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我”到“我們”:家校社協同育人新生態

2023-07-17 15:05王偉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6期
關鍵詞:德育課程協同育人實踐活動

【摘 要】江蘇省丹陽市云陽學校立足育人根本,秉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讓每一個孩子出彩”的辦學理念,通過場域協同潤品、課程協同明品、行動協同揚品,發揮家校社三方合力,構建系統化的育人體系,形成“云陽少年”德性成長的教育生態。

【關鍵詞】協同育人;共同體;空間支持;德育課程;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5-0031-03

【作者簡介】王偉,江蘇省丹陽市云陽學校(江蘇丹陽,212300)黨總支書記、校長,高級教師。

江蘇省丹陽市云陽學校秉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讓每一個孩子出彩”的辦學理念,通過家校社協同共育,構建和諧健康的教育生態,涵育“正心、揚善、向上”的“云陽少年”。

一、立體支持空間,潤品場域協同

2022年9月17日,學校第30期家長成長學院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家長們滿懷著期待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云陽少年”代言人“云云”和“陽陽”的卡通雕塑,這是學生的原創作品。女孩“云云”,秀發如云,右手執筆;男孩“陽陽”,陽光健碩,腳踩足球。他們展示了“云陽少年”健康向上的形象,也彰顯了學?!皩懽纸逃薄敖腆w融合”的辦學特色。

沿學校主干道向前,道路兩旁是“云陽好故事”“社區實踐”“家長同盟軍”“親子共讀”“祖輩課堂”“家長團輔”等活動的圖文展示,家長們在了解學校協同育人實踐的同時,對學校和孩子的發展充滿期待。

很快,教室門前的電子班牌吸引了家長們的目光,大家對各班的班名、班級標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充分發揮家校協同的力量,引導家長深入參與班級建設,在學校的指導下,班主任、學生和家長組建“創意共同體”,共同為班級建設出謀策劃。大家圍繞班級名稱、班級標識、班級發展理念、班級口號等進行頭腦風暴和創意設計,充分展示各班的個性特色。電子班牌里不僅有學生和老師的合影,還有全體家長的合照,有家長感嘆道:“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不再是教育的局外人,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p>

“這是云陽學校退休教師——‘中國好人仲鳳娣?!彪S著志愿者的引導,家長們來到學?!凹椅幕闭故攫^,傾聽“好人故事”,感受“云陽好家風”。學?!凹椅幕闭故攫^也是“積極心理體驗中心——聽云間·丹陽市青少年成長指導中心”,2022年5月25日,依托云陽學校優質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資源,丹陽市教育局與學校共建“潤心場域”。如今,全市114位德育、心理健康骨干教師化身“云老師”,“引領、支持、陪伴、守護”全市中小學生及其家庭,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潤心服務”。團體輔導室里,社團的學生正在興致勃勃地進行“四宮格繪畫”,和“魔法師”對話;團體沙盤室里,學生正在搭建“心靈的花園”,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學校通過家長成長學院發起“云陽少年‘一米小書房友好空間行動倡議”,一個角落、一張書桌、一張凳子、一個護眼臺燈、一個桌面小書架,親子共建專屬的學習空間,創設友好溫馨的家庭學習環境。

除了學校和家庭的協同,學校還與30多個校外實踐基地簽訂了“共建協議”,形成了“紅色教育”“環保教育”等主題實踐基地群,構建“云海揚帆”場館課程支持系統。社會即課堂,“云陽少年”走出校園,沉浸式體驗道路交通安全維護工作,感受自律的重要性;學習救護常識,理解仁愛的內涵;“跟著垃圾去旅行”,懂得綠色環保的價值……德育場域的拓展,為“云陽少年的”德性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德育特色課程,明品課程協同

周五晨會課,“云陽少年”走進“雙微課堂”?!暗掠⒄n堂”上,10分鐘的小故事《缺失的一角》,引導學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挑戰和展示自己,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心育微課堂”上,《我的獨特我認識》《我的情緒我管理》《減壓小技巧》《感受生命價值》《學會欣賞朋友》等課程讓學生學會交往、學會管理情緒、學會悅納自我。

