.04 g. The kernel rate was 0%-100%, the peel thickness was 0.74-3.13 mm, the seed weight was 0.5-5.53 g, the fruit edible rate was 59.18%-82.48%,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was 13.1%-21.7%.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6 quantitative traits including single fruit weight, char kernel rate, peel thickness, seed weight, edible rate and soluble solids were 31.71%, 32.33%, 48.94%, 9.96%, 7.92% and 155.42%. The diversity index (H') was 1.859 6, 1.301 7, 1.961 4, 2.020 6, 2.091 3, 1.301 7, and the fruit quality trait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variation and diversity among litchi varieties. The 8 descriptive characters and 6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of 120 litchi varieties tested show different degrees of diversity,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litchi variety breeding and new germplasm collection.

Key words:? Litchi chinensis Sonn.; varieties; fruit; diversity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無患子科荔枝屬植物,起源于中國,是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廣泛栽培的亞熱帶果樹,是荔枝產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荔枝種質資源甚多,是荔枝品種改良的基因來源,在品種選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6]。因此,有必要對荔枝種質資源的生物多樣性進行客觀的鑒定和評價。

荔枝的果實性狀是其種質資源鑒定評價的重要指標,也是其品種鑒別的主要依據。2002年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IPGRI)編制和發表了荔枝評價系統(以下簡稱國際標準)[7]。中國農業出版社分別于2005年和2006年出版了《熱帶、南亞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描述規范——荔枝》和《熱帶、南亞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數據質量控制規范——荔枝》[8-9],列出了更為詳細的調查項目,但這些標準中均未列明參照品種。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于2009年發布了《荔枝、龍眼種質資源描述規范》用于荔枝、龍眼種質資源的描述,在2014年發布《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荔枝》(以下簡稱國內測試指南)中列明了荔枝各種性狀的表達狀態及參照品種[10-11]。分析研究荔枝果實的各種性狀,系統觀測果實的形態特征及其有關品質性狀,不但能為荔枝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奠定研究基礎,還能為品種選育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目前,果實性狀多樣性研究在其他水果如櫻桃、番茄、桃、龍眼、芒果、葡萄、火龍果等已見報道[12-19],荔枝果實性狀評價方面也有少量報道[20-21],但荔枝果實形態和品質性狀的多樣性研究目前在國內無詳細報道。本研究對東莞植物園荔枝種質資源圃內保存的120個荔枝品種的果實形態及品質性狀進行了多樣性分析,擬為荔枝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和創新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東莞植物園荔枝種質資源圃位于東莞市南城區(22°58′N, 113°44′E),海拔3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夏長冬短,是荔枝種植優勢氣候區,荔枝能安全越冬,受霜凍等天氣影響的風險較小。

1.2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1—2022年進行,供試品種為荔枝種質資源圃內自然條件下種植的120個荔枝品種,供試荔枝樹新梢期為7—12月,花果期次年為1—6月,常規管理。供試荔枝品種(表1)為本試驗從廣東、廣西、福建、四川、海南等地收集的品種。

1.3 果實形態和品質測定方法

每個荔枝品種在果實成熟期隨機取30個果實進行性狀評價,數據取平均值,性狀描述及鑒定評價參照國際標準、國內測試指南,以及《荔枝學》[22],包括果實形狀、果皮顏色、龜裂片類型、果實風味、果實香氣、肉質、果肉汁液、果肉色澤8個描述性狀,以及果實大小、焦核率(胚敗育比例)、果皮厚度、種子質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個數量性狀。描述性狀中果實風味、果實香氣、肉質進行感官分析測定,3人以上品嘗3個以上果,以占主要類型為準。

1.4 數據統計分析

利用Excel進行原始數據的整理,統計各數量性狀的最大值、最小值,計算各數量性狀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和多樣性指數。變異系數=標準差s/平均數。表型多樣性分析用Shannon-Weaver多樣性指數來表示。多樣性指數H′=-ΣPilnPi。式中,Pi為某一性狀第i級出現的概率。其中,數量性狀進行10級分類處理:1級

2 結果與分析

2.1 果實描述性狀的多樣性評價

2.1.1 果實形狀 果實形狀是荔枝形態研究的重要指標,國家測試指南中,荔枝果實形狀可分為橢圓形、卵圓形、圓形和心形。供試的120個荔枝品種中,果實心形的品種最多,有77個,占供試品種的64.17%;其次為橢圓形有17個,占14.17%;卵圓形和圓形所占比例最少,各13個,分別占10.83%(圖1-A)。

