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探究

2023-07-18 01:12翁莉娜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12期
關鍵詞:職業素養融媒體新聞記者

【摘要】為推動新聞業的整體發展,國家要求穩步推進媒體融合戰略,全面整合廣播、電視、報紙等各類媒體,促使資源通融、利益共融目標得到實現。融媒體重塑了新聞發展業態,深刻影響了新聞記者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內容。在此情況下,新聞記者只有具備過硬的職業素養,才能夠適應融媒體的發展要求。本文簡要介紹了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構成,分析了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職業素養面臨的問題,并深入探討了提升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路徑和措施。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記者;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2.045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沖擊到了傳統媒體的發展。為充分發揮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國家提出了“融媒體”這一概念。融媒體逐步分散了傳統媒體記者在新聞生產、策劃及傳播等方面的優勢,新聞記者面臨著嚴峻的職業考驗。面對這種情況,新聞記者要正視融媒體的沖擊,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素養、政治素養、道德素養,主動擁抱媒體融合,以便在新傳播生態中站穩腳跟,獲得競爭優勢。

1.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主要構成

1.1 新聞選題策劃環節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只有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和道德素養,才能夠科學把關新聞選題。新聞記者需牢牢堅守政治立場,在新聞選題及報道中充分展現黨的指導思想和國家的政策方針,以便有效引導社會導向。新聞記者在融媒體時代不能夠單單關注新聞點擊量,更要統一黨性和人民性,主動傳播黨的政策主張,準確記錄時代風云。新聞記者要選擇能夠反映實情的新聞題材,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報道新聞內容,應對融媒體時代的職業挑戰。

1.2 新聞寫作編輯環節

近年來,在新聞寫作編輯階段已開始應用寫稿機器人,如“快筆小新”“張小明”等。相較于傳統記者寫稿,機器人具有更快的成稿速度,能夠完美契合受眾需求,且時空限制可以得到打破。之后,各新聞客戶端依托先進的算法技術將新聞內容精準推送給對應客戶,以便幫助受眾快速了解自己需求的新聞資訊。但寫稿機器人缺乏感情,無法在寫作編輯中融入真情實感。因此,新聞記者在新聞寫作編輯階段依然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記者采用細膩的筆觸,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能夠創作出引發受眾情感共鳴的高質量新聞稿件。由此可見,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需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與理論素養,利用自身擁有的知識與理論包裝新聞。此外,很多自媒體為快速獲取受眾注意力資源,往往沒有辨別信息真偽即發布新聞,滋生了大量的虛假新聞。一些自媒體從業者依據固定模板簡單拼湊新聞信息及材料,出現嚴重的新聞同質化現象。而傳統新聞記者在長期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職業敏感性,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理論素養,能夠對虛假新聞精準識別,且利用獨特的寫作風格闡明新聞中心思想,向受眾真實呈現溫度與內涵兼有的新聞。

1.3 新聞分發呈現階段

傳統媒體在新聞分發及呈現階段存在著單向性、靜態性等特點,而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分發手段日趨多樣和復雜。新聞媒體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對用戶在某類內容“停留駐足”的時長以及網絡社交行為數據進行全面搜集和分析,科學確定用戶的興趣偏好,進而向其提供對應類型的新聞內容。同時,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社會大眾借助于手機等終端設備能夠在媒體平臺上隨時隨地地發布新聞,專業新聞從業者的傳播壟斷局面得到打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新聞媒體依然采用人工的方式分發新聞,不但受眾的閱讀需求無法滿足,也會影響到新聞傳播效果。因此,新聞記者要具備創新的業務素養與思維素養,積極應用先進技術?,F階段,新聞分發平臺類型眾多,各個傳播平臺在傳播風格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例如,微信用戶對文字、長視頻等內容較為青睞,而抖音平臺的視頻一般要保持在60秒以內。面對這種情況,新聞記者要積極學習和應用算法技術,構建矩陣式報道機制,依據各平臺的傳播特性確定新聞傳播形式及內容。此外,新聞記者在應用新技術時,也要與受眾保持密切、深入的互動,讓廣大受眾參與進來。