傳統節日來臨,校園里會飄來餃子的肉香、粽子的葉香、端午糕的米香、月餅的醇香、青團的清香……“云陽少年”在傳統活動中了解歷史,品味經典,傳承文化。學校開發“追尋年味·享受親情”“濃情粽香過端午”“清明追思·家國永念”“月圓中秋·愛我中華”“心懷感恩·愛在重陽”等系列傳統文化課程,增強“云陽少年”的文化認同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家長們的個性化教育需求增加,學校開展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家庭教育分層指導,開發家長“三學三做”課程,引導家長主動學習提升。家長“三學三做”課程既有面向全體的“喚醒課程”, 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面向個體的輔導課程,關注孩子的發展改變。例如:“讓情緒亮起來”輔導課程針對部分情緒控制不佳的家長,設置了“情緒五味瓶”“我的情緒我做主”“調控情緒有良方”“我和情緒做朋友”4個單元。首先,家長自由分享情緒控制方面的感受和經驗,然后通過團體模擬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行為,學習有效的溝通行為,激發自我不斷改變與成長。學員王爸爸說:“在角色轉換中,我發現當聽到不贊同的話語或是不被理解的時候,會感到委屈、憤怒,我深深體會到自己平時不加控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學員錢媽媽說:“在老師的建議下,我開始進行‘21天好好說話打卡活動,我每天會靜下來認真聽孩子說,笑著和她交流。我發現,情緒是會傳染的,當我對孩子好好說話的時候,孩子也能跟我好好說話了?!?/p>

教師是學生品格錘煉的重要引路人,教師的言行是學生認識社會、認識問題、認識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面鏡子,是學生成長中最直觀、最生動的榜樣?;诖?,學校開發了教師“三學三成”課程,開展了如“互聯網+時代的溝通”“如何應對網絡輿情”“學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讓每一個生命更美好——危機干預”“校園里的急救術”等系列參與式主題培訓,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同時,進一步緩解了教師的職業焦慮,讓教師獲得了職業的成就感。

三、深度體驗表達,揚品行動協同

家鄉,是孩子心靈的棲息地,是形塑人格的重要“光源”。2022年1月,“雙減”政策實施后的第一個寒假,學校發布“寒假生活指南”,倡導家校社攜手,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文化遺產,讓假日成為美好的“發現之旅”。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組建“歷史遺址組”“文化遺產組”“文化藝術組”和“傳統建筑組”等研究共同體,邀請家長和學科教師作為行動導師。

林爸爸是八(1)班家委會骨干成員,對丹陽的地方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于是他被聘為“文化藝術組”的行動導師。在他的指導下,“文化藝術組”確定了四大行動:查閱資料、實地調查、現場采訪、撰寫報告。在他的帶領下,學生們來到丹陽市文化館,聆聽了非遺傳承人的介紹;來到丹劇傳播中心,觀看丹劇排練。學生們還采訪了丹劇團老團長鄒建生爺爺。鄒爺爺是丹劇第三代傳人,聊起鐘愛的丹劇,他如數家珍,但在說起丹劇的保護和發展現狀時又流下了激動的熱淚。說到保護和傳承,鄒爺爺提出“丹劇進校園是很好的一種傳播方式”,并現場教學生唱起了《紅梅贊》。

開學后,各班的研究小組進行調研成果匯報?!拔幕囆g組”的學生說:“有人問,現在真的還有人去看丹劇嗎?其實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在鄒建生爺爺那里,我找到了答案,也明白了什么是情懷和責任?!薄拔幕z址組”的學生說:“幾天的讀城之旅讓我深有感觸。齊梁文化,季子故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在行走中都有了最好的解答?!?/p>

“假日發現之旅”是學校揚品系列表達行動之“小博士致遠行動”的一個重要主題,除了文化尋訪活動,學習共同體的成員們還在導師的帶領下研究丹陽“年味”的變遷、研究爆竹燃放的原理、學習烹飪地方特色菜……學期初,各項目組在學校的“云海揚帆”大舞臺上展示學習和研究的成果。有家長表示:“把‘年味植入寒假生活,這樣的作業‘走新更‘走心?!?/p>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012年以來,學校的“云海揚帆”揚品系列表達行動成果豐富:“小天使潤心行動”以“天使微笑、微語、微愿、微光”為主題,一群活躍在校園內的“陽光使者”成了溫暖的陪伴者和積極的自我生長者;“小公民志愿行動”通過校內和校外人人微志愿積分活動,深入體驗“小善大愛”;“小先生悅讀行動”通過親子共讀,打通了從閱讀到品格生長的道德成長路徑;“小主人愛家行動”通過譜寫家園、校園、田園、社園“四園協奏曲”,完成各學段“勞動必備技能清單”,實現陽光生長;“小健將成長行動”通過運動打卡,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揚品系列表達行動為“云陽少年”的健康成長搭建了情感體驗平臺,讓他們在親歷中豐富道德體驗,形成正向的價值體認,并轉化為自覺的行動。

在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新生態中,“云陽少年”陽光向上,品格鮮明,素質全面;云陽教師抱團發展,拔節生長;云陽家長深度參與,既做好“家的事”,又參與“校的事”;社區等共建單位全力支持,積極擔責。家校社三方同向奔赴,培養具有良好品格的新時代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歡
德育課程協同育人實踐活動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簡談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中職學校德育課程教學探討
體驗式學習模式在中職學生德育課程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在過程中體驗 在體驗中發展
淺論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關于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的思考
小議高中數學的興趣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