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樂教學“聽賞”活動的創新組織

2023-07-17 09:25馬振興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關鍵詞:教學組織高中音樂

馬振興

【摘要】高中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更加理性,教師要對“聽賞”學法做創新設計,讓學生展開深度發掘,以贏得音樂欣賞學習主動權,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欣賞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音樂;聽賞;教學組織

音樂是聽覺藝術,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做“聽賞”學習,這是最自然的選擇。音樂欣賞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以觀看、聆聽、體驗、審美為手段,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度感知和體驗,進而建立鑒賞認知基礎。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精選欣賞作品、創設欣賞情境、做好欣賞指導、創新欣賞形式、延伸欣賞訓練,都能夠給學生帶來聽覺沖擊,引導學生進入到音樂欣賞核心,確保欣賞學習順利展開,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順利成長。

一、篩選作品,激生“聽賞”興趣

音樂鑒賞教學有比較固定的教材,這是音樂欣賞的重要素材來源。如果有需要,教師借助其他信息渠道搜集一些音樂作品,為音樂欣賞學習提供更多素材內容。學生對音樂作品有個性選擇,教師發動學生參與音樂欣賞作品的搜集活動,能夠提升教學的適合性,對學生感官帶來一些沖擊,以激發學生音樂鑒賞主動性。

1.精選教材內容

學生對音樂有個性愛好,教師在選擇欣賞作品時,要做好必要的學情調查,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做出設計,選擇學生普遍喜歡的作品,這樣可以提升欣賞學習效率。教材中有不少值得欣賞的音樂作品,在具體篩選時,教師不妨征詢學生的意見,學生能夠參與教學設計,這是難得學習經歷,自然會產生不同學習體驗。如教學湖南藝術出版社高中音樂必修《音樂鑒賞》中《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首歌曲,讓學生展開“聽賞”學習:這首歌曲屬于流行音樂,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插曲,旋律優美,唱出邊疆官兵的愛國情,現在聆聽這首歌,你能夠說說歌曲展示出什么樣的畫面?學生進入到聆聽環節,教師不時做出一些提示,學生對歌曲旋律比較熟悉,很快就有一些信息回饋?!斑@首歌曲誕生在特定年代,反映解放軍戰士、人民群眾熱愛國家保衛國家的決心,歌曲背景是特殊的,軍民一起斗頑匪?!苯處煂W生“聽賞”情況做評價,引導學生做深度思考,結合歌曲主題做欣賞發掘,學生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

2.搜集課外內容

為豐富信息內容,教師利用多種信息渠道展開素材搜集,為學生準備更多欣賞內容,學生會積極響應,主動參與到欣賞學習環節。如果能夠讓學生參與音樂作品的搜集活動,其激發作用會更顯著。學生應用網絡搜集信息早已成為生活常態,教師發動學生借助網絡搜集喜歡的音樂作品,學生會主動接受任務,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獲得更多音樂成長?!洞禾斓墓适隆肥谴蠹沂熘母枨?,典型的紅歌,教師在課前為學生設計一項素材搜集任務,要求學生利用多種信息渠道展開搜集,將相關視頻素材傳遞到交互平臺。這首歌曲有不同版本,最近出現了“閃唱”活動,都選擇了這首歌曲,挑選最有代表性的視頻,讓師生有共同欣賞的機會。學生接受了信息搜集任務,都能夠主動展開行動,很快就找到一些經典的視頻素材。教師篩選之后,在課堂上集中播放視頻,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

二、創設情境,營造“聽賞”氣氛

教師借助一些輔助手段設計欣賞情境,能夠對學生學習感官帶來刺激,以成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欣賞學習的主動性。媒體展示、示范演唱、游戲競賽等都是可以選擇的手段,學生對趣味性、互動性學習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教師對欣賞情境設計手段做優化設計,勢必能夠有效啟動學生學習思維。

1.借助媒體助學

多媒體是學科教學最常用輔助手段,在音樂欣賞教學設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樂作品,能夠為學生帶來感官沖擊,學生主動接受這些音樂信息,自然進入到欣賞核心。圖譜、圖片、視頻、音頻等,都可以創造音樂欣賞情境,教師要針對作品特點做適當設計,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欣賞學習,促進學生音樂樂感的成長。在欣賞《那就是我》這首歌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設計“聽賞”任務:這首歌曲節奏歡快,表達一種幸福和喜悅的情感,聆聽歌曲后,要做情感分析,還要設計演繹方案,看誰的設計更有創意。學生根據教師指導展開行動,課堂研學氣氛活躍起來。音樂欣賞沒有固定格式需要遵循,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實際做設計和組織,為學生提供更多欣賞機會,傳授一些欣賞方法,確保其“聽賞”順利推進。媒體助學手段應用要追求科學合理,唯有適度應用,才能獲得最理想的效果,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實際需要做出設計和調度,利用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啟動,學生反饋積極主動。

