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理念的“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3-07-20 00:26侍崇艷張美玲翟利聰
關鍵詞:核心課程體育教育專業OBE理念

侍崇艷 張美玲 翟利聰

摘 ? ?要:在當前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文章采用個案研究法,以國家一流建設專業、江蘇省“A”類品牌專業——體育教育專業核心課程“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為例,構建了以OBE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學生(未來體育教師)為核心,以未來體育教師所需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為課程目標,以“全方位育人的‘十大育人體系和分周分模塊全過程培養體系、四融合全員育人團隊、校內校外一體化育人全平臺”四全育人體系為課程實施過程和基于目標的課程評價的閉環“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體系,以期為同類課程深度推進課程思政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體育教育專業;核心課程;四有好老師;OBE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8-0079-05

2021年頒布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

工作的意見》著重強調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肩負著為國家培育德才兼備“四有好老師”的重要使命。專業核心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鑄魂育人的核心載體課程,如何在專業核心課程中將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相結合,實現三全育人目標,完成立德樹人任務,成為當前專業核心課程任課教師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南京體育學院(以下簡稱“南體”)體育教育專業是江蘇省唯一體育A類品牌專業、國家一流建設專業[1],“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為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

一,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該門課程的中心環節和根本任務,課程團隊教師積極思考新時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努力破解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積極在課程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促進課程內涵式發展。本文在整體介紹“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基礎上,總結了該課程思政多年探索與實踐的經驗,以期為其他課程深度推進課程思政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設計思路

“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設計的主要理念為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簡稱“OBE”)的核心理念是“產出導向、學生中心、持續改進”[2],該理念指導下的核心課程思政建設要求課程教學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和能力培養,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價值塑造。課程目標、內容、模式、方法、評價、教學過程等不僅要關注學生現在知識、能力和價值,同時還要關注其未來的需求?;贠BE理念對于“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的師資團隊、課程目標進行了重新優化,課程實施過程如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重構,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精準化選擇,課程教學評價進行了提升。本課程在該理念的指導下,經過長期探索,最終構建了以學生(未來體育教師)為核心,以未來體育教師所需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為課程目標,以“全方位育人的‘十大育人體系和分周分模塊全過程培養體系、四融合全員育人團隊、校內校外一體化育人全平臺”四全育人體系為課程實施

過程和基于目標的課程評價閉環的“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體系,如圖1所示。

二、“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優化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引領并影響課程實施和評價[3]。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是立德樹人,“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

依據OBE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反向設計課程目標,考慮國家與社會需求、體育教師職業要求、南體辦學的特色定位和學生個人發展四個方面的要求,將本課程的課程目標主要設定為三個方面。知識方面,學生掌握體育教學規律和原則,了解常見中學體育教材的特點;能力方面,學生能夠初步掌握體育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學生具有堅定從事教師的職業信念、合作精神和教師角色意識等,熱愛學校體育工作。如圖1所示。

(二)重構課程內容

“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四大模塊:第1周第1次課的大綱介紹、課程導論部分、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研究對象和學習方法等。第2周至第6周,理論模塊教學內容,主要包含教學規律與原則、教

學模式、教學方法等。第7周至第16周,主要為實踐模塊,內容包括不同運動項目、健康教育和體能教育教

學。第17周至第18周,主要為復習考核模塊,該模塊的主要內容為學生復習備考和考試。每個模塊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思政育人目標和切入,如表1所示。

(三)創新課程思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教學中努力創新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提高課程挑戰度,化解以往學生被動學習、課程挑戰度不高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基于美國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

和我國教育家葉圣陶的六個解放理論,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悟、做后思,在體驗與反思中提升專業素養和思想品德水平。課程的主要內容為實踐內容,實踐內容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采用教師角色模擬的教學方法。課前,學生在課程網站學習教學內容和富含課程思政的案例,師生集體備課,撰寫具有項目育人內涵的教案。課中,采取教師角色模擬教學法實際扮演角色進行模擬授課,并實施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小組成員等多種評價形式,在授課和評價中強化學生“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終身學習”等教師職業角色素養和各不同運動項目所蘊含的“愛國主