2.1.2 果皮顏色 國家測試指南中將荔枝的果皮顏色分為黃綠色、綠色、黃紅色、粉紅色、鮮紅色、暗紅色和紫紅色7種。供試的120個荔枝品種中,果皮為黃紅色的品種最多,有45個,占比37.50%;果皮鮮紅色的品種33個,占27.50%;果皮暗紅色的品種22個,占18.33%,;果皮綠色的品種最少,只有1個,占0.83%(圖1-B)。

2.1.3 龜裂片類型 荔枝果皮的龜裂片是荔枝分類學上的重要標準之一,《中國果樹志·荔枝卷》即以成熟果實中部果皮龜裂片和裂片峰的特征作為分類的主要標準[23]。供試荔枝品種的果實按龜裂片分為平坦、隆起、尖突3種類型,其中尖突型的品種最多,有52個,占43.33%;其次為隆起型,有46個,占38.33%;平坦型相對較少,僅22個,占18.33%(圖2-A)。

2.1.4 果實風味 供試品種中,果實風味從酸到甜均有分布,其中果實風味甜的品種最多,有61個,占總數的50.83%;酸甜的有50個,占41.67%;風味為酸的僅9個,占比最少,為7.5%(圖2-B)。

2.1.5 果實香氣 供試品種中,果實香氣為微香的品種有55個,占總數的45.83%;其次為濃香,有43個,占35.83%;無香氣的品種較少,僅14個,僅占11.67%;具特殊香味的品種8個,占比僅為6.67%(圖3-A)。

2.1.6 肉質 果肉質地是影響果實口感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鮮食品質的重要因素。供試品種中,肉質細軟的品種68個,占比達56.67%;肉質爽脆的為50個,占41.67%;肉質粗糙的品種僅2個,占1.67%(圖3-B),說明供試荔枝的果肉質地整體口感較佳。2.1.7 果肉汁液 供試品種中,汁液多的品種超過一半,有66個,占比達55.0%;汁液中等的品種有45個,占37.50%;汁液少的品種有9個,占7.50%(圖4-A),占比最少。

2.1.8 果肉色澤 供試品種中,果肉色澤從蠟黃色到蠟白色均有分布,其中,果肉蠟白色的品種有76個,占比達63.33%;果肉蠟黃色的品種有30個,占25.00%;果肉乳白色的品種有14個,占11.67%(圖4-B)。

2.2 果實數量性狀的多樣性評價

2.2.1 果實大小 單果質量是反映果實大小的重要指標。參照國內測試指南,荔枝果實大小可分為5個等級:10 g及以下為極小果型,10.1~17.5 g為小果型,17.6~25 g為中果型,25.1~32.5 g為大果型,32.5 g以上為極大果型。本研究中,中果型品種最多,有61個,達49.17%;大果型品種30個,占26.67%;極大果型品種18個,占15%;小果形品種相對較少,有11個,占8.33%(圖5-A);無極小果型果。單果質量最大的品種為‘牛心,達56.04 g;單果質量最小的種質為‘青皮,只有13.36 g。供試的120個荔枝品種的平均單果質量為25.83 g,標準差為8.19,變異系數為21.71%,多樣性指數(H′)為1.859 6,荔枝品種間的果實大小變異較大。

2.2.2 焦核率 焦核率的大小是衡量荔枝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焦核率5%以下表示無敗育胚,焦核率5%~95%表示有部分敗育胚,焦核率95%以上表示全部敗育。供試品種中,焦核率5%以下的品種有69個,占57.50%;焦核率5%~95%的品種有41個,占34.17%;焦核率95%以上的品種有10個,占8.33%(圖5-B)。

焦核率達100%的品種有‘水晶球‘冰荔‘嶺豐糯‘糯桂‘唐夏紅等;無核率高的品種有‘粵北無核荔和‘南島無核荔,無核率分別為96.7%、86.7%;‘硬枝早紅‘大造‘電白白蠟‘庫林等52個品種的焦核率最低,均為0%。120個供試品種的平均焦核率為21.5%,標準差為33.41,變異系數為155.42%,多樣性指數(H′)為1.301 7,焦核率在荔枝品種之間的變異程度很大。

2.2.3 果皮厚度 果皮厚度是影響果實品質的性狀之一,與可食率相關。供試種質中,‘井崗紅糯果皮最薄,為0.74 mm,‘紫娘喜果皮最厚,達3.13 mm。供試種質果皮厚度的平均值為1.51 mm,標準差0.49,變異系數為48.94%,多樣性指數(H′)為1.961 4。