2.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方面出現的問題

2.1 職業道德素養需進一步加強

和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新聞時效性、互動性等方面缺乏優勢。為在復雜的傳播生態中獲得流量,部分新聞記者傳播內容低俗新聞或虛假失實新聞,損害到新聞真實性。在融媒體環境下,媒體平臺可利用算法技術向用戶實時推送新聞,越來越多的社會民眾也開始在新媒體平臺中討論社會事務。以微博平臺的熱搜榜為例,每一條熱搜都會引發廣大受眾的討論。部分新聞媒體或記者為獲取受眾注意力資源,不再堅守新聞真實性,而是刻意不良引導新聞結果,導致傳統媒體及新聞記者的權威性受到損害。

2.2 職業知識素養需進一步深耕

在融媒體環境下,社會大眾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和載體獲取新聞信息,公眾即便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也可快速創作新聞稿件,導致傳統新聞記者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競爭形勢。與以往相比,新聞記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優勢及專業優勢創作高質量的新聞稿件。目前來講,部分新聞記者缺乏良好的學習意識,不能夠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沒有主動學習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這樣將會影響到新聞采訪及寫作質量。例如,在新聞采訪環節,部分新聞記者沒有儲備采訪對象涉及到的領域知識,導致溝通不夠順暢,無法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度挖掘。

2.3 職業業務素養需進一步精進

過去新聞記者主要通過基層走訪、現場采訪等方式獲取新聞來源,而在融媒體環境下,信息數據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新聞記者獲取素材的范圍得到大幅度拓展。但一些新聞記者不具備較高的業務素養,無法高效搜集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嚴重降低了新聞的獨創性與吸引力。同時,過去新聞記者主要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排版處理新聞素材,而融媒體拓寬了新聞報道的形式及渠道,用戶日趨青睞直播、Vlog以及H5等新型報道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要結合受眾需求的變化特征,積極學習先進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素養。但就目前來講,部分新聞記者沿用著傳統的工作模式,沒有積極學習新技術和新知識,難以有效應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

3.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提升路徑

融媒體改變了新聞生產及傳播格局,傳統媒體專業優勢逐漸消解,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記者要結合融媒體環境下新聞業的發展趨勢,不斷革新自身知識結構與思想觀念,在牢牢堅守職業底線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方式和手段,以便更好地適應融媒體環境。

3.1 堅守職業底線

第一,樹立責任意識。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業的競爭形勢日趨嚴峻。部分新聞從業者為獲取點擊量,做出一些突破政治底線的行為,威脅到新聞業的良性發展。面對這種情況,新聞記者要充分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牢牢堅守政治底線,依據真實性、客觀性的原則報道新聞內容,正向引導社會輿論,為我國意識形態建設貢獻力量。在新聞采編環節,新聞記者要嚴格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堅持黨性原則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及政治方向的正確性。新聞記者要牢牢堅守道德底線,避免因獲取個人私利而違反新聞真實性的要求。第二,堅持內容為王。和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內容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在融媒體環境下,社會公眾能夠便捷獲取新聞信息,新媒體平臺得到廣泛普及,部分媒體人為打造“爆款文章”,出現抄襲、洗稿等現象,導致積極生產原創內容的媒體人的自信心受到打擊。新聞記者要全面看待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缺點,發揮自身的內容生產優勢,以便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新媒體平臺的時效性優勢明顯,但往往向用戶提供碎片化的內容,無法滿足用戶的深度閱讀需求。而傳統新聞記者具備較強的原創生產及深度報道能力,通過向廣大受眾供給高質量的新聞內容,能夠有效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以“封面新聞”“澎湃新聞”等資訊類APP為例,通過長期供給優質原創內容,目前已積累數千萬用戶。由此可見,內容為王是新聞記者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方法。新聞記者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職業業務以及職業思維等,堅定自身立場,發揮知識、經驗、敏感性等優勢,創作出高質量的新聞作品。

