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知識、能力與價值觀”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2023-07-20 00:26張征華吳麗萍蘭仙平
關鍵詞:思政元素三位一體稅法

張征華 吳麗萍 蘭仙平

摘 ? ?要: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融入思政元素構建“知識、能力和價值觀”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具有重大意義。文章以“稅法”課程為例,為實現三位一體目標,融入思政元素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課程教案、課程體系等進行修訂;在課程設計環節融入思政元素對課程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進行設計;同時將博弈論方法引入課程教學中,突破傳統講授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政元素;三位一體;稅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8-0071-04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

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課程思政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旨在實施全課程、全方位、全員育人。2019年10月,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構建“知識、能力和價值觀”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自2018年始,國內學者對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實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是從理論上研究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改革。如邱偉光對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進行了分析。[1]高德毅和宗愛東認為課程思政是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2]成桂英提出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3]二是從專業建設層面研究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如朱強等分析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4]夏嵩等討論了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中工程倫理因素的融入。[5]李在軍等研究了高校體育類專業課程思政特征、難點及應對策略。[6]三是研究某一門課的課程思政實踐路徑。如時宇嬌探討了政法類院校公共英語課“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7]毛靜和李瑞琴從三全育人視角研究了“國際貿易學”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與實踐方式。[8]畢晶以“經濟學”課程為例提出構建課程思政的“三位一體”模式。[9]盛慶輝和劉淑芹以“審計學”為例探索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建設。[10]顧雷雷以“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為例分析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教學。[11]從已有研究來看,關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呈現出從面到線再到點的態勢,目前較傾向于探討某門課程的課程思政,以實現課程思政建設落實、落地,但針對“稅法”課程的相關研究較少。

稅法是國家稅收的法律表現形式,是國家重要的政策工具和大政方針的體現,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充分挖掘“稅法”課程的思政元素并實現“知識、能力和價值觀”三位一體有機融合,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國家稅收政策和國家發展大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必須建立全周期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具體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

綱、課程教案、課程體系等[12]。

一、融入思政元素的三位一體教學基本文件

(一)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學校發展目標定位和培養目標定位,基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修訂課程所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三大核心要素,即培養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價值目標)、培養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價值要求)、課程體系(通識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且專業培養要求能夠支撐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能夠支撐培養要求并貫徹四新專業要求,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要求。人才培養方案三位一體修訂是課程融入思政元素進行三位一體建設的根本。

(二)修訂課程大綱

立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修訂“稅法”課程教學大綱三大核心要素,即教學目標(具體到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價值目標)、教學要求(具體到篇章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價值目標)和教學內容(具體到章節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價值目標)。課程教學目標要求能夠支撐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能夠支撐課程教學目標,課程教學內容能夠支撐課程教學要求,并落實課程思政。

以“稅法”課程所屬的會計學專業為例,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可以明確為目標1:具有扎實的經濟、管理等基礎知識和財會審稅等專業知識。目標2:具備良好計算機應用能力、表達溝通、創新實踐、信息應用等基本能力和會計領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目標3:具備優良的思想政治和會計職業道德素質和價值觀。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稅法”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明確為目標1:知識傳授。通過“稅法”課程學習具有稅收要素與原則、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等稅收法律專業知識。目標2:能力培養。通過“稅法”課程學習具備稅收領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目標3:價值塑造。通過“稅法”課程學習塑造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科學設稅等價值觀。

由此可見,課程教學目標是專業培養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和深入。

(三)修訂課程教案

立足課程大綱,基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對“稅法”課程教案進行修訂,其核心要素可分為七步:第一,經濟業務描述和涉稅問題導入。第二,分別從納稅人與征稅人視角進行博弈分析涉稅處理。第三,梳理相關項目稅法條款的歷年變化。第四,基于上述背景以及法律條款融入思政元素。第五,基于上述涉稅業務進行會計與稅法處理差異分析。第六,基于上述涉稅案例填寫年度納稅申報表。第七,基于上述涉稅問題考核知識、能力、價值三位一體學習成效的練習。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三位一體課程教學設計

(一)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設計

首先,挖掘“稅法”課程的思政元素融入點。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論出發,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方面,尋求與稅法條款有機融合的內容。

其次,探討“稅法”課程的思政元素融合方式。立足“稅法”課程總論、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重要章節關鍵知識點,通過分享、研討、討論、博弈等教學形式,尋求時事熱點、課題研究、社會實踐(教師、學生、身邊人等)、中華故事(茶故事、酒故事、企業家故事等)等路徑,適機自然融入“全國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思政元素,尤其結合項目團隊成員自身實踐增強教學的真實性和生動性(見表1)。