2.師生示范演唱

視唱、演唱、表演等,都是常見的音樂作品展示形式,教師利用親自演唱形式做欣賞情境設計,學生接受更為自然,能夠順利啟動欣賞思維。欣賞《竹枝詞》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做示范演唱,要求學生仔細聆聽,從節奏、情緒等角度做欣賞,結合地域文化特點做深度解析。在示范演唱之后,教師隨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音頻材料,讓學生深入思考。演繹展示環節,學生都能夠從不同角度做具體表演,并能夠展開鑒賞討論?!斑@是浙江民歌,歌曲帶有濃郁的南方文化特征,讓人想到了小橋流水人家,其景致精美怡人,好一幅江南風光?!苯處煿膭顚W生做現場演唱展示,課堂學習氣氛被點燃。教師帶頭演唱,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學生參與演唱展示,將“聽賞”學習推向高潮。

三、做好指導,提升“聽賞”品質

音樂欣賞需要一些方法支持,教師適時傳授一些“聽賞”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學生對“聽賞”性學習最為熟悉,但方法認知積累方面存在一些短板,教師做好學情調查,為學生帶來更多新鮮的做法,學生更有興趣,其助學效果也會更為顯著。

1.提出“聽賞”要求

學生進入“聽賞”環節后,教師需要提出一些學習要求,讓學生有明確的操作方向。音樂欣賞要關注節奏、旋律、情感、主題、審美等要素,教師針對作品特點做要求設計,讓學生從某一些角度展開重點思考,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啟迪,讓音樂欣賞自然發生。高中學生思想逐漸成熟,對音樂作品的認識也比較理性,教師點撥要精巧,讓學生自然啟動學習思維?!洞蛄镒印肥窍嫖髅窀?,教師在學生聆聽欣賞時提出要求:這首歌曲帶有民間歌謠的特點,體現出質樸之美。聆聽時,要對歌曲反映主題深度發掘,不妨結合其他熟悉的湖南民歌做對比欣賞。學生根據教師指導做欣賞思考和討論,聆聽欣賞進入深度探索階段。學生“聽賞”大多會跟著感覺走,教師給出一些建議,能夠給學生更多選擇,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進入正確軌道。學生進入鑒賞環節后,需要有明確的方向,教師設計鑒賞要求,可以為學生提供清晰的指導,學生回饋主動,教與學達成更多默契。

2.傳授“聽賞”方法

欣賞音樂不是簡單的傾聽,也不止于表面上的喜好。它需要對音樂作品做深度發掘,從更多專業角度展開思考,教師要適時做出學法傳授,給學生更多方法支持。如果有需要,教師還可以做出示范操作,為學生做榜樣,讓學生在借鑒中學習“聽賞”方法。俗話說,不會聽的聽“熱鬧”,會聽的聽“門道”,教師讓學生盡快聽出“門道”,這是最為重要的。教師針對學生學習認知基礎做欣賞設計,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欣賞核心,其助學效果會更好。如欣賞“海島冰輪初轉騰”唱段時,教師先做欣賞提示:京劇屬于國粹,其唱腔很有特色,要注意其“精、氣、神”,還要對唱段背景做了解,這樣才能做出深入分析。學生開始聆聽唱段,主動進行互動交流,從不同角度做欣賞思考和討論。有學生認為,京劇鏗鏘有力,給人帶來更多力量。也有學生說,京劇有長腔,雖然唱詞不多,非常精煉,唱起來很費勁,但聽起來卻很過癮,這也許就是國粹的魅力所在。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展開欣賞,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從學生學習表現可以看出,教師欣賞指導是比較到位的。

四、創新形式,豐富“聽賞”體驗

“聽賞”可以是學生單獨聽音樂,也可以是集體聆聽,在傾聽之中穿插討論、演繹、創編等學習活動,學生學習體驗會更為豐富,促進其音樂綜合能力的成長。聆聽是欣賞的基礎,演繹創編是欣賞的呈現和內化,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音樂表演非常有必要。學生對聽賞形式有不同期待,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對應設計,能夠創造一些教學啟動點。

