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意目標達成策略

2023-07-17 09:25徐正海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關鍵詞:新課標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徐正海

【摘要】教師有效解決閱讀中的情意目標達成問題,重視對小學生對文本中心情感的領悟,從而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為了實現對小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主要分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意目標達成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意目標;達成問題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也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從而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語文閱讀課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門人文性特點較強的學科,學生能夠通過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學會為人處世。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觀念尚不成熟,價值觀念還沒有樹立,所以這個階段學生培養的價值觀念會影響其終身。而語文情感態度價值觀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發揮著關鍵的作用[1-2],只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視情感態度價值是觀念形成的作用,重視對學生的情意目標設定,不能將精力只是放在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培養上,方可有效地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埋下情感目標的種子,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一、情意目標

所謂的情意目標就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加涅根據學習的結果,將情意目標劃分為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態度和動作技能等五個方面。其中其將學生態度的發展劃分為“情意領域”,態度屬于是人類的基本性能,態度能夠預先安排個體行為始終保持在一種持續的狀態。在不同學科的情意目標達成過程中,雖然其學習的內容不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其所培養的價值觀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之間的關系為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也會相互影響,學生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培養密切相關,三者互相作用,相互影響,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側重點體現為情意目標的培養。

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意目標達成問題

1.忽視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新課標背景下的開展語文閱讀內容教學,需要借助閱讀的功能,促進閱讀的作用發揮,讓學生感悟閱讀的樂趣,促進閱讀中的學生讀寫能力提升,讓學生感悟閱讀中體現的精神。但是具體的閱讀教學實踐開展中,部分教師缺乏情意目標培養意識,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忽視了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情意和情趣培養,不利于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塑造健全的人格,情意教育經常被忽視。我國目前倡導素質教育,但是具體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少教師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閱讀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取得理想的成績,過度重視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情意教學成為一種形式,沒有在閱讀教學中得以實踐。甚至還有部分語文教學只是在盲目的教會學生學習語文,而不是通過語文閱讀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不僅需要讓學生感受到真、善、美等美好事物,也要讓學生認識到丑惡的事物,通過閱讀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從而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塑造優秀的品格。

2.忽視教學中的過程培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意目標實現往往需要完善的情意目標提供保證,所以教師需要在閱讀情意目標的制定過程中,發揮方向性作用,在閱讀教學課程開展中扮演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如果對于小學語文閱讀內容的講授中,教師缺乏對情意目標的設定意識,沒有及時預設學生的閱讀學習表現。特別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問題或者開放性問題,學生回答的答案可能不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3]。特別是一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其回答問題的層面往往是十分新穎的,但是不可避免其在問題回答中會出現錯誤認知,此時教師需要給予鼓勵和引導,讓學生能夠正確的將看法表達出來。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對于這種現象都會直接否定,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的問題回答變得固化,無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文本展示中帶給學生獨特的情意體會,無法激發小學生的閱讀理解欲望,此時的學生文本閱讀能力培養就會失去其原有的價值。

3.忽視教學中的多元評價

閱讀課程的開展往往會設定多種閱讀文本,讓學生分別體驗讀者的想法、作者的想法、教師的想法和學生的想法,站在多種角度去體會閱讀中想要表達的內涵,學生帶著不同的身份去閱讀文本,其就會獲得多種不同的體驗,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實現情意目標達成,站在不同角度去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引發情感共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多元評價,其在備課的時候只會帶著單一的讀者身份去閱讀,沒有真實全面地對文本的寫作意圖去理解,因為文本理解不到位,所以對于學生的評價形式就會十分單一,從而不利于對學生的情意培養,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無法讓學生體會文本中的深層次內涵,無法對學生的品格塑造發揮有效作用,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不理想,其文本理解能力無法提升,再加上教師引導不夠制約了情意目標的達成。

三、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意目標達成策略

1.通過語音語調實現情意目標

語音語調能夠將閱讀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體現出來,閱讀文本閱讀的語音語調把握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要想實現情意目標,小學教師就要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合理運用語音和語調,引導學生通過語音語調的變換來感悟閱讀內容所要體現的情感。許多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激動等情況其語音語調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同時在人們心情低落的情況下,其語音語調就會相應地降低。因此小學教師在閱讀實踐活動開展中,需要學生科學把握控制閱讀速度,能夠將文章的不同情意表現出來,只有這樣,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念才能受到影響,才能體現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閱讀教學中,要想實現情意培養的目標,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通過語音和語調的變化,將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體現出來,在語音語感的模仿中體現作者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語音語調實現情意目標,首先,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教會學生如何控制閱讀語速,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生字生詞查閱,讓學生利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對閱讀內容進行標記,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克服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在實現閱讀內容理解的同時,實現情意目標的達成[4]。其次,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自通過字典進行查閱,學生查閱的過程就是對字詞記憶的過程,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實現情意目標。接著,為了讓學生的閱讀音調更加規范,教師就要在閱讀之前,提前播放課文的范讀音頻,讓學生通過耐心聆聽,獲得對文章的深刻體驗,便于在本文閱讀活動開展中,引發師生之間或者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說出自己對于閱讀文本主題思想的理解,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最后,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有效方式指導學生朗讀,主要的朗讀方式包括個人朗讀、小組朗讀等,通過多次的朗讀,學生能夠自然地朗讀課文,在閱讀朗讀中獲得情感體驗,體會作者的想法,更好的理解閱讀的主要情感基調,便于教師及時調整閱讀的教學進度,優化閱讀內容,促進學生閱讀學習中情意目標的達成。