義、女排精神、拼搏精神、規則與法治意識、追求卓越”等精神和品質。課后,學生總結,撰寫課后反思,以此提升學生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能力、課后反思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學生核心素養。

(四)完善“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四全育人”體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原則,由于資源、專業和課程不同,各門課程須對“三全育人”進行創新實施與發展。本門課程在立足于現實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探索形成了該課程思政的“四

全育人”體系(即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和全平臺),主要包括全方位的課程思政“十大育人”體系、全過程的分階段分模塊培養體系、全員育人的“四融合”教學團隊和全平臺的校內外一體化育人平臺,形成了人、時、空和物的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與促進的育人體系,如圖1所示。

1.全方位育人:課

程思政“十大育人”體系。十大育人體系是“中小

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

思政實施成效的重要保障。本課程的十大育人體系充分體現了課程思政教育中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且不同育人方面體現不同育人內涵。目標育人主要是指在“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和每次課的教學目

標中設置體現思政育人的目標;內容育人是指在課程與教學中挖掘課程內容的育人價值和元素,并在課程教學中實施,每一部分滲透的課程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方法育人是指在課程和教學中選擇的教學方法在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專業特點的基礎上著重選擇適合育人的方法,如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法、教師角色模擬教學法等,教學方法本體對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以及教師角色認同感等就有直接提升作用;評價育人是指在本門課程教學中有大量的過程性評價以及學期末的教學能力考核和理論考試,在平時的過程性評價中,結合每次課的課程思政的育人元素,進行重點評價;終結性評價中的育人元素和方式,具體如表1所示;作業育人是指在本門課程教學中有一定量的課程作業,如本門課程結束需要提交包含單元設計、課時設計、模擬上課稿、說課稿、課后反思等內容的課程作業,課程作業由小組團隊完成,在這些作業中,作業格式和內容標準都有嚴格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作業使用統一的封面、目錄、卷首語和結束語等格式指標內容,作業必須由團隊完成,且需要說明每位學生主要負責內容等,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反思能力等,提高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實踐育人是指在本門課程中,安排了一定的實踐內容,如學生進行集體備課和觀摩優質體育視頻課等環節,通過備課中要求體現項目育人的內容、觀摩中要求重點記錄與思考授課教師如何育人的環節與內容;網絡育人主要是指在本門課程中有網絡課程,在網絡課程中的案例和視頻等相關內容中有相關育人的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達到課程一定的育人目標;科研育人是指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通過項目申報、撰寫論文等方式提高學生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例如在課程教學中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并分別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省級重點1項,省級一般項目2項,學校一般項目2項;考試育人是指課程教學中課程的結課考試,主要包含兩類,一類為實踐考試,另一類為試卷卷面考試,在兩類考試的備考中會進行“認真備考、誠信考試”等相關內容的教育,同時實踐指標中有關于教師教態、德育能力等相關指標的考核,試卷卷面考試中設置了“假如

你是一名中學體育教師,你在你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體育品德”等相關問題,以考查學生的德育知識和能力水平;制度育人是指在本門課程教學中有一定的課堂常規制度、模擬授課制度、作業制度等,如課堂常規中嚴格要求學生著裝合理,模擬教學時要教態端正、為人師表、隊列隊形集合時要“快、靜、齊”,比賽時要遵守不同項目比賽規則要求、滲透規則與法治意識。

2.全過程育人:分階段分模塊培養體系。全過程育人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關鍵?!爸行W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是一門

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依據課程特點和課程目標,本課程構建了基于課程全過程的“分階段分模塊培養體系”,使得課程思政貫穿課程始終?!胺蛛A段分模塊培養體系”中的分階段是指將18周時間分成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對應四個模塊內容。

3.全員育人:打造“四融合”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是課程思政實施成功的關鍵[4]。傳統育人體系中,高校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承擔教育教學任務不同,致使專業課程教師與思政課程教師交流與溝通較少[5]。全員育人成為高校教育教學重要要求,本課程基于課程發展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打造了專業課程教師和思政課程教師、校內教師與校外中小學體育教師和教研員協同教育的“四融合”教學團隊,發揮協同育人作用。課程教學團隊吸納了體育教育專業負責人,還吸納了系黨支部書記,將教學團隊與黨建團隊相融合,以黨建作引領,找準坐標和方向;團隊邀請本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加入,思政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協同教學,彌補專業教師思政方法上的局限;團隊還邀請一線中小學體育教師和教研員加入,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相融合解決思政教育“硬著陸”體育教育問題。團隊共同研發體現思政要求的教學大綱,共建思政課程資源,共同教研,提升團隊思政教學能力。