2.2.4 種子質量 種子大小也是影響果實品質的性狀之一。供試品種中,‘鵝蛋荔種子質量最大,高達5.53 g,‘嶺豐糯種子質量最小,僅0.50 g。供試種質種子質量的平均值為2.62 g,標準差1.28,變異系數為48.49%,多樣性指數為2.020 6,說明荔枝種質之間種子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變異和多樣性。

2.2.5 可食率 可食率是表現荔枝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參照國內測試指南可將荔枝的可食率分為4個等級:45%以下(低),45%~59.9%(一般),60%~74.9%(較高),75%以上(高)。供試的120個荔枝品種的可食率均高于45%,屬于可食率一般以上等級,其中可食率較高的品種數量最多,有90個,占比高達75.00%;可食率高的品種有27個,占22.50%;可食率一般的品種僅3個,占2.50%(見圖6-A)。荔枝果實可食率的高低與果實大小、果皮厚度和果核大小有相關關系。變異分析和多樣性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果實可食率最高的是‘觀音綠,為82.48%;最低的為‘玉荷包,只有59.18%。供試品種可食率的平均值為70.45%,標準差5.58,變異系數為7.92%,多樣性指數(H′)為2.091 3,可食率在荔枝品種間的變異不是很大。

2.2.6 可溶性固形物(TSS)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直接關系果實品質與口感。由本試驗結果可知,供試荔枝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1%~21.7%。其中,TSS高于20%的品種有7個,占5.83%;TSS介于16%~19.9%的品種最多,有87個,占72.5%;TSS介于12%~15.9%的品種有26個,占21.67%(圖6-B)。變異分析和多樣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為‘元紅,達21.7%,最低的為‘桂糯,只有13.1%。供試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為17.39%,標準差為1.73,變異系數為9.96%,多樣性指數(H′)為1.301 7,說明荔枝品種之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異程度也不是很大。

3 討論與結論

植物表型多樣性能夠體現遺傳多樣性和環境多樣性,變異系數的大小能夠反應品種的固有特征及生物產品的個體差異范圍,性狀變異程度越大對種質變異和創新貢獻率越高[24-25]。通過研究者對59份板栗果實的4個品質性狀進行多樣性分析的結果可知,變異系數的變化范圍為25.9%~34.6%,其4個品質性狀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變異性[26]。前人對97份番茄果實性狀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其多樣性指數(H')的變化在0.89~2.29,變異系數的變化范圍為11.17%~54.03%[27]。本研究對荔枝果實大小、焦核率、果皮厚度、種子質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個數量性狀指標進行了多樣性分析,其變異系數依次為31.71%、32.33%、48.94%、9.96%、7.92%、155.42%,多樣性指數(H')依次為1.859 6、1.301 7、1.961 4、2.020 6、2.091 3、1.301 7。比較上述6個數量性狀指標的變異系數和多樣性指數(H')的大小可知,除種子質量和可食率外,其余4個數量性狀指標(果實大小、焦核率、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荔枝品種間的變異較大,說明不同荔枝品種之間果實品質性狀差異較大,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變異和多樣性,程度高于板栗、番茄等。

種質資源的鑒評是研究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的重要手段。研究者對54份澳洲堅果進行果實表型描述性狀和數量多樣性進行分析,發掘了優質資源,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出澳洲堅果果實各數量性狀間的相關性,為選育出仁率高、含油率高等特點的種質提供了依據[28]。荔枝果實的大小、形狀、內在品質等方面能體現種質的特性,是種質資源利用以及品種選育的主要指標。本研究中的供試種質在果實形狀、果皮顏色、龜裂片類型、果實風味、香氣、肉質、汁液、果肉色澤、果實大小、焦核率、可食率等方面均存在豐富的多樣性。本研究通過對120個荔枝品種進行果實性狀分析,發現‘貴妃紅‘靈山香荔‘青甜‘糯桂‘北流鎮奉‘英山紅等品種的TSS較高;‘糯桂‘英山紅‘水晶球‘觀音綠‘井崗紅糯等品種的焦核率較高,兼具多個優良性狀的‘糯桂‘英山紅等品種可用作雜交親本選育優質良種;‘大果荔‘大丁香‘欽州紅荔‘貴妃紅‘新球蜜荔‘荷花大紅荔‘鵝蛋荔‘紫娘喜等果實極大,可與優質荔枝品種進行雜交,選育大果優質荔枝品種。

東莞地區具有豐富的荔枝種質資源,有待進一步的收集、鑒定、評價,以及創新利用,這對廣東乃至全國荔枝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以及選育種工作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荔枝果實各性狀間的相關性本研究尚未探討,且目前未見相關文獻報道,今后可參照柿、番茄等進行果實性狀間的相關性研究,為創新種質提供依據。因此,加強荔枝種質資源的保護與鑒評等工作是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方能為品種選育和育種改良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拓寬種質資源利用研究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堯金燕, 龍興, 彭宏祥, 等. 荔枝采后生物學研究及其在廣西的發展現狀[J]. 廣西農業科學, 2010, 41(5): 475-478.