1.組織演繹活動

“聽賞”不是單純地傾聽,還需要一些其他手段的支持,教師組織學生傾聽音樂之后,組織學生做討論、演繹、展示等學習活動,是對欣賞的直觀展示,體現欣賞的成果。學生對音樂演繹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設計,讓學生以多種形式做演繹操作,能夠有效激發學習氣氛,還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迪?!侗Pl黃河》是紅色歌曲,歌曲展示抗戰背景下的戰斗生活,教師先介紹歌曲背景,然后讓學生聆聽音頻材料,最后推出演繹任務:自行組建演繹小組,可以是小合唱,或者是輪唱,注意設計出適合的表情和動作,重點是看造型。教師做示范展示,給學生提供直接展示的機會。在學生演繹訓練環節,教師跟進指導,給學生提供更多技術支持。這首歌曲本身就是大合唱,團隊合唱更有氣勢。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演繹表演,成功激發學生鑒賞思維。經過一番準備,學生大多能夠從演繹活動中獲得一些體驗。課堂演繹環節,學生集體表演,課堂學習氣氛火熱起來,學生從中獲得的欣賞認知更為豐富。

2.推出創編活動

學生有“聽賞”經歷后,需要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對音樂作品做改編,這是比較有價值的訓練。改編歌詞、旋律,或者是創編新的演繹方式,對作品做深度解析,都能夠帶來更多學習體驗?!奥犢p”與音樂創編活動相融合,學生參與熱情更高,其助學效果會更好,教師要做好對接設計,甚至要和學生一起行動,其操作效果會更好。學生進入“聽賞”環節后,教師需要實時掌控學生欣賞進程,及時做出輔助,可以讓學生順利進入欣賞核心。如欣賞《強軍戰歌》,教師組織學生做模擬演繹,引導學生跟隨教師進行聲勢律動,讓學生想象疆場之夜的情境,一邊歌唱一邊繞圈走,模仿疆場戰斗場面。學生都能夠主動配合,課堂互動氣氛和諧起來。為讓學生有深度感知的機會,教師要求學生展開深度思考,設計個性的表演方案。學生有表演經歷和感受,自然積極響應,欣賞學習進入深度探索環節。

五、延伸訓練,促進“聽賞”內化

“聽賞”不能局限在課堂有限時空之內,教師要有延伸訓練設計的意識,要求學生結合生活進行“聽賞”訓練。特別是借助網絡展開欣賞信息共享,學生接受更為自然,其欣賞學習效果更高。教師推出多種訓練內容和任務,為學生提供實踐體驗機會,能夠獲得豐富內化效果。

1.生活“聽賞”體悟

教師在教學訓練設計時滲透“聽賞”內容,讓學生結合生活做音樂訓練,學生認同感更高,其訓練效果更值得期待。學生生活中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音樂,對音樂風格、音樂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偏好,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自行設計“聽賞”任務,勢必能夠成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蛾栮P三疊》是根據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譜曲創造的歌曲,其寓意深遠,教師組織學生做“聽賞”學習時,要求學生先了解王維的生平,結合這首歌做音樂欣賞。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時,積累不少王維的詩作,自然能夠進行跨學科應用。在欣賞操作環節,教師鼓勵學生從演唱和伴奏角度做關注,說說其主要特點。學生聆聽歌曲后,大多會從歌唱氣勢角度做分析,這首歌曲演唱需要洪亮的聲音,對演唱者有更高要求,以表達歌曲的深刻內涵。

2.網絡“聽賞”交流

學生應用網絡是生活常態,教師組織學生展開網絡音樂“聽賞”學習交流活動,學生會主動響應,借助網絡搜集欣賞內容,在交互平臺進行信息交流和共享。音樂學習時空的無限拓寬,成功激發學生學習思維,其應用價值更為豐富。教師要解放思想,從線下走到線上,與學生進行多重網絡互動,將“聽賞”學習做創新組織,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健康成長?!囤s牲靈》是陜北民歌,教師先組織學生做聆聽欣賞,然后組織學生現場表演,模仿視頻展示進行即興表演。學生大多沒有這樣的表演經歷,自然感覺很新鮮,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課堂學習氣氛活躍起來。為激發學生欣賞熱情,教師設計了課外欣賞任務:陜北民歌有很多,展開網絡信息搜集,推薦最熟悉的一首歌曲,準備參與班級集體欣賞活動。學生根據教師安排展開行動,課外訓練順利啟動。

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適時引入“聽賞”欣賞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啟示。學生對“聽賞”學習方式最為熟悉,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做設計和組織,學生順利進入到欣賞學習核心,在傾聽、討論、演繹、展示、融合、應用中建立欣賞認知,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輔助,促進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永棣.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問題的思考[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2(09).

[2]施冠品.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有效設問[J].天津教育,2022(26).

[3]邱愛勤.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大單元教學”實踐研究—以“中國民歌”大單元為例[J].教師,2022(27).

【課題項目】本文系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教學專項課題“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途徑探究”(批準號:2022XHA145D090)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教學組織高中音樂
談教師課堂教學的組織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育
會計學本科專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設計與組織
唱響教學三部曲,打造高效課堂
經管類跨專業綜合實訓教學組織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