4.全平臺育人:創設一體化學習平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愛國情懷的培育、高尚師德的養成、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應用和強化。但當前由于學生在非實習期的實踐平臺較為單一,導致育人效果不佳。課程改革中,本課程立足課程培養目

標,高度關注學生職業精神和專業知識技能的綜合培養,主動創新平臺建設,打造了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踐一體化學習平臺,促進了大學人才培養與中小學體育教育需求的無縫對接,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三、課程思政改革特色與成效

“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

踐,在課程思政改革方面形成了獨有的課程思政體系,具有以下特色。

(一)聚焦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培育,課程思政有方向

課程思政的目標定位源自于國家、行業、學校特色和專業對人才的要求,聚焦體育教師職業崗位核心素養培育。專業思政目標在人才培養各階段體系化設計,課程思政主題關注專業思政總目標,兼顧課程自身特點和具體目標,各司其職又形成合力。作為體育教育專業大二的學生,應關注“職業認同”“愛崗敬業”兩個基礎價值觀的塑造,與本門課程的定位方向正好契合。

(二)實現專業知識板塊與思政板塊相融合,課程思政有深度

圍繞“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目標,聚焦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確立模塊化的思政設計思路,形成“職業認同、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三個主體版塊,同時深挖專業教學知識點中的思政元素,抓住課程思政的時機,為課程思政找到落腳點和抓手,將思政版塊與專業知識技能版塊相融合,使得課程思政有深度。

(三)豐富線上線下課程思政載體,課程思政實施有廣度

圍繞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三個思政版塊和四大課程內容模塊,建立了包括大學專業課程教師、中小學體育教師、思政教師和專業學生的教學研究共同體,團隊打造了線上線下類型思政載體。包括體現思政的視頻、課程大綱、教案、教學實施設計、課程思政案例等,完成了在線課程建設開發,大綱和教案的統一,詳細呈現了課程思政的路徑,為授課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提供指引。豐富的資源讓課程思政有了充足的素材,拓展了“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的廣度,同時為“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課程思政有溫度

課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生課前完成知識學習和備課,課上實現知識內化、轉化、顯性化,課后知識拓展再深化。借助于翻轉課堂的課堂運行特點,課程思政融入到課上知識內化階段,借助于教師角色模擬授課、案例討論、“好教師標準”大討論、“教師誓言和宣誓”等系列課“活動”設計,讓學生在教師角色模擬中體驗“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師德內容,讓思政有了溫情,同時也變道德強迫為觀念認同,實現“知識內化”和“價值引領”的統一。

四、結語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高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6],體育教育專業是培養未來體育教師的“母機專

業”,核心課程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是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經過長期課程思政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以OBE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學生(未來體育教師)為核心,以未來體育教師所需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為課程目標,以“全方位育人的‘十大育人體系和分周分模塊全過程培養體系、四融合全員育人團隊、校內校外一體化育人全平臺”四全育人體系為課程實施過程和基于目標的

課程評價閉環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思政體系,有效地完成并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立德樹人”任務,為培養新時代“四有好體育老師”夯實了基礎,以期助力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侍崇艷,沈鶴軍,王正倫.專業再造:南京體育學院體教專

業SHM品牌定位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11).

[2] ?梁彥清,高瑩,王曉燕.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體系構

建與實踐——以管理學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17(18).

[3] ?劉石成,陳潞.課程目標一體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的關鍵[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1).

[4] ?戴健.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構探析[J].江蘇高教,

2020(12).

[5] ?張鳳翠,鄔志輝.“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22(4).

[6] ?羅晶.靈魂·特色·效能:大學教育評價改革的三種取向[J].

現代教育管理,2022(4).

猜你喜歡
核心課程體育教育專業OBE理念
體育專業課教學中學生滿意度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