最后,探討博弈論應用于“稅法”課程的融合方法。傳統的“稅法”課程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絕大部分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稅法知識的方式應付考試,而對稅法條款來龍去脈一知半解[13]。博弈論是研究理性的不同利益主體之間沖突與合作的理論。稅法是征稅人與納稅人雙方基于稅收這一經濟利益的取舍而博弈的產物。因此,在“稅法”課程中運用博弈論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辯、表達等綜合能力。從納稅人、征稅人兩個角度博弈,從微觀主體、宏觀環境兩個維度博弈,合理開發“稅法”課程中適用于博弈論分析的法律條款和教學素材,尋求與稅法條款有機融合的邏輯方法。

(二)課程教學方式設計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網絡數據庫中的大數據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與創新能力(見圖1)。

首先,教師通過線上將學習資料上傳至網絡平臺,要求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了解課程的基本知識點、經濟業務和涉稅問題,讓學生對涉稅問題以征稅人和納稅人身份進行分組討論,并將討論結果與疑問記錄下來。

其次,學生將課前涉稅問題的討論結果在課堂中分享并提出有關疑問,由學生先自主辯論,博弈之下草擬涉稅問題的稅法條款,再由教師進行答疑、提煉、形文涉稅問題的稅法條款,并融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論。

再次,學生利用課后在線上網絡數據庫中尋找稅法典型案例,將課前討論的結果、課中分享交流博弈的成果、思想政治理論的心得以及課后實例的體會匯總形成學習報告,并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

最后,把學生線上線下的交流過程與學習報告作為課程評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其進行混合評價。

(三)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稅法”課

程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教學內容,按照各章的專業知識內容,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建設,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有機統一(見表2)。

根據課程“知識、能力和價值”三位一體的教學內容,基于思政教育考量和學生主體定位,設計“學生為課堂主角、教師為課堂導演”的教學實施方案。首先,專業課教師與思政教師合作從我國大政方針以及治國理念尋找稅法條款與思政元素的結合點。其次,教師基于學生主體定位分配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以及分配學生扮演納稅人與征稅人角色。最后,基于博弈論視角,教師啟發學生分別從納稅人納稅主張以及征稅人征稅主張進行思辨,以深入理解稅法條款。

(四)課程考核方式設計

“知識、能力和價值”三位一體教學課程的考評方式,既要注重結果考核,還要注重過程考核;既要注重線下考核,還要注重線上考核;既要注重考核知識,又要注重考核能力,還要注重考核價值觀;既要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還要關注課堂博弈討論、在線課堂參與程度,全方位系統化地設計課程考核方式。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三位一體注意事項

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四個不要:思政元素痕跡不應過度,即不要把水漫灌,而要把火點燃;不要痕跡過重,而要春風化雨;不要貫穿課堂全過程,只要畫龍點晴;不要把立德樹人和學科育人口號化、標簽化[14],而要外化于行、內化于心,讓不同學科教育共同發揮作用,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

育,2017(7).

[2] ?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3] ?成桂英.推動“課程思

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

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

刊,2018(9).

[4] ?朱強,謝麗萍,朱陽生.財務

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的

理論認識與實踐路徑[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9(6).

[5] ?夏嵩,王藝霖,肖平,等.土

木工程專業教育中工程

倫理因素的融入——

“課程思政”的新形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1).

[6] ?李在軍,劉美,趙野田.課程育人:高校體育類專業課程思

政特征、難點及應對策略[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3).

[7] ?時宇嬌.政法類院校公共英語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

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8).

[8] ?毛靜,李瑞琴.“三全育人”背景下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與

實踐方式探索——以《國際貿易學》課程為例[J].國家教

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7).

[9] ?畢晶.構建“課程思政”的“三位一體”——以《經濟學》課

程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S2).

[10] ?盛慶輝,劉淑芹.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建設探索——

以“審計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21(11).

[11] ?顧雷雷.思政元素融入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教學探索——

以“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

刊,2021(10).

[12] ?李紅梅.“稅法”課程思政化元素提取與效果保障實施

研究——以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為例[J].佳木斯大

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3).

[13] ?胡小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稅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7(4).

[14] ?葉志明,汪德江,趙慧玲.課程、教書、育人——理工類學

科與專業類課程思政之建設與實踐[J].力學與實踐,

2020(2).

猜你喜歡
思政元素三位一體稅法
稅法中的實質解釋規則
對我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優惠政策的思考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答記者問
鄧海波:涉獵廣泛的稅法巨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