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蘄蛇酶聯合阿司匹林對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神經損傷的影響

2023-07-17 09:36肖守斌李紹平
西藏醫藥 2023年3期
關鍵詞:阿司匹林溶栓計數

肖守斌 李紹平

福建省將樂縣總醫院 福建三明 353300

腦梗死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的腦血管疾病,其具有病情復雜、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嚴重危害人們生命健康[1]。溶栓治療是目前較為有效的腦梗死治療方案,但溶栓治療時間窗較短,部分患者就診時已錯過最佳溶栓時間,故考慮采用別的藥物治療[2]。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是臨床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3]。但血栓形成會造成阿司匹林藥效下降,難以有效溶解血栓,且單一用藥在保護神經功能、積極控制病情中效果不夠顯著[4]。而蘄蛇酶是從尖吻蝮蛇蛇毒中提取的凝血酶樣酶,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輕度溶栓的作用,該藥已在多種血栓性疾病治療中應用。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80例腦梗死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析蘄蛇酶聯合阿司匹林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6 月~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0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第3 版《神經病學》[5]相關診斷,且經頭顱CT 確診為腦梗死;②錯過溶栓時間窗,未行溶栓治療;③首次發??;④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腦出血者;②患有消化性潰瘍者;③患有腦腫瘤者;④入組前4 周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療者;⑤造血系統嚴重病變者;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⑦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符合條件的80 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 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降顱壓、營養腦細胞、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之后對照組指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河北瑞森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00mg/片,國藥準字H20173209),每次口服100mg,每日1 次,共治療14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蘄蛇酶注射液(福建匯天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ml:0.75 單位,國藥準字H19990362)治療,取本品0.75U溶于濃度為0.9%、劑量為250ml 的氯化鈉溶液中行靜脈滴注,每日治療1 次;在用藥過程中觀察患者血小板計數變化情況,若出現血小板明顯下降,需立即停止用藥,在停藥后2~5d 血小板計數即可恢復,出血持續1-3d 即可自行停止,針對出現嚴重血小板減少、全身皮膚黏膜廣泛出血者,可給予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規格2 單位,國藥準字H20051840)2U+生理鹽水10ml 靜脈注射,每隔12h 注射1 次,若血小板計數恢復正常、無新鮮出血點即可停用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共治療14d。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血液流變學、神經損傷指標、神經功能、血小板計數、不良反應。(1)血液流變學: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ml。以血液流變儀[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型號LBY-N8C,批準文號:津食藥監械(準)字2009 第2400016 號]測定血漿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纖維蛋白原(FIB);再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日本光電公司,型號MEK-9100,批準文號:國械注進20172402469)測定紅細胞壓積(PCV);測定時間為治療前、治療14d 后。(2)神經損傷指標:于治療前、治療14d 后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測定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神經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GFAP);測定時間為治療前、治療14d 后。(3)神經功能: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評估,評估時間為治療前、治療14d 后,量表內含11 個項目,共42 分,評分高則神經功能差。(4)血小板計數:采用血細胞分析儀(日本光電公司,型號MEK-9100,批準文號:國械注進20172402469)測定血小板計數,測定時間為治療前、治療14d 后。(5)不良反應:包括腹痛、腹瀉、皮下及黏膜少量出血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計分析軟件,血液流變學、神經損傷指標、神經功能等為計量資料以()表示,t 檢驗;性別、不良反應等為計數資料以%表示,χ2檢驗;P <0.05 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血液流變學

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 <0.05

2.2 神經損傷指標、神經功能及血小板計數

見表3

表3 兩組神經損傷指標、神經功能及血小板計數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 <0.05,bP >0.05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6/40,皮下及黏膜少量出血3 例,腹痛1 例,腹瀉2 例),與對照組的5.00%(2/40,腹痛1 例,腹瀉1 例)相當,無統計學差異(χ2=1.250,P=0.264)。

3 討論

腦梗死的發生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若臨床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患者局部腦神經損傷嚴重,危害極大[7,8]。近年隨著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改變,腦梗死發生率不斷增加,嚴重危害中老年患者身體健康。阿司匹林為水楊酸的衍生物,患者口服后藥物成分進入血液循環中,能夠阻斷環化酶,阻礙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控制腦梗死病情發展[9,10]。但單用該藥效果有限,在改善患者腦部微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中存有局限性。

NSE 和GFAP 是臨床評估患者神經損傷的可靠指標。NSE 是反映人體神經元損傷的生化標志物,GFAP 可反映腦內中樞神經細胞損傷程度。腦梗死患者多伴有神經損傷,而NSE、GFAP 水平越高,則反映患者神經損傷越嚴重[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PV、PAR、FIB、PCV、NSE、GFAP 水平及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P <0.05);兩組治療前后血小板計數相近,且兩組不良反應相近(P >0.05);提示蘄蛇酶聯合阿司匹林在改善對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緩解神經損傷、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會導致血小板計數降低,用藥中需觀察血小板計數及皮膚黏膜出血情況,確保用藥安全性。原因在于蘄蛇酶是采用現代高科技生物化學方法從尖吻蝮蛇蛇毒中分離、提純、精制而成的凝血酶樣酶制劑,其可誘導血管內皮細胞使其釋放纖維溶酶原激活物,此物質可將纖維蛋白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從而促進血栓溶解[12]。蘄蛇酶還能夠選擇性作用于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纖肽的A 肽精,逐漸形成微纖,該物質易被纖溶系統分解為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碎片,而FDP 又會刺激纖維酶原形成纖溶酶,進一步加快溶解血栓,下調PV、PAR、FIB、PCV,改善血液流變學,為神經功能的恢復奠定良好基礎。同時,蘄蛇酶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減輕腦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腦神經損傷,從而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將蘄蛇酶與阿司匹林聯合應用,二者可充分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增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加快血栓溶解,幫助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對于其盡早回歸正常生活意義重大。但蘄蛇酶會直接破壞血小板,導致患者血循環中的血小板大量轉移到脾臟,進而引起血小板下降,再聯合使用阿司匹林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停藥后即可緩解血小板下降情況。針對全身皮膚黏膜廣泛出血者,本研究遵醫囑使用促凝血藥物,可起到止血作用,故治療期間不會出現嚴重出血情況,可能出現皮下及黏膜少量出血,停止用藥后可自行緩解。另外,腦梗死患者臨床癥狀輕重不一,大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但仍有少部分患者飲食沒有嚴格低脂低鹽、對服用的藥物不敏感,可能造成治療效果差。

猜你喜歡
阿司匹林溶栓計數
Me & Miss Bee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古人計數
如何權衡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病的獲益與風險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遞歸計數的六種方式
古代的計數方法
這樣“計數”不惱人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觀察與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