2.通過情景創設培養情意目標

情境創設法是小學閱讀教學中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能夠促進小學生閱讀情意教育的達成,實現對情意目標達成問題的解決,構建氛圍良好的閱讀大環境,使學生的閱讀欲望得以激發。在情境創設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意情境的創設需要與閱讀內容保持較高的一致性,情境創設過程中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具,也可以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角色表演,在角色表演在帶入情感,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大膽根據閱讀內容展開想象,在想象中抓住閱讀主要線索,感悟閱讀所要體現的情感與意境,引發作者的情感共鳴,實現培養情意的目標。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閱讀《父親與鳥》有關內容講解時,教師需讓學生站在“父親”的角度通過角色扮演來提會父親的情感,讓另一個學生扮演鳥的角色,把原文內容再現一次,通過閱讀父親的話,讓學生體會父親愛護鳥的情感和對鳥兒的熟悉。當然也可以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續寫鳥兒歌唱著要飛上天空時,心里想的是什么?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其內心的想法是多樣的,此時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讓其展開續寫,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在情境創設中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

3.通過多元評價實現情意目標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實現情意目標,就要加強對多元評價方法的利用。因為多元評價的方法能夠實現及時的教學反饋,尊重各種個體評價的差異性,實現對小學生的情意培養,讓學生與閱讀文章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通過多元評價實現情意目標,就要從三個方面入手:①需要積極優化不同的閱讀形式,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但是整個對文章閱讀過程中, 需要學生保持正確、流暢等,讓自身情感帶入到閱讀中。其實對于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評價,就是對學生掌握閱讀語音、閱讀語調能力情況的一種評價,這個過程中只有利用有效的朗讀技巧,方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但是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不能過于矯情做作,朗讀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故事情節,使學生的知識儲備得以增加,增強對于閱讀的情感體驗[5]。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和時間賽跑》閱讀內容教學時,可以將教學評價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需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該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讓學生對該文章中的關鍵字詞進行理解;第二階段,在學生充分了解文章內字詞后,讓學生在了解字詞的基礎上,更好地體會文章中所要表達的內涵;第三階段,需要讓學生正確的掌握文章的表達方法,深刻感悟文章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實現學生情意培養的目標。②學生通過粗略的閱讀文章內容,對文本材料所體會的精神進行體現,然后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文章中有用的信息提取出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意感覺,深刻把握文章中所用語言的藝術,感悟文章多樣化的人物形象。③閱讀教學課程開展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培養,讓學生具備真正的語文學習能力。

4.通過現代技術實現情意目標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想實現情意培養的目標,教師就要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利用,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包括多媒體技術、電子白板和投屏等,這些現代化技術的利用,不僅能夠促進新課程標準目標的落實,也能夠讓通過參與閱讀課程,感悟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深刻的認識閱讀內容。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有關內容講解中,教師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會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就要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桂林的山水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領悟桂林山水為什么美麗和富饒。通過視頻和多媒體音頻,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中,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內涵。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創設的教學氛圍,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視頻和圖片上展示的內容,你們能知道桂林的山和水為什么這么美嗎?讓學生通過觀察圖意,感知畫面展示的優美景色,感受桂林上的桂林山“奇、秀、險”,感受桂林水的“靜、清、綠”。然后教師能夠帶領學生思考題目所要表達的內涵,感受桂林山水出名的原因?同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桂林山水的投影或者錄像,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感悟桂林的山之美和桂林的水之美,讓學生對自然美景充滿向往,幫助學生實現情意目標。通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活動,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便于實現學生對文章自由閱讀的目的,讓學生找到關于桂林山水有關的詞句,通過單個字詞的內涵,體會整個文章所要表達的意義,完善閱讀知識學習框架,讓學生體會桂林山水之美,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懷,實現情意目標,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讓學生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利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語文閱讀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新課標廣泛實施的背景下,為了全面而廣泛的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意培養的目標,促進學生核心價值觀念的培養,教師就要在實際教學中,設定清晰、完善、有效的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有效的情意目標的制定,幫助學生解決情意目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便于學生體會閱讀中所要表達的內涵,實現情意培養目標。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情意目標對于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加強閱讀角色的設定,完善學生的情感目標養成觀念,使小學語文閱讀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觀念。

【參考文獻】

[1]張笑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目標落實的現狀和對策[J].課外語文(下),2018(3).

[2]張華云.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中外交流,2021(11).

[3]蘇迎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初探[J].名師在線,2019(32).

[4]張群.情感教育點燃閱讀—淺談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名師在線,2018(22).

[5]賀曼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甘肅教育,2018(21).

猜你喜歡
新課標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初探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力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