[2] 齊文娥. 2011年荔枝產業市場供需狀況分析[J]. 中國熱帶農業, 2011(5): 5-8.

[3] 余華榮, 周燦芳, 萬忠, 等. 2011年廣東荔枝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 廣東農業科學, 2012, 39(4): 16-17, 25.

[4] 陳厚彬. 中國荔枝現狀和發展分析[J].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08(6): 3-6.

[5] 吳振先, 蘇美霞, 陳維信, 等. 荔枝常溫貯藏技術及生理變化的研究[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 22(1): 35-38.

[6] 李斌, 顧萬春, 盧寶明. 白皮松天然群體種實性狀表型多樣性研究[J]. 生物多樣性, 2002, 10(2): 181-188.

[7] Anon. IPGRI descriptors for litchi[M]. Rome: IPGRI, 2002.

[8] 陳業淵. 熱帶、南亞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描述規范[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 35-47.

[9] 陳業淵, 賀軍虎. 熱帶、南亞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數據質量控制規范[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 38-53.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荔枝、龍眼種質資源描述規范: NY/T 1691—2009[S].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9.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荔枝: NY/T 2564—2014[S].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

[12] CAO K, ZHENG Z J, WANG L R, et al. Comparative population genomics reveals the domestication history of the peach, Prunus persica, and human influences on perennial fruit crops[J]. Genome Biology, 2014, 15(7): 415.

[13] 芮文婧, 王曉敏, 張倩男, 等. 番茄353份種質資源表型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J]. 園藝學報, 2018, 45(3): 561-570.

[14] 史建磊, 宰文珊, 陳依凱, 等. 基于表型的櫻桃番茄種質遺傳多樣性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 2019, 40(6): 1095-1101.

[15] 李艷紅, 聶俊, 鄭錦榮, 等. 華南地區櫻桃番茄表型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及綜合評價[J]. 園藝學報, 2021, 48(9): 1717-1730.

[16] 黃愛萍, 陳秀萍, 胡文舜, 等. 龍眼種質資源果實性狀多樣性分析及其數量分類研究[J]. 果樹學報, 2010, 27(6): 938-945.

[17] 解德宏, 張翠仙, 張永超, 等. 瀾滄江流域芒果種質資源果實性狀多樣性分析[J]. 南方農業學報, 2018, 49(2): 214-221.

[18] 劉崇懷, 孔慶山, 郭景南, 等. 葡萄品種資源果實重要經濟性狀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 2003, 19(2): 74-76, 79.

[19] 黃鳳珠, 陸貴鋒, 武志江, 等. 火龍果種質資源果實品質性狀多樣性分析[J]. 中國南方果樹, 2019, 48(6): 46-52, 58.

[20] 沈慶慶, 朱建華, 彭宏祥, 等. 桂西南早熟荔枝實生資源果實性狀的模糊綜合評價[J]. 西南農業學報, 2011, 24(4): 1419-1424.

[21] 陳杭君, 曹穎, 郜海燕, 等. 不同品種荔枝品質特性及聚類分析評價[J]. 中國食品學報, 2013, 13(5): 194-206.

[22] 李建國. 荔枝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 87-95.

[23] 吳淑嫻. 中國果樹志-荔枝卷[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8.

[24] 李梅, 韓海榮, 康峰峰, 等. 山西靈空山遼東櫟種群葉性狀表型變異研究[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5, 27(5): 10-16.

[25] 王力榮, 朱更瑞, 方偉超. 桃種質資源若干植物學數量性狀描述指標探討[J]. 中國農業科學, 2005, 38(4): 770-776.

[26] 張力思, 洪坡, 王甲威, 等. 板栗種質資源果實性狀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 2023, 51(1): 39-41.

[27] 李岳雁, 李玉姍, 王帆, 等. 不同品種番茄果實性狀遺傳多樣性及聚類分析[J]. 新疆農業科學, 2022, 59(9): 2147-2157.

[28] 萬繼鋒, 曾輝, 鄒明宏, 等. 澳洲堅果種質資源果實表型多樣性分析[J]. 中國南方果樹, 2022, 51(6): 134-140.

猜你喜歡
果實多樣性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顆,會上火嗎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鶴
荔枝熟了
黃桃栽培技術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物合成機制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