3.2 加強理論與業務培訓

第一,豐富知識儲備。如果新聞記者具有扎實的理論和廣博的知識,將能夠對事件的新聞價值準確判斷和捕捉,進而創作出符合受眾需求、引導社會輿論的高質量新聞作品。如果缺乏豐富的知識,新聞記者將難以快速捕捉新聞線索,無法與新聞當事人順暢溝通,只能夠簡單描述新聞事件。因此,新聞記者要積極學習理論知識,全面涉獵政治、經濟、歷史等諸多領域。新聞事件的類型眾多,涉及到較多領域的知識,如果只學習專業背景知識,將難以準確解釋事件中出現的常識。面對這種情況,新聞記者要積極學習非專業領域的知識,將碎片化、業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促使自身的知識儲備庫得到逐步豐富。媒體單位也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引導新聞記者深入了解政策方針、先進理論以及其他學科知識,以便提升新聞記者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從不同角度深刻解讀新聞事件。第二,提升業務技能。融媒體重構了新聞生產分發系統及內容終端系統,“中央廚房”“AI主播”等改變了新聞生產及傳播方式。隨著媒體融合的進一步發展,將會持續消融專業媒體組織邊界,打破內容生產者、傳播者以及消費者之間的身份阻隔。新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持續沖擊著傳統媒體專屬的職業優勢,如果新聞記者不能夠及時提升自身業務技能,將難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生產及傳播要求。因此,媒體單位要以媒體融合為契機,大力培養新聞記者的數字化能力,引導新聞記者積極學習和掌握人工智能、算法技術、VR/AR等現代科技的應用技巧,靈活運用到新聞生產、分發等環節。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要密切聯系現代科技企業及新媒體單位,合作培養跨界人才,通過共享資源信息,逐步提升新聞記者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傳統媒體要深入落實平臺化建設方案,讓新聞記者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和掌握先進設備與技術。以人民日報為例,在2019年聯合百度對人工智能媒體實驗室進行建設,讓新聞記者嘗試運用智能化技術,有效提升了新聞記者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

3.3 主動學習先進技術

第一,革新思維觀念。傳統媒體只有單一的傳播媒介,不具備良好的傳播時效性,導致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隨之影響到傳統媒體的發展。因此,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要革新思維觀念,充分認識到先進技術的優勢和作用,在堅持內容為王的前提下,逐步將“全媒體矩陣”建設起來,深度運用AI等現代科技,促使新聞內容的可讀性以及用戶的黏性得到增強。以上海報業集團為例,為應對新媒體的沖擊,早在2014年即對“澎湃新聞客戶端”“界面客戶端”等進行了建設。通過綜合運用新媒體、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不但傳統媒體的內容、形態可以得到豐富,還能夠加快傳統媒體的融合化、數字化進程,促使傳統媒體的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對于新聞記者來講,要放下以往“高傲”的姿態,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現代科技在新聞生產傳播中發揮的作用,進而養成主動學習和應用的良好習慣。第二,以用戶體驗為本。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用戶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逐漸豐富。為有效吸引受眾注意力,新聞記者要從用戶體驗緯度評判新聞內容質量的高低,綜合利用場景化表達、傳播雙向交互等方式優化用戶的新聞閱讀體驗。傳統媒體只有單一的傳播形式,受眾難以獲得良好的參與感。因此,新聞記者要依據受眾實際需求,利用各類“小而美”的產品轉化以往的靜態圖文或音視頻,促使報道內容的“破圈”得到實現。以“川觀新聞”為例,在2021年利用手繪元素對大涼山的脫貧攻堅歷程進行了個性化展現,且同步采用5G直播、拓展現實技術等,顯著優化了受眾的閱讀體驗。

4. 結束語

融媒體深刻改變了新聞生產及傳播業態,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記者要充分把握媒體融合這一機遇,積極革新知識結構,主動學習、應用新的思維和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同時,媒體單位也要積極參與進來,組織專題學習、集中培訓等活動,為新聞記者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卲桂升.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J].記者搖籃,2020(3):42-43.

[2]李坤.新媒體環境下報社記者技能與素質培養研究[J].新聞前哨,2021(7):62-63.

[3]王建軍.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采編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1(10):174-176.

[4]巨高飛.堅守與創新:融媒體場域下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J].東南傳播,2020(6):18-20.

[5]王道.論融媒體時代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素養[J].記者搖籃,2021(5):17-18.

[6]孫麗芳.融媒體環境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J].新聞研究導刊,2020(9):130-131.

[7]岳江寧.淺談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J].西部廣播電視,2020(6):184-185.

作者簡介:翁莉娜,浙江省寧波市,記者(中級),研究方向:融媒體.

猜你喜歡
職業素養融媒體新聞記者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全新登場
新版新聞記者證式樣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